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第一章拋體運動課時PPT課件,文件包含4研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pptx、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pptx、1認識曲線運動pptx、5斜拋運動選學pptx、專題探究1曲線運動的典型問題pptx、3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pptx等6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70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探究1 曲線運動的典型問題分類研析隨堂演練分類研析 突破要點· 提升關鍵類型一 小船渡河問題[例1] 一小船渡河,河寬d=180 m,水流速度v1=2.5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2=5 m/s,求:(1)小船渡河的最短時間為多少,此時位移為多大;[例1] 一小船渡河,河寬d=180 m,水流速度v1=2.5 m/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2=5 m/s,求:(2)欲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頭應朝什么方向,用多長時間。規(guī)律方法對小船渡河問題應注意的三點[跟蹤訓練1] 一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6 m/s,它在一條河寬為 300 m,流速為10 m/s的河流中渡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小船不可能垂直到達對岸B.小船渡河時間最短為50 sC.小船渡河的最短位移為500 mD.若小船以最短位移渡河,在水流方向上的位移大小為500 mD 類型二 繩(桿)端速度分解問題[例2] 物體A以速度v沿桿勻速下滑,如圖所示。A用輕質細繩通過不計摩擦的定滑輪拉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B,當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時,B的速度為( )D 規(guī)律方法繩(桿)關聯(lián)問題的解題技巧(1)解題關鍵:找出合速度與分速度的關系是求解關聯(lián)問題的關鍵。(2)基本思路①先確定合速度的方向(物體實際運動方向)。②分析合運動所產生的實際效果:一方面使繩(桿)伸縮;另一方面使繩(桿)轉動。③確定兩個分速度的方向:沿繩(桿)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繩(桿)方向的分速度,而沿繩(桿)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跟蹤訓練2] (多選)如圖所示,一個長直輕桿兩端分別固定小球A和B,豎直放置,兩球質量均為m,兩球半徑忽略不計,桿的長度為L。由于微小的擾動,A球沿豎直光滑槽向下運動,B球沿水平光滑槽向右運動,當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時(圖中未標出),關于兩球速度vA與vB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球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一直大于gB.B球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先變大后變小C.vA=vBtan θD.vA=vBsin θBC 解析:小球B以初速度為零開始向右運動,當小球A落到最下方時B的速度再次為零,所以B在水平方向先加速后減速,即B球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先變大后變小,B正確;根據(jù)受力可知剛開始時桿對B產生的是偏右的力,所以桿對A產生的是偏向上的力,根據(jù)受力分析可知此時A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故A錯誤;當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時,根據(jù)運動的分解可知vAcos θ=vBsin θ,即vA=vBtan θ,故C正確,D錯誤。類型三 運動性質與圖像結合的問題[例3] (多選)一質量為 2 kg 的質點在xOy平面內運動,在x方向的 x-t 圖像和y方向的 v-t圖像分別如圖所示。則該質點( )A.初速度大小為3 m/sB.所受的合外力為3 NC.做勻變速曲線運動D.初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垂直BC 規(guī)律方法解決運動性質與圖像結合問題的兩點注意(1)不要混淆了位移—時間圖像與速度—時間圖像。(2)物體的運動一般分兩個方向,要在兩個方向上對速度、位移、加速度進行合成與分解。[跟蹤訓練3] (多選)如圖甲所示,在雜技表演中,猴子沿豎直桿向上運動,其v-t圖像如圖乙所示。人頂桿沿水平地面運動的x-t圖像如圖丙所示。若以地面為參考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猴子的運動軌跡為直線B.猴子在2 s內做勻變速曲線運動C.t=0時猴子的速度大小為8 m/sD.t=2 s時猴子的加速度大小為4 m/s2BD 隨堂演練 檢測效果·發(fā)展素養(yǎng)1.已知河水的流速保持不變,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恒定且大于河水的流速。如圖所示,為使小船由河岸O點沿虛線垂直河岸航行,船頭的指向可能為圖中的( )A.①方向 B.②方向C.③方向 D.④方向B解析:由于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恒定且大于河水的流速,故為使小船由河岸O點沿虛線垂直河岸航行,船頭應向上游偏,速度合成如圖所示,船頭的指向可能為題圖中的②方向,故B符合題意。2.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小車,通過定滑輪用繩子吊起一個物體,若小車和被吊的物體在同一時刻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為T,物體所受重力為G,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做勻速運動,且v1=v2 B.物體做加速運動,且v2>v1C.物體做加速運動,且T>G D.物體做勻速運動,且T=GC 解析:小車的運動可分解為沿繩方向和垂直于繩方向的兩個運動,如圖所示,設兩段繩子夾角為θ,由幾何關系可得v2=v1sin θ,所以v1>v2,故A、B錯誤;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v1不變,而θ逐漸變大,故v2逐漸變大,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T>G,故D錯誤,C正確。3.(多選)無人機在某段飛行過程中,通過機載傳感器描繪出其運動的圖像,圖甲是沿水平方向的x-t 圖像,圖乙是沿豎直方向的v-t圖像,在 0~3 s內( )A.無人機在水平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無人機在豎直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C.無人機的運動軌跡為曲線D.t=3 s時,無人機的速度大小為5 m/sBCD4.甲、乙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分別為v1、v2,且v1>v2。兩船相對河寬可視為質點。兩船從同一點P同時出發(fā),且船頭均垂直對岸,當甲船到達對岸Q點時,乙船可能在( )A.a點 B.b點 C.c點 D.d點B 解析:將小船的運動分解為沿河岸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垂直于河岸的勻速直線運動,沿河岸方向,兩船速度均為水流速度,因此當甲船運動至Q點時,乙船沿河岸方向運動相同的距離,兩船處于同一條垂直于河岸的直線上,故選B。5.小船橫渡一條河,為盡快到達對岸,船頭方向始終與河岸垂直,為避免船撞擊河岸,小船先加速后減速運動,使小船到達河對岸時恰好不與河岸相撞。小船在靜水中的行駛速度如圖甲所示,水的流速如圖乙所示,則下列關于小船渡河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小船的運動軌跡為直線B.小船渡河的河寬是150 mC.小船到達對岸時,沿河岸下游運動了60 mD.小船渡河的最大速度是13 m/sB 點擊進入 課時作業(yè)·鞏固提升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