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離子反應(yīng)的本質(zhì)是微粒間的相互作用,體會含有相同微粒的物質(zhì)會發(fā)生相同的離子反應(yīng),培養(yǎng)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xué)學(xué)科核心素養(yǎng)。
2.能夠依據(jù)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結(jié)果和微粒間的相互作用推測離子反應(yīng)的發(fā)生,寫出離子方程式,培養(yǎng)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xué)學(xué)科核心素養(yǎng)。
3.能夠運用離子反應(yīng)完成物質(zhì)中常見離子的檢驗、雜質(zhì)離子的去除等任務(wù),培養(yǎng)科學(xué)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的化學(xué)學(xué)科核心素養(yǎng)。
eq \a\vs4\al(離子反應(yīng))
[實驗] 探究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yīng)的實質(zhì)
向0.01 ml·L-1 Ba(OH)2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勻速逐滴加入0.2 ml·L-1 H2SO4溶液,觀察溶液中的現(xiàn)象和溶液電導(dǎo)率的變化。
[實驗現(xiàn)象] ①滴入酚酞溶液后,Ba(OH)2溶液顯紅色。②隨著H2SO4溶液的滴入,紅色逐漸變?yōu)闊o色,溶液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電導(dǎo)率逐漸變小,繼續(xù)滴入H2SO4溶液,電導(dǎo)率又逐漸變大。
[實驗分析] 實驗現(xiàn)象②中紅色逐漸變?yōu)闊o色,說明OH-與H+反應(yīng),c(OH-)減?。划a(chǎn)生白色沉淀(BaSO4),說明Ba2+與SOeq \\al(2-,4)反應(yīng),c(Ba2+)減小,溶液導(dǎo)電能力減弱。繼續(xù)滴入H2SO4溶液,電導(dǎo)率又逐漸變大,說明Ba(OH)2反應(yīng)完全后,c(H+)和c(SOeq \\al(2-,4))增大,溶液導(dǎo)電能力又逐漸增強。
[實驗結(jié)論] 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反應(yīng),實質(zhì)是離子之間相互結(jié)合生成新物質(zhì)的反應(yīng),即離子反應(yīng)。
1.離子反應(yīng)的含義
在溶液中有離子參加的化學(xué)反應(yīng)稱為離子反應(yīng)。電解質(zhì)溶液之間發(fā)生的反應(yīng)都是離子反應(yīng)。
酸、堿和鹽在溶液中所發(fā)生的復(fù)分解反應(yīng),實質(zhì)上是一種離子反應(yīng)。溶液中的置換反應(yīng)也屬于離子反應(yīng)。
2.離子反應(yīng)的實質(zhì)
溶液中某種或某些離子的濃度發(fā)生改變。
3.復(fù)分解反應(yīng)類型的離子反應(yīng)本質(zhì)
復(fù)分解反應(yīng)中反應(yīng)物的離子交換,符合“陰、陽離子結(jié)合”原則,導(dǎo)致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減小,溶液的導(dǎo)電能力減弱。
1.下列反應(yīng)屬于離子反應(yīng)的是( )
A.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水和銅
B.石灰石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C.鹽酸滴加到石灰石固體上
D.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解析:選C 有離子參加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是離子反應(yīng)。氫氣還原氧化銅、石灰石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反應(yīng)中都沒有離子參與反應(yīng),故A、B、D項反應(yīng)都不屬于離子反應(yīng)。
2.加入適量的稀硫酸,可使溶液中下列離子濃度明顯減小的是( )
A.Cl- B.Na+
C.NOeq \\al(-,3)D.Ba2+
解析:選D 加入稀硫酸(H+、SOeq \\al(2-,4)),僅有溶液中的Ba2+和加入的SOeq \\al(2-,4)反應(yīng)生成BaSO4沉淀,使溶液中的Ba2+濃度明顯減小。
3.根據(jù)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判斷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不能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的是( )
A.H2SO4溶液與BaCl2溶液
B.NaOH溶液與CuSO4溶液
C.Na2CO3溶液與HNO3溶液
D.NaOH溶液與KCl溶液
解析:選D NaOH溶液與KCl溶液不反應(yīng),不滿足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
eq \a\vs4\al(離子方程式)
1.離子方程式
(1)含義
用實際參加反應(yīng)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yīng)的式子。
(2)意義
①表示化學(xué)反應(yīng)的實質(zhì);②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yīng)。
(3)特征
①離子方程式中含有離子符號;
②連接號兩邊電荷總數(shù)相等(即電荷守恒)。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方法1[以CuSO4溶液與Ba(OH)2溶液反應(yīng)為例]
