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圖中的簡單機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離的是( )。
【答案】C。
【解析】A:自行車的腳踏裝置,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B:盤山公路實質(zhì)是利用的斜面,省力但費距離。
C:用船槳劃水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
D:動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桿,能省力但費距離。故選C。
2.下列簡單機械中屬于省力機械的是( )。
A.斜面;B.賽艇的船槳;C.定滑輪;D.鑷子
【答案】A。
【解析】知道杠桿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杠桿為省力杠桿,杠桿的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時,杠桿為費力杠桿,結(jié)合各個選項逐一分析。
A: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屬于省力機械,故A正確。
B:賽艇的船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故B錯誤。
C:定滑輪是等臂杠桿,所以使用定滑輪不省力,故C錯誤。
D: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故D錯誤。故選A。
3.下圖所示的簡單機械一定省力的是( )。
【答案】A。
【解析】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否省力。
A:用木棒撬石頭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B:用船槳劃水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C:用圖示剪刀理發(fā)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D:定滑輪實質(zhì)是一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選A。
4.如圖所示,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答案】A。
【解析】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A:用鑷子夾石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A正確。
B:用瓶起子開瓶蓋,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錯誤。
C:用羊角錘拔釘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C錯誤。
D: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故D錯誤。故選A。
5.踮腳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如圖),它簡單易學,不受場地的限制,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踮腳運動的基本模型是杠桿,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腳后跟是支點,是省力杠桿;
B.腳后跟是支點,是費力杠桿;
C.腳掌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是支點,是省力杠桿;
D.腳掌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是支點,是費力杠桿
【答案】C。
【解析】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如圖所示,踮腳時,腳掌與地面接觸的地方是支點,小腿肌肉對腳的拉力向上,從圖中可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選C。
6.下列關(guān)于簡單機械在實際應(yīng)用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機械; B.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C.滑輪組既省力,又省距離,還省功;D.斜面的機械效率可以達到100%
【答案】B。
【解析】A:指甲剪由三條杠桿組成,其中既有省力杠桿也有費力杠桿,但其最終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所以為省力機械,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故A錯誤。
B: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B正確。
C:滑輪組可以省力,但費距離,且不可能省功,故C錯誤。
D:使用任何機械都要做額外功,所以機械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D錯誤。故選B。
7.分別使用定滑輪、動滑輪、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其機械效率分別為η定、η動、η組(不計繩重和摩擦,設(shè)每個滑輪質(zhì)量相等),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η組<η動<η定;B.η動<η定<η組;C.η定<η動<η組;D.η定<η組<η動
【答案】A。
【解析】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題知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計繩子質(zhì)量和摩擦,額外功W額=G輪h,知道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動滑輪的個數(shù)為0、1、2,可以得出做的額外功的大小關(guān)系,由于W總=W有用+W額,可以得出所做的總功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利用效率公式比較三種情況下機械效率的高低。
勻速提升同一物體到同一高度處,由W有用=Gh可知,三種情況下做的有用功相同,大小都為W有用;不計繩子質(zhì)量和摩擦,所做的額外功:W額=G動h,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分別為0、1、2,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W額定<W額動<W額組,由W總=W有用+W額可知三種情況下做的總功:W定<W動<W組,由可知,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組<η動<η定。故選A。
8.如圖所示,某工地用滑輪組將重為5000N的貨物勻速提升6m,所用時間為20s,在繩的末端所用拉力為2200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處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
B.提升貨物過程中的有用功是3×104J;
C.拉力的功率為660W;
D.若只增加貨物所受的重力,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增大
【答案】C。
【解析】M處滑輪軸的位置不變,是定滑輪,其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故A正確。
