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2年人教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課堂同步練習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16 貓習題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16 貓習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簡析下列句中的表達效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 全文用 人稱敘述了“我家”三次養(yǎng)貓的經歷,從中表現出作者 、 、 等不同的感受。
3、簡析下列句中的表達效果
(1)它似乎太活潑了,一點也不怕生人,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我們都很為它提心吊膽,一天都要“小貓呢,小貓呢?”查問個好幾次。
(2)它躺在露天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3)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4、開頭的第一句話“我家養(yǎng)了幾次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痹谖闹械淖饔檬鞘裁??
5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采用這種敘述方式有什么好處?
閱讀“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br>“我”一家人對是誰咬死了鳥的意見如何?他們根據什么來判定的?
2、為什么“我”會說:“一定是貓,一定是貓!”找出最恰當的一個答案( )
A.因為“我”親眼看見了貓咬鳥。 B.因為“我”不喜歡這只貓。
C.因為“我”本來就不大喜歡這只貓,加上它常對著鳥籠凝望,發(fā)現時嘴里好像還吃著什么?!拔摇睆闹饔^上認定是貓吃了鳥,所以“我”肯定地說:“一定是貓”
D.因為貓會吃鳥。
為什么“我”對第三只貓得死,比以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第二只貓丟失后,作者寫道:“自此,我家好久不養(yǎng)貓”。第三只貓死后,作者寫道:“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試體驗這兩句話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5、“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結尾,它在內容上和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6與“妄下斷語”相呼應的句子是哪一句?
7、“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有何深刻含義?表現了“我”的什么思想感情?
8、花白貓在曬太陽時,不幸遭到了“我”的惡棒相加,發(fā)揮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只貓,在挨打后,它會想些什么?
9、為什么第三只貓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
10、請將“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發(fā)展過程,給每一個情節(jié)擬一個小標題,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
11、“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烏,似乎也特別注意”中的“似乎”一詞能刪去嗎?為什么?
12在寫第三只貓的結局時,用了什么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仔細體味詞語的含義。
13.如果讓你來處理“貓吃鳥”事件,你會怎么辦?
14寫第二只貓的文字中還提到了周家丫頭和“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15本文一共寫了三次養(yǎng)貓,刪去寫前兩只貓的文字可以嗎? 為什么要重點寫第三只貓?
答案: 1、 敘事散文 鄭振鐸 作家 學者 翻譯家2、第一 快樂 辛酸、憤恨 悔恨
3(1)這是對第二只小貓“更活潑”的特征的舉例描寫,寫出了一個活潑頑皮的小貓的形象,也為后文中這只小貓被人捉去做了一個暗示和鋪墊。
(2)對芙蓉鳥被咬死后,“我”找花白貓“興師問罪”時它的狀態(tài)的描寫,一方面突出了它的懶惰和不活潑,另外“嘴里好像還吃著什么”是作者憤怒心情的主觀臆斷,也是造成誤解的原因。
(3)正是第三只貓的不幸結局讓“我”的“酸辛”“難過”不斷重復,弱小者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作者的感情在這里得到了深化。 4答案:總領全文
5作品虛構的“我”,是三只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只貓;他既是前兩只貓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只貓悲劇的制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fā)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引起讀者共鳴,受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閱讀1“我”一口咬定是貓干的,妻子也認定是貓,張嬸也默默無言,不能否認。她們根據平時貓常常爬上桌凝望著鳥籠,被趕走還會再跳上去。從而來判定貓咬死了鳥。
2 C 3第三只貓的死,與“我”武斷、粗暴有關,它催“我”良心發(fā)現,感到內疚和悔恨。因此,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4這兩句話標志著“我”思想感情受到兩次震動?!拔壹液镁貌火B(yǎng)貓”包含一種失落感,當別人奪取自己所愛的之物,傷害了自己感情時而發(fā)自內心的氣憤,養(yǎng)貓固然快樂,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難受。“我家永不養(yǎng)貓”抒發(fā)的是自己傷害了無辜,充滿了內疚和悔恨的感情,見了貓就會觸發(fā)靈魂的傷痛,永遠愧對這類生命,包含的思想感情,要深沉得多。一個“永”字,表現其難過達到無可復加的程度。
5“我”目睹了前兩只貓的不幸后,又親自制造了的三只貓的悲劇,深感內疚,痛苦自責后做出的決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這句話與文章開遙相呼應,在結構上形成了首尾呼應的特點,總結全文。 6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
7這句話是對“我”的錯誤行為的無情鞭撻。因為“我”的過失而導致了貓冤死,表現出“我”深深的自責和無窮的悔恨之情 。
8答案:(示例)我究竟做錯了什么?為什么人們如此待我?我為什么會受到如此“待遇”?為什么?你們人類是怎么了?為什么像惡魔?
9因為這是一只撿來的貓,它外形上不好看,毛被燒脫后就更難看了。也不活潑,不像別的小貓喜歡頑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因此,它沒有前兩只貓的活潑可愛,自然不能引起家人的關注。
10答:有六個情節(jié),小標題依次可以擬為“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這當中的前五個情節(jié)是詳細敘談第三只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至于疑云當中。直到最后一個情節(jié),才用寥寥數語揭示真相,才使疑云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jié)顯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只貓的同情與憐憫。
11、“似乎”一詞不能刪?;ò棕垖@一對黃烏的特別注意,只是“我”的猜測和判斷,并不能十分的肯定 12作者用了難過一詞來表達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對以前兩只貓的亡失的感情,“難過”所表達的痛苦要強烈得多。因為自己的武斷冤枉了第三只貓,“我”深感內疚和自責。越是內疚和自責,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強烈。 13略
14、“周家的丫頭”代表著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一類人,“不知名的奪去小貓的人”代表著不顧別人,自私自利的—類人。作者借第二只貓的失蹤事件,表達了對那種不顧別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與鞭撻。
15、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層層推進,寫花白貓、小黃貓是為詳寫第三只可憐貓作必要的鋪墊,也是為了與第三只貓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畫形象、凸現中心。因為寫第三只貓最能表現主旨。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語文貓練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描寫方法,“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貓同步測試題,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積累運用,綜合性學習,現代文閱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16 貓一課一練,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根據拼音寫出漢字,閱讀15-34段,回答問題,作者一家人不喜歡第3只流浪貓,文章的開局有什么特點?,文章的結局又有什么特點?,體會下面語句的情感,并分析,你學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