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條件,領會其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平行四邊形判定條件的探索過程,發(fā)展學生的合情推理意識和表述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合情推理能力,以及嚴謹?shù)臅鴮懕磉_,體會幾何思維的真正內(nèi)涵。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
2.幾何推理方法的應用。
3.把握動手操作、觀察、交流這一思想立線,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加以理解。
【教學方法】
采用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通過交流形成知識體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補充材料制成投影片。
學生準備:復習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學具
【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逆向思索
1.教師提問:
(1)平行四邊形定義是什么?如何表示?
(2)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是什么?如何概括?
2.學生活動:思考后舉手回答:
回答:(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下圖:幫助學生直觀理解)
回答:(2)平行四邊形性質(zhì)從邊考慮:①對邊平行,②對邊相等,③對邊平行且相等(“ ”);從角考慮:對角相等;從對角線考慮: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借助上圖直觀理解)。
教師歸納:(投影顯示)
平行四邊形
3.活動方略
教師活動:操作投影儀,顯示 “探究”的問題。用問題牽引學生動手操作、思考、發(fā)現(xiàn)、歸納、論證,可以讓學生分成4人小組討論,然后再進行小組匯報,教師同時也拿出教學準備同學在一起探索。
學生活動:分四人小組,拿出準備好的學具探究。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1)將兩長兩短的四根細木條(或用硬紙片),用小釘鉸合在一起,做成四邊形,如果等長的木條成對邊,那么無論如何轉動這四邊形,它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2)若將兩根細木條中點用釘子釘合在一起,用像皮筋連接木條的頂點,做成一個四邊形,轉動兩根木條,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3)將兩條等長的木條平行放置,另外用兩根木條(不一定等長)用釘子予以加固,得到的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
教師活動:歸納學生的發(fā)言,將問題引入到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上來。
教師歸納:(借助上面的性質(zhì)歸納)
平行四邊形判定與性質(zhì):
備注:教師此時可引導學生對定理進行證明。
提出問題:同學們能否證明出上面所提出的判定呢?
學生活動:開始證明上面提出的判定方法。主要是通過輔助線將四邊形切割成一對三角形,再證明這對三角形全等把問題歸結到定義上去。
評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添加輔助線,并學會數(shù)學的化歸思想,這是幾何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予以突破。
設計意圖:將兩個“探究”應用操作感知的方法來發(fā)現(xiàn),再應用數(shù)學化歸思想,借助輔助線予以推理論證,達到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二、范例點擊,應用所學
例3(投影顯示)
如圖, ABCD的對角線AC,BD交于點O,E、F是AC上的兩點,并且AE=CF。
求證 :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
思路點撥:例3的證明方法有多種,思路1:用課本的證法,依據(jù)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性質(zhì)為方向,用AE=CF,可得OE=OF,OB=OD,從而得證。思路2:連接BE、DF,利用三角形全等來證明四邊形BFDE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思路3:證明△ADE≌△BCF得到DE=BF,∠DEO=∠BFO。從而推出DE∥BF,也就是說用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方法來證。但課本的證法最簡單。
教師活動:操作投影儀,分析例3,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思路來證明例3.拓寬學生的思維,請部分學生上講臺演示。
學生活動:分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對例3提出不同的證明思路。踴躍上臺“板演”。
設計意圖:以例3為素材,發(fā)展學生一題多證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將上面的三種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進行應用、歸納,形成切入點,但要注意采用最優(yōu)證法。
課堂演練:(投影顯示)
演練題:在 ABCD中,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嗎?證明你的結論。
思路點撥:本道題有多種證法,如:可以從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角度切入去證AE FC;也可以從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切入點予以證明,去證AE=FC,AF=EC.
4.活動方略
教師活動:操作投影儀,組織學生訓練,巡視、關注“學困生”的思維,發(fā)現(xiàn)好的證明方法。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應用所學知識切入進行證明,形成分析思路,注意問題轉化。踴躍上臺演示。
教師活動:在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請幾位不同證明方法的學生上講臺演示,同時糾正書寫表達方法。
評析:應用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方法較為簡捷,在分析中要善于將未知問題逆推轉化成能夠解決的熟悉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反復認識,學會分析。
三、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1.探研時空
如圖, ABCD中,AE⊥BD,CF⊥BD,垂足為E、F、G、H分別為AD、BC的中點,求證:EF和GH互相平分。(請用兩種不同的證法)。
評析:可以做為平行四邊形的又一判定方法。
四、課堂總結,發(fā)展?jié)撃?br>平行四邊形判定:
1.邊的關系:
2.角的關系:證明兩組對角分別相等。
3.對角線的關系:證明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
備注:借助圖形來理解,總結。
五、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惑?
【作業(yè)布置】
1.在 ABCD中,若∠B-∠A=60°,則∠D=________。
2.平行四邊形的長邊是短邊的2倍,一條對角線與短邊垂直,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各角是__________。
3.如果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一邊長是8,一條對角線長為6,那么它的另一條對角線的長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4.由兩個全等三角形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拼成四邊形,在這些拼成的四邊形中是平行四邊形的個數(shù)是( )。
A.4個 B.3個 C.2個 D.1個
5.以長為3cm、4cm、6cm的三條線段中的兩條為邊,另一條為對角線畫平行四邊形,可以畫出不同形狀的平行四邊形(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6.已知:如圖 ABCD中,DM=BN,BE=DF,求證:四邊形MENF是平行四邊形。
7.已知:如圖,△ABD、△BCE、△ACF都是等邊三角形,求證:四邊形ADEF是平行四邊形。
8.如圖,已知E為平行四邊形ABCD中DC邊的延長線上一點,且CE=DC,連結AE,分別交BC、BD于點F、G,連接AC交BD于O,連結OF。求證:AB=2OF。
9.答案
1.120° 2.60°,120°,60°,120° 3.10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 平行四邊形2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生情況分析,教學任務分析,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設計反思與說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2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判定方法,符號語言,例題講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2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