①寫:寫出反應(yīng)物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明確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CuSO4===Cu2++SOeq \\al(2-,4);
Ba(OH)2===Ba2++2OH-。
由以上電離方程式可以看出,溶液中主要存在Cu2+、SOeq \\al(2-,4)、Ba2+、OH-四種離子。
②斷:判斷電離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夠相互作用生成沉淀、氣體或弱電解質(zhì)。
SOeq \\al(2-,4)和Ba2+反應(yīng):Ba2++SOeq \\al(2-,4)===BaSO4↓
Cu2+和OH-反應(yīng):Cu2++2OH-===Cu(OH)2↓
③寫:綜合①和②,寫出離子方程式,并配平。
Cu2++SOeq \\al(2-,4)+Ba2++2OH-===BaSO4↓+Cu(OH)2↓
④查:檢查離子方程式兩邊的原子種類和數(shù)量是否相等,電荷總數(shù)是否相等。
(2)方法2(以CaCO3與鹽酸的反應(yīng)為例)
[名師點撥]
1.離子方程式書寫的拆寫原則
(1)拆成離子的物質(zhì):易溶、易電離的物質(zhì),如強酸、強堿、絕大部分可溶性鹽。
(2)書寫化學(xué)式的物質(zhì):①單質(zhì) ②氣體 ③氧化物 ④難溶性物質(zhì) ⑤難電離的物質(zhì) ⑥非電解質(zhì) ⑦濃硫酸。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拆寫。如NaHCO3不能拆寫成“Na++H++COeq \\al(2-,3)”,應(yīng)寫作“Na++HCOeq \\al(-,3)”。
2.酸、堿、鹽溶解性口訣
全溶鉀、鈉、銨、硝鹽;氯化物中銀沉淀;硫酸鋇難、銀鈣微;堿中溶鋇、鉀、鈉、銨;碳酸只溶鉀、鈉、銨;碳酸氫鹽常溶完。
[問題探討]
(1)酸、堿中和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否都可以寫成H++OH-===H2O?
提示:否;如H2SO4與Ba(OH)2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eq \\al(2-,4)===BaSO4↓+2H2O。
(2)H++OH-===H2O僅表示酸堿中和反應(yīng)嗎?
提示:不一定;如NaHSO4與NaOH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
(3)未處于自由移動離子狀態(tài)的反應(yīng)能否寫成離子方程式的形式?
提示:未處于自由移動離子狀態(tài)的反應(yīng)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如銅和濃硫酸,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反應(yīng)等。濃鹽酸、濃硝酸要拆寫成離子形式。
(4)酸式鹽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應(yīng)如何處理呢?
提示:多元弱酸的酸式鹽的酸根離子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寫,多元強酸的酸式鹽的酸根離子必須拆開寫。
如NaHCO3溶液和NaHSO4溶液反應(yīng):HCOeq \\al(-,3) +H+===CO2↑+H2O。
1.離子方程式書寫及正誤判斷
在書寫離子方程式和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時要從“兩易”“兩等”和“兩查”入手:
2.離子方程式書寫的特殊情況
3.“六看”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
(1)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
如Fe加入鹽酸中:2Fe+6H+===2Fe3++3H2↑(×)
Fe+2H+===Fe2++H2↑(√)
(2)看是否符合拆寫原則
如石灰石加入稀鹽酸中:COeq \\al(2-,3)+2H+===CO2↑+H2O(×)
CaCO3+2H+===Ca2++CO2↑+H2O(√)
(3)看是否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
如Na2CO3與稀硫酸反應(yīng):COeq \\al(2-,3)+H+===CO2↑+H2O(×)
COeq \\al(2-,3)+2H+===CO2↑+H2O(√)
(4)看是否遵守電荷守恒
如鈉與稀硫酸反應(yīng):Na+2H+===Na++H2↑(×)
2Na+2H+===2Na++H2↑(√)
(5)看是否漏掉參加反應(yīng)的離子
如CuSO4與Ba(OH)2溶液反應(yīng):Ba2++SOeq \\al(2-,4)===BaSO4↓(×)
Ba2++SOeq \\al(2-,4)+Cu2++2OH-===BaSO4↓+Cu(OH)2↓(√)
(6)看是否符合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配比
如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應(yīng):Ba2++OH-+H++SOeq \\al(2-,4)===BaSO4↓+H2O(×)
Ba2++2OH-+2H++SOeq \\al(2-,4)===BaSO4↓+2H2O(√)
1.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yīng):SOeq \\al(2-,4)+Ba2+===BaSO4↓
B.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HCOeq \\al(-,3)+OH-===CO2↑+H2O
C.碳酸鈣溶解于鹽酸中:COeq \\al(2-,3)+2H+ ===CO2 ↑+H2O
D.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yīng):2Na2O2+2H2O===4Na++4OH-+O2↑
解析:選D 硫酸銅和氫氧化鋇反應(yīng)除了生成硫酸鋇沉淀外,還會生成氫氧化銅沉淀,A錯誤;碳酸氫鈉和氫氧化鈉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鈉和水,B錯誤;碳酸鈣難溶于水,不能拆,C錯誤;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yīng):2Na2O2+2H2O===4Na++4OH-+O2↑ ,D正確。
