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寓言四則同步拔高練習(xí)試題
一、選擇題
1.下面各句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憂彼之所憂者 D.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2.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家無井面出溉汲(gàijí)????????????中傷(zhōng)
B.躇步跐蹈(cǐ)???????????????????????????杞人憂天(qǐ)
C.身亡所寄(wáng)???????????????????????廢寢食者(qǐn)
D.舍然大喜(shè)?????????????????????????充塞四虛(sè)
3.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國人道之(在路上)
B.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C.身亡所寄(無,沒有)
D.其人舍然大喜(同“釋”,解除、消除)
4.下列對語句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又有憂彼之所憂者。
譯文:又有一個為他的擔(dān)憂而擔(dān)憂的人。
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譯文:得到一個人使喚,并非在井內(nèi)挖到了一個人。
C.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譯文:需要出門去打水澆田,經(jīng)常派一人在外專管打水。
D.奈地壞何?
譯文:對毀壞大地有什么辦法呢?
5.選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
A.較量(jiào)???????剌叭(lǎ)???????雕像(diāo)
B.愛慕(mù)???????凱歌(kǎi)???????中傷(zhòng)
C.庇護(bì)???????氣概(kài)???????跐蹈(cǐ)
D.崩墜(zhuì)???????溉汲(gài)???????引弦(xuán)
二、綜合性學(xué)習(xí)
6.學(xué)習(xí)了本課后,七年級某班打算開展以“小故事大智慧”為主題的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請你一起參加,完成后面的題目。
材料:我國著名兒童文學(xué)家嚴文井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個怪物,當(dāng)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dāng)它轉(zhuǎn)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fù)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xiàn)象,又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內(nèi)在意義。寓言是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fā)智慧,讓思想活躍。”
(1)閱讀上面的材料,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寓言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都知道許多成語都源于寓言故事,請你根據(jù)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成語名
主要內(nèi)容
寓意
①____
戰(zhàn)國時宋國農(nóng)民,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上,從此便放下鋤頭在樹旁等待再次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努力,存僥幸心理。希
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揠苗助長
有個宋國人,希望禾苗長快點,把禾苗不停
往上拔。后來禾苗全都枯萎了。
②___________
(3)根據(jù)給出的故事情節(jié),續(xù)寫故事。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動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貍看見藤上已熟的葡萄,用盡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棄,_________________(續(xù)寫要符合情節(jié)的發(fā)展方向且使故事蘊含一定的道理)
三、對比閱讀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恕!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
(《穿井得一人》)
【乙】
昔有人設(shè)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覺。有行人竊取之,猶念不仁,乃以鮑魚②置罝中而去。本主來,于罝中得鮑魚,怪③之以為神,不敢持歸。于是置屋立廟,號為鮑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謂有神。積七八年鮑魚主過廟下問其故,人具為說。乃曰:“此是我鮑魚,何神之有?”于是乃息④。
(選自《笑林》,有改動)
【注】①罝(jū):網(wǎng),用以捕鳥獸。②鮑魚:這里指用鹽淹漬的魚,咸魚。③怪:對……感到奇怪。④息:平息。
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及:( )
(2)國人道之??????????????????????道:( )
(3)丁氏對曰??????????????????????對:( )
(4)乃以鮑魚置罝中而去?????去:( )
8.用“/”為下列句子斷句(劃兩處)。
積 七 八 年 鮑 魚 主 過 廟 下 問 其 故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0.【甲】文中消息被訛傳為“丁家挖井挖出一個人來”,丁氏和“傳之者”都有責(zé)任,請簡要說說各自犯了什么錯誤。
11.【乙】文中“奉之者”犯了什么錯誤?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穿井得一人
《呂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杞人憂天
《列子》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1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
(1)家無井而出溉汲?????汲:
(2)身亡所寄???????????????亡:
(3)其人舍然大喜????????舍:
13.下面加點的“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國人道之 B.因往曉之
C.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4.下面對兩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挖井挖到一個人,然后就得到一個人的勞力。文章出自《呂氏春秋》,是秦相國呂不韋組織其門客編寫的。
B.《穿井得一人》告訴我們:對于傳言應(yīng)開動腦筋思考,仔細辨別,不能輕信謠言,否則就會鬧出以訛傳訛、三人成虎的笑話,使事情的真相被傳得面目全非。
C.《杞人憂天》這則寓言引出的成語 “杞人憂天”指整天懷著毫無必要的擔(dān)心和無窮無盡的憂愁,既自擾又擾人的庸人,告訴人們不要毫無根據(jù)地憂慮和擔(dān)心。
D.《杞人憂天》的故事運用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文章基本以對話構(gòu)成,言簡意賅,邏輯嚴密,讀來文氣貫通。
15.將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2)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16.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一文中好心人的解釋?
