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過關練]
1.下列物質中不能作氮肥的是( )
A.N2 B.NH4Cl
C.KNO3D.CO(NH2)2
A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含有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N2中含有氮元素,但不能被植物吸收,不屬于氮肥;NH4Cl中含有N元素,屬于氮肥;KNO3中含有K元素和N元素,屬于復合肥,可作氮肥;CO(NH2)2中含有N元素,屬于氮肥。]
2.近年來,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被破壞、赤潮等已經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帶來較大的影響。造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質是( )
A.CO2
B.硫和氮的氧化物
C.含氟化合物
D.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后排放的污染物
B [硫的氧化物形成硫酸型酸雨;氮的氧化物形成硝酸型酸雨。]
3.給裝有下列少量固體物質的試管加熱,試管底部的物質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 )
A.碳酸氫銨B.碳酸氫鈉
C.氯化銨D.碳酸銨
B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碳酸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即銨鹽受熱分解無固體殘留物。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固體碳酸鈉,試管底部的物質不可能完全消失。]
4.將某化肥樣品與熟石灰混合,可聞到氨味。這表明該化肥樣品中含有( )
A.K+B.NOeq \\al(-,3)
C.NHeq \\al(+,4)D.SOeq \\al(2-,4)
C [四種離子中可以和熟石灰反應生成氣體的是NHeq \\al(+,4),NHeq \\al(+,4)與強堿反應生成氨氣。]
5.下列關于氯化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氯化銨溶于水放熱B.氯化銨受熱易分解
C.氯化銨固體是離子晶體D.氯化銨是強電解質
A [氯化銨溶于水吸熱,A錯誤;氯化銨受熱分解為氨氣和氯化氫,B正確;氯化銨固體是由NHeq \\al(+,4)、Cl-構成的離子晶體,C正確;氯化銨在水中完全電離,所以氯化銨是強電解質,D正確。]
6.施用氮肥能促進作物生長,并能提高作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下列關于氮肥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尿素CO(NH2)2是一種氮肥
B.儲存碳酸氫銨時,應密封并置于陰涼通風處
C.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
D.氮肥溶于水,其中的氮元素均以銨離子形式存在
D [尿素CO(NH2)2是一種常用的高效氮肥,A正確;由于碳酸氫銨在溫度較高時易分解,則儲存碳酸氫銨時,應密封并置于陰涼通風處,B正確;銨態(tài)氮肥水解呈酸性,碳酸鉀水解呈堿性,二者混合可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氨氣而降低肥效,C正確;氮元素在尿素中以分子形式存在,不是銨離子,D錯誤。]
7.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化肥中含有重金屬元素、有毒有機物和放射性物質,施入土壤后會形成潛在的土壤污染
B.化肥的施用會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但不會造成大氣污染
C.持續(xù)農業(yè)運動是以將化肥、農藥施用保持最低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為中心的
D.合理使用化肥力爭農作物豐收的同時能修復土壤、保護環(huán)境
B [有的化肥中能揮發(fā)出NH3,造成大氣污染。]
8.現(xiàn)欲分離氯化鈉和氯化銨的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NaOH溶液
B.加入AgNO3溶液
C.加熱并冷卻
D.加入水
C [銨鹽受熱均易分解,NH4Cl加熱分解,生成的NH3和HCl氣體導出后又能迅速化合生成NH4Cl。而NaCl受熱沒有明顯變化。]
9.為了檢驗某固體物質中是否含有NHeq \\al(+,4),你認為下列試紙或試劑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餾水 ②NaOH溶液 ③紅色石蕊試紙 ④藍色石蕊試紙 ⑤稀硫酸
A.①⑤B.④⑤
C.①③D.①④⑤
B [NHeq \\al(+,4)檢驗一般是取少量樣品與堿混合于試管中,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看試紙是否變藍。因此④⑤一定用不到。]
10.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類型的化合物往往結構和性質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種晶體,下列對它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它是一種離子化合物
B.這種化合物水溶液顯中性
C.這種化合物加熱能分解
D.這種化合物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
B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類型的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相似,因此PH4I的性質與NH4Cl相似,NH4Cl為離子化合物,推知PH4I也為離子化合物,A項正確;NH4Cl為強酸弱堿鹽,銨根離子水解使氯化銨溶液呈酸性,推知PH4I的水溶液顯酸性,B項錯誤;NH4Cl受熱易分解為氨氣和氯化氫,推知PH4I加熱能分解,C項正確;NH4Cl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推知PH4I也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D項正確。]
11.根據表中右欄所列化肥的性質,從下列使用注意事項中選擇合適的項(可選多項),將其序號填入表的右欄中。
a.貯存和運輸時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曬;施用后要蓋土或立即灌溉。
b.不要與堿性物質混放或混用。
c.不能與易燃物質混在一起;結塊時,不要用鐵錘砸碎。
d.不宜長期使用。
[答案] ①ab ②abc ③bd ④d
[拓展培優(yōu)練]
12.氫化銨(NH4H)與氯化銨結構相似,又已知NH4H與水反應有氫氣產生,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NH4H是由NHeq \\al(+,4)和H-構成的
B.NH4H固體投入少量水中,有兩種氣體產生
C.NH4H中的H-半徑比鋰離子半徑大
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顯酸性
D [NH4H是離子化合物,由NHeq \\al(+,4)和H-構成,A正確;NH4H固體投入少量水中,可生成NH3和H2,B正確;H-與鋰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離子半徑越小,所以H-半徑比鋰離子半徑大,C正確;NH4H溶于水后,生成NH3·H2O,溶液顯堿性,D錯誤。]
13.下列操作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驗證生成SO2 B.用排空氣法收集NO

