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______現(xiàn)象是變壓器工作的基礎.原線圈中的交變電流在鐵芯中產生交變磁通量,不僅穿過________也穿過________,則副線圈中就要產生______.盡管原、副線圈沒有導線相連,電能卻可以通過磁場從原線圈到達副線圈.
2.原、副線圈的電壓之比等于兩個線圈的__________,公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如果原線圈的匝數(shù)大于副線圈的匝數(shù),則副線圈得到的電壓比原線圈低,這種變壓器稱為____________;如果原線圈的匝數(shù)小于副線圈的匝數(shù),則副線圈得到的電壓比原線圈高,這種變壓器稱為__________.
3.關于理想變壓器的工作原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通有正弦交變電流的原線圈產生的磁通量不變
B.穿過原、副線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時候都不相等
C.穿過副線圈磁通量的變化使得副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
D.原線圈中的電流通過鐵芯流到了副線圈
4.對理想變壓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線圈的輸入功率,隨著副線圈的輸出功率增大而增大
B.原線圈的輸入電流,隨副線圈的輸出電流增大而增大
C.原線圈的電流,不隨副線圈的輸出電流變化而變化
D.當副線圈的電流為零時,原線圈的電壓也為零
5.某變電站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n1∶n2的變壓器,將遠距離輸送的電能送給用戶,如圖1所示,將變壓器看作理想變壓器,當變壓器正常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原、副線圈電壓比為n2∶n1
B.原、副線圈電流比為n1∶n2
C.原、副線圈電壓比為n1∶n2
D.變壓器的輸入功率與輸出功率的比為n1∶n2
【概念規(guī)律練】
知識點一 變壓器的基本規(guī)律
1.如圖2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20∶1,原線圈接正弦交流電源,副線圈接入“220 V,60 W”燈泡一只,且燈泡正常發(fā)光,則( )
圖2
A.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eq \f(3\r(2),220) A
B.電源輸出功率為1 200 W
C.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eq \f(3,220) A
D.原線圈端電壓為11 V
2.某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為55∶9,原線圈所接電源電壓按如圖3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副線圈接有負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3
A.輸出電壓的最大值為36 V
B.原、副線圈中電流之比為55∶9
C.變壓器輸入、輸出功率之比為55∶9
D.交流電源電壓有效值為220 V,頻率為50 Hz
知識點二 常見變壓器
3.如圖4所示,M、N為兩條交流輸電線,甲、乙兩圖是配電室中的互感器和交流電表的兩種接線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在乙圖中,線圈N4的導線一定比線圈N3的導線粗
B.甲圖中的電表是交流電流表,乙圖中的電表是交流電壓表
C.甲圖中的電表是交流電壓表,乙圖中的電表是交流電流表
D.甲、乙兩圖中的電表均為交流電流表
4.如圖5所示,自耦變壓器輸入端A、B接交流穩(wěn)壓電源,其電壓有效值UAB=100 V,R0=40 Ω,當滑動片處于線圈中點位置時,C、D兩端電壓的有效值UCD為________V,通過電阻R0的電流有效值為________A.
圖5
【方法技巧練】
一、變壓器動態(tài)問題的分析方法
5.如圖6所示為一理想變壓器,K為單刀雙擲開關,P為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U1為加在原線圈的電壓,則( )
圖6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變,K由a合到b時,I1將增大
B.保持P的位置及U1不變,K由b合到a時,R消耗功率將減小
C.保持U1不變,K合在a處,使P上滑,I1將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變,K合在a處,若U1增大,I1將增大
圖7
6.如圖7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副線圈上通過輸電線接有兩個相同的燈泡L1和L2,輸電線等效電阻為R.開始時,開關S斷開.當S接通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副線圈兩端M、N的輸出電壓減小
B.副線圈輸電線等效電阻R上的電壓增大
C.通過燈泡L1的電流減小
D.原線圈中的電流增大
二、有多個副線圈的理想變壓器問題的分析方法
7.理想變壓器如圖8所示,原線圈匝數(shù)n1=1 000匝,兩副線圈匝數(shù)分別為n2=600匝,n3=200匝,當原線圈兩端接在220 V的交流電源上時,原線圈上電流為2 A,通過R2的電流為1 A,則通過R3的電流為( )
圖8
A.10 A B.7 A
C.3 A D.1 A
8.如圖9所示,一臺有兩個副線圈的理想變壓器,原線圈匝數(shù)n1=1 100匝,接入電壓U1=220 V的電路中.
