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情分析】
本講內(nèi)容的考查仍將以根據(jù)物質(zhì)中各成分的特征性質(zhì),用不同的試劑,根據(jù)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來檢測物質(zhì)中某成分的存在或運用不同的方法分離混合物或提純物質(zhì)等為主,強調(diào)試劑的加入順序、分離儀器的選擇、重要物質(zhì)的檢驗方法等基本實驗操作。題型主要以選擇題、化工流程、實驗設計等形式出現(xiàn)。預計今后,物質(zhì)的檢驗在選擇題中一般以兩種形式出現(xiàn):一是在選項中設置檢驗的方法是否可靠;二是以推斷形式判斷是否存在某種離子等。在非選擇題中,表現(xiàn)形式較為靈活多變,主要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判斷可產(chǎn)生什么物質(zhì)或設計實驗判斷某種物質(zhì)是否存在等。重點考查過濾、蒸餾、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項,同時將分離提純操作與物質(zhì)的制備、混合物成分的確定以及實驗設計等內(nèi)容有機融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查。
【核心素養(yǎng)分析】
1.宏觀識與微觀探析:能從物質(zhì)的宏觀特征入手對物質(zhì)及其反應進行分類和表征,能從物質(zhì)的微觀結(jié)構(gòu)說明同類物質(zhì)的共性和不同類物質(zhì)性質(zhì)差異及其原因,能描述或預測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的化學變化。
2.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能對簡單化學問題的解決提出可能的假設,依據(jù)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3.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具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觀念,有將化學成果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的意識,能依據(jù)實際條件并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
【網(wǎng)絡構(gòu)建】
【知識梳理】
智能點一 分離提純的物理方法
1.分離、提純的含義
(1)物質(zhì)的分離
將混合物的各組分分離開來,獲得幾種純凈物的過程。
(2)物質(zhì)的提純
將混合物中的雜質(zhì)除去而得到純凈物的過程,又叫物質(zhì)的凈化或除雜。
2.物理方法中物質(zhì)分離與提純的常見實驗裝置
(1)過濾
(2)蒸發(fā)
(3)萃取和分液
(4)蒸餾
(5)升華
(6)洗氣
(7)過濾裝置的創(chuàng)新——抽濾
(8)蒸餾裝置的創(chuàng)新
3.依據(jù)物理性質(zhì)選擇分離、提純的方法
(1)“固+固”混合物
(2)“固+液”混合物
(3)“液+液”混合物
智能點二 分離提純的化學方法
1.化學方法分離、提純物質(zhì)遵循的“四原則”、“四必須”
(1)“四個原則”:一是不增加新的雜質(zhì);二是不減少被提純物質(zhì);三是被提純物質(zhì)與雜質(zhì)易分離;四是被提純物質(zhì)易復原。
(2)“四個必須”:一是除雜試劑必須過量;二是過量試劑必須除盡;三是除雜途徑必須最佳;四是除去多種雜質(zhì)時必須考慮加入試劑的先后順序。
2.分離提純常用的化學方法
3.常見氣體的除雜方法
4.常見固體或溶液的除雜方法
智能點三 常見物質(zhì)的檢驗
1.物質(zhì)檢驗的要求和一般步驟
1)物質(zhì)檢驗對反應的一般要求
(1)反應要有良好的選擇性,反應速率要快,并能反應完全。
(2)反應要有明顯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顏色的改變、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氣體的生成等。
(3)要排除干擾物質(zhì)的影響。
2)物質(zhì)檢驗的基本步驟
(1)對試樣進行外觀觀察:對試樣進行外觀觀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被檢驗物質(zhì)的顏色和狀態(tài),對可能含有的某些組分進行推斷,進而排除某些組分存在的可能性。
(2)試樣的準備:不論是固體試樣,還是液體試樣,都只能取少量用于配制溶液或用于檢驗,要留有一定量的試樣備用。
(3)檢驗:在進行檢驗時,除了要考慮各離子的特征反應外,最重要的是要選取適當?shù)拇胧┡懦x子之間可能存在的干擾。只要排除干擾的方法得當,就可以設計出正確的實驗方案
3)物質(zhì)檢驗的原理
(1)依據(jù)物質(zhì)的特殊性質(zhì)進行檢驗。如物質(zhì)的顏色、氣味、溶解性等。
(2)依據(jù)物質(zhì)間反應時所產(chǎn)生的特殊的反應現(xiàn)象。即所選的試劑和被檢驗的物質(zhì)在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必須能夠產(chǎn)生下列現(xiàn)象中的一種:①變色;②放出氣體(通常指產(chǎn)生氣體的氣味或在溶液中反應時產(chǎn)生的氣泡);③生成沉淀等。
4)物質(zhì)檢驗的方法
(1)物理方法:依據(jù)物理性質(zhì),如顏色、氣味、溶解性、磁性等,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判斷,得出結(jié)論。
(2)化學方法:利用物質(zhì)的特殊化學性質(zhì)及反應時產(chǎn)生的特征現(xiàn)象。即所選的試劑與被檢驗的物質(zhì)反應時要有明顯實驗現(xiàn)象(如放出氣體、生成沉淀或顏色改變),通過觀察、分析,得出結(jié)論。
5)答題要領:
(1)不用原瓶操作:鑒別的目的是為了以后的使用,若用原瓶操作,會污染原瓶中的試劑。要有“各取少許”字樣。
(2)不“指名道姓”:結(jié)論的得出,來自實驗現(xiàn)象,在加入試劑之前,該物質(zhì)是未知的,應該敘述為“若……(現(xiàn)象),則證明有……”,敘述時不可出現(xiàn)“取某某物質(zhì)加入某某試劑……”的字樣,一般回答順序為:各取少許→溶解→加入試劑→描述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
6)常見氣體的檢驗
7)常見離子的檢驗
8)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1)常用的檢驗有機物的試劑