閱讀下列詩文,根據(jù)要求完成小題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乙】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節(jié)選自《狼》)
17.【甲】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__》(書名)一書;【乙】文的作者是清代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18.解釋文中加點詞。
(1)及其家穿井???穿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_____
19.翻譯【乙】文中畫線句。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0.從【甲】文中的宋君行為來看,宋君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從【乙】文中以狼的狡詐襯托出屠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甲】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節(jié)選自《列子·天瑞》)
【乙】沈屯子偕友入市,聞?wù)務(wù)哐裕骸皸钗膹V①圍困柳州城中,內(nèi)乏糧餉,外阻援兵。”蹙②然誦嘆不已。友曳之歸。日夜念不置,曰:“文廣圍困至此,何由得解?”從此悒悒③成疾。家人勸之徘徊郊外,以紓④其意。又忽見道上有負竹入市者,則又念曰:“竹末甚銳,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睔w而益憂。夫世之多憂者類此也。
(選自明代劉元卿《賢奕編》)
【注】①楊文廣:北宋名將。②蹙cù :局促不安或憂愁不悅。③悒悒yì:悶悶不樂。④紓:解除。
21.下列加點詞解釋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舍我其誰
B.身亡所寄????????????????????吾日三省吾身??????????身體力行
C.日月星宿??????????????????意與日去?????????????????有朝一日
D.終日在地上行止??????????方欲行????????????????????衣食住行
22.翻譯下列句子。
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23.【甲】文結(jié)尾的兩個“喜”有什么不同?
24.結(jié)合文段分別說說你對杞人和沈屯子“憂”的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br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br />
子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br />
(《論語》)
乙
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fēng)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世說新語·詠雪》
丙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br />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無處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憂天》)
25.用“/”給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日 月 星 宿 亦 積 氣 中 之 有 光 耀 者 只 使 墜 亦 不 能 有 所 中 傷。
2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1)切問而近思 切:______
(2)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因:______
(3)若屈伸呼吸 若:______
2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28.你怎樣理解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9.丙文諷刺了生活中的哪一類人?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
【乙】
龐恭①與太子質(zhì)②于邯鄲③,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薄岸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饼嫻г唬骸胺蚴兄疅o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④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蓖踉唬骸肮讶俗詾橹??!庇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
(選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
【注釋】①龐恭:人名,戰(zhàn)國時魏國的大臣,一作“龐蔥”。②質(zhì):做人質(zhì)。③邯鄲:趙國的國都。④大梁:魏國的國都。
3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B.王信之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C.寡人自為知/屠自后斷其股
D.而讒言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1.下列各句與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
B.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C.有聞而傳之者
D.夫君子之行
3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3.你從“穿井得一人”和“三人成虎”這兩個故事中悟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選自《呂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乙】
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痹又冈?“吾子不殺人?!笨椬匀簟S许曆?,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①逾②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二》)
[注釋]①杼(zhù):織布用的梭子。②逾:越過。
3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及其家穿井 ________????????????????????????????
(2)國人道之 ________???????????????????????????????????
(3)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________???