2.下列化學(xué)反應(yīng),能用離子方程式COeq \\al(2-,3)+2H+===CO2↑+H2O來表示的是( )
A.稀硝酸和碳酸鋇的反應(yīng)
B.稀硝酸和碳酸鉀溶液的反應(yīng)
C.石灰石和鹽酸的反應(yīng)
D.鹽酸和NaHCO3溶液的反應(yīng)
解析:選B 碳酸鋇不溶于水,在離子反應(yīng)中保留化學(xué)式,不能用COeq \\al(2-,3)+2H+===CO2↑+H2O表示,A錯誤;石灰石不溶于水,在離子反應(yīng)中保留化學(xué)式,不能用COeq \\al(2-,3)+2H+===CO2↑+H2O表示,C錯誤;鹽酸和NaHCO3溶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HCOeq \\al(-,3)+H+===H2O+CO2↑,D錯誤。
3.離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質(zhì)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B.①④⑤
C.②④⑤D.②⑤
解析:選C ①HCl溶于水完全電離,且不和鋇離子反應(yīng),BaCO3+2H+===Ba2++CO2↑+H2O可以代表碳酸鋇和鹽酸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故①不選;②H2SO4溶于水完全電離,但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jié)合會生成硫酸鋇沉淀,離子方程式為BaCO3+2H++SOeq \\al(2-,4)===BaSO4+CO2↑+H2O,BaCO3+2H+===Ba2++CO2↑+H2O不可以代表碳酸鋇和硫酸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故②選;③HNO3溶于水完全電離,不和鋇離子反應(yīng),BaCO3+2H+===Ba2++CO2↑+H2O可以代表碳酸鋇和硝酸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故③不選;④NaHSO4中的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jié)合生成硫酸鋇沉淀,離子方程式為BaCO3+2H++SOeq \\al(2-,4)===BaSO4+CO2↑+H2O,BaCO3+2H+===Ba2++CO2↑+H2O不可以代表碳酸鋇和硫酸氫鈉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故④選;⑤CH3COOH是弱酸,不能寫成氫離子的形式,BaCO3+2H+===Ba2++CO2↑+H2O,不可以代表碳酸鋇和乙酸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故⑤選;故選C。
eq \a\vs4\al(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與離子共存)
[實驗] 探究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
由上述實驗可知,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發(fā)生的復(fù)分解反應(yīng),實質(zhì)上是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即陰、陽離子重新組合)的過程,這類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了難溶物(如BaSO4)、難電離的物質(zhì)(如H2O)或揮發(fā)性物質(zhì)(如CO2),只要具備上述條件之一,這些離子反應(yīng)就能發(fā)生。
[問題探討]
除復(fù)分解反應(yīng)外,水溶液中還能發(fā)生其他類型的離子反應(yīng)嗎?試舉例說明。
提示:能。如鋅與稀H2SO4的反應(yīng):Zn+2H+===Zn2++H2↑,鐵與CuSO4溶液的反應(yīng):Fe+Cu2+===Cu+Fe2+。
1.離子反應(yīng)發(fā)生的條件
(1)復(fù)分解型離子反應(yīng)
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發(fā)生的復(fù)分解反應(yīng),實質(zhì)上是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yīng),只要滿足復(fù)分解反應(yīng)的三個條件之一,離子反應(yīng)就能發(fā)生,可用下列圖示表示:
(2)置換型離子反應(yīng)
溶液中有離子參加的置換反應(yīng),發(fā)生的是離子反應(yīng),如Fe與稀硫酸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
2.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方法
判斷離子能否共存,實際上是看離子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yīng),若能發(fā)生反應(yīng),則不共存;若不能發(fā)生反應(yīng),則大量共存。
(1)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三種情況
(2)判斷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隱含條件”
①“無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離子,如:
②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與H+反應(yīng)的離子。
“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
a.酸性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溶液變藍色的溶液。
不能和OH—共存的常見離子有H+、弱堿陽離子(如NHeq \\al(+,4)、Fe3+、Al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如HCOeq \\al(-,3)、HSOeq \\al(-,3)、HS-等)。