C.制取并檢驗氨氣 D.用水吸收氨氣
D [Cl2、SO2等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所以A實驗達不到實驗目的,A錯誤;NO不穩(wěn)定,遇到空氣會被氧化為NO2,所以B實驗達不到實驗目的,B錯誤;干燥的氨氣不能使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所以C實驗達不到實驗目的,C錯誤;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采用防倒吸裝置,故D正確。]
14.如圖所示是某同學鑒別NH4HCO3、NH4Cl、KCl三種化肥的過程,其中試劑甲和乙分別可能是( )
A.甲:NaOH溶液;乙:稀鹽酸
B.甲:水;乙:NaOH溶液
C.甲:NaOH溶液;乙:水
D.甲:稀鹽酸;乙:NaCl溶液
A [NH4HCO3和NH4Cl能與堿反應產生NH3,所以試劑甲不可能是H2O或稀鹽酸,排除B、D;NH4HCO3、NH4Cl中只有NH4HCO3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氣泡(CO2),A符合。]
15.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氮氧化物(NOx)已成為大氣中的主要氣態(tài)污染物之一。
(1)超音速飛機排放的尾氣是平流層中NOx的主要來源。它們破壞臭氧層的機理為
①O3eq \(――→,\s\up10(光))O+O2 ②NO+O3―→NO2+O2 ③NO2+O―→NO+O2
上述反應的總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催化劑。
(2)汽車尾氣中含有NOx、CO和碳氫化合物等。
①汽車尾氣凈化裝置里裝有催化劑,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
尾氣凈化裝置中發(fā)生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x和碳氫化合物在陽光照射下發(fā)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二次污染物的現(xiàn)象,稱為“光化學煙霧”。有學者對某城市一天中光化學煙霧的變化情況進行測定,變化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二次污染物有________等,醛和O3的峰值出現(xiàn)在14:00左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工業(yè)尾氣中的NOx可用純堿溶液吸收,有關的化學反應為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NO+NO2+Na2CO3===2NaNO2+CO2。
現(xiàn)用0.5 L 2 ml·L-1的純堿溶液恰好吸收一定量硝酸工業(yè)尾氣中的NOx,吸收液質量增加44 g(假設CO2全部排出)。則NO2和NO的體積比為________。
[答案] (1)2O3eq \(=====,\s\up10(催化劑))3O2 NO (2)①2NO+O2+4COeq \(=====,\s\up10(催化劑))N2+4CO2 ②醛與O3 此時日光照射較強,光化學反應速率較快 (3)7∶1
16.某課外小組在實驗室制備氨氣,并進行有關氨氣的性質探究。
(1)實驗室可用濃氨水和________(填序號)來制取氨氣。
①燒堿 ②生石灰 ③氯化銨
(2)某實驗小組設計了下列裝置進行氨的催化氧化實驗:
①盛放氨水的實驗儀器的名稱為________;在加熱條件下,硬質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時發(fā)現(xiàn):如果缺少乙處的干燥管,將反應后的氣體直接通入燒瓶,則燒瓶中先產生白霧,隨即產生白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燒杯中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燒堿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溶液溫度升高,使氨氣溶解度降低而逸出;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熱,可促使氨氣揮發(fā),可用于制備氨氣。(2)①盛放氨水的實驗儀器為錐形瓶,氨氣催化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eq \(=====,\s\up10(催化劑),\s\d10(△))4NO+6H2O。②一氧化氮、氧氣和水反應生成硝酸(4NO+3O2+2H2O===4HNO3),硝酸吸收氨氣生成硝酸銨(NH3+HNO3===NH4NO3),所以如果缺少乙處的干燥管,將反應后的氣體直接通入燒瓶,燒瓶中先產生白霧,隨即產生白煙。③尾氣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氨氣等氣體,直接排放能夠引起空氣污染,通入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尾氣,防止空氣污染。
[答案] (1)①② (2)①錐形瓶 4NH3+5O2eq \(=====,\s\up10(催化劑),\s\d10(△))4NO+6H2O ②一氧化氮、氧氣和水反應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氣生成硝酸銨 ③吸收NH3等尾氣,防止空氣污染編號
化肥
性質
使用注意事項

碳酸氫銨(碳銨)
易溶于水,受潮時在常溫下即能分解,溫度越高分解越快,遇堿時放出氨氣;在土壤中不殘留有害物質

硝酸銨(硝銨)
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遇堿放出氨氣,在高溫或受猛烈撞擊時易爆炸

硫酸銨(硫銨)
易溶于水,吸濕性小,常溫下穩(wěn)定,遇堿時放出氨氣;長期使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硫酸鉀
易溶于水;長期使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相關試卷

人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化學品的合理使用課后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節(jié) 化學品的合理使用課后練習題,共4頁。

2020-2021學年第二單元 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同步達標檢測題: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二單元 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同步達標檢測題,共6頁。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同步練習題,共4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化學第一單元 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隨堂練習題

化學第一單元 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隨堂練習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一單元 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習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一單元 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習題

化學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精練

化學必修 第二冊第二單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精練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一單元 氮的固定課后練習題

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一單元 氮的固定課后練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電子課本

第三單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版本: 蘇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二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