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分 45分鐘)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4分;將答案直接填寫在橫線上,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1.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傳播”實驗。他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并沿缸壁輕輕注入濃糖水,從側壁水平照射激光時,看到缸內光的路線如圖所示,這屬于光的 折射 (選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現(xiàn)象。當攪拌缸中的水后,觀察到光的路線呈直線,說明光在 同種均勻介質 中沿直線傳播。
2.G20杭州峰會期間,晚會《最憶是杭州》美輪美奐。如圖所示,扇形光電背景與水中倒影完美結合,這是光的 反射 現(xiàn)象,成的是等大的 虛 (選填“實”或“虛”)像。
3.中國科技館里有一個“光線小島”,這個展品可以讓參觀者體驗光射向平面鏡、透鏡、棱鏡后的情況。如圖所示,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形成一條彩色光帶,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 色散 (選填“分解”或“色散”)現(xiàn)象,它說明白光是由 七種 色光組成的。
4.在研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小明讓一束激光沿白紙板照射,把手指頭放于S點時剛好接收到紅色的亮點。然后將玻璃磚放于白紙板上,激光經(jīng)玻璃磚向右側照射,如圖所示。他將手指頭放于 A點 (選填“A點”“B點”或“S點”)才可能接收到紅色的亮點。
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要求玻璃板與水平面垂直,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則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會 偏低 (選填“偏高”或“偏低”)。
6.如圖,人眼在A處看見河里B處有一條魚,若要使從A處射出的一束激光能照射到魚的身上,則激光應向B點射出,因為光折射時遵循 光路可逆 的規(guī)律。
7.如圖是兩束光分別射向并通過甲透鏡和乙透鏡的光路圖。由圖可知, 乙 (選填“甲”或“乙”)透鏡是凸透鏡,可用于 遠視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的矯正。
8.在從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過程中,科學家發(fā)明的 顯微鏡 使人類能逐漸深入地看清組成物質的微小結構;科學家發(fā)明的 望遠鏡 使人們對宇宙間天體的運動規(guī)律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均選填“望遠鏡”或“顯微鏡”)。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如圖所示。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 等大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將光屏向 右 (選填“左”或“右”)移動。
10.許多汽車上都有“倒車防撞可視雷達”,安裝在車尾的攝像頭對準車后的障礙物,障礙物經(jīng)攝像頭中的凸透鏡成 倒立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這個像通過電子裝置加工、調整并傳遞到顯示屏上,司機據(jù)此可以準確地了解車后的情況。如果看到顯示屏中障礙物的像變大,則障礙物離車尾的距離變 小 。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1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把符合題意的選項序號填入下列表格內,答案未填入表格內的不能得分)
11.下列現(xiàn)象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12.下列是觀察對岸的樹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13.當汽車經(jīng)過十字路口時,監(jiān)控攝像頭就會拍下照片。攝像頭相當于一個透鏡,影像傳感器相當于光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監(jiān)控攝像頭和近視眼鏡的鏡片都對光有會聚作用
B.當汽車遠離攝像頭時,影像傳感器上的像變大
C.拍照時,汽車位于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
D.影像傳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虛像
14.保護視力,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與寫字的好習慣,需要堅持做到“三個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書本與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 cm)。如果患上近視眼疾,必須到專業(yè)眼鏡店配近視眼鏡,關于配戴了近視眼鏡能正常閱讀的同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同學的眼睛不再是近視眼了
B.戴上近視眼鏡后在視網(wǎng)膜上成的像是虛像
C.戴上近視眼鏡后像仍然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
D.近視眼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15.如圖是兩個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個裝水,另一個未裝水,在兩池的中央各豎立著一根長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標桿。當陽光斜照時就會在池底形成桿的影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水的池中標桿影子較長
B.未裝水的池中標桿影子較長
C.兩池中標桿影子長度相同
D.裝水的池中標桿沒有影子
16.像是幾何光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下列關于像的認識正確的是
A.虛像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實像和虛像人眼都能看到,人眼能看到實像是由于物體發(fā)出的光能進入人眼,人眼能看到虛像則是由于物體發(fā)出的光不能進入人眼
C.光學元件成虛像時像距都等于物距,成實像時像距與物距的關系則有多種情況
D.實像能用光屏承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17.將一凸透鏡正對太陽,可在距凸透鏡15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F(xiàn)將該凸透鏡和蠟燭、光屏安裝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可以在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縮小的像
B.僅在凸透鏡左側附近放一合適的凹透鏡,可模擬近視眼的矯正
C.將蠟燭移到30 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將蠟燭移到40 cm刻度處,移動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三、作圖與實驗題(第18小題5分,第19小題8分,第20小題8分,第21小題12分,第22小題12分,共45分)
18.豎直的墻面上有一塊平面鏡MN,人站在平面鏡前,他的腳前有一枚硬幣(如圖中點A所示)。請你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人看到硬幣的像的光路圖。
答案:如圖所示
19.如圖所示,F為凸透鏡的焦點,BC為某光線經(jīng)過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與BC對應的入射光線和光線BC經(jīng)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答案:如圖所示
20.小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一細光束斜射到空氣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1)為了更清晰地觀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辦法是 向水中滴幾滴牛奶(合理即可,2分) ;
(2)實驗中所作出的折射光路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折射角 大于(2分)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觀察到折射角 增大(2分) (選填“增大”或“減小”);
(3)小宇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若不斷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會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時, 折射光線消失(2分) 。
21.小明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紙上畫出表示玻璃板前后兩表面的位置MM'和NN'。
(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玻璃板的厚度,其讀數(shù)為 0.30(2分) cm;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觀察到棋子在玻璃板中有兩個像,一個較亮、另一個較暗。較亮的像是光線經(jīng) MM'(2分) (選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
(3)為驗證“像是虛像”的猜想,小明將一張白卡片放在 像(2分) 的位置, 直接(2分) (選填“直接”或“透過玻璃板”)觀察卡片上有無棋子A的像;
(4)將棋子B(圖中未畫出)放到玻璃板后,使它與較亮的像重合,并測量棋子A的右端到MM'的距離lA和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離lB。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像到反射面的距離 大于(2分) (選填“小于”或“大于”)物到反射面的距離;
(5)實驗中,像與物到反射面的距離存在差值,小明對此很感興趣。他想探究影響這一差值大小的因素。請幫小明提出一條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 像與物到反射面的距離存在差值與玻璃板的厚度有什么關系(2分) 。
22.如圖所示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圖,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 cm。
(1)為了便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環(huán)境應該 較暗(2分) (選填“較亮”或“較暗”)一些;
(2)組裝并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主光軸(2分) 上;
(3)如圖所示,當蠟燭距離凸透鏡40 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縮小(2分)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日常生活中 照相機(2分)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
(4)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焦距為30 cm的凸透鏡,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 不能(2分) (選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地呈現(xiàn)在光屏上,理由是 像距過大,超出了光具座提供的長度(2分) 。
題 號
一
二
三
總 分
得 分
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 案
A
B
C
D
B
D
B
次數(shù)
1
2
3
4
lA/cm
5.40
7.15
9.80
12.50
lB/cm
5.20
6.96
9.61
12.32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本冊綜合復習練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作圖與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粵滬版八年級上冊本冊綜合同步訓練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實驗題,計算與推導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本冊綜合綜合訓練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實驗題,計算與推導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