
[核心回顧]1.物質的組成和結構與有關NA的計算 單原子分子,1 ml稀有氣體只含1 ml原子(1)特殊分子的組成:稀有氣體、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數(shù)目。(2)含某核素的物質:一定質量含某核素的物質中的質子、中子、電子或原子的數(shù)目,如重水(D2O)、37Cl2等。陰、陽離子個數(shù)之比均為1∶1(3)特殊離子化合物:Na2O2、KO2、NaHSO4中的離子鍵及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
呈電中性,所含的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4)有機基團含有的粒子:所含質子、電子或原子數(shù)目,如—OH、—CH3等。(5)物質中含有的共價鍵:1 ml SiO2中含有4NA個Si—O;1 ml金剛石含有2NA個C—C;1 ml白磷(P4,分子結構為 )含P—P的數(shù)目為6NA等。
2.兩種不能用“Vm=22.4 L·ml-1”計算的情況(1)兩種情況:①標準狀況下的非氣態(tài)物質(如水、CCl4等);②非標準狀況下的氣體,如常溫常壓下的H2(g)。(2)標準狀況下的非氣態(tài)物質有:H2O、H2O2、NO2、HF、SO3、醇類(如C2H5OH等)、鹵代烴(除CH3Cl外)、碳原子數(shù)大于4的烴(新戊烷除外)等。
3.五類反應中電子轉移與NA的計算
4.有關可逆反應中NA的計算在“NA”的應用中,高考??嫉目赡娣磻缦?
判斷生成分子、反應中轉移電子等的數(shù)目時,要考慮可逆反應不能進行 到底。
5.電解質溶液中的粒子數(shù)計算的“四要點”(1)看清題目中是否指明溶液的體積。如在pH=13的NaOH溶液中,因溶液體積未知而無法求算溶液中OH-的數(shù)目。(2)看清要求計算的粒子數(shù),若計算某電解質溶液中含有H(或O)原子的數(shù)目時,還要考慮溶劑水的組成。(3)看清溶液中是否有“弱粒子”,即是否存在弱電解質或易水解的“弱離子”。如1 L 0.1 ml·L-1的CH3COOH溶液或1 L 0.1 ml·L-1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數(shù)目均小于0.1NA。(4)看清單一電解質溶液還是多種電解質的混合溶液,若為混合溶液,有時要借助電荷守恒規(guī)律來計算某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及數(shù)目。
[命題角度]角度1物質的組成與結構【典例】 (2022浙江6月選考,12)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2 g NaHSO4中含有0.2NA個陽離子B.11.2 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碳氫鍵數(shù)為3NAC.8 g CH4含有中子數(shù)為3NAD.0.1 ml H2和0.1 ml I2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HI分子總數(shù)為0.2NA
角度拓展——判斷正誤1.(2022浙江1月選考)1.8 g重水(D2O)中所含質子數(shù)為NA。( )2.(2022遼寧撫順模擬)標準狀況下,2.24 L HCl氣體中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目為0.1NA。( )3.(2022湖南長沙模擬)1 ml的羥基與1 ml的氫氧根離子所含電子數(shù)均為9NA。( )
提示 D2O的摩爾質量為20 g·ml-1,1.8 g重水為0.09 ml,則所含質子數(shù)為0.9NA。
提示 1個OH-含有10個電子,則1 ml OH-所含電子數(shù)為10NA。
4.(2022廣東肇慶模擬)12.0 g熔融NaHSO4中含有陰離子的數(shù)目為0.1NA。( )5.(2022遼寧協(xié)作體聯(lián)考)含4.6 g鈉元素的Na2O2和Na2O的混合物中含有陰離子總數(shù)為0.1NA。( )
角度2標準狀況下Vm=22.4 L·ml-1的應用【典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L C2H4所含極性共價鍵的數(shù)目為0.2NA[2021福建卷,3-A]B.11.2 L NO與11.2 L O2混合后的分子數(shù)目為NA[2021廣東卷,11-C]C.標準狀況下,11.2 L CO和H2的混合氣體中分子數(shù)為0.5NA[2021湖北卷,6-D]D.32 g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的數(shù)目為4NA[2022浙江1月選考,12-D]
角度拓展——判斷正誤1.(2022湖南長沙模擬)標準狀況下,2.24 L乙醇中碳氫鍵的數(shù)目為0.5NA。( )2.(2022山東臨沂模擬)標準狀況下,11.2 L CH2Cl2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2.5NA。( )3.(2022遼寧丹東模擬)標準狀況下,11.2 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中含氫原子數(shù)目為2NA。( )4.(2022遼寧大連模擬)標準狀況下,0.1 ml鐵與2.24 L氯氣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
提示 標準狀況下,CH2Cl2是液體,11.2 L CH2Cl2的物質的量不是0.5 ml,則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不是2.5NA。
角度3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子轉移【典例】 (雙選)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足量的濃鹽酸與8.7 g MnO2反應,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4NA[2022浙江1月選考,12-C]B.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若陰、陽兩極產(chǎn)生氣體的總質量為73 g,則轉移電子數(shù)為NA[2021河北卷,7-C]C.向100 mL 0.10 ml·L-1 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Cu粉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0.01NA[2021浙江1月選考,18-C]
角度拓展——判斷正誤1.(2022湖北武漢模擬)1 ml Na2O2與足量CO2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2.(2022廣東廣州模擬)1 ml Fe溶于過量稀硝酸,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3NA。( )3.(2022湖南懷化模擬)0.1 ml H2C2O4被氧化為CO2,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