(4)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________
35.用“/”劃分句子停頓,劃一處。
其 母 懼 投 杼 逾 墻 而 走。
36.下列選項中,“之”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一人又告之曰
A.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列子·杞人憂天》)
B.有聞而傳之者(《呂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C.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世說新語·言語》)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齡《狼》)
3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其母尚織自若也。
38.兩文中我們可以獲得什么共同的啟示?請結(jié)合文章具體分析。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乙】
鄭人逃暑
鄭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fù)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陰逾去,而其身愈濕。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
【注釋】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孤立的一棵樹。③衽:臥席。④濡:沾濕
39.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家無井而出溉汲
(2)及其家穿井
(3)復(fù)徙衽以從陰
40.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B.復(fù)/徙衽/以從陰
C.其一犬/坐于前(《狼》)
D.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誡子書》)
4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其陰逾去,而其身愈濕。
42.你從甲乙兩則寓言中各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甲】宋之丁氏,家無井而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恕!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與井中也?!鼻舐勚舸耍蝗魺o聞也。
【乙】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弊酉脑唬骸胺且玻羌汉ア僖?。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敝劣跁x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選自《呂氏春秋》,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版)
【注】①己亥:中國農(nóng)歷用“天干”“地支”來紀年。60 年為一周期,周而復(fù)始。己亥是 其中的一年。
43.請用“/”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各劃一處)
(1)得一人之使??????????(2)夫“己”與“三”相近
4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2)丁氏對曰_____________
(3)子夏之晉_______________???????????????(4)是己亥也_____________
4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有聞而傳之者。
(2)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46.兩文告訴了我們什么共同的道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杞人憂天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
范式(節(jié)選)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少游太學(xué)①,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②焉。”乃共克③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④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⑤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⑥?!蹦冈唬骸叭羧?,當(dāng)為爾醞酒?!敝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
【注釋】①太學(xué):漢朝設(shè)在京城的最高學(xué)府。②孺子:小孩子,指張劭的子女。③克:約定。④饌:食物,多指類食。⑤審:確定。⑥乖違:違背,此指違約。
4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乃共克期日???????????????????????????????????????????期:期待
B.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并:一起
C.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亡:沒有
D.對曰:“巨卿信土,必不乖違。”?????????????對:回答,應(yīng)答
48.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A.請設(shè)饌以候之???????????????????????????投以骨(《狼》)
B.乃共克期引日???????????????????????????乃悟前狼假寐(《狼》)
C.至其日,巨即果到????????????????????其人舍然大喜(《杞人憂天》)
D.當(dāng)為爾醞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
49.下列對兩篇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常用“杞人憂天”告訴我們不要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或者事情。
B.《杞人憂天》中“杞人”之所憂與“曉之者”之所憂不同,“杞人”憂天地崩墜,“曉之者”為杞人的擔(dān)憂而擔(dān)憂。這兩種人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C.《范式》一文中張母與張劭相信范式會遵守諾言,如期赴約,因為他們了解范式的為人。
D.《范式》一文中元伯堅守兩年之期,范巨卿千里赴約,二人均是信義之人。