④既不能和H+又不能和OH—共存的離子有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如HCOeq \\al(-,3)、HSOeq \\al(-,3) 、HS-等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
1.下列不能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的是( )
A.NaCl溶液與AgNO3溶液
B.KNO3溶液與NaOH溶液
C.稀硫酸與BaCl2溶液
D.鹽酸與Na2CO3溶液
解析:選B A項,NaCl電離出的Cl-與AgNO3電離出的Ag+反應(yīng)生成AgCl沉淀;C項,硫酸電離出的SOeq \\al(2-,4)與BaCl2電離出的Ba2+反應(yīng)生成BaSO4沉淀;D項,鹽酸中的H+與Na2CO3電離出的COeq \\al(2-,3)反應(yīng)生成H2CO3,H2CO3分解生成CO2和H2O。
2.下列各組中的離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H+、Cl-、Ca2+、COeq \\al(2-,3)B.Na+、Mg2+、SOeq \\al(2-,4)、OH-
C.K+、Na+、OH-、Cl-D.Cu2+、Ba2+、Cl-、SOeq \\al(2-,4)
解析:選C Ca2+與COeq \\al(2-,3)之間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鈣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Mg2+與OH-之間反應(yīng)生成難溶物氫氧化鎂,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項錯誤;K+、Na+、OH-、Cl-之間不發(fā)生反應(yīng),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C項正確;Ba2+與SOeq \\al(2-,4)之間反應(yīng)生成難溶物硫酸鋇,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項錯誤。
3.下列各組離子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酸性溶液中:NHeq \\al(+,4)、K+、COeq \\al(2-,3)、Cl-
B.含有大量SOeq \\al(2-,4)的溶液中:Na+、Mg2+、Ca2+、Br-
C.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中:Na+、Cl-、SOeq \\al(2-,4)、Fe3+
D.無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Cl-、NOeq \\al(-,3)
解析:選D 酸性溶液中含有氫離子,COeq \\al(2-,3)與H+反應(yīng),故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題意;SOeq \\al(2-,4)與Ca2+反應(yīng)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題意;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中含有氫氧根離子,與Fe3+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氫氧化鐵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題意;離子間均不反應(yīng),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題意。
4.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將Na+、K+、Cu2+、H+、NOeq \\al(-,3)、Cl-、COeq \\al(2-,3)、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況,把它們分成A、B兩組,而且每組中均含兩種陽離子和兩種陰離子。
A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書寫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①Ba(OH)2溶液和稀硫酸溶液反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OH溶液和NaHSO4溶液反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石灰乳懸濁液與稀硝酸反應(y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設(shè)A組中含有Cu2+,Cu2+與COeq \\al(2-,3)、OH-均不能大量共存,則COeq \\al(2-,3)、OH-應(yīng)存在于B組中,COeq \\al(2-,3)、OH-因與H+反應(yīng)而不能大量共存,則H+應(yīng)存在于A組中,又因每組中均含兩種陽離子和兩種陰離子,所以A組中還應(yīng)含有NOeq \\al(-,3)、Cl-,B組中還應(yīng)含有Na+、K+,則A組中含有Cu2+、H+、NOeq \\al(-,3)、Cl-,B組中含有Na+、K+、COeq \\al(2-,3)、OH-(A、B組可互換) 。
答案:(1)Cu2+、H+、NOeq \\al(-,3)、Cl- Na+、K+、COeq \\al(2-,3)、OH-(A、B組可互換) (2)①2H++SOeq \\al(2-,4)+Ba2++2OH-===2H2O+BaSO4↓ ②Ag++Cl-===AgCl↓
③H++OH-===H2O ④Ca(OH)2+2H+===Ca2++2H2O
eq \a\vs4\al(離子反應(yīng)的應(yīng)用)
[實驗] 食鹽的精制
實驗?zāi)康模簭拇质雏}水中除去Ca2+、Mg2+、SOeq \\al(2-,4)。
實驗方案設(shè)計:
實驗操作流程:
實驗操作方案:
[問題探討]
(1)除去粗鹽中雜質(zhì)離子需要加入哪些試劑,加入的順序是什么?
