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是古樂府詩的一種體裁,有“奔放”的意思,所以此類作品大多放情長歌,慷慨疏放,與“歌”的性質(zhì)相似,常合稱“歌行體”。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代樂府舊題。相傳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飲馬。曲名由此而來。
飲(yìn)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萆V祜L,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根據(jù)抒情女主人公感情的變化劃分層次并歸納大意。
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注釋,讀懂詩歌大意,理清線索。
一個女子對遠行未歸的丈夫的思念。
第一層(開頭到“展轉(zhuǎn)不可見”):思婦晝思夜想的殷切和悲傷;第二層(“枯桑知天風”到“誰肯相為言”):寒門獨居的痛苦和不平;第三層(“客從遠方來”到最后):喜獲夫信的情況。
第一層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可見。綿綿:綿延不絕。遠道:指代遠行在外的丈夫。之:代詞, 指“遠道’展轉(zhuǎn):同“輾轉(zhuǎn)”。指丈夫在他鄉(xiāng)各地漂泊。河邊春草青青, 連綿不絕伸向遠方,令我思念遠行在外的丈夫。遠在外鄉(xiāng)的丈夫不能終日思念,但在夢里很快就能見到他。夢里見他在我的身旁,一覺醒來發(fā)覺他仍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有不同的地區(qū),丈夫在他鄉(xiāng)漂泊不能見到。
以沿河的青草連綿不斷作為起興,引出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無盡思念。它是全詩的第一句,起到引領全詩,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調(diào)的作用。
第一層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來表達女主人公的感情?
起興“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第二層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知:感知,知道。入門:各回自己家門媚:親愛。言:問訊,告訴訊息。
桑樹枯萎知道天風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從遠方回家的游子,各愛自家的人,有誰肯替我捎個信兒?
以枯桑和海水起興,同時用枯桑感知到風吹,海水感知到天寒,來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涼。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第三層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遺:贈與。 雙鯉魚:指代書信。烹鯉魚:比喻打開裝書信的木盒。長跪:古代坐姿,臀部離開腳跟而將腰身伸直,表示恭敬。 加餐飯:增加飲食。指保重身體。
有位客人從遠方來到,送給我裝有絹帛書信的鯉魚形狀的木盒。呼喚童仆打開木盒,其中有尺把長的用素帛寫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讀丈夫用素帛寫的信,信中究竟說了些什么?書信的前一部分是說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書信的后一部分是說經(jīng)常想念。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高教版(中職)基礎模塊 上冊飲馬長城窟行 漢樂府民歌課前預習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一剪梅,漢樂府,漢樂府民歌的主要特點,綿延不絕,古義各回自己家門,問訊告訴訊息,指代書信,比喻打開木盒,古代坐姿表示恭敬,書信的前一部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教版(中職)基礎模塊 上冊飲馬長城窟行 漢樂府民歌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二單元《飲馬長城窟行》課件pptx、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二單元《飲馬長城窟行》同步分層練習docx、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二單元《飲馬長城窟行》教案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高教版(中職)基礎模塊 上冊蘇幕遮 范仲淹公開課課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作者簡介,進入詞境,解讀賞析,蘇幕遮,相思淚,下闋寫了什么,藝術手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