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2. 借助分層設色地形圖,能夠在識別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種地形。
3. 通過比較了解山地與盆地、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等高線分布特點。
4. 運用地形剖面圖,判讀地勢高低起伏、坡度陡緩并能繪制簡單的地形剖面圖。
【教學重點】
等高線形態(tài)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體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tài)。
【教學方法】
探究討論、實驗法、讀圖分析法、多邊互動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播放電影《紅河谷》片段,提出問題:電影《紅河谷》中,兩個英國人繪制的到底是什么?
任務1 看山識山——說出不同的山體部位的名稱。
教師展示某山地圖片,引導學生討論對山地的不同印象。學生根據經驗回答,教師通過展示不同山體部位的圖片,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不同的山體部位。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一部分內容,看書回答:圖中的500米、1000米、1500米各表示什么?
通過討論,得出海拔與相對高度的概念,掌握計算方法。
提出問題:如何把看到的山體的海拔、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緩坡、陡坡、河流等信息轉繪到地圖上?
任務2 畫山識山——用半個土豆作為山體模型,繪制等高線,轉繪山體等高線地形圖。
課前需讓學生準備大土豆,水果刀,尺子,紙,筆等材料,學生可分小組合作進行等高線的繪制,并進行作品展示。(活動時間預留5~7分鐘)
教師點評學生成果,播放演示動畫《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總結等高線的繪制方法。
學生自學教材,思考:什么是等高線?等高線有什么特點?
教師再次演示等高線的繪制方法,解釋等高線的概念,把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點連結成線,叫做等高線。
觀察等高線,師生共同歸納等高線的特點。
同一條等高線上的海拔相等;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差相同。
任務3 讀圖識山——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總結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
教師依次展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不同山體部位的等高線地形圖,歸納不同山體部位等高線的特征。
觀察:AC坡與EF坡,哪個坡度較緩,哪個坡度較陡?引導學生利用等高線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師: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利用等高線,可以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較準確地在平面的地圖上表示出來。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的高度的范圍,著上不同的顏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tài)和海底的起伏狀況。引出本課時學習內容,分層設色地形圖。
討論: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如何繪制的?
分層設色地形圖是根據等高線的原理繪制的,方法是先繪好等高線,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線上著上不同的顏色。
任務4 讀下圖,結合等高線特征,識別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種地形。
教師展示某地區(qū)分層設色地形圖,依次觀察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五種地形的海拔高度及地表形態(tài)特征,并展示多種地形的景觀圖片,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
觀察:總結五種基本地形特征。
任務5 比較山地與盆地、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等高線分布特點。
首先比較山地與盆地,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觀察山地與盆地等高線的特點,再結合下圖,歸納兩兩種地形類型的異同。
比較山地與丘陵等高線的特點,比較高原與平原等高線的特點。
展示《世界地形圖》,完成教材活動題,在世界地形圖上找到下列主要地形區(qū):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安第斯山脈。
提問:有沒有更直觀的方法了解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介紹什么是地形剖面圖,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直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任務6 繪制簡單的地形剖面圖。
出示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步驟,播放動畫《動畫演示: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教師通過PPT進行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引導學生在教材活動中進行剖面圖繪制的練習。
課堂總結
1. 等高線地形圖上不同山體部位的形態(tài)特征。
2. 陸地表面五種地形的比較。
3. 繪制簡單的地形剖面圖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不一定
200米以下
地形特點
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
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地勢起伏較大
四周高中間低
寬廣平坦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四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共1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課堂練習,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第四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教學設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四節(jié) 地形圖的判讀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