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本單元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編排了《古詩三首》《紙的發(fā)明》《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4篇課文,這些課文從不同方面展現(xiàn)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豆旁娙住访枥L了春節(jié)、清明和重陽節(jié)里人們過節(jié)時的情景,表現(xiàn)了相關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民間風俗;《紙的發(fā)明》介紹了紙的發(fā)明經(jīng)過,告訴人們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趙州橋》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再現(xiàn)了古都的風貌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在三年級上冊曾學習過“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三年級上冊主要是從理解內(nèi)容的角度提出的,這個單元是從學習表達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一段話的具體方法,不僅能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且也為學生進行“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習作實踐提供方法上的引導。本單元安排了“綜合性學習”,這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現(xiàn)綜合性學習欄目。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主要圍繞生活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展開,這個活動既和單元主題密切相關,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jié)合,適合在不同地域開展。 分類內(nèi)容課時教學要點課文古詩三首21.認識48個生字,讀準7個多音字,會寫35個生字,會寫30個詞語。2.能背誦、默寫指定的古詩。抄寫指定的課文段落。3.能根據(jù)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對有關的現(xiàn)象或成因做出解釋。4.了解課文相關段落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紙的發(fā)明2趙州橋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1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4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節(jié)日的相關風俗。2.能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寫一篇習作,寫清楚過節(jié)的過程。3.以適當?shù)姆绞秸故揪C合性學習的成果。4.能對其他小組的展示活動做出評價,提出改進建議。語文園地交流平臺21.能回顧、梳理“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具體方法。2.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識字的途徑及成果,認識“稅、檔”等生字。3.能按活動的步驟,介紹某一手工活動的過程。4.能說出有關句子的特點,并模仿著寫一寫。5.了解、積累“文房四寶”等有關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四字詞語。識字加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古詩三首 本課由3首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組成,3首詩都描述了人們過節(jié)時的情景。《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王安石,這首詩描寫了春節(jié)除舊迎新的景象;《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詩描寫的是行人在清明時節(jié),孤身行路時的感受和心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皯洝笔窍肽畹囊馑?。重陽節(jié)那天王維獨自一人在外,非常思念家人,于是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自然而真切地表達出他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情感。1.認識“屠、蘇”等生字,會寫“符、欲”等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清明》。3.能借助注釋了解詩句的意思,描述詩中的節(jié)日情景。1.三年級學生有拼音回生現(xiàn)象,尤其是“iu、uiun”等容易混淆的韻母,可以通過拼讀“魂、酒”的音節(jié),幫助學生復習鞏固。2.課文中對有些字詞進行了注釋,應放手讓學生借助這些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3.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出示正月初一清晨,每家每戶在自家門口掛新桃符的圖畫。借助圖畫,學生就能比較容易地理解誰“總把新桃換舊符”。4.古詩教學應彰顯朗讀的作用,教學適當充分運用引讀、范讀、聽錄音模仿等方式,通過朗讀加深學生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對加深詩中情感的體悟。1.搜集王安石相關的資料。2.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課件2課時1.認識“屠、蘇”兩個生字,會寫“符”字。2.理解“屠蘇”“曈曈”等一些生僻字詞的意思,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3.體會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情境導入,引入課題1.:你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對應的習俗嗎? 生自由匯報。PPT出示:出示春節(jié)相關的圖片。 2.:這些圖片上描述的是哪個節(jié)日?你們是如何看出來的? :春節(jié)。3.:春節(jié)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春節(jié)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用了28個字就把春節(jié)熱鬧的場面寫出來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古詩《元日》。 (板書課題) “元日”指的就是?(生共同回答)關于作者,相信同學們一定不陌生吧,誰來介紹一下作者?PPT出示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qū)),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歷任揚州簽判、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罷相。一年后,被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 代表作:《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等。????????????? 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以“春節(jié)”引入,不但學生感興趣,而且?guī)椭藢W生理解詩題。問題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jié)指的是農(nóng)歷的哪一天嗎?這一天在古時候叫作“元日”,所以,“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元日》。“元日”這個名詞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由解釋題目引入,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 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1.: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古詩,用我們之前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交流,朗讀的時候,要把字音、節(jié)奏讀準。