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注意:本試卷包含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中相應的位置。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答案寫在試卷上均無效,不予記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0分)
某雙鏈DNA分子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T:G:C=l:2:3:4,則關于該DNA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DNA分子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B. 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l20個
C. 該DNA分子中四種含氮堿基的比例是A:T:G:C=3:3:7:7
D. 該DNA分子的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種
下列關于DNA的結構和復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雙螺旋結構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間結構
B. DNA分子具有特異性的原因是堿基種類不同
C. 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
D. DNA分子復制時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種酶
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是DNA精確復制的保障之一② DNA復制時一定需要解旋酶的參與③ DNA分子的特異性是指脫氧核苷酸序列的千變萬化④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的配對保證了 DNA分子空間結構的相對穩(wěn)定⑤在細菌的一個完整質粒中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A. 0項B. 1項C. 2項D. 3項
DNA分子儲存大量的遺傳信息,遺傳信息傳遞時需要酶的參與。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DNA分子儲存大量的遺傳信息與自身的基本骨架有關
B. DNA分子的特異性和多樣性都與堿基的排列順序有關
C. DNA分子復制的方向與DNA聚合酶的移動方向有關
D. 轉錄的方向與RNA聚合酶的移動方向有關
某雙鏈DNA分子有100個堿基對,其中有腺嘌呤35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該DNA分子蘊含的遺傳信息種類最多有2100種
B. 該DNA分子在第4次復制時消耗520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C. 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接著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
D. DNA分子每一條鏈中相鄰的堿基通過氫鍵相連
DNA指紋技術可用于進行身份鑒定,法醫(yī)部門對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的某男子進行了DNA指紋分析。隨后對4對該男子可能的父母做了DNA分析。與這名男子的DNA指紋相匹配的一對父母是( )
A. AB. BC. CD. D
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 DN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B. DNA分子一條鏈中相鄰兩個堿基通過氫鍵相連接
C. 具有m個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復制時需要m×2n﹣1個胸腺嘧啶
D. 把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復制2代,子代DNA中含15N的占3/4
關于下圖DNA分子片段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研究DNA分子的結構運用了模型法
B. 該片段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C. 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 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 2 代,子代中含15N 的DNA占 3/4
D. 該DNA分子的特異性表現(xiàn)在(A+T)/(G+C)的比例上
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DNA轉錄的產(chǎn)物就是mRNA
B. 導致性狀改變的基因突變不一定能遺傳給子代
C. 某堿基在DNA單鏈中所占比例與在雙鏈中所占比例相同
D. 某個含100個堿基對的特定基因其堿基對的排列方式有4100種
DNA指紋技術是法醫(yī)物證學上進行個人認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紋”是指DNA的( )
A. 雙螺旋結構B. 磷酸和脫氧核糖的排列順序
C.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 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主要原因是()
A. DNA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B. 脫氧核糖結構不同
C. 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D. 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
用卡片構建DNA平面結構模型,所提供的卡片類型和數(shù)量如表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 最多可構建4種脫氧核苷酸,5個脫氧核苷酸對
B. 構成的雙鏈DNA片段最多有10個氫鍵
C. DNA中每個脫氧核糖均與1分子磷酸相連
D. 可構建44種不同堿基序列的DNA
下列關于DNA分子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構成的
B. 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中
C. DNA分子的多樣性體現(xiàn)在不同的DNA分子(A+G)/(T+C)的比值不同
D. DNA分子的特異性體現(xiàn)在不同的DNA分子(A+T)/(G+C)的比值不同
遺傳信息是指
A. 核苷酸B. 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C. 氨基酸序列D. 脫氧核苷酸
下列有關鏈狀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DN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B. DNA分子一條鏈中相鄰兩個堿基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接
C. R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
D. 復制后產(chǎn)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某研究小組用下圖所示的6種卡片、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脫氧核糖和堿基之間的連接物、代表氫鍵的連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個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個T和6個G。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代表氫鍵的連接物有24個
B. 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個
C. 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有38個
D. 理論上能搭建出410種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下列有關鏈狀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DN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B. DNA分子一條鏈中相鄰兩個堿基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接
