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大附中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化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為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54分)
1. 以下能級符號不正確的是
A. 6S B. 5p C. 4d D. 3f
【答案】D
【解析】
【詳解】A、S能級在每一層上都有,因此存在6s能級,選項A正確;
B、p能級至少在第二層及以上,選項B正確;
C、d能級至少在第三層及以上,選項C正確;
D、f能級至少在第四層及以上,因此不存在3f能級,選項D不正確;
答案選D。
【點睛】本題考查了能層中的能級,從能層數(shù)與能級數(shù)之間的關系分析解答,根據(jù)每一能層含有的能級數(shù)與其能層數(shù)相等,且每一能層都是從S能級開始,第一層(K層)上只有1S亞層,第二電子層(L層)只有2s和2p亞層,第三電子層(M層)只有3s、3p和3d亞層,第四電子層(N層)只有4s、4p、4d和4f亞層。
2.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其3p能級上的電子數(shù)是3s能級上的一半,則此元素是( )
A. S B. Al C. Si D. Cl
【答案】B
【解析】
【詳解】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其3p能級上的電子數(shù)是3s能級上的一半,該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3s23p1,核電荷數(shù)為13,此元素是Al,B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B。
3. 下列各離子或原子的電子排布式錯誤的是( )
A. Ca2+:1s22s22p63s23p6 B. Fe3+:1s22s22p63s23p63d5
C. K:1s22s22p63s23p64s1 D. O2-:1s22s22p4
【答案】D
【解析】
【詳解】A.Ca元素為20號元素,原子核外有20個電子,失去4s能級兩個電子形成Ca2+,所以其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故A正確;
B.Fe元素為26號元素,原子核外有26個電子,失去4s能級兩個電子和3d能級1個電子形成Fe3+,所以其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故B正確;
C.K元素為19號元素,根據(jù)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可知其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4s1,故C正確;
D.O元素為8號元素,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2p能級得到兩個電子形成O2-,所以其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4. 氧離子中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有
A. 3種 B. 8種 C. 10種 D. 12種
【答案】C
【解析】
【詳解】微粒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互不相同,氧離子核外有10個電子,運動狀態(tài)有10種,選C。
5.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3d3表示3d能級有3個軌道
B. np能級全滿時的電子排布圖為:
C. 核外電子運動的概率密度分布圖(電子云)就是原子軌道
D. 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可從能層、能級、軌道3個方面進行描述
【答案】B
【解析】
【詳解】A. 3d3表示3d能級有3個電子,故A錯誤;
B. p軌道有3個,每個軌道容納兩個自選相反的電子,則np能級全滿時的電子排布圖為:,故B正確;
C. 電子云就是用小黑點疏密來表示空間各電子出現(xiàn)概率大小的一種圖形,電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個空間運動狀態(tài)稱為一個原子軌道,核外電子運動的概率分布圖(電子云)并不完全等同于原子軌道,故C錯誤;
D. 決定電子運動狀態(tài)有四個量:主量子數(shù)、角量子數(shù)、磁量子數(shù)、自旋量子數(shù);所以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可從能層、能級、軌道、自旋方向4個方面進行描述,故D錯誤;
故選B。
6. 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n-1npn+1,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4s24p4
B. 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ⅥA族
C. 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屬元素最多
D. Z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答案】A
【解析】
【分析】
Y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n-1npn+1,其中n-1=2,所以n=3,則Y是S,根據(jù)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判斷X是F,Z是As,據(jù)此解答。