有機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其官能團決定的,有機物的檢驗,主要是官能團的檢驗,常用的試劑有:
①酸性KMnO4溶液:含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的有機化合物、苯的同系物、醇、苯酚、醛、甲酸、甲酸的酯或鹽、葡萄糖、麥芽糖等皆可使之褪色。
②溴水:含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的有機化合物、酚、醛、甲酸、甲酸的酯或鹽、葡萄糖與溴水反應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四氯化碳等可萃取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
③銀氨溶液:含醛基的有機物皆可發(fā)生銀鏡反應(注意發(fā)生反應和形成銀鏡的條件)。
④新制的Cu(OH)2(堿性):a.含醛基的物質(zhì)與其混合加熱煮沸生成磚紅色沉淀;b.羧酸可使其溶解得藍色溶液;c.多羥基化合物(丙三醇、葡萄糖等)使之溶解得絳藍色溶液。
⑤FeCl3溶液遇苯酚顯紫色;蛋白質(zhì)(含苯環(huán))與濃硝酸作用變黃色(顏色反應);淀粉與I2作用顯藍色。
(2)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①苯:能與液溴、鐵屑反應,產(chǎn)生HBr,形成白霧。能與濃硫酸、濃硝酸的混合物反應,生成黃色的苦杏仁氣味的油狀(密度大于1 g·cm-3)難溶于水的硝基苯。
②甲苯:取兩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蕩后上層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蕩,紫色褪去。
③鹵代烷:與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熱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為氯代烷,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的為溴代烷,產(chǎn)生黃色沉淀的為碘代烷。
④乙醇:加入金屬鈉,有氣泡產(chǎn)生;與乙酸、濃硫酸共熱產(chǎn)生果香味。
⑤苯酚:滴加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⑥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產(chǎn)生銀鏡;或加入新制的Cu(OH)2加熱至沸騰,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⑦乙酸:使石蕊溶液變紅;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氣泡產(chǎn)生;或加入新制的Cu(OH)2溶解得藍色溶液;或與乙醇、濃硫酸共熱,產(chǎn)生果香味。
⑧乙酸乙酯: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加熱,紅色變淺或消失。
⑨淀粉:滴加碘水,呈藍色。
⑩蛋白質(zhì):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或加入濃硝酸微熱,出現(xiàn)黃色。
(3)檢驗與鑒別有機物的四種主要方法
①檢驗有機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檢查、觀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鑒別乙酸與乙酸乙酯、乙醇與氯乙烷、甘油與油脂等。
②檢查液態(tài)有機物的密度:觀察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水中浮沉情況,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還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鑒別硝基苯與苯、四氯化碳與1-氯丁烷。
③檢查有機物燃燒情況:如觀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機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少數(shù)有機物不可燃)、燃燒時黑煙的多少(可區(qū)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己烯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燒時的氣味(如識別聚氯乙烯和蛋白質(zhì))。
④檢查有機物的官能團:結(jié)構(gòu)決定性質(zhì),官能團體現(xiàn)結(jié)構(gòu),選取典型試劑檢驗對應的官能團是有機物檢驗的關鍵。
智能點四 常見物質(zhì)的鑒別和推斷
1.概念:鑒別是指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進行定性辨認。
2.物質(zhì)鑒別的思路
(1)鑒別主要是尋找各物質(zhì)的特殊現(xiàn)象,包括顏色、狀態(tài)、氣味、反應情況等。
(2)如果要加入試劑進行鑒別,一定要先取樣,不能直接對樣品進行鑒別。
(3)選用鑒別方法時先簡單后復雜,先考慮物理方法后化學方法。
3.物質(zhì)鑒別的原則
4.物質(zhì)鑒別的一般類型和方法
3.推斷
1)推斷是通過已知實驗事實,根據(jù)性質(zhì)分析推理出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或名稱。
2)推斷與鑒別、鑒定的區(qū)別在于:鑒別、鑒定中的每一步都靠自己設計,可以盡自己的長處選比較熟悉的知識;推斷則不然,條件已給出,雖只回答結(jié)論,但環(huán)上套環(huán),答題者必須根據(jù)題設的用意回答問題,往往思考難度大。
【典例剖析】
高頻考點1 考查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裝置的識別
1.(2021·湖北高三月考)下列圖示與操作名稱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過濾B.蒸餾
C.分餾D.分液
【變式訓練】(2020·天津高三期末)下列圖示與操作名稱不對應的是( )
A.收集NO2氣體B.定容
C.過濾D.蒸餾
高頻考點2 考查物質(zhì)分離、提純方法的選擇
例2.(2020·廣東廣州市高三期末)以下實驗裝置一般不用于分離物質(zhì)的是( )
【變式訓練】(2020·黑龍江哈爾濱三中高三)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原理都正確的是( )
