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態(tài)比較穩(wěn)定、數(shù)目比較清晰的時期是A.間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2.大多數(shù)高等動植物細胞的直徑為20~30μm之間細胞的體積趨向于小的最可能原因是A細胞體積小,有利于細胞分裂B受細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圍制約C受細胞所能容納的物質制約D相對面積大,不利于物質的迅速轉運和交換3.細胞分化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xiàn)的是A.細胞表面結構的改變           B.細胞器種類和數(shù)量的改變C.細胞核遺傳物質的改變         D.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的改變4.下列各項中,能正確說明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區(qū)別的是A.染色體和紡錘體的形成方式不同B.間期的時間長短不同C.紡錘體的形成和細胞質的分裂方式不同D.染色體的活動規(guī)律不同5.某二倍體植物根尖分生區(qū)一個細胞剛剛完成著絲點分裂,此時細胞中A核DNA分子數(shù)目增加一倍 B一定不存在姐妹染色單體C核膜、核仁逐漸消失 D染色體數(shù)目和體細胞的相同6.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中各種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衰老的細胞內細胞核體積減小,核膜向內折疊B.在不斷增長的分裂組織中,細胞DNA量始終保持不變C.隨著細胞的生長,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會有所減小D.細胞中遺傳信息表達受阻是細胞凋亡的原因7.下列與細胞生命活動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衰老細胞中細胞核體積變小         B.衰老細胞的呼吸變慢C.細胞分化過程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     D.細胞分化僅發(fā)生在胚胎發(fā)育時期8.下列關于細胞凋亡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凋亡與基因的作用無關 B細胞凋亡過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上升C細胞凋亡在動、植物體內普遍存在 D細胞凋亡有助于個體發(fā)育的正常進行9.下列生命過程中,未發(fā)生細胞分化的是A蝌蚪尾巴消失的過程 B砍伐后的樹樁上長出新枝條C斷尾壁虎長出新尾巴 D胚胎發(fā)育中出現(xiàn)造血干細胞10.將蠶豆根尖(細胞含6對染色體)制成裝片后,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A復制后形成的24個DNA分子 B位于細胞中央的赤道板C染成深色的12條染色體 D細胞膜的中部向內凹陷11.下列發(fā)生了細胞分化且能體現(xiàn)細胞全能性的生物學過程是A.玉米種子萌發(fā)長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細胞形成各種血細胞C.小麥花粉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發(fā)育成植株D.胡蘿卜根韌皮部細胞經(jīng)組織培養(yǎng)發(fā)育成新植株12.下列關于真核生物生命活動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細胞的高度分化改變了物種的遺傳信息B.細胞衰老,細胞的體積增大,物質運輸效率增大C.老化受損的細胞器會被溶酶體分解D.細胞體積增大,與外界物質交換效率提高13.下面為動物機體的細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圖。據(jù)圖分析,不正確的是A.①過程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B.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xiàn)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C.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被動死亡過程D.凋亡相關基因是機體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4.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赤道板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B.衰老細胞的核膜內折,染色質固縮,細胞核體積變小C.細胞凋亡由遺傳物質控制,不同細胞凋亡速率不同D.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的變化,已分化的細胞不能發(fā)育成完整的個體,15.下列關于細胞分裂、分化及衰老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B.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生物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對于生物體都具有積極意義C.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fā)育的整個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fā)生于胚胎發(fā)育階段D.多細胞生物體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下列相關的操作及分析錯誤的是A.裝片制作的流程:解離→染色→漂洗→制片B.用堿性染料醋酸洋紅液染色,使染色體著色C.制片時蓋上蓋玻片后用拇指直接按壓,使細胞分散開D.觀察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許多細胞重疊,此現(xiàn)象與解離時間無關17.下列有關細胞分化、衰老與凋亡的說法,正確的是A卵細胞是未分化的細胞,所以具有較高的全能性B細胞的分化與凋亡均為生物體的正常發(fā)育所必需 C細胞衰老時染色質固縮,遺傳信息的表達會受到影響D凋亡過程中細胞內所有的酶的活性都降低18.動物和人體內的干細胞還保留著分裂和分化能力,下列對圖中a、b、c途徑的相關說話,正確的是A.所有的干細胞都通過a途徑來實現(xiàn)自我更新和增殖B.