提升貨物過程中的有用功,故B正確。
由圖可知,n=3,則拉力端移動距離為:S=3h=3×6m=18m,拉力做的總功為:
,故拉力做功功率:
,故C錯。
只增加貨物所受的重力,有用功增加,額外功不變,有用功占總功的比值變大,滑輪的機械效率也會增大,故D正確。此題答案是C。
9.如圖,用300N的力將重為5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不計繩重和摩擦,在此過程中( )。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B.動滑輪重100N;
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
【答案】B。
【解析】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 ,錯誤,繩子段數(shù)為2,移動距離為4m。
B.動滑輪重100N,正確,2F=G物+G動,代入,解之得。
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100W,錯誤,正確答案為12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錯誤,正確答案為83%。故選B。
10.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4s內(nèi)將重為150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2m的過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為375N,物體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4倍。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了6m;B.物體受到的拉力為750N;
C.拉力F的功率為75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n=2,則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的距離s=nSA=2×2m=4m,故A錯誤。
B.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則物體受到的拉力FA=f=0.4G=0.4×1500N=600N,故B錯誤。
C.拉力F做的功W總=Fs=375N×4m=1500J,則拉力F的功率,故C錯誤。
D.有用功W有=FASA=600N×2m=1200J,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D正確。故選D。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8分)
11.如題圖所示,由不同物質(zhì)制成的甲和乙兩種實心球的體積相等,此時杠桿平衡(杠桿自重、掛盤和細線的質(zhì)量忽略不計)。則杠桿左右兩邊的力臂之比為 ,1個甲球和1個乙球的質(zhì)量之比為 ,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為 。
【答案】答案是:2:1、1:3、1:3。
【解析】圖中,杠桿平衡,左側(cè)杠桿力臂是右側(cè)杠桿力臂的2倍,力臂之比是:2:1;如果甲物體質(zhì)量用m甲、乙物體質(zhì)量用m乙表示,那么可以得到:
即:,質(zhì)量之比為1:3;由于甲乙兩球體積相同,故其密度比也是1:3。
故答案是:2:1、1:3、1:3。
12.小可在A端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勻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則人拉繩子A端的動力為 N;實際測量A端的拉力為110N,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滑輪重為 N。
【答案】100、20。
【解析】(1)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根據(jù)F=G求出拉力;(2)根據(jù)F=(G+G動)求出動滑輪重。
(1)因為動滑輪有兩段繩子吊著物體,不計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拉力F=G=×200N=100N;(2)若不計繩重及摩擦,實際測量A端的拉力為110N時,根據(jù)F=(G+G動)得G動=2F﹣G=2×110N﹣200N=20N。
故答案為:100、20。
13.某建筑工地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工人對繩的拉力F為400N,并能用10s的時間將96kg的重物勻速提升2m,則拉力F的功率為 W,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不計繩重和摩擦,取g=10N/kg)
【答案】240、80。
【解析】(1)由圖知,n=3,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3h=3×2m=6m,拉力F做的功:W總=FS=400N×6m=2400J;
拉力F做功的功率:;
(2)重物的重力:G=mg=96kg×10N/kg=960N,
有用功:W有用=Gh=960N×2m=1920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故答案為:240、80。
14.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滑輪組把重為720N的貨物勻速提高10m,所做的總功為12000J,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用該滑輪組提升更重的物體,機械效率會__________。(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答案】60%、變大。
【解析】所做有用功W有=Gh=720N ×10m=7200J ;
機械效率。提高機械效率的措施,有用功一定時,減小額外功;額外功一定時,增大有用功,對于同一滑輪組可增大提升物體重力提高機械效率。
故答案為:60%、變大。
15.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85N的物體勻速提升2m,拉力F為50N.此過程中有用功為 J,總功為 J,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根據(jù)已知條件,以下四個物理量:①動滑輪上升的高度、②動滑輪的重力、③額外功、④拉力的功率,還能求出的有 和 (選填序號)。
【答案】170;200;85%;①;③。
【解析】(1)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85N×2m=170J;
(2)由圖可知,n=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2m=4m,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50N×4m=200J;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75%;
(4)①因為動滑輪和物體一起運動,動滑輪上升的高度等于物體上升的高度,大小為2m;
②不計摩擦和繩重,拉力F=(G+G輪),據(jù)此可求動滑輪重力,但題目沒有提高“不計摩擦和繩重”這個條件,無法計算動滑輪的重力;
③額外功等于總功減去有用功,W額=W總﹣W有用=200J﹣170J=30J;
④因為不知道做功時間,所以無法計算拉力的功率。
可見,還能求出的有①、③。
故答案為:170;200;85%;①;③。
三、作圖題(4分)
16.如圖所示,質(zhì)地均勻的圓柱形細木棒放在地面上,另一端與支點O連接,在圖中畫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圖、重力的力臂。