【詳解】A. Y元素是S,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3s23p4,A錯誤;
B. Y元素是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ⅥA族,B正確;
C. X元素是F,所在周期中元素均是非金屬元素,即所含非金屬元素最多,C正確;
D. Z元素是As,原子序數(shù)是33,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D正確;答案選A。
7. 現(xiàn)有四種元素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A. 電負性:④>③>②>① B. 原子半徑:②>①>④>③
C. 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價: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核外電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63s23p4為S,②1s22s22p63s23p3為P,③1s22s22p3為N;④1s22s22p5為F。
【詳解】A.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非金屬性F>N>S>P,所以電負性④>③>①>②,故A錯誤;
B.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shù)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小半徑越大,所以原子半徑②>①>③>④,故B錯誤;
C.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電離能減小,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第ⅤA族元素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所以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故C正確;
D.主族元素最高正價等于族序數(shù),但F沒有最高正價,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點睛】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趨勢,但第ⅡA族元素(最外層全滿)大于第ⅢA元素,第ⅤA族(最外層半滿)大于第ⅥA族元素;F和O沒有最高正價。
8. 根據(jù)電子排布的特點,Cu在周期表屬于( )
A. ds區(qū) B. p區(qū) C. d區(qū) D. s區(qū)
【答案】A
【解析】
【詳解】銅為29號元素,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按照構造原理,價層電子排布式應為3d94s2,當3d接近半滿或全滿時,能量最低,最穩(wěn)定,所以Cu的4s2上的一個電子將填充在3d上,故Cu在元素周期表中屬于ds區(qū),答案選A。
9. 下列物質(zhì)的分子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的是
①HCl ②H2O ③N2 ④H2O2 ⑤C2H4 ⑥C2H2
A. ①②③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詳解】在雙鍵及叁鍵中均含有σ鍵又有π鍵,而氮氣中含有氮氮叁鍵、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炔中含有碳碳叁鍵,故答案為D。
10. 下列分子或離子之間互為等電子體的是( )
A. CH4和H3O+ B. NO和SO2 C. O3和CO2 D. N2和C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據(jù)具有相同價電子數(shù)和相同原子數(shù)的分子或離子是等電子體,然后判斷電子的數(shù)目來解答。
【詳解】A. CH4含有5個原子,H3O+含有4個原子,不是等電子體,故A錯誤;
B. 的原子數(shù)4,SO2的原子數(shù)3,不是等電子體,故B錯誤;
C. O3的價電子數(shù)為6×3=18,CO2的價電子數(shù)為4+6×2=16,不是等電子體,故C錯誤;
D. N2的價電子數(shù)為5×2=10,C的價電子數(shù)為4×2+2=10,含有相同原子數(shù)2,為等電子體,故D正確。
故答案選:D。
11. 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SO3的分子構型( ?。?br />
A. 正四面體形 B. V形 C. 三角錐形 D. 平面三角形
【答案】D
【解析】
【詳解】SO3的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shù)為0,分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即VSEPR模型為平面三角形。
12. 下列說法正確是( )
A. PCl3分子呈三角錐形,這是磷原子采取sp2雜化的結(jié)果
B. sp3雜化軌道是由任意的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混雜形成的4個新軌道
C. 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的分子,其立體構型可能是四面體形或三角錐形或V形
D. AB3型分子的立體構型必為平面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詳解】A.PCl3分子的中心原子P含有3個成鍵電子對和1個孤電子對,屬于sp3雜化,含有1個孤電子對,所以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故A錯誤;