提示:粗鹽水中含有SOeq \\al(2-,4)、Mg2+、Ca2+,通常加入BaCl2、NaOH、Na2CO3溶液。為了使雜質(zhì)能除得比較干凈,所加試劑一般要過量,為此要設(shè)計加入試劑的順序,即要使前一過量試劑在后續(xù)除雜操作中除去。從反應(yīng)原理可知,鹽酸必須在NaOH和Na2CO3的后面(確保除去過量的NaOH和Na2CO3),Na2CO3必須在BaCl2的后面(確保除去過量的BaCl2)。所以可以有三種添加順序:BaCl2→NaOH→Na2CO3→鹽酸、BaCl2→Na2CO3→NaOH→鹽酸、NaOH→BaCl2→Na2CO3→鹽酸。最后,通過蒸發(fā)結(jié)晶,過量的鹽酸揮發(fā),便獲得了純凈的NaCl(注意加鹽酸之前要過濾除去沉淀)。
(2)如何檢驗雜質(zhì)離子是否除盡?
提示:取凈化后的溶液少許于潔凈的試管中,繼續(xù)加入沉淀劑,看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有,說明雜質(zhì)離子未除盡。
(3)如何檢驗沉淀是否洗滌干凈?
提示:若過濾的目的是得到沉淀,有時還要洗滌沉淀并檢驗沉淀是否洗凈。具體做法是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餾水至剛好沒過沉淀(沉淀物一般不超過濾紙高度的eq \f(1,2)),待水自然流出后,再重復(fù)操作1~2次;取最后一次洗滌液盛于試管中,加入沉淀劑,若不產(chǎn)生沉淀,則沉淀已洗滌干凈。
離子反應(yīng)的四大應(yīng)用
1.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
(1)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區(qū)別
(2)分離和提純的四原則
(3)粗鹽提純的流程
2.物質(zhì)的鑒別
如失去標簽的四種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MgCl2溶液,各取3 mL分別注入四支試管中,先向各試管內(nèi)滴入少量的Ba(OH)2溶液,再滴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若無現(xiàn)象發(fā)生,則原溶液是NaCl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鹽酸,則原溶液是Na2SO4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溶于鹽酸并有氣體逸出,則原溶液是Na2C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溶于鹽酸但無氣體逸出,則原溶液是MgCl2溶液。
Na2SO4溶液中:SOeq \\al(2-,4)+Ba2+===BaSO4↓
Na2CO3溶液中:COeq \\al(2-,3)+Ba2+===BaCO3↓
BaCO3+2H+===Ba2++CO2↑+H2O
MgCl2溶液中:Mg2++2OH-===Mg(OH)2↓
Mg(OH)2+2H+===Mg2++2H2O
3.離子的檢驗與推斷
(1)三種離子的檢驗方法
(2)離子推斷的“四項基本原則”
①肯定性原則:根據(jù)現(xiàn)象推斷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離子。
②互斥性原則:如溶液中含有Ba2+,則不存在大量的COeq \\al(2-,3)、SOeq \\al(2-,4)。
③進出性原則:要注意所加試劑引入什么離子,是否造成干擾。
④守恒原則(電中性原則):陽離子和陰離子同時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負電荷總量相等。
4.治理水中污染物
如一種污水中含有KCl,另一種污水中含AgNO3,若將這兩種污水按適當?shù)谋壤旌希瑒t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Ag++Cl-===AgCl↓。
將混合后的水經(jīng)過濾后再排放,不但消除了水污染,而且還能回收AgCl,用這樣的水澆灌農(nóng)田又能為植物提供肥料(K+和NOeq \\al(-,3))。
1.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eq \\al(2-,4)及泥沙,得到純凈的NaCl,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選取必要的步驟和正確的操作順序( )
①過濾 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
A.①④①②⑤③ B.①②⑤④①③
C.①②④⑤③D.④②⑤
解析:選B 由于泥沙不溶于水,則將粗鹽溶于水,首先過濾得到濾液。又因為不能引入新雜質(zhì),則Ca2+用Na2CO3除去,Mg2+用NaOH除去,SOeq \\al(2-,4)用BaCl2除去,因為所加除雜試劑都是過量的,因此Na2CO3另一個作用是除去過量的BaCl2,即Na2CO3放在BaCl2的后面,然后過濾,向所得濾液中再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Na2CO3和NaOH即可,因此順序可以是①②⑤④①③或①⑤②④①③或①⑤④②①③。
2.有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別是HCl、BaCl2、NaHSO4、Na2CO3、AgNO3中的一種。已知:①A與B反應(yīng)有氣體生成;②B與C反應(yīng)有沉淀生成;③C與D反應(yīng)有沉淀生成;④D與E反應(yīng)有沉淀生成;⑤A與E反應(yīng)有氣體生成;⑥在②和③的反應(yīng)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種物質(zhì)。請?zhí)羁眨?br>(1)在②和③的反應(yīng)中,生成的沉淀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是__________。
