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體會范仲淹詞的闊遠之境;??2.把握范仲淹的羈旅鄉(xiāng)思之情;??3.鑒賞詞中的佳句。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在參知政事任上,提出過政治革新的方案,主持慶歷改革,史稱“慶歷新政”,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文章駢散相間,氣勢磅礴,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其千古名句。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fēng)氣,開拓了詞的領(lǐng)域,可以說是蘇軾豪放詞的先聲。卒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②天接水③,芳草④無情,更在斜陽外⑤。
碧云滿天,黃葉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進了江上的碧波,江面上籠罩著寒意綿綿的迷蒙空翠的煙霧。
遠山映照著夕陽,天空連接著江水。
無情芳草連著天涯,更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蘇幕遮: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澳弧币嘧鳌澳?、“摩”等。
黯鄉(xiāng)魂⑥,追⑦旅思⑧,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因思念家鄉(xiāng)而憂傷。黯,內(nèi)心憂郁凄惋的樣子。
追隨,可引申為糾纏。
因思念家鄉(xiāng)而黯然銷魂,羈旅的愁思纏擾不休。
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使人入睡。
當(dāng)明月照高樓時不要獨自倚欄眺望。
端起酒來澆去心頭的愁苦,可是卻化作了滴滴相思的眼淚。
本詞上下闋各寫什么?
主題:抒寫羈旅相思之情
特點:鮮艷濃烈煙霧迷蒙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分析:詞句中所寫的意象,說說其特點:
畫面:夕陽西垂芳草萋萋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下面句中的意象及其畫面又是什么?它能讓人引起什么聯(lián)想?
秋高氣爽,在晴空萬里的天幕上飄蕩著云彩,大地鋪滿了金黃色的樹葉。遠處無邊的秋色與浩淼的水波相連,碧翠的秋水,在金風(fēng)的吹拂下,泛起層層的漣漪,遠遠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煙霧籠罩,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上闋用多彩的畫筆,描寫出絢麗高遠的深秋景色。
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主要寫了景物怎樣的特點?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此兩句分別是以誰的口吻來寫的?理解這兩句的含義。
一種說法是:妻子說的第一句,作者說的第二句。(妻子追丈夫,丈夫夢妻子) 另一種說法是:作者思念家鄉(xiāng),黯然銷魂。妻子好夢相隨,別感凄惻。
體現(xiàn)出一種思念家鄉(xiāng),渴望親人之情。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兩句選取的意象分別是什么?試對這兩句作簡要欣賞。
賞析: 倚樓之孤影,帶酒之淚痕,刻畫出思鄉(xiāng)之旅人,形象鮮明,很有感染力。
下闋借景抒情,表達客思鄉(xiāng)愁帶給詞人的困擾。
寫景入手,情景交融。上片寫出典型的秋天之景,從開始那開闊的境界,到以斜陽芳草作結(jié),引出下片之中明顯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作者上片中的芳草斜陽引發(fā)出的想家思親之情,水到渠成。而在下片之中,用帶酒淚痕所刻出的思家之人更讓讀者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再次品讀全詞,試從寫作手法上來賞析作者是如何來傳情達意的?
這是一份高教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林則徐獲獎?wù)n件ppt,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告別家人,邊防營地,解讀賞析,運用典故,合作探究,直抒胸臆,語言沉郁詼諧,藝術(shù)特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教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二十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試講課ppt課件,共5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作者簡介,《史記》,中國古代史書的體例,時代背景,讀準字音,課文詳解,參考譯文,文章思路,交友習(xí)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教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二十三 勸學(xué) 荀 子完整版ppt課件,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參考譯文,課文分析,課文詳解,文章思路,論證方法,語言特點,文言知識歸納,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