借助注釋理解詞語的意思。 學生自由讀詩,指名讀,師生評議,糾正字音。PPT出示: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以出示字典中“元”字的解釋,讓學生選一選“元日”中“元”的解釋。指名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注意讀準平舌音“蘇”。2.:借助注釋,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PPT出示:元日: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一歲除:一年已盡。 屠蘇:這里指一種酒,根據(jù)古代風俗,常在元日飲用。 曈曈:形容太陽出來后天色漸亮的樣子。新桃換舊符:用新桃符換下舊桃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時懸掛于大門上的辟邪門飾,春聯(lián)的前身。????????????? 屠蘇酒是在中國古代春節(jié)時飲用的酒品,故又名歲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具有滋補保健,防病療疾,驅(qū)邪避瘴的功效。3.:本課要求會寫的字“符”,我們可以怎樣記住它?:“符”是形聲字,=  +付。指導書寫:上短下長?!案丁钡淖笙仑Q稍短些,橫寫在橫中線上,點寫在豎中線上。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多元識字的理念。對重難點生字的書寫指導,培養(yǎng)學生愛寫字的興趣,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 品讀古詩,理解詩意PPT出示:爆竹聲中一歲除。 1.:認真讀詩句,想一想:詩中寫到了哪些節(jié)日情景?2.:你們知道為什么古人要燃放爆竹嗎?此處可以簡單講講關于“年”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古人燃放爆竹是用來嚇跑妖魔鬼怪,以求得新年的安寧。到了宋朝,人們用鞭炮替代了爆竹,但仍蘊含著美好的祝福,他們希望新年大吉大利。3.:你能說出這句詩的意思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4.:這句詩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為什么?:用快樂、激動的心情朗讀。因為辭舊迎新的日子里,鞭炮震天響,人們都很開心。5.:放完爆竹送走舊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全家人迎著暖洋洋的春風,品嘗新年的第一口屠蘇酒!PPT出示:春風送暖入屠蘇。  這句詩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暖”字用得好,暖字寫出了爆竹聲中辭舊迎新的快樂;人們喝了酒心里暖洋洋的畫面。6.:誰能試著說一說前兩句詩的意思?生自由匯報。:人們在一片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7.:請同學們讀出這份快樂、這份溫暖。五彩繽紛的爆竹在天空中綻放,到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置身在這樣的情景中,萬象更新,多么喜慶!王安石在街上又看到怎樣的畫面?PPT出示: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最后一句是壓縮省略的句式。  小組交流合作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然后匯報。: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人們用新桃符替換了舊桃符。8.: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掛上了燈籠,人們走家串戶,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同學們,讀出你們的感受。指導朗讀。9.:默讀全詩,想一想全詩描寫了哪幾個場景。:放爆竹、飲屠蘇、換桃符幾個典型的畫面,勾畫出歡度新年的喜慶景象。通過學習古詩,學生自主完成理解、積累語言,感悟詩意,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交流。 總結(jié)提升,布置作業(yè)1.:同學們,在詩人眼中換去的只是舊桃符嗎?他僅僅描述的是一幅春節(jié)圖嗎? 當時的宋朝,百姓過著貧窮的生活。年輕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為人民造福。在49歲時,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積極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就在這一年春節(jié),他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元日》。他期望的是辭舊迎新、除舊革新的新時代。 2.:《元日》一詩表現(xiàn)了怎樣的節(jié)日氣氛?: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作業(yè):  1.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完成《全科王·同步課時練習》本課時習題。  《元日》這首詩是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作者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jié):點燃爆竹,飲屠蘇酒,開門迎新,換新桃符,充分表現(xiàn)出年節(jié)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抱負。????????????? 本節(jié)課通過學習古詩《元日》,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過年的那份歡樂,引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nèi)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學生對新年到來的感受,相得益彰。除舊迎新“年”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俺Α笔菤q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后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jié)、七月半、重陽節(jié)并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tǒng)祭祖大節(jié)。1.認識“魂、酒”等生字,會寫“借、何”等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課文。默寫《清明》。3.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描述詩中的節(jié)日情景。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元日》,看到了我國古代新年的情景,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來學習兩首關于古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PPT出示: 《清明》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這兩首詩分別描寫的是哪個節(jié)日?生自由匯報。PPT出示: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公歷的44、56日。此時我國大部地區(qū)氣候溫暖,草木萌翠,雨水較多。清明節(jié)源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清明”,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或闔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游踏青,活動多樣。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后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shù),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還有重九節(jié)、茱萸節(jié)、菊花節(jié)等說法。????????????? 3.:現(xiàn)在我們就走進這兩首詩,體會不同的節(jié)日習俗。開門見山,引入新課,了解兩個節(jié)日的不同習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自由誦讀兩首古詩,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讀出韻味和節(jié)奏。