B.能量相近的s軌道和p軌道形成雜化軌道,則sp3雜化軌道是能量相近的1個s軌道和3個p軌道混合形成的四個sp3雜化軌道,故B錯誤;
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體,而分子的幾何構型還與含有的孤電子對數(shù)有關,其立體構型可能是四面體形或三角錐形或V形,故C正確;
D.AB3型的分子空間構型與中心原子的孤電子對數(shù)也有關,如BF3中B原子沒有孤電子對,為平面三角形,NH3中N原子有1個孤電子對,為三角錐形,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13. 在中,中間的碳原子和兩邊的碳原子分別采用的雜化方式是( )
A. sp2、sp2 B. sp3、sp3
C. sp2、sp3 D. sp、sp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可知,雙鍵碳原子含有3個σ鍵且不含孤電子對采用sp2雜化,單鍵碳原子含有4個σ鍵且不含孤電子對采用sp3雜化。
【詳解】在分子中,羰基碳原子為不飽和碳原子,含有3個σ鍵且不含孤電子對,采用sp2雜化,兩個甲基碳原子為飽和碳原子,含有4個σ鍵且不含孤電子對,采用sp3雜化,故選C。
14. 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鍵的組合是( )。
A. Ag+、NH3 B. H2O、H+
C. Co3+、CO D. Ag+、H+
【答案】D
【解析】
【詳解】配位鍵的形成條件必須是一方能提供孤對電子,另一方能提供空軌道,A、B、C三項中,Ag+、H+、Co3+能提供空軌道,NH3、H2O、CO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能形成配位鍵,而D項Ag+與H+都只能提供空軌道,而無法提供孤對電子,所以不能形成配位鍵;
故選D。
15. 某溶液顯紅色,則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
A. [Cu(NH3)4]2+ B. Fe(SCN)3 C. [Al(OH)4]- D. [Ag(NH3)2]OH
【答案】B
【解析】
【詳解】A.[Cu(NH3)4]2+在溶液中呈深藍色,A不符合題意;
B.Fe(SCN)3在溶液中呈紅色,B符合題意;
CD.[Al(OH)4]-、[Ag(NH3)2]OH在溶液中均無色,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B。
16. 關于化學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配位體是Cl-和H2O,配位數(shù)是8
B. 中心離子是Ti4+,配離子是[TiCl(H2O)5]2+
C. 內(nèi)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數(shù)目比是1:2
D. 在1mol該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molAgCl沉淀
【答案】C
【解析】
【詳解】A.配合物[TiCl(H2O)5]Cl2?H2O,配位體是Cl和H2O,配位數(shù)是6,故A錯誤;
B.中心離子是Ti3+,內(nèi)配離子是Cl-,外配離子是Cl-,故B錯誤;
C.配合物[TiCl(H2O)5]Cl2?H2O,內(nèi)配離子是Cl-為1,外配離子是Cl-為2,內(nèi)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數(shù)目比是1:2,故C正確;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外界離子Cl-離子與Ag+反應,內(nèi)配位離子Cl-不與Ag+反應,只能生成2molAgCl沉淀,故D錯誤;
故選C。
【點晴】注意配體、中心離子、外界離子以及配位數(shù)的判斷是解題關鍵,配合物也叫絡合物,為一類具有特征化學結(jié)構的化合物,由中心原子或離子(統(tǒng)稱中心原子)和圍繞它的稱為配位體(簡稱配體)的分子或離子,完全或部分由配位鍵結(jié)合形成,配合物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軌道,[TiCl(H2O)5]Cl2?H2O,配體Cl、H2O,提供孤電子對;中心離子是Ti4+,配合物中配位離子Cl-不與Ag+反應,外界離子Cl-離子與Ag+反應,據(jù)此分析解答。
17. 下列化合物中,化學鍵類型和分子的極性(極性或非極性)皆相同的是( )
A. CO2和SO2 B. CH4和PH3 C. BF3和NH3 D. HCl和HI
【答案】D
【解析】
【詳解】A.CO2中C與O形成極性鍵, CO2分子為直線形,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SO2中S與O形成極性鍵,SO2分子為V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故A不符合題意;
B.CH4中C與H形成極性鍵,由于CH4分子為正四面體結(jié)構對稱,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PH3中P與H形成極性鍵,PH3為三角錐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故B不符合題意;
C.BF3中B與F形成極性鍵,BF3為平面三角形,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為非極性分子,NH3中N與H形成極性鍵,NH3為三角錐形,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為極性分子,故C不符合題意;