A.AB.BC.CD.D
高頻考點3 考查物質(zhì)的檢驗
例3.(2020·天津和平區(qū)·耀華中學高三二模)下列關于離子檢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取某鹽溶液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產(chǎn)生的氣體可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該溶液中含有NH4+
B.取某溶液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滴加氯水,溶液變紅色,該溶液中含有Fe2+
C.取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產(chǎn)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取某無色溶液通入Cl2,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下層呈紫色,該溶液中一定含有I?
【變式訓練】下列關于物質(zhì)檢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為排除其他離子的干擾,檢驗SO42?時應先向樣品溶液中滴加HNO3進行酸化
B.將某固體樣品和消石灰在研缽中研磨時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樣品中含有NH4+
C.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時生成白色沉淀,則溶液中含有Cl-
D.某布料在點燃時產(chǎn)生燒焦羽毛的氣味,則該布料為棉麻制品
高頻考點4 考查物質(zhì)的鑒別
例4.(2020·上海楊浦區(qū)·高三二模)不能鑒別黃色的溴水和Fe2(SO4)3溶液的是
A.NaOH溶液B.CCl4C.AgNO3溶液D.淀粉KI試紙
【變式訓練】(2021·新疆高三)下列由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A.AB.BC.CD.D
高頻考點5 考查物質(zhì)或離子的推斷
例5.(2020·浙江衢州市·十二校聯(lián)考)40mLX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離子中的若干種:Na+、NH、Mg2+、Fe3+、Al3+、Cl-、SO?,F(xiàn)對X溶液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其現(xiàn)象和結(jié)果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Cl-,不含有Na+和NH
B.X溶液中一定含有Na+、Mg2+、,可能含有Al3+
C.X溶液中一定含有Mg2+,且c(Mg2+)為0.50ml?L-1
D.X溶液中c(Na+)為1.50ml?L-1,c(Al3+)為0.50ml?L-1
【變式訓練】(2020·浙江高三月考)某固體混合物X,含有Na2CO3、Na2SO3、Fe、Fe2O3、NaHSO4、BaCl2中的幾種,進行如下實驗:
①X與足量蒸餾水反應,得到沉淀A、溶液A和a mL氣體A,氣體A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得到b mL氣體B,a>b(氣體體積均在常溫常壓下測定);
②溶液A與NaOH溶液反應,得到白色沉淀B,很快顏色變深。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氣體B一定是CO2
B.固體A可能含BaCO3
C.該固體混合物一定含F(xiàn)e和Na2SO3、NaHSO4、BaCl2
D.白色沉淀B可能是混合物
適用范圍
把不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分離
注意
事項
一貼
濾紙緊貼漏斗內(nèi)壁
二低
濾紙上緣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濾紙上緣
三靠
燒杯緊靠玻璃棒
玻璃棒下端緊靠三層濾紙?zhí)?br>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nèi)壁
適用
范圍
分離易溶性固體的溶質(zhì)和溶劑
注意
事項
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液體局部過熱而飛濺
停止加熱的標準: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
適用范圍
萃?。豪萌苜|(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
分液: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易分層的液體
注意事項
①溶質(zhì)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大;
②萃取劑與原溶劑不反應、不相溶;
③萃取劑與溶質(zhì)不反應;
④常用的萃取劑是苯或CCl4,不用酒精作萃取劑
⑤分液時,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適用
范圍
分離沸點相差較大且互溶的液體混合物
注意
事項
溫度計的水銀球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蒸餾燒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冷凝管水流方向為下口進,上口出
適用
范圍
分離某種組分易升華的固體混合物
注意
事項
如NaCl固體中的I2可用該方法分離,但NH4Cl固體中的I2不能用升華的方法分離
適用范圍
除去氣體中的雜質(zhì)
注意事項
長管進氣,短管出氣
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裝置a、b中氣體的壓強減小,故使過濾速率加快
由于冷凝管豎立,使液體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應容器,可使反應物循環(huán)利用,提高了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方法
原理
舉例說明
電解法
利用電解原理分離和提純物質(zhì)
電解精煉銅,將含雜質(zhì)的粗銅作陽極,精銅作陰極,電解液為含銅離子的溶液
沉淀法
將雜質(zhì)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
Cl-、SOeq \\al(2-,4)、COeq \\al(2-,3)及能形成弱堿的金屬陽離子可加入適當?shù)某恋韯闺x子生成沉淀,過濾除去