C. R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
D. 復制后產(chǎn)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下列有關鏈狀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 DN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特異性
B. DNA分子一條鏈中相鄰兩個堿基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接
C. RNA聚合酶催化脫氧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
D. 復制后產(chǎn)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某雙鏈DNA分子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T:G:C=1:2:3:4,則該DNA分子()
A. 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B. 含有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0個
C. 四種含氮堿基A:T:G:C=3:3:7:7D. 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種
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 )
A. 堿基對的連接方式有多種B. 空間結構千變萬化
C. 堿基種類有無數(shù)種D. 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
二、探究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0.0分)
在現(xiàn)代刑偵領域中,DNA指紋技術正在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刑偵人員只需要一滴血跡、一塊精斑或是一根頭發(fā)等樣品,就可以進行DNA指紋鑒定。此外,DNA指紋技術還可以用于親子鑒定、死者遺骸的鑒定等。
(1)利用指紋技術進行DNA指紋鑒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xiàn)有從一受害者體內取出的精液樣品,請利用DNA指紋技術來確認懷疑對象。
鑒定步驟:
①用合適的酶將待檢測的樣品DNA切成片段。
②用電泳的方法將這些片段按大小分開,再經(jīng)過一系列步驟,最后形成如圖所示的DNA指紋圖。
請從上圖的DNA指紋圖中判斷出懷疑對象中____號是犯罪嫌疑人,原因是_________。
(1)在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的 ______結構模型,堿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配對關系叫做 ______原則。
(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______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______彼此分離,______自由組合。(填“同源染色體”或“非同源染色體”)
(3)遺傳信息蘊藏在DNA的 ______排列順序之中。根據(jù)DNA指紋圖來判斷罪犯,是由于不同人的DNA具有 ______性。(填“多樣性”或“特異性”)
(4)在DNA復制過程中,由于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因此,這種復制方式稱做 ______復制。
(5)______是第一位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科學家,其做出假說的依據(jù)是: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 ______關系。
不同生物或生物體不同器官(細胞)的DNA分子中有關堿基比例如表:
(1)表中可見,不同種生物的DNA分子中A+TC+G的值顯著不同,這一事實表明,DNA分子結構具有 ______。
(2)牛的腎和肺的DNA比例相同,原因是 ______;但精子與腎和肺的DNA堿基比例稍有差異,原因是 ______。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A+CG+T或A+GT+C的值差異不顯著因為 ______。
(4)比較表中不同生物的DNA的堿基比例,酵母菌中DNA分子熱穩(wěn)定性最高,原因是 ______。
如圖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b是 ______,其分子結構的特點是 ______。若某種B分子由n個b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m)組成的2條鏈組成,則該B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______。
(2)物質c在人體細胞中共有 ______種,分子中 ______不同,決定了c的種類不同。
(3)細胞內物質B合成的場所是 ______,物質C分子結構的特異性是由 ______決定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DNA分子結構和結構特點、DNA分子多樣性的理解和掌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判斷。
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脫氧核苷酸鏈;DNA分子一般是雙鏈結構,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排列在內側,且遵循A與T、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分子中千變萬化的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使DNA分子具有多樣性。
【解答】
A、DNA分子由2條鏈組成,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A錯誤;
B、DNA分子一條鏈上的A=100×10%=10個,T=100×20%=20個,另一條鏈上的A=20個,因此該DNA分子中的A是30個,連續(xù)復制2次,形成4個DNA,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是3×30=90個,B錯誤;
C、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一條鏈上A:T:G:C=1:2:3:4,另一條鏈上的A:T:G:C=2:1:4:3,雙鏈DNA分子的該比值是3:3:7:7,C正確;
D、由于該200個堿基的DNA分子中,各種堿基的比例一定,因此堿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100種。D錯誤。
故選:C。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的結構和復制的知識,屬于識記水平。
【解答】
A.雙螺旋結構是DNA分子特有的空間結構,A正確;
B.DNA分子具有特異性的原因是堿基對的數(shù)目、排列順序不同,B錯誤;
C.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C正確;
D.DNA分子復制時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種酶,D正確。
故選B。
3.【答案】C
【解析】【解析】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DNA復制準確無誤地進行,DNA雙螺旋結構為其復制提供精確的模板,①正確;DNA在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邊解旋邊復制,但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利用了高溫變性解旋,②錯誤;DNA分子的特異性取決于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順序,即堿基對的排列順序,③錯誤;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之間通過氫鍵連接,它們的結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這保證了DNA分子空間結構的相對穩(wěn)定,④正確;細菌的一個完整質粒是環(huán)狀的DNA分子,不存在游離的磷酸基因,⑤錯誤。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的相關知識,掌握DNA分子結構特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解答】