利用b、c途徑原理,對胚胎干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可以誘導分化成各種組織細胞C.皮膚基底層干細胞或腦組織的神經(jīng)干細胞,只具有b或c中的一種途徑,修補一種相應的衰老死亡的細胞D.通過a、b、c過程形成的細胞,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是不同的19.細胞死亡的類型包括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紅細胞的自我更新屬于細胞壞死B細胞凋亡是基因突變引起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C細胞凋亡對多細胞生物體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是不利的D人體清除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過程中存在細胞凋亡現(xiàn)象20.下圖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數(shù)目(a)、核DNA分子數(shù)目(b)的柱形統(tǒng)計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前期、中期和末期 B①時期染色質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C②時期染色體數(shù)加倍、核DNA數(shù)不變D③時期紡錘絲和核膜解體、形成新的細胞壁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0分)圖是高等生物細胞有絲分裂某一時期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1)該細胞是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_______,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細胞處于分裂____期,該時期的下一時期染色體的變化是____________。(3)該圖所示細胞中有_____條染色體,______個DNA分子,_____個染色單體。(4)該圖所示細胞的體細胞中有______條染色體,______個DNA分子,______個染色單體。22.(12分)如圖A表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2n=24)某器官內連續(xù)發(fā)生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圖B、圖C為該過程中一個細胞內部分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Ⅰ是______分裂,圖A所示過程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2)若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般情況,圖B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____。(3)圖C細胞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 ,埋由是:________________。(4)若圖C細胞中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開,則分裂后形成的精細胞的染色體致目為 _________條。23.(13分)人體紅細胞的部分生命歷程如下圖所示圖中除成熟紅細胞外,其余細胞中均有核基因的表達?;卮鹣铝袉栴}:造血干細胞幼紅細胞網(wǎng)織紅細胞成熟紅細胞凋亡(1)人體造血干細胞主要存在于    ,其通過    ,補充到血液中。 (2)造血干細胞與幼紅細胞中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    (填“相同”“不同”),網(wǎng)織紅細胞    (填“能”或“不能”)合成核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有氧條件下,成熟紅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     (3)在體外培養(yǎng)幼紅細胞時,發(fā)現(xiàn)細胞分為3種類型:甲類細胞核DNA量是乙類細胞的兩倍丙類細胞核DNA量介于甲乙兩類細胞之間。若用藥物抑制細胞的DNA復制,    類細胞比例將增加。 (4)有同學認為:成熟紅細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就開始表達。這句話是否正確,為什么?         24.(10分)下圖甲中①②③④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區(qū)域,圖乙是該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觀察根尖有絲分裂時應選擇圖甲中__________(用圖甲中序號表示)區(qū)域的細胞,圖乙中細胞A、B、C、D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2)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圖乙中還缺少__________期。(3)圖乙中D細胞內共有染色體__________條,染色單體__________條,DNA分子__________個。(4)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于動物細胞的時期主要是__________(用圖乙中字母表示)。25.(10分)肝細胞能將甲醛轉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員為驗證肝臟的這種解毒功能而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分組設計如下(“﹡”表示還沒完成的實驗步驟)。(1)表中,除A組外,還需放置肝臟小塊的是           組。(2)右圖中曲線      是C組實驗的結果,說明肝細胞在代謝過程中會       (3)右圖中曲線乙是       組實驗的結果,這說明                      。(4)研究發(fā)現(xiàn)一定濃度的甲醛會誘發(fā)淋巴細胞染色體斷裂,為進一步驗證肝臟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員同時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法步驟如下:①新培養(yǎng)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細胞懸液3等份,備用。②按上表的實驗設計培養(yǎng)肝臟15分鐘后,取三組裝置中的肝臟培養(yǎng)液,分別加入備用的淋巴細胞懸液中繼續(xù)培養(yǎng)一段時間。再分別取淋巴細胞染色、制片。然后在顯微鏡下尋找處于                    (填細胞周期的某具體時期)的細胞,觀察其細胞內                 ,進行對比分析。③實驗結果:添加了          (從A、B、C選)組中的肝臟培養(yǎng)液的淋巴細胞出現(xiàn)異常,而其他兩組的淋巴細胞正常。                                                       