勾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的意思。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糾正不準確的發(fā)音,指導斷句。PPT出示: []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PPT出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說一說你理解了哪些字詞的意思。PPT出示: 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 借問:請問。:想念。山東:此處指華山以東。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 佳節(jié):美好的節(jié)日。 3.:你們是如何識記本課生字的?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兄、云+=魂。2:我用“偏旁識字”的方法記住了“牧”字。3:我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魂—魄、灑—酒、獵—借、牧—牡。指導重點字的書寫。“欲”字“口”略向右上傾斜?!扒贰钡谌P撇伸向“谷”下,捺向右下伸展。“魂”字左邊的“云”要寫得靠上一些?!肮怼钡拈L撇要舒展些,插到“云”的下面。“牧”字“?!钡淖詈笠还P提要有力。第八筆捺稍長一些。教師指導書寫,巡視學生書寫情況。本環(huán)節(jié)學生自主讀詩,理解詞句的意思,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品讀詩句,感悟提升1.:你們了解杜牧嗎?我們學過他的哪首詩? :我們學過他的《山行》。PPT出示:杜牧(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2.: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他的《清明》。認真讀一讀前兩句詩,說一說主要寫了什么。PPT出示: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1:第一句詩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2:第二句詩描寫的是作者的心情。3:這兩句詩描寫了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人們吊唁親人,傷心欲絕的情景。3.:你能試著說出這兩句詩的意思嗎?:清明節(jié)這一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4.:你能讀出這種凄涼的感覺嗎?指導朗讀。5.:小組合作交流后兩句詩的意思,然后匯報。可以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猜猜兒童會說些什么,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想找人問問哪兒有酒家,牧童用手指向遠處的杏花村。6.:說一說你對“遙”字的理解。:“遙”字突出了還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達酒店,襯托出作者的心里更加煩悶。體會作者的心情,指導誦讀古詩。7.:《清明》一詩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情感?: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雨中問路圖,表現(xiàn)了作者哀傷的情感。8.:同學們,我們剛才用了什么方法學習了前兩首詩?生討論交流匯報:解題目—知作者—釋詩句—懂詩意—品詩味。9.: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用這樣的方法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涌上心頭,許多詩人就用手中的筆來表達無盡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篇流傳千古的思鄉(xiāng)佳作。PPT出示:王維,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嬖?/span>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10.:讀完這兩句詩你有什么感受?PPT出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生自由匯報。詩人寫這首詩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身處舉目無親的“異鄉(xiāng)”,每逢佳節(jié),作客他鄉(xiāng)的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就更加強烈了。可以通過停頓和重讀把古文的韻律美表現(xiàn)出來。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強烈的思念之情。11.:小組合作交流最后兩句詩的意思。:我在遙遠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陽節(jié)兄弟們佩戴著茱萸登高,遺憾的是唯獨缺少了我一個人。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時爬山登高,臂上佩戴插著茱萸的布袋。通過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感悟古詩,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總結(jié)提升,布置作業(yè)1.:詩中哪幾句詩是作者的想象?: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2.: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可以讓學生回顧學過的思念家鄉(xiāng)和思念親人的古詩還有哪些。:這首詩表達了身居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jié),更加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將兩首古詩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3.搜集更多關于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和同學分享。   《清明》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在清明時節(jié),孤身行路時的心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作者異鄉(xiāng)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xiāng)思人,遇到佳節(jié)良辰,思念倍加。想起家鄉(xiāng)的兄弟,按照重陽節(jié)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表達了游子思念家鄉(xiāng)之情。????????????? 清明孤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倍感孤獨本課教學,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體會古詩的語言美、韻律美。最后讓學生自主交流讀完古詩的感受,體會古詩的意境,把詩所展示的形象與詩的韻律、節(jié)奏、激蕩的情感結(jié)合在一起,進而感受詩人情感,品出了詩句蘊含的味道。清 明 節(jié)清明節(jié)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ji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jié)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jié)日。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重 陽 節(jié)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在每年農(nóng)歷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此外還有茱萸節(jié)、菊花節(jié)等說法。人們在慶祝重陽節(jié)時一般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崇孝活動。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本課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49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