洗氣法
將氣體混合物通過洗氣裝置而除去雜質(zhì)氣體
讓混合氣體通過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酸堿溶解法
利用酸或堿將雜質(zhì)溶解除去
用鹽酸除去SiO2中的CaCO3
氧化還原法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除去雜質(zhì)
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SO2
水解法
利用水解反應原理除去雜質(zhì)
可用CuO、Cu(OH)2等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
氣化法
將雜質(zhì)離子轉(zhuǎn)化為氣體
COeq \\al(2-,3)、HCOeq \\al(-,3)、SOeq \\al(2-,3)、HSOeq \\al(-,3)、NHeq \\al(+,4)等與H+或OH-反應生成氣體除去
熱分解法
用加熱法除去固體混合物中易分解的物質(zhì)
除去NaCl中的NH4Cl
氣體(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
化學方程式或原理
C2H2(H2S)
CuSO4溶液
H2S+CuSO4===CuS↓+H2SO4
H2(NH3)
濃硫酸
NH3+H2SO4===NH4HSO4
Cl2(HCl)
飽和NaCl溶液
HCl極易溶于水,Cl2在飽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O2(HCl)
飽和NaHCO3溶液
HCl+NaHCO3===NaCl+H2O+CO2
SO2(HCl)
飽和NaHSO3溶液
HCl+NaHSO3===NaCl+H2O+SO2
CO2(SO2)
飽和NaHCO3溶液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2(CO)
灼熱CuO
CO+CuOeq \(=====,\s\up7(△))Cu+CO2
CO(CO2)
NaOH濃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N2(O2)
灼熱銅網(wǎng)
2Cu+O2eq \(=====,\s\up7(△))2CuO
CH4(CH2===CH2、
CHCH)
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HCCH+2Br2―→CHBr2—CHBr2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或方法
化學方程式或原理
分離方法
Na2CO3固體(NaHCO3)
加熱
2NaHCO3eq \(=====,\s\up7(△))Na2CO3+H2O+CO2↑
—
NaCl溶液(Na2SO4)
加適量BaCl2溶液
Na2SO4+BaCl2===BaSO4↓+2NaCl
過濾
NaCl固體(NH4Cl)
加熱
NH4Cleq \(=====,\s\up7(△))NH3↑+HCl↑
—
FeCl2溶液(FeCl3)
加過量鐵粉
2FeCl3+Fe===3FeCl2
過濾
FeCl3溶液(FeCl2)
通Cl2
2FeCl2+Cl2===2FeCl3
—
NaHCO3溶液(Na2CO3)
通CO2
Na2CO3+CO2+H2O===2NaHCO3
—
Cu(NO3)2溶液(AgNO3)
加過量銅粉
2AgNO3+Cu===Cu(NO3)2+2Ag
過濾
I2(SiO2)
加熱
I2升華、冷卻、凝華,得I2
—
Fe2O3(Al2O3)
加過量NaOH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過濾
NH4Cl溶液(FeCl3)
加適量氨水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過濾
KNO3固體(NaCl)
水
根據(jù)二者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同
降溫結(jié)晶
NaCl溶液(MgCl2)
加適量NaOH溶液
MgCl2+2NaOH===Mg(OH)2↓+2NaCl
過濾
C(CuO)
加過量稀鹽酸
CuO+2HCl===CuCl2+H2O
過濾
CuO(Fe)
磁鐵
Fe能被磁鐵吸引
—
CuS(FeS)
加過量稀鹽酸
FeS+2HCl===FeCl2+H2S↑
過濾
鎂粉(鋁粉)
加過量NaOH溶液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過濾
氣體
檢驗特征性質(zhì)
注意事項
O2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H2
純凈的H2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的內(nèi)壁有水霧生成
產(chǎn)物只有水
CH4
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的內(nèi)壁有水霧生成,同時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產(chǎn)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CO
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產(chǎn)物只有二氧化碳
CH2===CH2
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有黑煙,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SO2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后恢復紅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水褪色;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SO2的漂白原理與新制氯水的漂白原理不同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應注意區(qū)別,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N2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NO
無色氣體,接觸空氣時立即變?yōu)榧t棕色
—
Cl2
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
Cl2有毒,注意聞氣味的方法
NO2
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通入水中生成無色溶液并產(chǎn)生無色氣體,水溶液顯酸性