A.DNA分子儲存大量的遺傳信息與堿基(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有關,而DNA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A錯誤;
B.DNA分子的特異性和多樣性都與堿基的排列順序有關,B正確;
C.DNA分子復制的方向與DNA聚合酶的移動方向有關,DNA兩條鏈復制的時候只能是從5’端向3’端延伸,所以合成兩條子鏈時,DNA聚合酶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C正確;
D.轉錄的方向與RNA聚合酶的移動方向有關,D正確。
???????故選A。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掌握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及其應用,能運用其延伸規(guī)律準確判斷各選項。
【解答】
A.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由于其中有腺嘌呤35個,堿基對的排列順序達不到是4100種,因此蘊含的遺傳信息種類最多也不超過4100種,A錯誤;
B.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DNA中A=T,G=C,因此100 個堿基對中有腺嘌呤 35 個,則胞嘧啶有65個,該 DNA 分子在第四次復制時消耗=65×(24-23)=520 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B正確;
C.除兩端兩個脫氧核糖外,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接著兩個磷酸和一個堿基,C錯誤;
D.DNA 分子每條鏈中相鄰的堿基通過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相連,D錯誤。
6.【答案】B
【解析】
【解答】
應用DNA指紋技術,首先需要用合適的酶將待檢測的樣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電泳的方法將這些片段按大小分開,再經(jīng)過一系列步驟,最后形成DNA指紋圖。子代的DNA是親代DNA復制一份傳來的,故子代與親代的DNA相同。分析圖中的條帶,對比題表中DNA指紋圖,從條帶的大小和位置可以判斷,男子的條帶一半與B組母親相同,另一半與B組父親相同,故與這名男子的DNA指紋相匹配的是B組父母,即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1)DNA分子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為構成DNA分子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2)DNA分子的特異性主要表現(xiàn)為每個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序列,這也是DNA指紋的主要依據(jù)。
2、DNA指紋是指DNA中脫氧核苷酸的獨特的排列順序,每個人的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都是特有的,不同的,所以可作為DNA指紋術幫助人們確認親子關系的理論依據(jù)。
本題以DNA指紋技術為背景,考查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要求考生掌握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具有特異性的原因,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明確DNA指紋技術的主要依據(jù)是DNA分子的特異性。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掌握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及其中的相關計算,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解答】
A.雙螺旋結構使DNA分子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其特異性與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有關,A錯誤;
B.DNA分子一條鏈上相鄰堿基由-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B錯誤;
C.具有m個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復制需要2n-1×m個胸腺嘧啶,C正確;
D.把含有此DNA的大腸桿菌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得到4個DNA分子,根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特點,4個DNA分子都含15N,所以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的1,D錯誤。
故選C。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的結構和復制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答】
A.研究DNA分子的結構運用了物理模型法,A正確;
B.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B正確;
C.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因為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所以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C錯誤;
D.DNA分子中A=T,G=C,DNA分子的特異性表現(xiàn)在(A+T)/(G+C)的比例上,D正確。
?故選C。
9.【答案】B
【解析】
【解答】
A、DNA轉錄的產(chǎn)物是RNA,mRNA是RNA中的一種,A錯誤;
B、基因突變如果發(fā)生在體細胞中,一般不遺傳給后代,B正確;
C、一種堿基在單鏈中的比例一般與雙鏈中的該比例不同,C錯誤;
D、100個堿基對組成的DNA序列最多有4100種,含100個堿基對的特定基因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D錯誤。
故選:B。
【分析】
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脫氧核苷酸鏈,DNA分子一般是由2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組成的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分子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決定DNA分子具有多樣性,每個DNA分子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因此DNA分子也具有特異性。
本題要求考生理解DNA分子多樣性和特異性、基因的概念和本質、DNA分子的結構和結構特點等知識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判斷。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明確不同DNA分子的空間結構、基本骨架和堿基互補配對方式相同;掌握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1、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雙螺旋結構;DNA的外側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的基本骨架,內側是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的堿基對,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C-G).
2、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其中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為構成DNA分子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特異性主要表現(xiàn)為每個DNA分子都有特定的堿基序列.