圖9
(1)要求在兩個副線圈上分別得到電壓U2=6 V,U3=110 V,它們的匝數(shù)n2、n3分別為多少?
(2)若在兩副線圈上分別接上“6 V,20 W”、“110 V,60 W”的兩個用電器,原線圈的輸入電流為多少?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練
1.互感 原線圈 副線圈 感應電動勢
2.匝數(shù)之比 eq \f(U1,U2)=eq \f(n1,n2) 降壓變壓器 升壓變壓器
3.C [通有正弦交變電流的原線圈產生的磁場是變化的,由于面積S不變,故磁通量Φ變化,A錯誤;因理想變壓器無漏磁,故B錯誤;由互感現(xiàn)象知C正確;原線圈中的電能轉化為磁場能又轉化為電能,原副線圈通過磁場聯(lián)系在一起,故D錯誤.]
4.AB [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的輸入功率等于副線圈的輸出功率,且隨副線圈的輸出功率的變化而變化,原線圈的輸入電流取決于副線圈的輸出電流,當副線圈的電流為零時,原線圈的電流也為零,但原線圈電壓并不一定為零,故A、B正確,C、D錯誤.]
5.C [電壓之比等于匝數(shù)之比,根據(jù)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所以電流之比等于電壓之比的反比,也就等于線圈匝數(shù)比的反比.]
課堂探究練
1.C [因為燈泡正常發(fā)光
所以副線圈中的電流
I2=eq \f(P出,U2)=eq \f(60,220) A=eq \f(3,11) A
根據(jù)公式eq \f(I1,I2)=eq \f(n2,n1)得I1=eq \f(n2,n1)I2=eq \f(1,20)×eq \f(3,11) A=eq \f(3,220) A,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應為eq \f(3,220) A,故A錯,C對;
電源的輸出功率等于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由P入=P出可得電源的輸出功率為60 W,故B選項錯誤;
根據(jù)公式eq \f(U1,U2)=eq \f(n1,n2),得U1=eq \f(n1,n2)U2=eq \f(20,1)×220 V=4 400 V,故D選項錯誤.]
點評 變壓器的基本規(guī)律
(1)電壓關系:①只有一個副線圈時eq \f(U1,U2)=eq \f(n1,n2)或eq \f(U1,n1)=eq \f(U2,n2)
②當有多個副線圈時eq \f(U1,n1)=eq \f(U2,n2)=eq \f(U3,n3)=…
(2)功率關系:P入=P出:①只有一個副線圈時,P1=P2
②當有多個副線圈時P1=P2+P3+…
(3)電流關系:①只有一個副線圈時,由P1=P2知,I1U1=I2U2,得eq \f(I1,I2)=eq \f(U2,U1)=eq \f(n2,n1),即eq \f(I1,I2)=eq \f(n2,n1)
②當有多個副線圈時,由P1=P2+P3+…知
I1U1=I2U2+I3U3+…,得I1n1=I2n2+I3n3+…
2.D [由題圖知原線圈電壓最大值為220eq \r(2) V,周期T=2×10-2 s,故電壓有效值為220 V,頻率為50 Hz;由eq \f(U1,U2)=eq \f(n1,n2),eq \f(I1,I2)=eq \f(n2,n1)得輸出電壓的最大值為36eq \r(2) V,原、副線圈電流之比為9∶55,輸入、輸出功率應相等,所以正確答案為D.]
點評 變壓器的電壓關系、電流關系是各物理量的有效值(或最大值)間的關系,例如公式eq \f(U1,U2)=eq \f(n1,n2)中,若U1是有效值則U2就是有效值,若U1是最大值則U2就是最大值.
3.C [電壓互感器輸入端分別接在兩根線上,次級匝數(shù)比初級匝數(shù)少;電流互感器輸入端只能串聯(lián)在電路中,次級匝數(shù)比初級匝數(shù)多.]
點評 甲圖是電壓互感器,乙圖是電流互感器,它們分別與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方法相同,即:電壓互感器測電壓時需并聯(lián)接入電路,電流互感器測電流時需串聯(lián)接入電路.它們利用變壓器的原理把高電壓、大電流變成低電壓、小電流,以方便測量.
