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課堂教學課件ppt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課堂教學課件ppt,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仰觀云天秋風,俯察江水洲渚,俯察不盡的江水,悲秋做客,多病登臺,苦恨霜鬢,新停酒杯,仰觀無邊的落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部編高中語文必修上第三單元
語言構建與運用 了解杜甫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背誦全詩。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從意象入手,賞析本詩情景交融等手法的運用。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 理解杜甫在本詩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憂思。文化傳承與理解 體會和學習杜甫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詩人。他的詩反映唐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現(xiàn)實,故有“詩史”之稱。他的詩表達悲天憫人情懷,濟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有“詩圣”之稱。他與李白并稱為“李杜”,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2.杜甫人生的五個時期
(一)讀書漫游時期(公元712-744)杜甫從小學詩,二十四歲時曾參加進士考試,但由于奸臣捉弄,沒能考取。他在這一時期里,漫游了全國,先后和高適、李白等人打獵取樂、登高懷古,并和李白結下了偉大的情誼。(二)困守長安時期(公元746-755)杜甫30多歲時曾到長安求官,但杜甫的一些見解沒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開始了挨餓受凍的困頓的生活,甚至為解決衣食問題而去賣藥。這種現(xiàn)象直到他44歲時才有所改善(他被任命為“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練,使杜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
(三)動亂流亡時期(公元755-759)杜甫在投奔新皇帝的途中被俘虜,后來冒險逃出。在后來的為官中,又因觸怒了皇帝而使他失去了做官的興趣,于是,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四川。這一時期中,寫下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篇。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四)暫居西南時期(公元759-768)杜甫在成都得到了親友的資助,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這里,他被嚴武的人推薦做了“檢校工部員外郎”。這一時期,杜甫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相對減少,抒情詩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如《江畔獨步尋花》等。
(五)漂泊西南時期(公元768-770)年老時的杜甫領著家人離開四川,準備回老家。但因為年老窮困,沿途漂流,最終沒能如愿,病逝于湘(今湖南)水舟中。
《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前出塞》九首“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登高》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生命的最后10年都是在巴蜀和荊湘的流離漂泊中度過的。中間由于嚴武的接濟,在成都草堂過了幾年稍微安定的日子,不料765年四月,嚴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憑依,不得不率領家人離開草堂,乘舟東下,于次年到達夔州瞿塘峽。杜甫一家在夔州滯留兩年,作這首詩時已是767年秋天了。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4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民不聊生。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云一樣壓在杜甫心頭,他是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臺的。
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秋風急切天空高遠猿鳴悲涼,小洲水清沙白鳥兒飛舞盤旋
無邊的落葉蕭蕭飄下,不盡長江流水滾滾奔來。
常年到處漂泊,作客他鄉(xiāng),于秋天更添悲涼,晚年多災多病,今天又獨自登臨高臺。
真恨命運多艱難,兩鬢白發(fā)又增添;窮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舉杯。
這首詩給你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傷、痛苦孤獨、沉郁、頓挫
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小組合作探究,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各給人什么感覺?風急:秋氣逼人,天氣寒冷,內心凄涼。天高:天地高遠廣闊,更顯人渺小孤單。猿嘯哀:為景物蒙上了一層悲愴、凄涼的色彩。渚清沙白:冷色調上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鳥飛回:在空中盤旋,急風猛烈,無處停息,詩人處境與在急風中低徊盤旋的鳥相似(孤獨無依)。
雄渾高遠,肅殺凄涼孤獨無依,漂泊痛苦
頷聯(lián):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木”和“長江”兩種景物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景色對人生暮年飄零流落,同時又胸襟闊大的杜甫來說,會產生怎樣的感慨?深秋風大,所以聞落葉之“蕭蕭”;峽深流急,所以見波濤之“滾滾”?!奥淠尽倍浴盁o邊”來形容,則見其境界之闊大;“長江”而以“不盡”來形容,則見其大江之無窮。生命短暫,時間無窮,歷史長河永不停息。杜甫有感到人生短暫而渺小,因壯志未酬而惆悵,但他仍然豁達、坦蕩、胸襟開闊,有一種宏大的氣勢。