(2)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E反應(yīng)生成的氣體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或“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
解析:①A與B反應(yīng)有氣體生成,可能是HCl與Na2CO3反應(yīng),也可能是Na2CO3與NaHSO4反應(yīng);②、③B與C反應(yīng)有沉淀生成,C與D反應(yīng)有沉淀生成,且⑥反應(yīng)②、③中生成的沉淀為同一種物質(zhì),則B為HCl,C為AgNO3或BaCl2,D為BaCl2或AgNO3;④D與E反應(yīng)有沉淀生成,故D為BaCl2,E為NaHSO4,C為AgNO3;⑤A與E反應(yīng)有氣體生成,A是Na2CO3,E是NaHSO4。綜上所述,A為Na2CO3,B為HCl,C為AgNO3,D為BaCl2,E為NaHSO4。
答案:(1)AgCl (2)Na2CO3 HCl AgNO3 BaCl2 NaHSO4 (3)Ag++Cl-===AgCl↓ Ba2++SOeq \\al(2-,4)===BaSO4↓ 2H++COeq \\al(2-,3)===CO2↑+H2O (4)非電解質(zhì)
3.有5瓶白色固體試劑,分別是氯化鋇、氫氧化鈉、無水硫酸銅、碳酸鈉、硫酸鈉?,F(xiàn)只提供蒸餾水,通過下面的實驗步驟即可鑒別它們。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1)各取適量固體試劑分別加入5支試管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試管,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檢出的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分子式)是________。
(2)分別取未檢出的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已檢出的溶液,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寫出相應(yīng)的方程式: 1 支試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支試管中有藍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檢出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鑒別余下未檢出物質(zhì)的方法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5種固體均溶于水形成溶液,其中只有CuSO4溶液是藍色的,故先檢出的物質(zhì)是CuSO4;(2)剩余的四種溶液加入CuSO4溶液時,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CuSO4+BaCl2===BaSO4↓+CuCl2;產(chǎn)生藍色沉淀的是NaOH和Na2CO3,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CuSO4+2NaOH===Cu(OH)2↓+Na2SO4和CuSO4+Na2CO3===CuCO3↓+Na2SO4,無明顯變化的是Na2SO4,故被檢出的物質(zhì)是BaCl2和Na2SO4;(3)分別取(2)中能產(chǎn)生藍色沉淀的兩種溶液,加入已檢出的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
答案:(1)5種固體全部溶解,4支試管中得到無色溶液,1支試管中得到藍色溶液 CuSO4 (2)CuSO4+BaCl2===BaSO4↓+CuCl2 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Na2CO3===CuCO3↓+Na2SO4 BaCl2、Na2SO4 (3)分別取(2)中能產(chǎn)生藍色沉淀的兩種溶液,向其中加入已檢出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2CO3溶液,無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
[分級訓(xùn)練·課課過關(guān)]
1.在下列條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無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SOeq \\al(2-,4)、MnOeq \\al(-,4)
B.在強堿溶液中:Na+、K+、COeq \\al(2-,3)、NOeq \\al(-,3)
C.有SOeq \\al(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H+
D.在強酸溶液中:NHeq \\al(+,4)、HCOeq \\al(-,3)、SOeq \\al(2-,4)、Cl-
解析:選B 無色透明溶液中不存在MnOeq \\al(-,4),A錯誤;OH-、Na+、K+、COeq \\al(2-,3)、NOeq \\al(-,3)互不反應(yīng),可以大量共存,B正確;SOeq \\al(2-,4)和Ca2+反應(yīng)會生成微溶物CaSO4,出現(xiàn)渾濁,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強酸性溶液中H+與HCOeq \\al(-,3)不共存,D錯誤。
2.下列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正確的是( )
①稀鹽酸與鐵屑反應(yīng):2Fe+6H+===2Fe3++3H2↑
②碳酸鎂與稀硫酸反應(yīng):MgCO3+2H+===H2O+CO2↑+Mg2+ ③碳酸氫鈣溶液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Ca2++HCOeq \\al(-,3)+OH-===CaCO3↓+H2O