提示 H2C2O4→CO2過程中,碳元素由+3價變?yōu)?4價,0.1 ml H2C2O4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4.(2022廣東肇慶模擬)H2與I2反應生成1 ml HI時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NA。( )5.(2022湖北重點學校聯(lián)考)32 g Cu與足量的S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5NA。( )
角度4可逆反應和隱含反應(或條件)【典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2 ml NO與1 ml O2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的分子數(shù)為2NA[2021湖南卷,5-C]B.22.4 L Cl2(標準狀況)與水充分反應轉移1 ml電子[2021遼寧卷,4-A]C.1 L pH=4的0.1 ml·L-1 K2Cr2O7溶液中 的數(shù)目為0.1NA[2021全國甲卷,8-D]D.1 ml碘蒸氣和1 ml氫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的碘化氫分子數(shù)小于2NA[2021河北卷,7-B]
角度拓展——判斷正誤1.(2022湖南長沙模擬)標準狀況下,2.24 L NO2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數(shù)目為0.2NA。( )2.(2022河北衡水三調)將0.1 ml甲烷和0.1 ml Cl2混合光照,生成一氯甲烷的分子數(shù)為0.1NA。( )
提示 標準狀況下NO2不是氣體,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相關計算。
提示 0.1 ml甲烷和0.1 ml Cl2混合光照,生成多種氯代甲烷,則生成一氯甲烷的分子數(shù)小于0.1NA。
3.(2022河北邯鄲模擬)5.6 g鐵粉與足量稀硝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后,產(chǎn)生NO的分子數(shù)為0.1NA。( )4.(2022遼寧撫順模擬)密閉容器中,2 ml SO2和1 ml O2催化反應后分子總數(shù)為2NA。( )5.(2022浙江嘉興模擬)將1 ml氯氣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應后,HClO、Cl-、ClO-的微粒數(shù)之和為2NA。( )
提示 Cl2與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1 ml Cl2通入足量水中不能完全反應,故HClO、Cl-、ClO-的微粒數(shù)之和小于2NA。
角度5電解質溶液中的粒子數(shù)【典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1 ml·L-1 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數(shù)為0.1NA[2021湖南卷,5-B]B.1 ml·L-1 HCl溶液中,HCl分子的數(shù)目為NA[2021天津卷,7-A]C.100 mL 0.1 m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數(shù)為0.01NA[2021浙江6月選考,18-C]D.1 L 1 ml·L-1溴化銨水溶液中 與H+離子數(shù)之和大于NA[2021河北卷,7-D]
角度拓展——判斷正誤1.在1 L 0.1 ml·L-1 CH3COONa溶液中,陰離子的總數(shù)大于0.1NA。( )2.(2022廣東肇慶模擬)1 L 1 ml·L-1氨水中含有NH3·H2O分子的數(shù)目小于NA。( )3.0.1 ml·L-1的H2SO3溶液中H2SO3、 和 的總數(shù)為0.1NA。( )4.(2022浙江嘉興模擬)常溫下,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OH-的數(shù)目為0.1NA。( )5.(2022湖北重點學校聯(lián)考)常溫下1 L pH=9的醋酸鈉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數(shù)目為10-5NA。( )
提示 題目未指明0.1 ml·L-1 H2SO3溶液的體積,不能確定溶液中含硫粒子的總數(shù)。
[核心回顧]1.了解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流程(以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為例)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的誤差分析及方法(1)誤差分析的思維流程
(2)視線引起誤差的分析方法①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圖1),導致溶液體積偏大,配制溶液的濃度偏低。②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圖2),導致溶液體積偏小,配制溶液的濃度偏高。
3.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與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換算:c為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單位為ml·L-1,ρ為溶液的密度,單位為g·cm-3,ω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M為溶質的摩爾質量,單位為g·ml-1。(2)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兩大守恒規(guī)律
[命題角度]角度1配制溶液的操作及儀器的選擇【典例】 (2022遼寧沈陽模擬)某同學閱讀了“84”消毒液說明書中的內容,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 mL含2.5% NaClO。密度為1.19 g·cm-3的消毒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必須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B.需要稱量的NaClO固體的質量為14.3 g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氣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小D.配制過程需要的玻璃儀器有500 mL容量瓶、燒杯、膠頭滴管三種
角度拓展——填充與判斷1.(2022廣東卷,17節(jié)選)下列關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
2.(2022全國乙卷,27節(jié)選)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下列儀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儀器名稱)。?