高一上學期第六訓練卷生物答案(一)1.【答案】C【解析】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比較穩(wěn)定、數(shù)目清晰,最適合觀察。2.【答案】B【解析】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shù)男示驮降?/span>;另外,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一般來說細胞核中的DNA是不會隨著細胞體積的擴大而增加的;若細胞太大,細胞的“負擔”就會過重,故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由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細胞核所控制的范圍決定的。3.【答案】C【解析】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由于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的選擇性表達,會導致蛋白質種類和數(shù)量、細胞表面結構、細胞器種類和數(shù)量的改變,但細胞核遺傳物質不會改變,A、B、D均正確,C錯誤。4.【答案】C【解析】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形成相同,A錯誤;不同生物的細胞有絲分裂間期的時間長短不同,B錯誤;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前期紡錘體的形成過程不同:動物細胞中紡錘體是由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的;植物細胞中紡錘體是由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的;末期細胞質的分開方式不同:動物細胞中部出現(xiàn)細胞內陷,把細胞質隘裂為二,形成兩個子細胞;植物赤道板出現(xiàn)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細胞壁,并把細胞分為兩個子細胞,C正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活動規(guī)律不同,D錯誤。5.【答案】B【解析】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但DNA數(shù)目不變;此時有絲分裂后期不存在姐妹染色單體,核膜、核仁逐漸消失發(fā)生在前期,此時染色體數(shù)目是體細胞的兩倍。6.【答案】C【解析】衰老的細胞內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向內折疊,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故A錯。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在分裂間期和分裂期由于染色體復制和變化,DNA含量會發(fā)生變化,故B錯。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故C正確。細胞凋亡由細胞相關基因啟動表達程序實現(xiàn),故D錯。7.【答案】B【解析】衰老細胞中細胞體積變小,細胞核變大,A錯誤;衰老細胞線粒體少,呼吸變慢,B正確;細胞分化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遺傳物質未發(fā)生改變,C錯誤;細胞分化貫穿于生物體生命歷程的每個時期,D錯誤。8.【答案】A【解析】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細胞程序性死亡,A錯誤;細胞凋亡過程中與凋亡相關的酶活性升高,B正確;細胞凋亡在動、植物體內普遍存在,C正確;細胞凋亡發(fā)生在生物個體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利于個體發(fā)育的正常進行,D正確。9.【答案】A【解析】A項是細胞凋亡的過程沒有發(fā)生細胞分化,B、C兩項需要經(jīng)過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D項造血干細胞是經(jīng)過細胞分化形成的。10.【答案】C【解析】蠶豆根尖細胞含有12條染色體,復制后含有24條DNA分子;但細胞分裂前期和中期含12條染色體;赤道板在細胞中是不存在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細胞膜的中部向內凹陷;在高倍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但觀察不到DNA分子。11.【答案】D【解析】玉米種子是玉米的幼體,玉米種子萌發(fā)長成新植株的過程屬于植物體正常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沒有體現(xiàn)細胞的全能性,A錯誤;小鼠骨髓造血干細胞形成各種血細胞是細胞分化的結果,沒有體現(xiàn)細胞的全能性,B錯誤;小麥花粉是生殖細胞,經(jīng)離體培養(yǎng)發(fā)育成完整植株,體現(xiàn)的是生殖細胞的全能性,C錯誤;胡蘿卜根韌皮部細胞是體細胞,經(jīng)組織培養(yǎng)發(fā)育成新植株體現(xiàn)了體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12.【答案】C【解析】細胞的高度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不變,故A錯誤;細胞衰老,細胞體積變小,物質運輸功能降低,故B錯誤;溶酶體能夠分解衰老受損的細胞器,還能夠殺死入侵的細菌、病毒,故C正確;細胞體積越小,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越高,故D錯誤。13.【答案】C【解析】①過程中凋亡誘導因子與膜受體特異性結合,表明細胞凋亡是特異性的,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信息傳遞功能,A正確;細胞凋亡過程中有新蛋白質合成,體現(xiàn)了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正確;②過程中凋亡細胞被吞噬,表明細胞凋亡是細胞自動死亡過程,C錯誤;凋亡相關基因在機體中本來就存在,是固有的,在動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不同時期表達,從而發(fā)揮重要作用,D正確。