D.HCl中H與Cl形成極性鍵,HI中H與I形成極性鍵,HCl和HI中正負電荷中心都不重合,屬于極性分子,所以二者化學鍵的類型和分子的極性都相同,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8. 鹵素單質(zhì)從F2到I2在常溫常壓下的聚集狀態(tài)由氣態(tài)、液態(tài)到固態(tài)的原因是( )
A. 原子間的化學鍵鍵能逐漸減小 B. 范德華力逐漸增大
C. 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D. 氧化性逐漸減弱
【答案】B
【解析】
【詳解】鹵素單質(zhì)組成、結(jié)構相似,從F2到I2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大,熔、沸點越高。和化學鍵的鍵能、原子半徑以及單質(zhì)的氧化性無關,故選B。
19. 下列與氫鍵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鹵化氫中HF沸點較高,是由于HF分子間存在氫鍵
B. 鄰羥基苯甲醛()的熔、沸點比對羥基苯甲醛()的熔、沸點低
C. 氨水中存在分子間氫鍵
D. 形成氫鍵A—H…B—的三個原子總在一條直線上
【答案】D
【解析】
【詳解】A.HF分子之間存在氫鍵,故熔點沸點相對較高,故A正確;
B.能形成分子間氫鍵的物質(zhì)沸點較高,鄰羥基苯甲醛容易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對羥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間氫鍵,所以鄰羥基苯甲醛的沸點比對羥基苯甲醛的沸點低,故B正確;
C.N、O、F三種元素容易形成氫鍵,因此氨水中存在分子間氫鍵,故C正確;
D.氫鍵結(jié)合的通式,可用X-H…Y表示,式中X和Y代表F,O,N等電負性大而原子半徑較小的非金屬原子;X和Y可以是兩種相同的元素,也可以是兩種不同的元素,但不一定在一條直線上,故D錯誤,故答案選D。
20. 用萃取法從碘水中分離碘,所用萃取劑應具有的性質(zhì)是( )
①不和碘或水起化學反應 ②能溶于水?、鄄蝗苡谒、軕菢O性溶劑?、輵欠菢O性溶劑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詳解】萃取劑的選擇應符合下列條件:溶質(zhì)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要大;萃取劑與原溶劑不相溶;萃取劑與溶質(zhì)不反應,利用碘易溶于有機溶劑的性質(zhì)來進行提取,選取的萃取劑(四氯化碳或苯)不和碘或水起化學反應,不溶于水,水是極性溶劑,四氯化碳和苯是非極性溶劑,符合條件的是①、③、⑤,答案選C。
21. 下列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B.
C. D. CH3CHClCH2CH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據(jù)手性碳原子指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判斷注意:(1)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飽和碳原子;(2)手性碳原子所連接的四個基團要是不同的。
【詳解】A.中右邊的碳原子連有的四個不同取代基,該碳原子具有手性,故A不符合題意;
B.中左邊的碳原子所連接的四個基團有3個是一樣的,右邊的碳原子不飽和,碳原子不具有手性,故B符合題意;
C.中間的碳原子連有的四個不同取代基,該碳原子具有手性,故C不符合題意;
D.CH3CHClCH2CHO中左邊第二個碳原子連有的四個不同取代基,該碳原子具有手性,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B。
22. 下列各組酸中,酸性依次增強的是
A. H2CO3、H2SiO3、H3PO4 B. HNO3、H3PO4 、H2SO4
C. HI、HCl、H2S D. HClO 、HClO3、HCl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無氧酸的酸性看電離出氫離子的難易。
【詳解】A.結(jié)合以上分析可知,酸性:H3PO4>H2CO3>H2SiO3 ,故A錯誤;
B.結(jié)合以上分析可知,酸性:HNO3 >H3PO4、H2SO4>H3PO4,故B錯誤;
C.HCl、HI為強酸,氫硫酸為弱酸,由于碘原子半徑大于氯原子半徑,碘化氫更易電離出氫離子,酸性最強,因此,三種酸的酸性依次減弱,故C錯誤;
D.高氯酸為強酸,且為最強含氧酸,次氯酸為弱酸,因此三種酸的酸性依次增強,D正確;
故選D。
23. 用示意圖或圖示的方法能夠直觀形象地將化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下列示意圖或圖示正確的是( )
A. 砷原子的結(jié)構示意圖 B. BF4—的結(jié)構式
C. HF分子間的氫鍵 D. 丙氨酸的手性異構
【答案】D
【解析】
【詳解】A、根據(j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砷的原子核外各層電子分別為:2,8,18,5,選項A錯誤;
B、BF4-中有一個F提供一個孤電子對,其它形成共用電子對,據(jù)此可畫出結(jié)構圖為,選項B錯誤;
C、HF分子中F原子的電負性較強,與相鄰氫原子間形成氫鍵,選項C錯誤;
D、丙氨酸CH3-CH(NH2)-COOH中有一個碳原子連接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連結(jié)-CH3和氫原子,為手性碳原子,四個基團不相同,該分子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選項D正確;
答案選D。
24. 下列各組物質(zhì)前者為晶體后者為非晶體的是( )
A. 白磷、藍礬 B. 石蠟、塑料 C. 碘、橡膠 D. 食鹽、蔗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和各向異性,非晶體與晶體不同的是它沒有固定的熔點,而且是各向同性,據(jù)此解答。