4.(2022湖南懷化模擬)將4.0 g NaOH固體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 0 ml·L-1 NaOH溶液。( )
提示 NaOH固體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要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后再轉移到容量瓶中。
5.(2022廣東佛山模擬)配制0.400 0 ml·L-1的NaOH溶液:稱取4.0 g固體NaOH置于燒杯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轉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6.(2022浙江湖州模擬)為準確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定容過程中向容量瓶內加蒸餾水至接近刻度線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
提示 溶解NaOH固體的燒杯和玻璃棒要洗滌2~3次,洗滌液一并轉移到容量瓶中。
7.(2020全國卷Ⅰ,27節(jié)選)由FeSO4·7H2O固體配制0.10 ml·L-1 FeSO4溶液,需要的儀器有藥匙、玻璃棒、 (從下列圖中選擇,寫出名稱)。
角度2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典例】 (2022湖南婁底模擬)20 ℃時,飽和NaCl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物質的量濃度為c ml·L-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溫度低于20 ℃時,飽和NaCl溶液的濃度小于c ml·L-1B.此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shù)為C.20 ℃時,密度小于ρ g·cm-3的NaCl溶液是不飽和溶液D.20 ℃時,飽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
角度拓展——判斷正誤1.取V1 mL c ml·L-1 NaCl溶液,向其中加入蒸餾水稀釋到V2 mL,此時c(NaCl)= ml·L-1。( )2.用98%密度為1.84 g·cm-3的濃硫酸配制1∶4(一體積濃硫酸和四體積水混合)的稀硫酸(密度為1.23 g·cm-3),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4.6 ml·L-1。( )
提示 質量分數(shù)98%、密度為1.84 g·cm-3的濃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8.4 ml·L-1,用其配制體積比為1∶4的稀硫酸(密度為1.23 g·cm-3),由于稀硫酸和濃硫酸的密度不同,故所得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不會是4.6 ml·L-1。
3.(2022湖南重點校聯(lián)考)將V1 mL c1 ml·L-1 NaCl溶液和V2 mL c2 ml·L-1 MgCl2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中c(Cl-)= ml·L-1[混合溶液總體積等于(V1+V2) mL]。( )
——突破一 命題篇——
新教材新高考 物質的量及應用1.明確新高考對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考查角度
典例突破1(2022遼寧卷,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NA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鍵數(shù)目為4NAC.標準狀況下,22.4 L HCl氣體中H+數(shù)目為NA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數(shù)目為0.01NA
典例突破2(2022湖北重點學校聯(lián)考)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乙酸中含氫原子數(shù)目為2NAB.6.0 g SiO2晶體中所含硅氧鍵數(shù)目約為 g 60%的乙酸溶液中,其中sp3雜化的氧原子數(shù)為NAD.用惰性電極電解1 L 0.2 ml·L-1 AgNO3溶液,當兩極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時,電路中通過電子數(shù)為0.4NA
答案 D解析 標準狀況下,乙酸不是氣體,11.2 L乙酸的物質的量不是0.5 ml,不能確定含有的H原子數(shù),A錯誤;1 ml SiO2晶體含4 ml硅氧鍵,6.0 g SiO2為0.1 ml,則所含硅氧鍵數(shù)目約為0.4NA,B錯誤;100 g 60%的乙酸溶液中含1 ml 乙酸,1 ml乙酸中sp3雜化的氧原子數(shù)為NA,水分子中也含有sp3雜化的氧原子,故溶液中sp3雜化的氧原子數(shù)大于NA,C錯誤;電解時陽極電極反應式為4OH--4e- ══ 2H2O+O2↑,陰極電極反應式為Ag++e- ══ Ag、2H++2e- ══ H2↑,當兩極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shù)為0.4NA,D正確。
2.熟知溶液配制中的三個考查點(1)選取容量瓶時,要遵循“大而近”的原則,根據(jù)配制溶液的體積,確定容量瓶的規(guī)格。(2)結合實驗步驟選擇實驗儀器,稱取固體藥品使用天平,量取濃溶液需用量筒;溶解(或稀釋)使用燒杯、玻璃棒,轉移溶液需用容量瓶,定容時需要膠頭滴管。(3)儀器的合理使用:溶解固體時燒杯和玻璃棒、轉移液體時玻璃棒、定容操作時膠頭滴管等。