【解答】
A、一般情況下,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雙螺旋結構,A錯誤;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磷酸和脫氧核糖的排列順序相同,不是DNA“指紋”,B錯誤;
C、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堿基互補配對方式都相同,不是DNA“指紋”,C錯誤;
D、DNA“指紋”是指DNA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因為不同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D正確。
故選:D。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屬于中檔題。DNA中堿基有A、T、C、G4種,堿基間的配對方式有A-T、T-A、C-G、G-C4種,假設由n對堿基形成的DNA分子,最多可形成4n 種DNA分子。
DNA分子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為構成DNA分子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量和排列順序;特異性主要表現(xiàn)為每個DNA分子都有特定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
【解答】
DNA分子的共同點是具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空間結構、含有4種脫氧核苷酸和4種堿基以及固定的堿基配對方式;此外,脫氧核糖結構和磷酸的排列方式都相同。所以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是4種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不等、排列順序不同。綜上,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結構的主要特點,意在考查學生識記理解能力。
【解答】
A.由表中給定的堿基A為2個,C為2個,并結合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最多可構建4個脫氧核苷酸對,A錯誤;
B.構成的雙鏈DNA片段中A與T間的氫鍵共有4個,G與C之間的氫鍵共有6個,即最多有10個氫鍵,B正確;
C.DNA中絕大多數(shù)脫氧核糖分子均與2分子磷酸相連,C錯誤;
D.由于各種堿基的數(shù)量已確定, 構建的不同堿基序列DNA 少于44種,D錯誤。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的特點,意在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解答】
A.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構成的,A正確;
B.不同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同,體現(xiàn)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中,B正確;
C.由于DNA分子中,A=T,G=C,所以不同的DNA分子(A+G)/(T+C)的比值是相同的,C錯誤;
D.不同的DNA分子(A+T)/(G+C)的比值不同,這體現(xiàn)了DNA分子的特異性,D正確。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遺傳信息這個概念的理解,因此掌握好遺傳信息的概念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遺傳信息是指DNA中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解答】
A.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使其具有較強的特異性,A錯誤;
B.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上相鄰堿基之間以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B錯誤;
C.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C錯誤;
D.一個DNA分子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故復制后產(chǎn)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D正確。
故選D。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掌握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及其應用,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DNA的雙螺旋結構:
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
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如圖所示:
???????【解答】
A.模型中有4個A-T堿基對,6個C-G堿基對,則氫鍵的連接物有4×2+6×3=26個,A錯誤;
B.模型中有6個C-G堿基對,因此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6個,B錯誤;
C.模型中有4個A-T堿基對,6個C-G堿基對,即共有10個堿基對,因此脫氧核糖和磷酸之間的連接物有10×2+9×2=38個,C正確;
D.由于A-T堿基對,C-G堿基對的數(shù)目已經(jīng)確定,因此理論上能搭建出的DNA分子模種類數(shù)少于410種,D錯誤。
故選C。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解答】
A.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使其具有較強的特異性,A錯誤;
B.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上相鄰堿基之間以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B錯誤;
C.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C錯誤;
D.一個DNA分子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故復制后產(chǎn)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D正確。
故選D。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解答】
A.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使其具有較強的特異性,A錯誤;
B.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上相鄰堿基之間以-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接,B錯誤;
C.RNA聚合酶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C錯誤;
D.一個DNA分子含有兩個游離的磷酸基團,故復制后產(chǎn)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D正確。
故選D。
19.【答案】C
【解析】略
2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掌握DNA分子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能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答】
A、堿基對的連接方式只有2種(A-T、C-G),A錯誤;
B、DNA具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體現(xiàn)了DNA分子的穩(wěn)定性,B錯誤;
C、DNA是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的,堿基種類只有4種,C錯誤;
D、DNA分子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為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千變萬化,D正確。
21.【答案】(1)每個人的遺傳信息不同[或每個人的DNA中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不同(DNA分子的特異性)]
(2)1;1號DNA指紋圖與受害者體內分離的精液樣品的DNA指紋圖相同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DNA分子的特異性及其應用,意在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分析應用能力。
DNA指紋技術是將待檢測的個體的 DNA片段與被檢測個體的DNA片段進行堿基互補配對,從而來幫助確認身份的一種技術;應用的原理是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解答】
(1)進行DNA指紋鑒定的原理是每個人的遺傳信息不同,即每個人的DNA中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不同。
(2)據(jù)圖分析,1號DNA指紋圖與受害者體內分離的精液樣品的DNA指紋圖相同,所以懷疑對象中1號是犯罪嫌疑人。
22.【答案】雙螺旋 堿基互補配對 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 堿基對 特異性 半保留 薩頓 平行
【解析】解:(1)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堿基之間的這種配對關系(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叫做聯(lián)會。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3)遺傳信息蘊藏在DNA的堿基對排列順序之中。根據(jù)DNA指紋圖來判斷罪犯,是由于不同人的DNA具有特異性。
(4)在DNA復制過程中,由于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因此,這種復制方式稱做半保留復制。
(5)薩頓是第一位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科學家,其做出假說的依據(jù)是: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
故答案為:
(1)雙螺旋 堿基互補配對
(2)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 非同源染色體
(3)堿基對 特異性
(4)半保留
(5)薩頓 平行
1、DNA的雙螺旋結構:
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
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減數(shù)分裂過程:
(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3、DNA分子的特異性:每個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而特定的排列順序代表著遺傳信息,所以每個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貯存著特定的遺傳信息,這種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就決定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本題比較基礎,考查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DNA分子的復制等知識,只要考生識記教材中基礎知識點即可正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23.【答案】特異性 它們是由同一受精卵經(jīng)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體細胞構成的 精子含X或Y染色體,X、Y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有差異 比值相等,均為1 酵母菌DNA分子中,G-C堿基對含量比例最大
【解析】解:(1)表中可見,不同種生物的DNA分子的A+TG+C堿基比率顯著不同,這一事實表明了DNA分子結構具有特異性.