【解析】重力G的作用點在重心(粗細均勻的木棒,中心在幾何中心上),方向是豎直向下,重力的力臂是從支點O到重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均勻木棒的中心為木棒的重心,從重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并標上符號G,即為重力的示意圖;從支點O作重力作用線的垂線,垂線段的長即為重力的力臂L,如圖所示。
三、實驗探究題(18分)
17.(12分)小紅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實驗過程中,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3)在杠桿兩端加掛鉤碼,并移動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測出力臂,多次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小明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得出杠桿平衡條件是 。
(4)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紅在杠桿上的A點處掛4個鉤碼,如圖乙所示,為使在重新平衡,應(yīng)在B點掛 個鉤碼。當杠桿平衡后,將A點和B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0靠近一格,杠桿會 (填“左側(cè)下降”、“右側(cè)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5)如圖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在原位置逐漸向左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右;(2)便于測量力臂;(3)F1L1=F2L2;(4)6;左側(cè)下降;(5)變大。
【解析】(1)若實驗前杠桿如圖甲所示,左端下沉,右端上翹,可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實驗時讓橫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可以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3)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F1L1=F2L2;
(4)設(shè)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即4G×3L=FB×2L,解得FB=6G,需掛6個鉤碼;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若A、B兩點的鉤碼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一個格,則左側(cè)4G×2L=8GL,右側(cè)6G×L=6GL,因為8GL>6GL,所以杠桿左端會下降;
(5)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力方向不與杠桿垂直則該力的力臂短了,就會使得拉力變大;
故答案為:(1)右;(2)便于測量力臂;(3)F1L1=F2L2;(4)6;左側(cè)下降;(5)變大。
18.(6分)某小組同學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步驟有:
(i)按照如圖所示安裝滑輪組,測鉤碼重力G并記鉤碼和繩端的位置
(ii)用彈簧測力計緩慢拉動繩端,使鉤碼上升,讀出拉力F的值,并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
(iii)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表格略);
(iv)多次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上述實驗;
(v)用動滑輪質(zhì)量不同的兩個滑輪組吊相同的鉤碼,分別測機械效率;
(vi)分析測量結(jié)果,討論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
回答以下問題:
(1)除了如圖所示器材和彈簧測力計外,還需要的器材是 。
(2)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是η= (用直接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3)關(guān)于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該小組同學討論后得到以下認識,你認為正確的有 (填序號,可能不止一項正確)。
A.在相同情況下,摩擦越大,機械效率越小
B.在相同情況下,摩擦越大,機械效率越大
C.忽略摩擦,定滑輪質(zhì)量相同,則機械效率相同
D.忽略摩擦,動滑輪質(zhì)量相同,則機械效率相同
E.忽略摩擦,動滑輪質(zhì)量相同,所吊重物質(zhì)量越大,則機械效率越大
F.忽略摩擦,動滑輪質(zhì)量相同,所吊重物質(zhì)量越大,則機械效率越小
【答案】(1)繩子;(2);(3)ADE。
【解析】(1)由圖可知,除了滑輪,彈簧測力計外,還需要組裝滑輪的繩子;
(2)由滑輪組的圖上可知,n=3
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W有=Gh,總功為W總=Fs=Fnh=3Fh,
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為η===;
(3)AB、在相同情況下,摩擦越大,所做的額外公功越多,機械效率越小,故A正確,B錯誤;
CD、忽略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定滑輪的質(zhì)量無關(guān),動滑輪質(zhì)量相同,重力相同,額外功相同,則機械效率相同,故C錯誤、D正確;
EF、忽略摩擦,動滑輪質(zhì)量相同,所吊重物質(zhì)量越大,所做的有用功越多,則機械效率越大。故E正確、F錯誤。故選ADE。
故答案為:(1)繩子;(2);(3)ADE。
五、計算題(16分)
19.(9分)如圖是工人利用滑輪組提升重為810N物體的示意圖,某段過程中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為0.1m/s,工人拉力F的功率為90W,物體上升10s拉力F克服滑輪組的摩擦做的功是60J,不計繩重。求:
(1)工人拉繩子的速度;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滑輪組中的動滑輪的重力。
【答案】(1)工人拉繩子的速度是0.3m/s;(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3)滑輪組中的動滑輪的重力是30N。
【解析】(1)由圖可知,n=3,繩端移動的速度:v繩=nv物=3×0.1m/s=0.3m/s;
(2)根據(jù)可得,工人的拉力:,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重物上升的高度:h=vt=0.1m/s×10s=1m,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810N×1m=810J,
拉力做的總功:W總=FS=Fnh=300N×3×1m=900J,
提升動滑輪做的額外功:W輪=W總﹣W有用﹣Wf=900J﹣810J﹣60J=30J,
由W輪=G輪h可得,動滑輪的重:G輪===30N。
答:(1)工人拉繩子的速度是0.3m/s;(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3)滑輪組中的動滑輪的重力是30N。
20.(7分)工人師傅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重1200N的建筑料,建筑材料在30s內(nèi)上升了3m。
(1)求工人師傅做的有用功;
(2)提升該建筑材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工人師傅對繩端拉力的功率。
【解析】(1)工人師傅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200N×3m=3600J;
(2)由η=得:拉力做的總功:W總===4500J,
工人師傅對繩端拉力的功率:P===150W。
答:(1)工人師傅做的有用功3600J;(2)工人師傅對繩端拉力的功率150W。A.自行車的腳踏裝置
B.盤山公路
C.劃船用的船槳
D.動滑輪
A.撬石頭用的木棒
B.華賽艇用的船槳
C.理發(fā)用的剪刀
D.升旗用的定滑輪
A.鑷子夾石塊
B.起子開瓶蓋
C.羊角錘拔鐵釘
D.天平稱物體質(zhì)量
次數(shù)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相關(guān)試卷

物理八年級下冊4.1 簡單機械課時訓練: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4.1 簡單機械課時訓練,文件包含2021-2022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單元檢測題附解析學生版docx、2021-2022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簡單機械單元檢測題附解析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5頁, 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練習題: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練習題,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一課一練:

這是一份初中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一課一練,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堂檢測

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堂檢測

初中人教版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隨堂練習題

初中人教版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隨堂練習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復習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課后復習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3 機械效率同步達標檢測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3 機械效率同步達標檢測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