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情景】 杠桿模型
利用圖中相關工具拔出板上的釘子。
1、這些工具自身都具有哪些共同特點?
2、在拔釘子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共性?
(有一定長度,外形各異,但整體受力不易形變的硬棒)
(繞固定點轉動)
圖片中這些工具是否也有同樣的特點?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形狀:可直可彎)
支 點: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O。動 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阻 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動力臂:從支點O 到動力F1作用線的距離l1。阻力臂:從支點O 到阻力F2作用線的距離l2。
注意:力臂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1) 找點—支點(2) 畫線—力的作用線(延長線用虛線)(3) 作垂線—垂線段(虛,實均可)(4) 標--力臂(大括號勾出)
課堂練習: 如圖所示的杠桿中,動力的力臂用L表示,圖中所畫力臂正確的是( )
請作出下列杠桿的動力臂L1與阻力臂L2
二、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什么是杠桿的平衡?
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時,或作勻速轉動時,杠桿平衡。
實驗器材:帶等分刻度的均質木尺、 鉤碼、鐵架臺。
C.實驗中如何快速測得動(阻)力臂?
(多個質量均勻的鉤碼)
二、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預習思考:
B.實驗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動力和阻力?
(便于在杠桿上直接測量力臂)
A.實驗前為什么要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怎樣調節(jié)?
(哪端高,平衡螺母向哪端移)
(直接在杠桿上讀出等分刻度)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操作步驟:(1)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2)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將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記錄表格中。(3)改變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應調節(jié)動力和動力臂的大小,再做幾次實驗。 (重做幾次)(4)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或是____也就是說________________.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統(tǒng)一單位
這個平衡條件就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杠桿原理
1. 若用彈簧測力計代替鉤碼,應沿什么方向施力?
2. 為什么要進行多次實驗探究?
沿豎直方向施力,便于測量相應的力臂
避免實驗的偶然性;便于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歸納總結出可靠的一般規(guī)律。
三、杠桿原理的應用如上圖中的男孩重500N,女孩重350N,當男孩離蹺蹺板的轉軸70Cm時,女孩應該坐在哪里時蹺蹺板才平衡?
課堂練習:1、根據(jù)圖中的已知條件求動力?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1 杠桿教課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這些用具是杠桿嗎,思考與討論,交流與評估,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的特點,杠桿的應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1 杠桿圖文ppt課件,共38頁。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1 杠桿課堂教學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總結杠桿的平衡條件,F(xiàn)1l1=F2l2,謝謝大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