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來自化石燃料的有機物
結構特點:碳原子形成___個共價鍵,具有_________空間結構
取代反應:CH4+Cl2
概念通式:________(n≥1)命名化學性質:都能燃燒,都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
___________
加成反應:CH≡CH+Br2―→ 、 +Br2―→____________
原理:根據各成分沸點不同,進行加熱和冷凝產品:石油氣、____、____、____、重油等
目的:提高輕質油的產量和質量
目的:獲取____、丙烯等工業(yè)原料原理:深度裂化,使___鏈烴斷裂為短鏈_______
____________
C8H18+C8H16
結構特點:碳碳間形成___鍵,具有_______分子結構
氧化反應: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加成反應:CH2==CH2+Br2―→______________
結構特點:分子中存在碳碳_____,為_______分子結構
氧化反應:能使酸性KMnO4溶液_____
CH2Br—CH2Br
概念:_____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產品:焦爐煤氣、粗氨水、_____、_______、_____等
煤的液化:可分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
結構特點:具有_____________結構
燃燒現(xiàn)象:_______火焰,伴有___煙
取代反應: +HO—NO2
C+H2O(g) CO+H2
官能團:____________
與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1.乙醇
燃燒現(xiàn)象:產生_______火焰
2CH3CHO+2H2O
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______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CH3CH2OH+O2
官能團:_______________
與酸堿指示劑反應與活潑金屬反應與金屬氧化物反應與堿反應與部分鹽(如碳酸鹽)反應
CH3COOC2H5+H2O
C2H5OH+CH3COOH
結構特點:五羥基醛,與果糖互為___________特征性質:發(fā)生銀鏡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堿 性懸濁液反應產生_______沉淀
結構特點:無醛基,與麥芽糖互為___________化學性質: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麥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結構特點:無醛基,與纖維素______為同分異構體化學性質:水解生成______;遇碘_____
纖維素:水解生成______
結構特點:分子中含三個酯基化學性質:水解生成_____和___________(或其鹽);多數 能發(fā)生_________
結構特點:分子中含_____化學性質:水解最終產物為_______;遇濃硝酸變黃 (蛋白質中含苯環(huán));灼燒蛋白質產生 燒焦羽毛的氣味;可發(fā)生鹽析和變性
三、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
有機合成路線的選擇實例: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線
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三鍵)的相對分子質量小的 有機物分子,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加成反應,互相結 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有機化學反應實例:乙烯制聚乙烯:nCH2==CH2 CH2—CH2
1.證據推理能對物質的性質及其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并基于證據進行分析推理,證實或證偽假設;能解釋證據與結論之間的關系,確定形成科學結論所需要的證據和尋找證據的途徑等都是證據推理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
例1 為研究乙醇的結構及化學性質,進行如圖實驗。試回答下列問題:
Ⅰ.用如圖1所示裝置來推測乙醇的結構式。(1)實驗中鈉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顆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實驗中鈉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顆粒,目的增大接觸面積,提高反應速率。
(2)兩次實驗平均均用乙醇1.15 g,收集到氣體的體積平均為0.28 L(標準狀況下)。上述實驗數據可以推測乙醇分子的結構,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計算可知,2 ml乙醇與足量鈉反應可生成1 ml H2,說明1 ml乙醇分子中存在1 ml活潑氫原子
解析 乙醇的質量m(C2H6O)=1.15 g,則乙醇的物質的量n(C2H6O)= =0.025 ml,收集到的氣體體積平均為0.28 L(標準狀況),n(H2)= =0.012 5 ml,n(H)=0.025 ml,即1個C2H6O分子中,只有1個H可以被Na置換,這說明C2H6O分子里的6個H中,有1個與其他5個是不同的,所以鈉與乙醇反應實質是乙醇分子中羥基中的H原子被Na置換生成H2,所以由上述實驗數據可以推測乙醇分子的結構,依據是通過計算可知,2 ml乙醇與足量鈉反應可生成1 ml H2,說明1 ml乙醇分子中存在1 ml活潑氫原子。
Ⅱ.利用如圖2裝置進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并檢驗其產物,其中C裝置的試管中盛有無水乙醇。(夾持和加熱裝置已略去)(3)裝置A圓底燒瓶內的固體物質是_______,C中熱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醇轉化為乙醇蒸氣,并預熱反應混合氣體
解析 A中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2H2O+O2↑;B是用濃硫酸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C是加熱乙醇得到乙醇蒸氣進入D,所以C的作用為使液態(tài)乙醇轉化為乙醇蒸氣,并預熱反應混合氣體。
(4)實驗過程中D裝置中可以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D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粉一會變黑,一會變紅
解析 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銅粉一會變黑,為銅和氧氣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的方程式為2Cu+O2 2CuO,一會變紅,乙醇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乙醛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CH3CH2OH+CuO CH3CHO+Cu+H2O,反應本質為在銅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乙醇被氧氣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2OH+O2 2CH3CHO+2H2O。
[點評]此類試題一般以教材實驗為命題素材,平時學習時一定要做好教材實驗,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理解現(xiàn)象與結論之間的關系。
2.模型認知通過對實物、模型、圖形、圖表的觀察獲取理性認知并進行初步吸收和加工,用有序的思維去分析化學問題等都是模型認知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體現(xiàn)。
例2 如圖是四種常見有機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產物只有一種結構B.乙是乙烯,乙烯可與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使溴水褪色C.丙是苯,苯結構比較穩(wěn)定,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D.丁是乙酸,一定條件下乙酸能跟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
解析 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甲烷中所有氫原子位置相同,所以其二氯代物只有1種,A正確;乙是乙烯,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不能發(fā)生取代反應,B錯誤;丙是苯,苯結構比較穩(wěn)定,但可燃燒,為氧化反應,C錯誤;丁是乙醇,不是乙酸,D錯誤。
[點評]由有機物分子結構模型認識有機物的性質,根據有機物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建立相關的思維分析應用模型(如同分異構體的判斷、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等),都能較好地培養(yǎng)模型認知的素養(yǎng)。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一章 原子結構與性質本章綜合與測試課堂教學ppt課件,共1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素養(yǎng)提升,內容索引,d24s2,Li+核電荷,數較大,啞鈴紡錘,Zn原子核外電子排布,HCO,OGeZn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專題9 金屬與人類文明本單元綜合與測試優(yōu)秀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素養(yǎng)解讀,內容索引,溶液無明顯變化,干燥管,badfce,檢驗生成的SO3,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SO3↑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專題7 氮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本單元綜合與測試試講課課件ppt,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素養(yǎng)提升,內容索引,有紅棕色氣體生成,防止倒吸,吸收未反應的NO,高錳酸鉀溶液,+2H2O,排凈裝置內的空氣,蒸餾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