14.【答案】C【解析】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細胞板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將細胞的細胞質隨機分裂為兩部分,A錯誤;衰老細胞的核膜內折,染色質固縮,細胞核體積變大,B錯誤;細胞凋亡由遺傳物質控制,也稱為細胞的編程性死亡,因為酶活性有區(qū)別,所以不同細胞凋亡速率不同,C正確;細胞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細胞經(jīng)脫分化和再分化,也可能發(fā)育成完整的個體,如分化的胡蘿卜韌皮部細胞離體培養(yǎng),在一定的營養(yǎng)和植物激素等條件下,可發(fā)育為完整的胡蘿卜植株,D錯誤。15.【答案】B【解析】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會改變細胞中的遺傳物質,A錯誤;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歷程,對于生物體都具有積極意義,B正確;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存在于個體發(fā)育的整個生命過程中,C錯誤;多細胞生物體細胞的衰老和死亡與機體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個體衰老的過程就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D錯誤。16.【答案】ACD【解析】流程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A錯誤;染色體可以被龍膽紫或醋酸洋紅染色,B正確;制片時候不能用拇指直接按壓,C錯誤;觀察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許多細胞重疊,此現(xiàn)象可能是解離時間過短導致的,D錯誤。17.【答案】BC【解析】卵細胞是高度分化的承擔生殖功能的細胞;細胞分化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衰老時染色質固縮,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會受到影響;凋亡過程中細胞內控制凋亡的酶活性增強。18.【答案】ABC【解析】據(jù)圖分析,a表示細胞增殖,干細胞的增殖方式為有絲分裂,實現(xiàn)自我更新,A項正確;b、c表示細胞分化,形成不同類型的細胞,行使特定的功能,B項正確;皮膚基底層干細胞或腦組織的神經(jīng)干細胞,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只能形成一種特定的細胞,進而修補一種相應的衰老死亡的細胞,C項正確;通過a、b、c過程形成的細胞,增殖方式是有絲分裂,所以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相同,D項錯誤。19.【答案】D【解析】人體紅細胞的自我更新屬于細胞凋亡,A錯誤;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B錯誤;細胞凋亡有利于生物個體完成正常發(fā)育,維持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C錯誤;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D正確。故選D。20.【答案】BC【解析】①時期可表示細胞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體已復制完成;②表示后期,③表示末期前期染色質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后期染色體上的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數(shù)目不變末期紡錘絲逐漸消失,出現(xiàn)新的核膜、核仁并形成新的細胞壁。21.【答案】每空1分(1)動物細胞  無細胞壁  (2)中  染色體加倍,移向細胞的兩極 (3)4  8  8 (4)4  4  0    【解析】(1)該細胞沒有細胞壁,有中心體,是動物細胞。(2)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說明該細胞屬于有絲分裂中期。該時期的下一時期是有絲分裂后期,因為著絲點分裂,染色體加倍,移向細胞的兩極。(3)該圖示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和8個DNA分子。(4)該圖示的體細胞中4條染色體,但染色體因為沒有復制,所以只有4個DNA分子,0條染色單體。22.【答案】(1)有絲    睪丸    (2)A、a、 B、b    (3)初級精母細胞    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細胞質出現(xiàn)均等分裂    (4)13或11【解析】(1)圖A中的過程Ⅰ分裂前后染色體含量不變,仍然與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量相同,所以過程Ⅰ是有絲分裂過程。根據(jù)分析可知,經(jīng)過過程Ⅰ有絲分裂后,細胞又進行了減數(shù)分裂,說明該細胞為生殖器官中的性原細胞,又因為圖C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說明該生物為雄性動物,性器官為睪丸,性原細胞為精原細胞。即圖A所示過程進行的場所是睪丸。(2)如果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由于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與體細胞相同,而圖B為有絲分裂后期,所以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A、a、B、b。(3)圖C細胞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故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均等分裂,說明該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4)該動物體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為2n=24,正常情況下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平均分向兩極。若圖C細胞中有一對同源染色體未分開,則分裂后形成的次級精母細胞中一個含13條染色體,一個含11條染色體,形成的兩個次級精母細胞繼續(xù)進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將產(chǎn)生兩個含13條染色體的精細胞和兩個含11條染色體的精細胞。