典例突破3(2022遼寧鞍山模擬)如圖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配制100 mL 1.0 ml·L-1的Na2CO3溶液,操作1燒杯中應放入10.6 g Na2CO3固體B.操作2是將恢復至常溫的Na2CO3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C.操作4是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D.操作5中,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要繼續(xù)加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答案 D解析 配制100 mL 1.0 ml·L-1的Na2CO3溶液,需要溶質的物質的量n(Na2CO3)=1.0 ml·L-1×0.1 L=0.1 ml,則m(Na2CO3)=0.1 ml×106 g·ml-1 =10.6 g,A正確;用容量瓶配制溶液要求是在室溫下,則操作2是將恢復至常溫的Na2CO3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B正確;操作4是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離刻度線1~2 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滴加蒸餾水至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C正確;操作5中,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繼續(xù)加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待頸部液體回流后,體積偏大,溶液濃度偏低,D錯誤。
新材料新情境 抗擊新冠疫情與消毒劑的使用新材料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常用的消毒劑可以快速滅活環(huán)境中的新冠病毒,包括氯系消毒劑(“84”消毒液、漂白粉)、醇類消毒劑(一定濃度的乙醇溶液)、過氧化物[H2O2、過氧乙酸( )]等。
判斷(1)200 mL 1.0 ml·L-1 H2O2溶液中含有氫原子數(shù)為0.4NA。( )(2)常溫常壓下,76 g過氧乙酸分子中含有過氧鍵(O—O)的數(shù)目為NA。 ( )
典例突破4(2022遼寧協(xié)作體聯(lián)考)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可用“84”消毒液對環(huán)境消毒?!?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時易發(fā)生反應引起中毒,若反應為Na35ClO+2H37Cl ══ NaCl+Cl2↑+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5 ml·L-1 NaClO溶液中含ClO-數(shù)目小于0.5NAB.標準狀況下,11.2 L水中含有共價鍵數(shù)目為NAC.理論上,上述反應生成的1 ml Cl2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38NAD.上述反應中生成的Cl2的摩爾質量是71 g·ml-1
答案 C解析 題目未指明NaClO溶液的體積,無法確定含有ClO-的數(shù)目,A錯誤;標準狀況下,水是非氣體,11.2 L水不是0.5 ml,故含有共價鍵數(shù)目不是NA,B錯誤;生成物Cl2是35Cl37Cl,則1 ml Cl2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18+20)NA=38NA,C正確;氧化劑是Na35ClO,還原劑是H37Cl,二者發(fā)生價態(tài)“歸中反應”生成Cl2,則Cl2的摩爾質量為72 g·ml-1,D錯誤。
典例突破5(2022江蘇七市聯(lián)考)預防“新冠肺炎”可用0.3%的過氧乙酸( )溶液進行噴霧消毒。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H=3的過氧乙酸溶液中含H+的數(shù)目為10-3NAB.1 L 0.1 ml·L-1過氧乙酸的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數(shù)為 g CH3COOOH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9NAD.NA個CH3COOOH分子完全分解可生成1 ml CH3COOH和11.2 L O2
答案 C解析 題目未指明pH=3的過氧乙酸溶液的體積,不能計算含有的H+數(shù)目,A錯誤;1 L 0.1 ml·L-1過氧乙酸的水溶液中含0.1 ml過氧乙酸,由于水中也含氧原子,故含有氧原子數(shù)大于0.3NA,B錯誤;76 g CH3COOOH的物質的量為1 ml,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9NA,C正確;NA個CH3COOOH分子完全分解可生成1 ml CH3COOH和0.5 ml O2,題目未指明是否處于標準狀況,D錯誤。
——突破二 解題篇——
素養(yǎng)命題+題型突破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及計算(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基于物質的量,從微觀角度定量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運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簡單計算,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典例突破1(2022福建莆田模擬)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準狀況下,11.2 L一氯甲烷中含有的氯原子數(shù)為0.5NAB.標準狀況下,11.2 L O2參與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一定為2NAC.100 g質量分數(shù)為17%的H2O2溶液中極性鍵數(shù)目為NAD.常溫下,1 L 0.1 ml·L-1 Na2C2O4溶液中含 的數(shù)目為0.1NA
