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級二班 熊剛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6頁例1及相應的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周長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知識的主動建構過程中掌握一些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合作性,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并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及其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掌握并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及其推導過程。
教學方法
講授法 小組合作互助 討論法
課前準備
圓規(guī)、直尺、圓紙片、線、圓鐵蓋
教學互動: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出示情境圖:
質(zhì)疑:誰的鐵環(huán)滾一圈的距離長一些?為什么?
2)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二、互動過程:
1)觀察圓 ,質(zhì)疑
(1)這兩個圓周長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觀察的發(fā)現(xiàn)。
(2)質(zhì)疑:圓周長與什么有關?
(3)自主思考,小組討論,匯報。
(4)大膽猜想:圓的周長和直徑有何關系。
2)驗證猜想: 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shù)關系
1.小組討論,制定探究步驟。
(1)測量圓的周長和直徑;(2)記錄數(shù)據(jù);(3)進行計算。(4)比較圓周長除以直徑的商的數(shù)據(jù)。
2.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3.匯報交流。
(1)交流測量的方法。 繩繞法、滾動法。
(2)交流計算方法和結論。
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大約是3.141…………
4.師總結 :圓的周長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shù)叫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 介紹祖沖之與π的故事。為了計算方便,我們把π近似的取為3.14。
5.探究圓周長與直徑,半徑的等量關系式。
(1)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2)匯報交流。 C = πd 因為 d=2r 所以 c=2πr
三、知識拓展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畫一個周長是12.56厘米的圓。先討論如何畫,再操作。
四、隨文積累
17頁課堂活動1題。
五、板書
圓的周長 C = πd c=2πr
這是一份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圓的周長 第1課時 圓周長的意義和計算_西師大版,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416練習十六課件ppt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416練習十八教案docx、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416練習十八導學案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圓的周長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教法,教具學具準備,課堂結構設計,教學過程 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西師大版六年級上冊二 圓圓的周長表格教案,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