意境蒼涼、雄渾而壯闊情感沉郁、悲壯而豁達
前四句重在寫景,運用哪些意象?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感?天高風急,猿嘯聲聲似乎蘊含著無限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鷗不時地回旋。無邊無際的落葉紛紛飄墜,奔騰不息的長江滾滾而來。這兩聯(lián)渾然一體,境界深遠,營造出雄渾蒼涼深邃悠遠的意境,渲染了詩人登高望遠的無盡悲涼之情。
頸聯(lián):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lián)云:“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蹦阕x出了幾層意思?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凄慘也;作客,羈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齒暮也; 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 獨登臺,無親朋也。
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尾聯(lián):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艱難”“潦倒”形容的是國家還是個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艱難:國事艱難,人生潦倒。既是國家,也是個人??陀^上,“國破”與“家亡”是因果關系;主觀上,詩人憂國憂民,為國家破亡憂心如焚??嗪蓿汉迖覄邮幉话玻拮约喝说侥耗?,不能為國家效力,恨自己壯志難酬!國事艱難,壯志未酬;人生潦倒,銷愁無途。古代知識分子大多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自勉,而杜甫無論窮達,都心憂天下,其思想境界極高。
借景抒情視角變換動靜結合直抒胸臆
詩中所悲,遠不止季節(jié)之秋。詩中的“悲秋”都有哪些含義呢?一、悲自然飄零之秋對眼前所見蒼茫遼遠、蕭瑟肅殺的深秋景象的悲嘆;二、悲個人遭際之秋對個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嘆,對終生壯志難酬的激憤與哀怨;三、悲國運衰落之秋對國家現(xiàn)實多災多難的憂愁,對人民艱苦命運的關切。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恢弘的七言律詩。前兩聯(lián)寫登高聞見之景,后兩聯(lián)抒登高感觸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盡顯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試比較《登高》和《望岳》在內容和寫法有哪些異同?
登高就是登臨高處,主要指登山、登樓、登臺、登塔等。登高本是我國古代文化中一種別具特色的民俗現(xiàn)象,推其源,一是來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動,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是“重九登高”的節(jié)日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也叫“登高節(jié)”。登高在歷代詩人的筆下卻是一個不老的話題。
《詩經》、《楚辭》;漢代登高詩基本上是沿襲了詩騷傳統(tǒng)。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登高宴飲,文學創(chuàng)作的自覺意識增強了,吟詩作文成為一種時尚,登高詩亦開始興起,涌現(xiàn)了一些優(yōu)秀登高詩。如曹操的《觀滄?!罚x靈運的《登池上樓》,謝朓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初唐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盛唐中唐時期,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和崔顥的《黃鶴樓》是兩首登高攬勝的千古名作。其時杜甫 《登高》、《登岳陽樓》可謂古代登高詩的壓卷之作。元明清也有不少精彩的登高詩。
登高詩不是簡單的登高寫景、吟詠唱和,往往托物言志、觀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關系對社會和人生作廣泛而深沉思考的,其主旋律主要表現(xiàn)家國之恨、身世之痛、滄桑之感。
(1)表達思念之情。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感懷傷時,表達個人的身世之悲。陳子昂《登幽州臺歌》(3)發(fā)思古之幽情,感懷于時事。李白《登金陵鳳凰臺》(4)抒懷勵志,鼓舞人心。王之渙《登鸛雀樓》(5)追求自由個性,展現(xiàn)美好情懷。曹操《觀滄?!罚?)歌頌美好風物,贊美大好山河。白居易《杭州春望》
相關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教案配套ppt課件,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唐詩介紹,古體詩,近體詩,寫作背景,沉郁雄渾,疏通文意,整體感知,梳通詩意,沉郁悲涼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必修 上冊8.2 登高教案配套ppt課件,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我注杜詩,內容解析,醉里眉攢萬國愁,知人論世,結構與藝術,升華討論,朗讀指導沉郁頓挫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教學演示ppt課件,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作者介紹,作品介紹,背景介紹,整體感知,凄涼秋景圖,蕭瑟凄涼,雄渾悲壯,愁苦沉痛,遺憾無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課件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