NO2的顏色與溴蒸氣相近,NO2溶于AgNO3溶液無沉淀生成,而溴蒸氣溶于AgNO3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HCl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在潮濕的空氣中形成白霧;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時冒白煙;通入AgNO3溶液時有白色沉淀生成
HCl極易溶于水,做相關實驗時應防倒吸
NH3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時冒白煙
NH3極易溶于水,做相關實驗時應防倒吸
離子
檢驗方法
Cl-、Br-、I-
與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應,若產(chǎn)生白色、淺黃色或者黃色沉淀,則有Cl-、Br-或者I-
SOeq \\al(2-,4)
先加稀HCl酸化,再加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有SOeq \\al(2-,4)
Na+、K+
做焰色反應實驗,若火焰為黃色,則有Na+;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為淺紫色,則有K+
NHeq \\al(+,4)
先加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熱,①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若試紙變藍色,則有NHeq \\al(+,4);②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產(chǎn)生白煙,則有NHeq \\al(+,4)
Fe2+
①先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通入Cl2,若溶液變紅色,則有Fe2+;②滴加NaOH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則有Fe2+;③滴加K3[Fe(CN)6]溶液,若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有Fe2+
Fe3+
①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色,則有Fe3+;②滴加苯酚溶液,若溶液變紫色,則有Fe3+;③滴加NaOH溶液,若立即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有Fe3+
操作簡便
能用物理方法鑒別的不用化學方法,能用一種試劑鑒別的不用多種試劑
現(xiàn)象明顯
使待鑒別的物質(zhì)之間的現(xiàn)象對比度較大
防止干擾
區(qū)別Cl-和SOeq \\al(2-,4)時,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分類
鑒別方法
不用試劑
①先依據(jù)外觀特征,鑒別出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然后再利用它或它們?nèi)ヨb別其他幾種物質(zhì)
②若均無明顯外觀特征,可考慮能否用加熱或焰色反應等方法鑒別出一種或幾種物質(zhì)
③若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鑒別時,可考慮兩兩混合或相互滴加,記錄反應現(xiàn)象,分析確定
只用一種試劑
①先分析被鑒別物質(zhì)的水溶性、密度、顏色等,初步將被鑒別物質(zhì)確定或分組
②在鑒別多種酸、堿、鹽的溶液時,可依據(jù)“相反原理”確定試劑進行鑒別。即被鑒別的溶液多數(shù)呈酸性時,可選用堿或水解呈堿性的鹽溶液作試劑;若被鑒別的溶液多數(shù)呈堿性時,可選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作試劑
③可考慮用已檢出的物質(zhì)為試劑做后續(xù)鑒別
任選或限選試劑
此類題目不限制所加試劑的種類或在指定范圍內(nèi)選擇試劑,可有多種解法,題目考查的形式往往是從眾多的鑒別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驟簡單,試劑選用最少,現(xiàn)象最明顯
選項
目的
分離方法
原理
A
分離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
B
分離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體中混雜的NaCl
重結(jié)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餾
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
實驗
結(jié)論
A
用小試管收集氣體A做爆鳴實驗,發(fā)現(xiàn)有爆鳴聲
A一定是
B
某氣體充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
氣體一定是
C
對某溶液做焰色試驗時,觀察到黃色火焰
溶液中弈定含有,一定不含有
D
鐵片投入到濃硫酸中,無現(xiàn)象
鐵因鈍化表面生成了氧化物保護膜
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第34講 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練透),文件包含第34講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練習原卷版docx、第34講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通練透】 第34講 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講通),文件包含第34講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講義原卷版docx、第34講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檢驗講義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練 第1章 第2講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掌握常見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方法,除雜“四原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