答案 A解析 CH3Cl在標準狀況下為氣體,標準狀況下11.2 L CH3Cl的物質的量為0.5 ml,含有氯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5 ml,A正確。若氧氣參與反應時氧元素由0價轉化成-2價,標準狀況下11.2 L氧氣參與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 ml;若氧元素由0價轉化為-1價,則標準狀況下11.2 L氧氣參與反應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為1 ml,如金屬鈉與氧氣反應生成Na2O2,B錯誤。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極性鍵的物質除H2O2外,還有H2O,C錯誤。 在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故1 L 0.1 ml·L-1 Na2C2O4溶液中含 的數(shù)目小于0.1NA,D錯誤。
方法點撥從近三年高考試題來看,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及其應用仍是新高考命題的熱點,解題的關鍵點:(1)分析題目中概念的層次,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研究對象包括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反應轉移電子、化學鍵數(shù)目等。(2)分析各選項中的附加條件求出n(較大粒子),再結合物質的組成、結構及反應確定n(較小粒子),最后結合關系式“N=n×NA”計算出較小粒子的數(shù)目。
針對訓練1(2022吉林白山模擬)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溴蒸氣與氨氣相遇產(chǎn)生“白煙”,化學方程式為8NH3+3Br2 ══ N2+6NH4B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成14 g N2時,反應中作為還原劑的分子數(shù)目為4NAB.標準狀況下,11.2 L Br2參與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C.0.5 ml·L-1的NH4Br溶液中含有Br-的數(shù)目為0.5NAD.當生成29.4 g NH4Br時,消耗NH3分子的數(shù)目為0.4NA
答案 D解析 14 g N2即0.5 ml N2,由方程式可知,生成0.5 ml N2時,被氧化的氨氣的物質的量是1 ml,反應中還原劑的分子數(shù)目為NA,A錯誤;標準狀況下Br2是液體,11.2 L Br2的物質的量不是0.5 ml,B錯誤;沒有給出溶液的體積,不能計算0.5 ml·L-1的NH4Br溶液中含有Br-的數(shù)目,C錯誤;29.4 g NH4Br的物質的量為 ,當生成0.3 ml NH4Br時,消耗NH3分子的數(shù)目為0.4NA,D正確。
2.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基于物質的量濃度認識溶液的組成及其變化,能進行相關的簡單計算;建構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轉化關系,感受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思想,從定量的角度認識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的相互關系。
典例突破2(2022河北衡水調研)某營養(yǎng)液中含有KCl、K2SO4、NaCl三種溶質,實驗測得部分離子的濃度如圖甲所示。取200 mL該營養(yǎng)液加水稀釋,測得Na+的濃度(c)隨溶液體積(V)的變化如圖乙曲線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圖甲中X是B.圖乙中m=8.0C.營養(yǎng)液中NaCl與K2SO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D.營養(yǎng)液中KCl的濃度一定為2.0 ml·L-1
答案 D解析 取200 mL該營養(yǎng)液加水稀釋,由圖乙可得,m ml·L-1×0.2 L=1.6 ml·L-1×1 L,則有m=8.0,即該營養(yǎng)液中c(Na+)=8.0 ml·L-1,B正確;圖甲中X的濃度為4.0 ml·L-1,則X是 ,A正確;營養(yǎng)液中,n(NaCl)=8.0 ml·L-1×V L=8.0V ml(V為營養(yǎng)液的體積),n(K2SO4)=4.0 ml·L-1×V L=4.0V ml,則其物質的量之比為2∶1,C正確;營養(yǎng)液中若c(K2SO4)=c( )=4.0 ml·L-1,則由K2SO4提供的c(K+)=8.0 ml·L-1,圖甲中c(K+)=9.0 ml·L-1,推知c(KCl)=9.0 ml·L-1-8.0 ml·L-1=1.0 ml·L-1,D錯誤。
方法點撥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是化學定量計算的基礎,解答此類問題要注意:(1)分析題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選擇合適的計算依據(jù),確定依據(jù)定義式、換算關系還是稀釋定律。(2)計算溶液中某種離子的濃度時,要注意電荷守恒規(guī)律的應用,即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等于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shù)。
