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 美術的世界美術與自我第二課 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自畫像中的自我表現(xiàn)多媒體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課件pptx、高中美術新湘美版美術家眼中的自己美術教案doc、梵高一生mp4、梵高自畫像mp4、畫家們的自畫像mp4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提問:同學們,你們愛照鏡子嗎,喜歡自拍嗎?請兩位同學上臺來畫一畫自己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術家也喜歡將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通過某種特定的方式訴諸畫面,展示自我。那么美術家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子呢?他是通過哪些形式來展示自我形象的呢?
思考: 1、這兩件作品分別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
2、畫面中有沒留下藝術家的痕跡?
3、如果有是怎么樣留下的?
進一步思考: 1、這些作品產生在什么年代?
2、這些年代又屬于什么歷史時期?
3、在這個歷史時期中這些畫的作者是一個什么身份?
這樣一些人,我們今天稱他們?yōu)椤八囆g家”,但在當時他們真正的身份卻是工匠,奴隸; 并且他們自己也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因此他們自己也同樣承認這兩個身份。
1、自我認同與角色定位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三位畫家的自畫像,完成下面表格內容。
莊嚴、神圣、唯美和寫實 ---神的化身
丟勒德國(1471-1528)是北部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他是“自畫像之父”,歐洲第一位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畫家。丟勒博學多才,不僅是畫家,而且是數(shù)學家、機械師、建筑學家,在德國,丟勒享有很高的聲譽。自1815年始,全國每年都要舉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爾布列希特·丟勒節(jié)》。
以藝術的方式拯救人類,贖就人類墮落的靈魂?我就是救世主
自畫像 油畫 (法國) 普桑
普桑(1594~1665)法國近代繪畫祖,他不僅是一位畫家,更是一位思想家。他喜歡用強烈的光線效果,色彩比拉斐爾更深沉豐富,并具有空氣的氛圍感,重視形式、線條和知性。
畫面注重秩序,體現(xiàn)尊嚴和意志
自畫像軸(中國畫 紙本) (清) 金農
金農(1687~1763)揚州八怪之首。50歲才開始正式作畫。博學多才、修養(yǎng)全面,精于書法篆刻,長于鑒定平生瀏覽古人名跡眾多,故“涉筆及古,脫盡畫家習氣”,他為人“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
你們了解梵高嗎?誰能來談談他的生活?
帶點兒文人氣和紳士感的梵 · 高
像農民和工匠的 梵·高
凡高(1853~1890)被人頂禮膜拜的偉大藝術家,一個異類,一個藝術史上永恒的天才和苦行僧 。他說:“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體和靈魂,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險。”
這三幅自畫像,你能分辯出它們的先后嗎?分析三幅自畫像,觀察他不同時期(1885-1889)的性格與氣質的不同。
來到巴黎,立志成為一名畫家
受印象派影響,大病初愈、對農村生活的向往
和高更同住,兩位性格固執(zhí)的藝術家經常爭吵。把錯誤歸于自己,把耳朵割了。
畫面整體色調比較深沉,給人壓抑的感覺。處于比較憂郁階段。
農民形象、崇尚太陽的色彩,用色鮮艷大膽、追求自我精神
表面很平靜,憂郁的眼神、骨骼鮮明的臉頰、滿頭的繃帶,給人強烈的沖擊
梵高的自畫像記錄了他的心路歷程,這種記錄比相片更為真實,因為自畫像記錄的不僅是圖像,還有圖像背后梵高的感情和思想。在自畫像中的傾訴,與其說是給別人看的,不如說更多是畫給畫家自己。
1、畫中是一個什么場景?