4.200 5
解析 由理想變壓器公式 eq \f(U1,U2)=eq \f(n1,n2)得
UCD=eq \f(n2,n1)UAB=2×100 V=200 V,又由I2=eq \f(UCD,R0)=eq \f(200,40) A=5 A.
點評 自耦變壓器鐵芯上只繞一個線圈,原、副線圈共用一個繞組,最大優(yōu)點是可以連續(xù)調節(jié)輸出電壓,缺點是低壓端和高壓端直接有電的聯(lián)系,使用不夠安全.變壓器的規(guī)律都適用于自耦變壓器.
5.ABD [K由a合到b時,n1減小而U1不變,由eq \f(U1,U2)=eq \f(n1,n2)可知副線圈上電壓增大,負載R的電流I2增大,P2增大;又由于P1=P2=U1I1,故I1增大,A項正確.同理K由b合到a時,P2減小,B項正確.
P上滑時,負載電阻R增大,而U1、U2均不變,由I2=eq \f(U2,R)可知I2減小,又由于n1、n2均不變,由eq \f(I1,I2)=eq \f(n2,n1)可知I1將減小,故C項錯誤.
當U1增大時,由eq \f(U1,U2)=eq \f(n1,n2)可知U2也增大,I2=eq \f(U2,R)增大,再由eq \f(I1,I2)=eq \f(n2,n1)可知I1增大,故D項正確.]
方法總結 此類問題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負載電阻不變,原、副線圈的電壓(U1、U2)、電流(I1、I2),輸入功率、輸出功率隨匝數(shù)比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如選項A、B;另一類是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不變,上述各物理量隨負載電阻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如選項C.處理此類問題時,要根據(jù)題意分清變量與不變量,要明確變量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
6.BCD [由于輸入電壓不變,所以S接通時,理想變壓器副線圈M、N兩端輸出電壓不變.并聯(lián)燈泡L2,負載總電阻變小,由歐姆定律I=eq \f(U,R)知,流過R的電流增大,電阻R上的電壓UR=IR增大.副線圈輸出電流增大,根據(jù)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I1U1=I2U2得I2增大,則原線圈輸入電流I1也增大.
UMN不變,UR變大,所以UL1變小,流過燈泡L1的電流減?。甝
方法總結 變壓器動態(tài)分析問題的思路程序可表示為
7.B [由理想變壓器變壓比公式 eq \f(U1,U2)=eq \f(n1,n2)可得U2=eq \f(U1n2,n1)=eq \f(220×600,1 000) V=132 V,由eq \f(U1,U3)=eq \f(n1,n3)可得U3=eq \f(n3,n1)U1=eq \f(200×220,1 000) V=44 V,根據(jù)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有I1U1=I2U2+I3U3
解得I3=7 A,選B]
方法總結 理想變壓器變壓比公式 eq \f(U1,U2)=eq \f(n1,n2),對有一個或n個副線圈的變壓器均適用,而變流比公式eq \f(I1,I2)=eq \f(n2,n1),只適用于有一個副線圈的變壓器,若為兩個以上副線圈的變壓器,必須用P入=P出,即U1I1=U2I2+U3I3或n1I1=n2I2+n3I3來計算.
8.(1)30匝 550匝 (2)0.36 A
解析 (1)根據(jù)原、副線圈間電壓與匝數(shù)的關系,由
eq \f(U1,U2)=eq \f(n1,n2),eq \f(U1,U3)=eq \f(n1,n3)
得n2=eq \f(U2,U1)n1=eq \f(6,220)×1 100匝=30匝
n3=eq \f(U3,U1)n1=eq \f(110,220)×1 100匝=550匝
(2)設原線圈輸入電流為I1,P入=P出,即
I1U1=I2U2+I3U3=P2+P3,
所以I1=eq \f(P2+P3,U1)=eq \f(20+60,220) A=0.36 A
方法總結 第(1)問中,也可根據(jù)原、副線圈每伏電壓分配到的匝數(shù)相等進行計算.即由eq \f(n1,U1)=eq \f(1 100匝,220 V)=5 匝/V,得匝數(shù)n2=5×6匝=30匝,n3=5×110匝=550匝.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3選修3-2第五章 交變電流4 變壓器學案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4 變壓器學案設計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34 變壓器學案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