【詳解】A. 白磷和藍礬都是晶體,故A與題意不符;
B. 石蠟和塑料都是非晶體,故B與題意不符;
C. 碘是晶體,橡膠是非晶體,故C與題意相符;
D. 食鹽和蔗糖均為晶體,故D與題意不符。
故答案選C。
25. 現(xiàn)有四種晶體,其構成粒子(均為單原子核粒子)排列方式如下圖所示,其化學式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B處于頂點位置,晶胞中B原子數(shù)目=8×=1,A處于體心,晶胞中A原子數(shù)目=1,故化學式為AB,故A錯誤;
B.E、F均處于頂點位置,晶胞中E、F原子數(shù)目=4×=,故化學式為EF,故B錯誤;
C.Z處于頂點,Z原子數(shù)目=8×=1,Y處于面心,Y原子數(shù)目=6×=3,X處于體心,晶胞中X原子數(shù)目=1,故化學式XY3Z,故C正確;
D.A處于頂點、面心,晶胞中A原子數(shù)目=8×+6×=4,B處于體心、棱中心,晶胞中B原子數(shù)目=1+12×=4,故化學式為AB,故D錯誤。
故答案選C。
26. 下列各組晶體物質(zhì)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 ( )
①SiO2和SO3?、诰w硼和HCl?、跜O2和SO2 ④晶體硅和金剛石?、菥w氖和晶體氮 ⑥硫黃和碘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據(jù)晶體的類型和所含化學鍵的類型分析,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可能含有共價鍵,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雙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含有共價鍵。
【詳解】①SiO2和SO3,固體SO3是分子晶體,二氧化硅是原子晶體,二氧化硅、二氧化碳都只含共價鍵,故①錯誤;
②晶體硼和HCl,固體HCl是分子晶體,晶體硼是原子晶體,二者都只含共價鍵,故②錯誤;
③CO2和SO2固體,CO2和SO2都是分子晶體,二者都只含共價鍵,故③正確;
④晶體硅和金剛石都是原子晶體,二者都只含共價鍵,故④正確;
⑤晶體氖和晶體氮都是分子晶體,晶體氖中不含共價鍵,晶體氮含共價鍵,故⑤錯誤;
⑥硫磺和碘都是分子晶體,二者都只含共價鍵,故⑥正確。
答案選C。
【點睛】本題考察了化學鍵類型和晶體類型的關系.判斷依據(jù)為:原子晶體中原子以共價鍵結(jié)合,分子晶體中分子之間以范德華力結(jié)合,分子內(nèi)部存在化學鍵。
27. 根據(jù)下表中給出的有關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lCl3
SiCl4
晶體硼
金剛石
晶體硅
熔點/℃
190
-60
2300
3550
1410
沸點/℃
183
57
2550
4827
2355
A. SiCl4是分子晶體
B. 晶體硼是原子晶體
C. AlCl3是分子晶體,加熱能升華
D. 金剛石中的C—C鍵比晶體硅中的Si—Si鍵弱
【答案】D
【解析】
【詳解】A.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SiCl4的熔沸點較低,屬于分子晶體,故A正確;
B. 晶體硼的熔沸點很高,所以晶體硼是原子晶體,故B正確;
C.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AlCl3的沸點比熔點高,所以AlCl3加熱能升華,故C正確;
D. C原子半徑小于Si的原子半徑,金剛石中的C—C鍵長比晶體硅中的Si—Si鍵長短,鍵能也大,C—C鍵比Si—Si鍵強,故D錯誤。
故答案選:D。
二、填空題(本題共3大題,共計46分)
28. 按照要求完成填空(共計14分)。
(1)A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未成對電子,次外層有2個電子,其元素符號為__;其價層電子排布圖為__。
(2)A-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第__周期第__族。
(3)B元素的正三價離子的3d能級為半充滿,B的元素符號為__,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檢驗該離子的方法是___。
(4)現(xiàn)向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少量稀氨水,得到藍色絮狀沉淀,繼續(xù)加入氨水后,藍色沉淀溶解,得到深藍色透明溶液,寫出劃線部分現(xiàn)象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1mol[Cu(H2O)4]2+中含有___molσ鍵。
【答案】 (1). N (2). (3). 3 (4). VIIA (5). Fe (6).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7). 取樣,加入KSCN溶液變?yōu)檠t色 (8). Cu(OH)2+4NH3=[Cu(NH3)4]2++2OH- (9). 12
【解析】
【分析】
(1)根據(jù)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來解答;
(2)根據(jù)A離子的電子排布式確定A的位置;
(3)D元素正三價離子的3d軌道為半充滿,3d軌道電子數(shù)為5,應為Fe元素;
(4)氫氧化銅和氨氣反應生成四氨合銅離子,單鍵和配位鍵中含有σ鍵。
【詳解】(1)A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未成對電子,次外層有2個電子,則元素符號為N,其價層電子排布圖為:,故答案為:N;;
(2)A-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則A為第17號元素,在第3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為:3;VIIA;