50.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51.請用“/”給下列文句劃分合理的停頓(限標兩處)。
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四、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老沙發(fā)和小榕樹
傍晚,夕陽還很紅的時候,坐在路邊的老沙發(fā)像往常一樣,又唱起歌來——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榕樹下的秋千上,還有只蝴蝶停在上面。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沙發(fā)爺爺,您別唱了行嗎,好難聽!說這話的是身旁的小榕樹,他有點兒難為情。
老沙發(fā)停下來,瞪眼看著小榕樹說,真的?有多難聽?
真的!反正每聽一次,我的耳朵都難受好久。小榕樹開始變得很委屈。
原來,你忍了我這么久,謝謝你了,懂事的孩子。老沙發(fā)眼睛有點兒濕潤。
不用謝,要說謝,我還得謝您呢!小榕樹滿臉認真。
老沙發(fā)搖搖頭說,小孩子都怕黑,還怕風(fēng)雨。我小時候也是。記得有一次,是半夜,先刮了一陣大風(fēng),緊接著就下起了大雨。我什么也看不見,站在風(fēng)雨中,感覺自己要被連根拔起。我害怕極了??墒?,沒人能幫我。有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靠自己。
那后來呢?小榕樹本來想問老沙發(fā)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秘密的,可是,他更想知道老沙發(fā)是怎么度過那一晚的。
后來呀,我就閉著眼睛,使勁兒把根往地下扎,每扎下一點,就感覺自己站得穩(wěn)一點兒,心里的害怕就少一點兒。就這么堅持著,天亮了。慢慢地,當(dāng)大風(fēng)來時,我想象著是給我抓癢,大雨來時,是給我洗澡,黑夜來時,是給我蓋黑被子,我就不再害怕他們了?!崩仙嘲l(fā)正說著,突然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沙發(fā)爺爺,你怎么了?小榕樹大叫,可是,老沙發(fā)好像睡著了,一動不動。
沙發(fā)爺爺,你不許死!你知道嗎,每天夜里我害怕的時候,都會緊緊地靠著你。雖然你裝睡,不理我,可我知道你在陪我。其實,你的歌不難聽,不信你再唱一個,我肯定給你鼓掌!小榕樹急哭了。
我就是累了,歇會兒,看你這孩子,大驚小怪的!見老沙發(fā)又說話了,小榕樹這才破涕為笑。
咱樹這一輩子,雖然很多時候由不得自己,可是,努力生長卻是我們能做的,也是該做的。我站在風(fēng)雨里幾十年,盡心盡力地制造氧氣。后來,木匠選中我,把我做成沙發(fā),陪一家人又過了幾十年。兩個老主人都是在我的懷里離開這個世界的。去年,老主人的孩子換新家具,我就被放到了這里,這才遇見你??傊?,我這輩子,因為一直努力做自己該做的,所以沒有遺憾了?!崩仙嘲l(fā)的話,一字一句,都落在了小榕樹的心上,他不住地點頭。
此刻,天徹底黑了,小樹第一次勇敢地挺直腰桿,迎風(fēng)而立。
第二天清晨,老沙發(fā)不見了,遠處的炊煙里,隱隱傳來榕樹的香。
52.如何理解小榕樹打斷老沙發(fā)唱歌,后來又渴望聽到老沙發(fā)的歌聲的行為?(溫馨提示:做這道題可學(xué)會“向文本要答案”。先找到與題干問題相關(guān)的段落,再在這些段落圈定答題范圍,然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
53.文中畫線語句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表達作用?(溫馨提示:可從三個“來時”的句式特點入手分析。)
54.說說你對“有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靠自己”這句話含義的理解。(溫馨提示:即要求用自己的語言解說這句話的含義??墒褂谩皵U寫法”。)
55.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與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本文通篇使用擬人手法,并主要借助語言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文章可讀性很強。
B.從“小榕樹本來想問老沙發(fā)怎么知道自己的秘密”一句可知,老沙發(fā)事先了解了小榕樹的過去,然后故意這樣說來鼓勵小榕樹。
C.“我就是累了,歇會兒,看你這孩子,大驚小怪的”這句話是老沙發(fā)的謊話,他是用最后的力氣支撐著來鼓勵小榕樹。
D.本文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地做好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人生便是圓滿的。
閱讀下列寓言,完成小題。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焙髞恚斩箍匆娮约旱牡裣?,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會對他更尊重些,于是問道:“這個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告訴我們要謙虛,不要妄自尊大。
56.解釋下列詞語。
(1)凡人:___________________(2)庇護:__________________
(3)虛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故事中的三問三答的內(nèi)容能不能調(diào)換?為什么?
58.“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他“笑”的原因是?
59.寫宙斯和赫拉像與赫耳墨斯的價錢用的手法是 ,這樣寫的作用是?
五、作文
60.作文小練筆。
以“20年后”為話題,寫一篇短文,注意合理地運用想象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參考答案:
1.B
2.B
3.A
4.D
5.B
6.???? (1)示例:篇幅簡短,內(nèi)涵豐富;故事性強,富含哲理;啟迪人生,折射生活;啟發(fā)智慧,活躍思想。???? (2)守株待兔???? 要遵循事物成長的規(guī)律,欲速則不達???? (3)示例:狐貍安慰自己說:“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br />
7.???? 等到???? 講述???? 應(yīng)答,回答???? 離開
8.積七八年/鮑魚主過廟下/問其故
9.(1)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井,要到外面去澆田、打水(或:打水澆田)。
(2)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個人。
10.丁氏表述不夠清楚,“傳之者”未經(jīng)調(diào)查分析就傳播開去
11.犯了將傳聞當(dāng)作事實的錯誤
12.(1)汲:從井里取水(2)無,沒有(3)同“釋”,解除、消除
13.C
14.A
15.(1)國都里的人講述這件事,向宋國國君報告這件事。
(2)你行走跳躍,整天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dān)心會塌陷呢?