④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eq \\al(2-,4)剛好沉淀完全:H++SOeq \\al(2-,4)+Ba2++OH-===H2O+BaSO4↓ ⑤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2H++SOeq \\al(2-,4)+Ba2++2OH-===2H2O+BaSO4↓ ⑥向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eq \\al(-,3)+OH-===CaCO3↓+H2O。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zhuǎn).①②③⑤
解析:選B ①稀鹽酸與鐵屑反應(yīng)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①錯誤;向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銨根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都參與反應(yīng),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NHeq \\al(+,4)+HCOeq \\al(-,3)+Ca2++2OH-===CaCO3↓+H2O+NH3·H2O,故⑥錯誤;故選B。
3.下列關(guān)于粗鹽提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解粗鹽時,應(yīng)盡量讓溶液稀些,防止食鹽不完全溶解
B.將制得的食鹽晶體轉(zhuǎn)移到新制過濾器中用大量水進行洗滌
C.當蒸發(fā)到剩余少量液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液體蒸干
D.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eq \\al(2-,4),可依次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稀鹽酸
解析:選C 溶解時不是越稀越好,如果溶液太稀,蒸發(fā)時就要耗費很長時間才能蒸干,A錯誤;晶體應(yīng)該用少量水洗滌,否則制得的晶體會有很多溶于水,造成損失,B錯誤;蒸發(fā)時,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應(yīng)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濾液,以免晶體受熱后飛濺出來,不僅造成損失,而且可能因此發(fā)生意外事故,C正確;由于過量的鋇離子需要碳酸鈉除去,則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eq \\al(2-,4),可依次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然后過濾,再向濾液中加入稀鹽酸,D錯誤。
4.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jié)論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一定有COeq \\al(2-,3)
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eq \\al(2-,4)
C.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一定有NHeq \\al(+,4)
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解析:選C 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亞硫酸根離子、亞硫酸氫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也會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不一定含有COeq \\al(2-,3),故A錯誤;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該沉淀也可能是AgCl,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eq \\al(2-,4),故B錯誤;加入碳酸鈉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入鹽酸白色沉淀消失,生成的沉淀可能為碳酸鈣,不一定為碳酸鋇,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a2+,故D錯誤。
5.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幾種。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1)不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濾液,加入過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關(guān)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Cl-B.NOeq \\al(-,3)
C.COeq \\al(2-,3)D.OH-
解析:(1)有顏色的離子不用做實驗就能判斷是否存在;(2)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含有Ag+;(3)能和稀NH3·H2O反應(yīng)的離子是Mg2+,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為Mg2++2NH3·H2O===Mg(OH)2↓+2NHeq \\al(+,4);(4)原溶液中存在Ag+,則Cl-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COeq \\al(2-,3)、OH-不能與其共存,硝酸根離子不與所給的任何離子生成沉淀,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硝酸根離子,故答案為B。