(3)D元素的正三價離子的3d軌道為半充滿,3d軌道電子數(shù)為5,則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應為Fe元素,檢驗鐵離子與KSCN反應生成血紅色溶液可用于檢驗Fe3+,故答案為: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取樣,加入KSCN溶液變?yōu)檠t色;
(4)氫氧化銅與氨水反應生成四氨合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方程式為:Cu(OH)2+4NH3=[Cu(NH3)4]2++2OH-,1mol[Cu(H2O)4]2+中存在配位鍵,含4個σ鍵,H2O中含H-O鍵共8個,含有8個σ鍵,則1mol[Cu(H2O)4]2+中含12molσ鍵,故答案為:Cu(OH)2+4NH3=[Cu(NH3)4]2++2OH-;12。
29. 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CS2是一種常用的溶劑,CS2的分子中存在__個σ鍵。在H—S、H—Cl兩種共價鍵中,鍵的極性較強的是__,鍵長較長的是__。
(2)氫的氧化物與碳的氧化物中,分子極性較小的是__(填分子式)。
(3)SO2與CO2分子的立體結(jié)構分別是__和__,相同條件下兩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的是__(寫分子式),理由是__。
(4)醋酸球棍模型如圖1所示。
①在醋酸中,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有__;
②Cu的水合醋酸鹽晶體局部結(jié)構如圖2所示,該晶體中含有的化學鍵是__(填選項字母)。
A.極性鍵 B.非極性鍵 C.配位鍵 D.離子鍵
【答案】 (1). 2 (2). H—Cl (3). H—S (4). CO2 (5). V形 (6). 直線形 (7). SO2 (8). 因為CO2是非極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較大 (9). sp3、sp2 (10). A、B、C
【解析】
【分析】
(1)雙鍵中有1個σ鍵,一個π鍵,結(jié)合CS2的結(jié)構式分析σ鍵的個數(shù);同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形成的共價鍵,另一種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鍵的極性越強,形成的鍵的極性越大,鍵能越大,鍵長越短,以此分析;
(2)極性分子中,結(jié)構越對稱,極性越小,如果結(jié)構類似,構成元素的電負性數(shù)值的差值越大,極性越大,以此分析;
(3)根據(jù)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及孤對電子數(shù)判斷分子的立體結(jié)構;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比較溶解度大?。恢行脑觾r層電子對數(shù)=中心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配位原子價電子數(shù)×配位原子個數(shù)2;
(4)同種原子之間形成的是非極性鍵,不同種元素之間形成的是極性鍵,配位化合物中存在配位鍵,以此解答。
【詳解】(1)CS2的結(jié)構為S=C=S,雙鍵中有1個σ鍵,一個π鍵,所以CS2分子中存在2個σ鍵。氯的非金屬性比硫強,所以在H-S、H-Cl兩種共價鍵中,鍵的極性較強的是H-Cl,極性越大,鍵能越大,鍵長越短,所以鍵長較長的是H-S,故答案為:2;H-Cl;H-S;
(2)氫的氧化物是水,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不是對稱結(jié)構,二氧化碳是對稱結(jié)構,所以分子極性較小的是二氧化碳。故答案為:CO2;
(3)二氧化硫的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孤對電子數(shù)是1,分子立體構型是V型;二氧化碳的價層電子對個數(shù),孤對電子數(shù)是0,分子立體構型是直線型;在相同的條件下CO2、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的是SO2;因為SO2是極性分子,CO2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中,所以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的大。故答案為:V形;直線形;因為CO2是非極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較大;
(4)①由醋酸球棍模型可知,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有sp3、sp2;
②由結(jié)構圖可知,該晶體中含有C-O、Cu-O極性鍵、C-C非極性鍵、配位鍵;故選:ABC。故答案為:sp3、sp2; ABC。
30. 已知A、B、C、D、E、F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的原子半徑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小,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D原子L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E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二位,F(xiàn)與E位于同一周期,且是該周期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E元素可分別與D元素、F元素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的熔沸點高低順序為__(用化學式表示),原因是___。