針對訓練2(2022湖南師大附中月考)在0.1 L由NaCl、MgCl2、BaCl2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離子濃度大小如圖所示,下列對該溶液成分說法不正確的是( )
A.NaCl的物質的量為0.1 mlB.溶質MgCl2的質量為4.75 gC.該混合液中BaCl2的物質的量為0.05 mlD.將該混合液加水稀釋至體積為1 L,稀釋后溶液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l·L-1
答案 D解析 由圖可知,Na+、Mg2+、Cl-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1.0 ml·L-1、0.5 ml·L-1和3.0 ml·L-1,則0.1 L 該混合液中含有NaCl為1.0 ml·L-1×0.1 L =0.1 ml,A正確;含MgCl2的物質的量為0.5 ml·L-1×0.1 L=0.05 ml,其質量為0.05 ml×95 g·ml-1=4.75 g,B正確;據(jù)電荷守恒可得: c(Na+)+2c(Mg2+)+2c(Ba2+)=c(Cl-),則有1.0 ml·L-1+0.5 ml·L-1×2 +2c(Ba2+)=3.0 ml·L-1,c(Ba2+)=0.5 ml·L-1,故該混合液中含有BaCl2的物質的量為0.5 ml·L-1×0.1 L=0.05 ml,C正確;據(jù)“稀釋定律”可得:0.1 L×1.0 ml·L-1=1 L×c(Na+),c(Na+)=0.1 ml·L-1,D錯誤。
——突破三 熱點專攻——
高考必備1.命題分析近三年中,高考試題在化工流程題、化學實驗綜合題中考查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常用于測定產(chǎn)品的純度等,涉及“關系式法”“守恒法”“熱重分析法”等方法的應用,要求基于實驗數(shù)據(jù)對物質的組成、結構及其變化進行定量分析與計算,考查實踐操作能力群中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信息轉化能力等。2.守恒法利用守恒法計算物質含量,其關鍵是建立關系式,一般途徑有兩種:(1)依據(jù)多個反應方程式,根據(jù)某物質(或元素)確定關系式。(2)根據(jù)守恒關系(如原子守恒、得失電子守恒等)確定關系式。
3.關系式法“關系式”是表示兩種或多種物質之間“物質的量”關系的一種簡化式子。在多步反應中,可以將最初反應物與最終生成物之間的“物質的量”關系表示出來,把多步計算簡化成一步計算。(1)連續(xù)滴定:第一步滴定反應生成的產(chǎn)物,還可以繼續(xù)參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據(jù)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計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應物的量。(2)過量返滴:第一步用的滴定劑是過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質返滴定計算出過量的物質。根據(jù)第一步加入的量減去第二步中過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消耗物質的物質的量。
4.熱重分析法(1)“熱重曲線”(如圖)是指使用熱天平記錄的曲線,縱坐標為試樣質量或殘留率,橫坐標為溫度或時間。通過對熱重曲線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其可能產(chǎn)生的中間產(chǎn)物的組成、熱穩(wěn)定性、分解情況及生成的產(chǎn)物等與質量相聯(lián)系的信息。
(2)圖中T1為起始溫度,T5為終止溫度。對于含有結晶水的某固體M·xH2O熱分解反應的過程主要有兩個變化階段:T1→T2為固體失去結晶水的過程;T3→T4為M固體分解的過程。對于具體的圖像可以發(fā)生分步反應失去結晶水或M固體分解生成多種物質。(3)M固體可能為鹽或氧化物,隨著溫度的升高,繼續(xù)分解可能失去一些揮 發(fā)性的物質,如NH3、CO2、CO等氣體,而金屬一般以化合態(tài)殘留在最終產(chǎn)物中。
真題感悟1.(2022全國乙卷,11)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電訊器材、高級玻璃的制造。W、X、Y、Z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加和為21。YZ2分子的總電子數(shù)為奇數(shù),常溫下為氣體。該化合物的熱重曲線如圖所示,在200 ℃以下熱分解時無刺激性氣體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W、X、Y、Z的單質常溫下均為氣體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2化學計量及其應用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命題分析,過程的可逆性,mL容量瓶,CuO2,且半分鐘內不褪色,00%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突破課件專題二 化學計量及其應用 (含解析),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f數(shù)據(jù)處理,否或不能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二 化學常用計量及其應用,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再研真題,預判考情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