2、作者作者在這個畫面當中是什么身份?
a.背靠大樹有一身著道士裝束的人在彈琴,另有兩個人分坐兩邊在聆聽,還有一童子,本來是伺候其他三人的,但是似乎也被琴聲所吸引。b.畫者李公麟以及蘇軾、黃庭堅、米芾等十六人在駙馬王詵府上的花園里飲酒、作詩、畫畫、談禪、論道。
a.道士、閑云野鶴,而不是一個皇帝b.文人雅士,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畫家
比較分析《畫室》與《宮娥》兩幅油畫并回答下列問題
1、畫家分別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2、畫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現(xiàn)的?3、能否看出畫家對自己的職業(yè)的看法?
a.畫家自己的畫室b.西班牙的皇家宮廷
1、畫家分別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
2、畫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出現(xiàn)的?
3、能否看出畫家對自己的職業(yè)的看法?
a.背對觀眾b.面向觀眾
a.維米爾認為自己能夠畫的只是大千世界的一小部分, 但是這正好反映出維米兒的心胸是博大的.背景中的世界地圖和畫室一角的對比暗示給了我們這一點.b.委拉斯貴茲則認為自己作為西班牙的宮廷畫師,這樣一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自我感覺很自豪.這一點從他超大號的畫布,以及畫家本人與國王、王后的位置便可以看出來.
比較分析《聽琴圖》與《西園雅集圖》兩幅中國畫并回答下列問題
1、畫中是一個什么場景?2、作者在這個畫面當中是什么身份?
“ 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仰窺底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 ” 蔡京
聽琴圖》的確是一幅十分優(yōu)秀的中國人物畫。絹本,設色,縱 81.5 厘米,橫 51.3 厘米。筆法工整細潤,設色鮮麗明凈。畫面正中,一株枝葉扶疏、勢如虬龍的長松,凌霄盤旋而上,花朵一一可數(shù),翠竹數(shù)竿,搖曳其側。松陰下,木幾香爐,云煙繚繞,一人黃冠緇服,正襟危坐,撫弄琴弦,全神貫注,風神飄逸。在其前方,二人朝服紗帽,左右對坐,凝神恭聽。朱袍者低首執(zhí)扇,如癡如醉。綠裳者仰首諦聽,思接天地。旁有一侍童,拱手佇立,被琴聲吸引。三個聽眾,三種不同的神態(tài),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聽琴圖——皇帝自畫像?
另一幅《 西園雅集圖 》局部
王詵請善畫人物的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把自己和友人蘇軾、蘇轍、黃魯直、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晃補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畫在一起,取名《西園雅集圖》。主友16人,加上侍姬、書僮,共22人。松檜梧竹,小橋流水,極園林之勝。賓主風雅,或寫詩、或作畫、或題石、或撥阮、或看書、或說經,極宴游之樂。米芾為此圖作記,即《西園雅集圖記》。
如果讓你來畫自畫像,你會從哪個角度表現(xiàn)怎樣自我?
請以“自畫像”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要求:1、選擇適合自己的表現(xiàn)角度 體現(xiàn)自我的精神和氣質。 2、表現(xiàn)形式: 具象、意象、抽象、漫畫、 連環(huán)畫均可。
通過欣賞和理解美術家眼中的自我形象,我們了解了美術家這個人,同時我們也將心目當中的自我用某種特定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更啟迪我們怎樣去認識自己,更好的生活。
根據(jù)倫勃郎三幅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分析作者不同時期的精神狀態(tài)上的變化。
這是一份美術第六課 戰(zhàn)爭與和平備課ppt課件,文件包含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戰(zhàn)爭與和平課件pptx、湘美版高中美術鑒賞戰(zhàn)爭與和平教案表格式doc、南京南京《國之殤》mp4、格爾尼卡mp4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美版美術鑒賞(選修)第二課 美術家眼中的自己教課ppt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美術家眼中的自己,我是誰,我的內心,我的一生,珂勒惠支,珂勒惠支的自畫像,倫勃朗自畫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湘美版第三單元 燦爛的美術世界美術與自我、社會第二課 美術家眼中的自己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美術家眼中的自己,遠古時期的“自畫像”,魯本斯,表明畫家身份和地位,宋徽宗,拉斐爾,不相稱的婚姻,答案B,倫勃朗,柯勒惠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