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xué)習(xí)襯托、托物言志的寫法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學(xué)家,文學(xué)家。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時人贊為“胸懷灑落,如光風(fēng)霽月”.他的詩文多抒懷。公元1072年,周敦頤來到江西,創(chuàng)辦了濂溪書院,從此開始設(shè)堂講學(xué),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號“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愛蓮花,便在書院內(nèi)建造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池,名“蓮池”,以蓮之高潔,寄托自己畢生的心志。他是宋代理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對宋、明的哲學(xué)思想有很大影響。謚號“元公”,著《周敦頤集》
"說"是古代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類似于現(xiàn)代的雜文。
"說"就是"談?wù)?的意思,《愛蓮說》的意思就是說說喜愛蓮的原因,說說喜愛蓮的道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我只喜愛蓮花,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
(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jié)節(jié);香氣遠播,越發(fā)清香;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人很多了。
1.找出描寫蓮的語句,作者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看出蓮的哪些特點?
3.在作者心目中,最能概括蓮的形象的句子是哪句(原文)?
4.從作者的描寫中,蓮和君子有什么共性的地方?
品行高潔、自尊令人敬重
5.由此,我們看到作者將君子的形象寄托在蓮的身上,這是什么寫法?
6.作者寫“蓮”,為什么還要提到“菊花”和“牡丹”?這是什么寫法?
菊花經(jīng)歷風(fēng)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fēng)亮節(jié)。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地方的一些小官,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厭倦官場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牡丹花的花型寬厚,被稱為百花之王,寓意著圓滿、濃情、雍華富貴。
7.文中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作者對這種現(xiàn)象什么態(tài)度?
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社會現(xiàn)象
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貴品質(zhì)的描繪,托物言志,借蓮的形象表達了: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二、指出下列句子句式特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愛蓮說評課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愛蓮說,周敦頤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7 短文兩篇愛蓮說課堂教學(xué)課件ppt,共3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周敦頤,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探究細節(jié),細讀文本,花之君子,分析手法品味情感,收獲園地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7 短文兩篇愛蓮說備課課件ppt,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愛蓮說,學(xué)習(xí)目標,走近作者,文體知識,檢查預(yù)習(xí),劃分文章節(jié)奏,結(jié)構(gòu)助詞“的”,fán多,感知文章,親近而不莊重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