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老一輩作曲家王義平于1979年為聯(lián)合國國際兒童年而作的管弦樂曲,全曲取名《中國兒童玩具》?!恫祭匣ⅰ肥枪芟覙非吨袊鴥和婢摺返牡谒臉氛?,描繪了民間玩具布老虎的生動形象。音樂很好地描繪了布老虎的雙重形象,既有威嚴的一面,也有溫柔動人的一面。樂曲開始時由大管奏出威嚴的老虎主題,隨后出現(xiàn)的打擊樂聲,描寫了布老虎在孩子們的擺布下做出種種勇猛威嚴的動作。接著出現(xiàn)了一段由雙簧管奏出的溫和的曲調,表現(xiàn)了布老虎被馴服后的溫柔;一聲吊鈸聲過后,又出現(xiàn)了布老虎威嚴的主題,隨著是提琴的撥弦聲,布老虎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越走越歡。全曲在一聲大鑼聲后結束。
二、教學目標
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初步理解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并初步了解有關布老虎的民俗。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隨音樂展開想象,作出相應反應。
教學難點
通過欣賞,引導學生分辯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布老虎的圖片或實物
提問:你們知道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用布做的老虎。
(二)介紹有關布老虎的民俗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布老虎是兒童的玩具,它以頭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來突出勇猛的神態(tài),虎頭及五官顯得天真和稚氣,透出兒童一樣可愛的酣態(tài)。在我國農(nóng)村,人們都喜歡用老虎的造型來打扮小孩,頭戴老虎帽,腳穿老虎鞋,手中拿著布老虎,睡覺時還有老虎枕……在中國人心里,老虎是驅邪避災,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還能保護財富。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期間,民間盛行給兒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虎臉,寓意健康、強壯和勇敢。民間還常用“虎頭虎腦”來形容孩子,寄托著父母希望寶寶健康成長的美好心愿。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描繪布老虎的樂曲。
(三)聆聽感受《布老虎》
1. 初聽《布老虎》音頻
提問:樂曲的情緒?
學生回答:歡快、高興等。
教師:這首樂曲形象地描繪了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布老虎,我們再來聽一聽。
2. 復聽《布老虎》音頻。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布老虎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和動作。
(2)引導學生分辨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
分別播放《布老虎》主題一音頻、《布老虎》主題二音頻,并出示兩個主題的樂譜。(《布老虎》主題一樂譜、《布老虎》主題二樂譜)
教師:這兩個主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一個表現(xiàn)了兇猛的老虎,一個表現(xiàn)了溫順的老虎。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描繪了貌似兇猛和比較溫和兩種不同的老虎形象。
(四)欣賞表現(xiàn)
1.當聽出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時,可以自己的方式來表示。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聽辨樂曲的主題。
完整欣賞《布老虎》音頻樂曲。
2.當聽出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時,可以用動作來表現(xiàn)。
學生用動作表現(xiàn)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欣賞《布老虎》,同學們不僅了解了布老虎的民俗,分辯了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而且還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希望同學們今后,更加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喜歡布老虎。
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欣賞 森林狂想曲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程導入,樂曲欣賞,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人教版第二單元 音樂中的故事欣賞 哪吒再生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聽賞樂曲,音樂創(chuàng)作,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音樂人教版欣賞 賽馬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配樂導入,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初聽樂曲,感知音樂形象,細聽樂曲,為《賽馬》分段,擴展活動,學生表演節(jié)目,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