(2)C的氫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氫化物沸點還要高,其原因是__。
(3)1molB2A2分子中含σ鍵的數(shù)目是__。
(4)圖(Ⅰ)是B元素的單質(zhì)晶體的一個晶胞,該晶胞中含有__個原子,若設晶胞的棱長為ac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該晶體的密度表達式為__。
(5)E單質(zhì)存在與金剛石結(jié)構類似的晶體,晶體中原子之間以__相結(jié)合,其晶胞中共有8個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貢獻__個原子。
(6)BD2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的晶體其晶胞如圖(Ⅱ)所示。該晶體的類型屬于__(填“分子”、“原子”、“離子”或“金屬”)晶體,該晶體中B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__。
【答案】 (1). SiO2>SiCl4 (2). 二氧化硅為原子晶體,而SiCl4為分子晶體 (3). NH3分子間形成氫鍵,同族其他元素氫化物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 (4). 3NA(或1.806×1024) (5). 8 (6). ρ=g/cm3 (7). 共價鍵 (8). 3 (9). 共價
(10). sp3雜化
【解析】
【分析】
已知A、B、C、D、E、F六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的原子半徑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小,則A為氫元素;B原子核外電子有6種不同的運動狀態(tài),核外電子數(shù)為6,則B為碳元素;D原子L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則D外圍電子排布為2s22p4,則D為氧元素。C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碳元素與氧元素之間,則C為氮元素;E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居第二位,則E為硅元素;F 與E位于同一周期,且是該周期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元素,F(xiàn)為氯元素。
【詳解】由分析可知:A為氫元素、B為碳元素、C為氮元素、D為氧元素、E為硅元素、F為氯元素。
(1)E元素可分別與D元素、F元素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SiO2和SiCl4,這兩種化合物的熔沸點高低順序為SiO2>SiCl4,原因是二氧化硅為原子晶體,而SiCl4為分子晶體,故答案為:SiO2>SiCl4;二氧化硅為原子晶體,而SiCl4為分子晶體;
(2)C的氫化物NH3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氫化物PH3沸點還要高,其原因是NH3分子間形成氫鍵,同族其他元素氫化物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故答案為:NH3分子間形成氫鍵,同族其他元素氫化物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
(3)C2H2分子中含有1個C≡C叁鍵、2個C-H單鍵,叁鍵中含有1個σ鍵、2個π鍵,單鍵都是σ鍵,故1mol C2H2分子中含σ鍵的數(shù)目是3NA(或1.806×1024) ,故答案為:3NA(或1.806×1024);
(4)由圖(Ⅰ)中B元素的單質(zhì)的晶胞結(jié)構示意圖可知,該晶胞中4個C原子位于晶胞內(nèi)部、6個C原子位于面心、8個C原子位于頂點上,故該晶胞中含有C原子數(shù)目=4+6×1/2+8×1/8=8;若設晶胞的棱長為ac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該晶體的密度表達式為ρ=,故答案為:ρ= g/cm3;
(5)硅晶體和金剛石晶體都屬于共價晶體,硅原子之間以共價鍵結(jié)合.在金剛石晶體的晶胞中,每個面心有一個碳原子,晶體硅有著類似結(jié)構,則面心位置貢獻的原子為 6×1/2=3個;故答案為:共價鍵;3;
(6)由CO2在高溫高壓下所形成的晶體的晶胞結(jié)構示意圖可知。該晶體中相鄰的原子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空間網(wǎng)狀結(jié)構晶體,故屬于共價晶體;該晶體中每個C原子形成4個C-O單鍵,故C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sp3;故答案為:共價;sp3雜化。
這是一份2021【KS5U解析】寧夏長慶高級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KS5U解析】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含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KS5U解析】青銅峽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中記載, 500ml容量瓶 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