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識:認識簡單的空間幾何棱柱、圓柱、圓錐、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能力:通過比較,學會觀察物體間的特征,體會幾何體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并能根據(jù)幾何體的特征,對其進行簡單分類.
3、情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一些基本的幾何體,并能描述這些幾何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描述幾何體的特征,對幾何體進行分類.
一、設疑自探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小學的時候?qū)W習了那些平面圖形和幾何圖形,在生活你還見到那些幾何體?
2.學生設疑
讓學生自己先思考再提問.
3.教師整理并出示自探題目
= 1 \* GB3 ①生活常見的幾何體有那些?
②這些幾何體有什么特征
③圓柱體與棱柱體有什么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④圓柱體與圓錐體有什么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⑤棱柱的分類
⑥幾何體的分類
4.學生自探(并有簡明的自學方法指導)
舉例說說生活中的物體那些類似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體?
說說它們的區(qū)別.
二.解疑合探
1.針對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體特征的認識不徹底進行再探
2、對這些類似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棱柱、球體的分類
2.活動原則: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價,教師引領(lǐng)點撥提升總結(jié)。
三.質(zhì)疑再探:
說說你還有什么疑惑或問題(由學生或老師來解答所提出的問題).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 豐富的圖形世界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第2課時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共6頁。
這是一份數(shù)學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教案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學情分析,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