答案:(1)Cu2+、Fe3+ (2)Ag+ Ag++Cl-===AgCl↓ (3)Mg2+ Mg2++2NH3·H2O===Mg(OH)2↓+2NHeq \\al(+,4) (4)B
特殊情況
處理方式
舉例
微溶性反應(yīng)物呈澄清溶液形式
拆寫成離子符號
澄清石灰水和鹽酸反應(yīng):
OH-+H+===H2O
微溶性生成物或反應(yīng)物呈懸濁液形式
仍寫化學(xué)式
用石灰乳制漂白粉的反應(yīng):
Ca(OH)2+Cl2===Ca2++Cl-+ClO-+H2O
氨水為反應(yīng)物或不加熱的稀溶液中的生成物
寫成NH3·H2O
硫酸鋁溶液中加入氨水:
Al3++3NH3·H2O===Al(OH)3↓+3NHeq \\al(+,4)
氨水為加熱條件或濃溶液中的生成物
寫成NH3↑+H2O
濃NaOH溶液中加入濃硫酸銨溶液并加熱:OH-+NHeq \\al(+,4)eq \(=====,\s\up7(△))NH3↑+H2O
Na2CO3溶液與稀鹽酸之間的反應(yīng)
將少量的HCl往多量Na2CO3溶液中滴加時
先發(fā)生:COeq \\al(2—,3)+H+===HCOeq \\al(-,3) ;后發(fā)生:H++HCOeq \\al(-,3)===CO2↑+H2O
將少量Na2CO3往多量HCl中滴加時
COeq \\al(2-,3)+2H+===CO2↑+H2O
實驗
反應(yīng)現(xiàn)象及離子反應(yīng)所需條件
NaOH溶液與CuSO4溶液反應(yīng)的實驗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藍色沉淀,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Cu2++2OH-===Cu(OH)2↓,二者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的原因是生成了沉淀
鹽酸與NaOH溶液(含酚酞)反應(yīng)的實驗現(xiàn)象是溶液紅色褪去,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H++OH-===H2O,二者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的原因是生成了eq \a\vs4\al(水)
鹽酸與Na2CO3溶液反應(yīng)的實驗現(xiàn)象是有大量無色氣泡產(chǎn)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COeq \\al(2-,3)+2H+===H2O+CO2↑,二者發(fā)生離子反應(yīng)的原因是放出了氣體
生成難溶性或微溶性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難溶性的鹽
如Ca2+與COeq \\al(2-,3),Ba2+與COeq \\al(2-,3)、SOeq \\al(2-,4),Ag+與Cl-等
生成難溶性的堿
如OH-與Cu2+、Fe2+、Fe3+、
Mg2+、Al3+等
生成氣體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與COeq \\al(2-,3)、HCOeq \\al(-,3)等
生成水或其他難電離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與OH-、CH3COO-,OH-與NHeq \\al(+,4)等
所用試劑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操作
解釋和結(jié)論
BaCl2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過濾
除去SOeq \\al(2-,4),Ba2++SOeq \\al(2-,4)===BaSO4↓
NaOH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過濾
除去Mg2+,Mg2++2OH-===Mg(OH)2↓
Na2CO3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過濾
除去Ca2+和過量的Ba2+,Ca2++COeq \\al(2-,3)===CaCO3↓、Ba2++COeq \\al(2-,3)===BaCO3↓
稀鹽酸
有氣泡產(chǎn)生
蒸發(fā)
除去過量的COeq \\al(2-,3)和OH-,2H++COeq \\al(2-,3)===H2O+CO2↑、H++OH-===H2O
分離
提純
含義
把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分開
把混合物中所含有的雜質(zhì)除去
區(qū)別
分開后的各物質(zhì)要恢復(fù)到原來的狀態(tài)
雜質(zhì)不必恢復(fù)到原來的狀態(tài)
這是一份高中魯科版 (2019)第2節(jié) 電解質(zhì)的電離 離子反應(yīng)第2課時學(xué)案及答案,共13頁。
這是一份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節(jié) 電解質(zhì)的電離 離子反應(yīng)學(xué)案設(shè)計,共10頁。學(xué)案主要包含了離子反應(yīng)的含義,離子方程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xué)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節(jié) 電解質(zhì)的電離 離子反應(yīng)學(xué)案,共24頁。學(xué)案主要包含了離子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離子反應(yīng)的應(yīng)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