23.【答案】(1)骨髓   增殖并分化成多種(血)細胞    (2)不同   能   無氧呼吸    (3)乙    (4)不正確   成熟紅細胞已不具有細胞核與細胞器(線粒體),無基因開始表達24.【答案】除標注外,每空2分(1)③(1分)  B→A→D→C    (2)間 (3)12(1分)  0(1分)   12(1分)            (4)BC【解析】分析圖甲:圖甲中①、②、③、④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區(qū)域,其中④為根冠;③為分生區(qū);②為伸長區(qū);①為成熟區(qū)。分析圖乙:圖乙是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到的該植物組織切片有絲分裂的模式圖,A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B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C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末期;D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據(jù)此答題。(1)據(jù)試題分析可知,④為根冠;③為分生區(qū);②為伸長區(qū);①為成熟區(qū),其中③分生區(qū)的細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適于作為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材料。A處于有絲分裂中期,B處于有絲分裂前期,C處于有絲分裂末期,D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因此正常的順序為B→A→D→C。(2)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與分裂期,圖乙中無分裂間期,因此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圖乙中還缺少間期。(3)據(jù)圖可知,圖乙中D細胞內共有染色體12條,染色單體0條,DNA分子12個。(4)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于動物細胞的時期主要是B(分裂前期)與C(分裂末期)。其中在前期,植物細胞的紡錘體是由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的,而動物細胞的紡錘體是由中心體發(fā)出的星射線形成的;而在末期,動物細胞形成子細胞的方式是細胞膜在細胞中央向內凹陷,一個細胞縊裂成兩個細胞,植物細胞在分裂末期細胞中央出現(xiàn)細胞板,細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擴展,逐漸形成了新的細胞壁,最后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25.【答案】除標注外,每空1分(1)C       (2)丙   產(chǎn)生(少量)甲醛(2分)(3)A    肝臟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2分)(4)②有絲分裂中期   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  ③B【解析】(1)為了驗證肝臟有解毒的功能,實驗的自變量是否含有肝臟小塊,A組中含有,B組中應不含有,C組做為空白對照也應含有肝臟小塊。(2)由圖中曲線甲應是B組的實驗結果,乙曲線應是A組的實驗結果,丙應是C組的實驗結果。C組本身不含甲醛,但加入肝臟小塊后發(fā)現(xiàn)含有少量的甲醛,說明肝臟代謝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少量甲醛。(3)曲線乙應是實驗組A的實驗結果,說明肝臟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4)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清晰的時期是有絲分裂中期,故應尋找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然后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如果發(fā)現(xiàn)A組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正常,B組染色體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異常,而C組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也正常就是預期的實驗結果。          

相關試卷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6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綜合與測試復習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6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綜合與測試復習練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細胞凋亡是細胞死亡的一種類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綜合與測試課后練習題: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綜合與測試課后練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下列敘述符合生物學原理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4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綜合與測試課時作業(yè):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4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綜合與測試課時作業(yè),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電子課本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1《分子與細胞》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12份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