(2)由于牛的腎和肺是由同一受精卵經(jīng)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體細胞構成的,所以它們的DNA堿基比率相同;但精子是減數(shù)分裂的產(chǎn)物,雖然XY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但X、Y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有差異,所以精子與腎或肺的DNA堿基比率稍有差異.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A+CT+G或A+GT+C的比值差異不顯著,比值相等,且均為1.
(4)堿基之間的配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C-G),其中A-T之間有2個氫鍵,C-G之間有3個氫鍵.表中不同生物DNA的堿基比例,由于酵母菌DNA分子中,G-C堿基對含量比例最高,熱穩(wěn)定性最大,因此酵母菌中DNA分子熱穩(wěn)定性最高.
故答案為:
(1)特異性
(2)它們是由同一受精卵經(jīng)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體細胞構成的 精子含X或Y染色體,X、Y染色體上的DNA分子有差異
(3)比值相等,均為1
(4)酵母菌DNA分子中,G-C堿基對含量比例最大
1、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遺傳物質是DNA.
2、DNA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脫氧核苷酸鏈,DNA分子一般由2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組成的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兩條鏈上的堿基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3、DNA分子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是千變萬化的,這構成DNA分子的多樣性,每一個DNA分子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這使DNA分子具有特異性.
本題考查核酸的分類、分布和功能,DNA結構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
24.【答案】氨基酸 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mn-(n-2)×18 4 含氮堿基 核糖體 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解析】解:(1)物質b是氨基酸,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碳原子上。若某種B(蛋白質)分子由n個b基酸子(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m)組成的2條鏈組成,則該B(蛋白質)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shù)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脫去水分子數(shù)×18=mn-(n-2)×18。
(2)物質c是脫氧核苷酸,根據(jù)所含堿基(A、T、G、C)的不同分為4種。
(3)細胞內物質B是蛋白質,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物質C是DNA,DNA分子結構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的。
故答案為:
(1)氨基酸 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碳原子上 mn-(n-2)×18
(2)4 含氮堿基
(3)核糖體 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分析題圖: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其中DNA的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所以圖中b是氨基酸、B是蛋白質,c是脫氧核苷酸、C是DNA;淀粉是植物體儲能的大分子物質,所以a是葡萄糖、A是淀粉;性激素能促進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所以d是雄性激素。
本題考查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考生識記細胞中化合物的種類、組成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卡片類型
脫氧核糖
磷酸
堿基
A
T
G
C
卡片數(shù)量
10
10
2
3
3
2
生物或器官(細胞)
酵母菌
小麥
人
豬
牛
肝
胰
脾
腎
精子
肺
A+TG+C
1.08
1.21
1.52
1.43
1.43
1.43
1.30
1.29
1.30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節(jié) DNA的復制優(yōu)秀測試題,文件包含同步講義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33《DNA的復制》講義學生版docx、同步講義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33《DNA的復制》講義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節(jié) DNA的結構精品精練,文件包含同步講義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32《DNA的結構》講義學生版docx、同步講義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32《DNA的結構》講義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節(jié)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練習,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分),6億個堿基對,含有3萬-3,【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