16.他的解釋是不科學(xué)的,只能代表當(dāng)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guān)心別人的精神和耐心勸導(dǎo)的做法值得學(xué)習(xí)。
17.???? 呂氏春秋???? 蒲松齡
18.???? 開鑿,挖掘。???? 打洞。
19.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
20.???? 具有審慎的態(tài)度、求實的精神???? 果斷、勇敢
21.D
22.土地只不過是聚集的土塊罷了,充滿四方,沒有地方?jīng)]有土塊。
23.示例:第一個“喜”是指杞人內(nèi)心憂慮擔(dān)心得以解除的放心、喜悅;第二個“喜”是指“曉知者”看到杞人不再憂慮后的開心快樂。
24.示例:①他們都是對事物認識不足、了解不夠而為不應(yīng)該擔(dān)憂的事情而過分憂慮,杞國人因憂天地崩墜“廢寢食”,沈屯子因憂楊廣圍困、路人受傷而生病憂郁,②但杞人擔(dān)憂的是自己“身亡所寄”,沈屯子是為人憂:他擔(dān)憂的是楊文廣被困不能解圍、竹竿尖銳會傷到行人。
25.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26.???? 懇切???? 趁、乘???? 你
27.(1)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2)杞國有個人擔(dān)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28.這句話用來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fù)返,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意思對即可)
29.諷刺了生活中那些為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為不需要擔(dān)心的事情而過分擔(dān)憂,增添煩惱的人。
30.D
31.C
32.(1)我是說得到一個人的勞動力,并不是說從井里挖到一個活人。
(2)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墒墙?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33.對人對事不能輕信多數(shù)人說的,而要多方面進行考察,并以事實為依據(jù)做出正確的判斷。(做事要善于調(diào)查研究,不要輕信于他人。)
34.???? 待,等到???? 講述???? 和???? 相信,信任
35.其母懼/投杼逾墻而走
36.B
37.他的母親還是可以泰然自若地織布。
38.兩文都告訴我們聽到傳言要調(diào)查研究,仔細辨別,弄清真相;不可輕信流言。甲文中的傳言者把丁氏(挖井以后)得到一個人的勞力(節(jié)省了一個人的勞力),傳成了從井里挖到一個人,聽到的人也不加辨別人云亦云,鬧出以訛傳訛,使事情的真相被傳得面目全非的笑話。乙文的曾母一開始是信任兒子的,但在多次聽到“曾子殺人”的傳言后,沒有調(diào)查清楚傳言中的“曾子”只是與兒子同名的人,就以為兒子殺了人害怕被牽連獲罪而扔下織布機翻墻逃跑了。
39.(1)從井里取水(2)待,等到(3)移動、遷移、轉(zhuǎn)移。
40.B
41.(1)(這樣)得到了一個人的勞力(得到了一個人的使喚),不是從井中挖到了一個人。
(2)那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來越濕了。
42.甲文告訴我們:不要輕信傳言,要實事求是;乙文告訴人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一定要認識并適應(yīng)這種發(fā)展變化(隨機應(yīng)變),不能墨守成規(guī)。
43.(1)得/一人之使(2)夫/“己”與“三”相近
44.???? (1)等到???? (2)回答???? (3)去???? (4)是,表判斷
45.(1)有聽到這個消息并且傳播它的人(2)到了晉國探問此事,果然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天渡過黃河。
46.無論讀書還是做事,都不能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凡事須親自調(diào)查,這樣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47.A
48.C
49.B
50.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dān)心地會陷下去呢?
51.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52.先前打斷老沙發(fā)唱歌是因為老沙發(fā)唱得很難聽,令小榕樹耳朵很難受。后來渴望聽他唱歌是因為小榕樹害怕老沙發(fā)死去,想讓他繼續(xù)陪伴自己。
53.排比;突出了老沙發(fā)勇敢無畏的個性特點,句式整齊,讀來令人心生力量。
54.示例:在人生的許多節(jié)骨眼上,是沒有人可以依靠的,唯有自己勇敢去面對,才能闖過難關(guān)。
55.B
56.???? 這里指世間的人。???? 包庇、袒護。???? 表面上的光彩。
57.不能調(diào)換。因為前面的兩問兩答屬于鋪墊。
58.內(nèi)心驕傲,輕視別人。
59.對照,辛辣地諷刺貪慕虛榮的人。
60.例:20年后,風(fēng)云突變,我們的地球已成了一塊不毛之地,人口猛增到100億。地球已經(jīng)不能讓人類生存了,地球上的人們?nèi)甲∵M了空間站,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說過:“高速移動的物體,速度越快,時間就過得越慢,而當(dāng)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幾乎是靜止的?!闭蛉绱?,我與助手駕駛著飛船以超光的速度,沖出了銀河系,去尋找一片適合人類生存的新天地。時間緊迫,如果7天之內(nèi)找不到一片新天地,空間站就沒有食物了,這樣就會出現(xiàn)原始社會人吃人的現(xiàn)象。
我和助手在太空中已經(jīng)漂流了6天,仍一無所獲,但有一種信念支撐著我們。第7天早上,我召集全飛船的人,對他們說:“我們不能成為歷史的罪人,如果今天的任務(wù)不能完成,就意味著全球生物的滅亡,這也關(guān)系到我們的生死。我們只有背水一戰(zhàn),找到一片新天地,這樣才能讓我們?nèi)祟惿嫦氯??!甭犕晡疫@番話,大家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們心里清楚,今天是最后的期限。
忽然,一對中子雙星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是兩個大小相當(dāng)、相互吸引的星球。在這種引力的作用下,草木居然十分茂盛,完全可以供人類居住。這一發(fā)現(xiàn)救了所有地球生物,人們都搬到這兩個星球上居住。因為是我發(fā)現(xiàn)的這兩個星球,所以就用我的名字來命名它們?yōu)椤靶熳咏‰p星”。
人們到這兩個星球后,意識到不能像破壞地球那樣破壞它們,要保護環(huán)境,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存之地。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