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教案設計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知識與能力
⒈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詩的寫作背景;
⒉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無盡的哀思;
過程與方法
⒈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⒉掌握由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鑒賞技巧;
情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 走進詩人的情感,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無盡的哀思。
教學
重點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品味鑒賞詩歌語言,了解此詩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教學
難點 在朗讀背誦中,感受詩人悲涼的內(nèi)心世界,領略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吟誦法 討論法 講析法和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關于詩圣杜甫,歷來評價不一,梁啟超先生有一篇美文《情圣杜甫》,被譽為情圣,說明他的情感相當豐富,那么今天,我們就借助《登高》一起來領略杜甫豐富的情感。
請學生結(jié)合自己收集的資料介紹寫作背景
品情——憂思沉郁“杜甫心”。
(1)本詩詩眼為哪一字?(悲)
(2)本詩都體現(xiàn)了哪些悲意?
宋人羅大經(jīng)評頸聯(lián)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鼻С钊f緒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層層疊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嘆,情感更趨沉郁,詩意更見悲慨。
(3)如果說“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話,還有一重悲指什么?
想為國事盡力而不能,想借酒澆愁而不得——讓杜甫悲愁郁結(jié),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濃厚的悲情,那作者的悲情來自哪些方面呢?立足于文本,從詩中找出悲之因。
詩人的“悲” 情來自:
悲之一:悲秋。
悲之二:客中悲秋。
悲之三:??捅?。
悲之四:萬里??捅?。
悲之五:獨自登臺。
悲之六:多病獨登臺。
悲之七:晚年多病登臺。
悲之八:生活艱難。
悲之九:新停酒杯。
(5)如此多悲,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請結(jié)合知人論世的方法分析詩人的感傷。
大而言之的國家:國運衰微——國難
小而言之的家運:羈旅之愁——漂泊之苦
再小而言之的自我:功業(yè)無成——壯志難酬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層層遞進的啟發(fā)提問,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的情緒當中,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鑒賞詩歌的能力。
析法
賞析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分析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討論:這兩聯(lián)寫了哪些景物?詩人分別用什么詞描寫?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感?
(這首詩首聯(lián)寫了六種景物:風、天、猿、渚、沙、鳥;頜聯(lián)寫了兩種景物:落木、長江。分別用“急”、 “高”、“嘯哀”、 “清”、“白”、“飛回”、“蕭蕭”、“滾滾”來描寫。抒發(fā)了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再讀課文,把握作者情感
小結(jié)
明代人胡應麟說:“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 明代胡應麟說: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又《詩藪內(nèi)編》卷五評曰:“若‘風急天高’則一篇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驟讀之,首尾未嘗有對者,胸腹若無意于對;細繹之,則錙銖鈞兩,毫發(fā)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勢,如百川東注于尾閭之窟?!?
相關教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8.2 登高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想,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三單元8(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及反思,共3頁。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三單元8(夢游天姥吟留別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重難點,課時,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教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