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試卷
親愛的同學:在你答題前,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注意事項。
1.本試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全卷共8頁,七大題,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2.答題前,請將你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并在“答題卡”背面左上角填寫姓名和座位號。
3.答第Ⅰ卷(選擇題)時,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
4.答第Ⅱ卷(非選擇題)時,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筆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無效。
5.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
預祝你取得優(yōu)異成績!
第Ⅰ卷(選擇題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題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它自己的新詞語,有些被時光的河流所______,有些則______下來,______與生動了平穩(wěn)的語言之湖,更能______新時代的觀念與行動方式。
A. 沖散 沉淀 豐富 貼合B. 沖刷 沉淀 豐富 適合
C. 沖散 沉沒 豐厚 貼合D. 沖刷 沉沒 豐厚 適合
2. 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中央對武漢的政策支持,為疫后經(jīng)濟重振和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注入了一股強勁動力。
B. 北斗系統(tǒng)在其“收官星”發(fā)射后成功布陣太空,將全球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導航服務。
C. 疫情期間嚴格而專業(yè)的信息發(fā)布制度,第一時間有效地回應了公眾關切和社會共識。
D. 為解決因管網(wǎng)“腸梗阻”導致的漬水問題,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繼上馬。
3. 下列各句標點符號使用不規(guī)范的一項是( )
A. 文學的條件很簡單:有話值得說,說得恰到好處。有話值得說,內(nèi)容才充實;說得恰到好處,形式才完美。
B. 雪花六角,晶瑩且輕盈,可謂天之魂魄,雨之精靈。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 風大起來了,湖畔的樹木花草開始搖動起來。樹葉的摩擦聲響起來,一直響到整個世界都充滿它們的喧嘩、呼嘯。
D.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詩意是繽紛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尋找,去感受,它就會時時出現(xiàn)在你的眼簾,蕩漾在你的心胸。
二、(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讀書就是要“過河拆橋”
①我的讀書經(jīng)驗總結起來有四點: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說第一點,古今中外,積累起來的書真是浩如煙海,書雖多,有價值的還是少數(shù)??梢园褧譃槿悾谝活愂且x的,第二類是可以泛讀的,第三類是僅供翻閱的。
③哪些書是值得精讀的呢?自古以來,已經(jīng)有一位最公正的評選家,有許多推薦者向它推薦好書。這個評選家就是時間,這些推薦者就是群眾。歷來的群眾,把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書推薦給時間,時間照著他們的推薦,把那些沒有永久價值的書都刷下去了,讓那些有永久價值的書流傳下來,現(xiàn)在我們所讀的古典著作都是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這一類的書都是應該精讀的。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fā)展,這些書之中有些還要被刷下去,不過直到現(xiàn)在為止,它們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讀書的時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語言文宇關。攻這道關的時候,要先做許多準備,用許多工具,如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之類。
⑤有句老話“言不盡意”,意思是說,他所說的話總比他的意思少,因為語言總離不了概念,概念對于具體事物來說,總不會完全合適,不過是一個大概輪廓而已,有些意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
⑥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即使書中的字都認得,話全懂了,還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從前有人說,讀書要注意字里行間,又說讀詩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這都是說要在文字以外體會它的精神實質(zhì)。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語言文字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個意思,最好扔了拐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意忘言”,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過河拆橋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讀書中,就是要過河拆橋。
⑧知其意之后,還要明其理,理是客觀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觀的認識和判斷,也就是客觀的道理在他主觀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觀客觀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總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觀上的反映、體會和判斷,和客觀的道理總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讀書僅至知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于為前人所得的意所誤。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當然也是主觀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觀的理,但我還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較,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較正確,這個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處理事務,解決問題。
⑩讀書到這個程度就算是把書讀活了,就是書為我所用、讀書就算讀到家了。
(原文/馮友蘭,基于命題需要改寫)
4. 下列對讀書“精其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讀書要“精其選”是因為書籍雖繁多,但有價值的書還是不多。
B. 時間是“精其選”最公正評選家,相對而言,讀者只起推薦作用。
C. 我們今天所讀的古典著作,都是經(jīng)過時間考驗能夠永久流傳的。
D. 時間精選出來的作品是值得精讀的,需要細細品味,反復咀嚼。
5. 下列對讀書“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讀書要“知其意”,因為與豐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語言,表意是有限的,會出現(xiàn)“言不盡意”的情況。
B. 讀書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語言文字這個拐杖,才可體會文字以外的精神實質(zhì)。
C. “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領會字里行間的意思,體會“弦外音”“味外味”。
D. 本文的標題是“讀書要‘過河拆橋’”,這里的“過河拆橋”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6. 下列對讀書“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因為作者表達的意與客觀的理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讀書還要進一步“明其理”。
B. “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觀認識和判斷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觀的理。
C. “明其理”的過程中,讀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經(jīng)過比較、補充、糾正,能得到客觀的理。
D. “明其理”之后,讀者會獲得較為正確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導下處理事務,解決問題。
三、(共12分,每小題3分)
7.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題。
答人
【唐】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選自《千家詩》)
下列對本詩內(nèi)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第一句“偶來”可以看出詩人的隨心隨性。
B. 從第二句的“高枕”可以體會到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 從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 從整首詩來看,隱者形象是無拘無束、超凡脫俗的。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為著姓,恂初為郡功曹,太守耿況甚重之。
王莽敗,更始①立,使使者徇郡國,曰:“先降者復爵位。”恂從耿況迎使者于界上,況上印綬,使者納之,一宿無還意,恂勒兵入見使者,就請之。使者不與,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脅之邪?”恂曰:“非敢脅使君,竊傷計之不詳也,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使君建節(jié)②銜命,以臨四方,那國莫不延頸傾耳,望風歸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墮大信,沮③向化之心,生離畔之隙,將復何以號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為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只更生亂。為使君計,莫若復之以安百姓。”使者不應,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況。況至,恂進取印帶況。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詔之,況受而歸。
(節(jié)選自《后漢書·寇恂列傳》)
【注釋】①更始:指“更始帝”劉玄,他奪取王莽政權,登上帝位,②建節(jié):執(zhí)持符節(jié),①沮:毀壞。
8.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使者納之 納:收下B. 恂勒兵入見使者 勒:率領
C. 竊傷計之不詳也 傷:擔憂D. 國信未宣 宣:宣布
9.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為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只更生亂
A.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為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只更生亂
B.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為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只更生亂
C.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為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只更生亂
D.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只更生亂
10. 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寇恂出身名門望族,起初擔任上谷郡功曹時,很受太守的器重。
B. 使者拒絕了寇恂提出的發(fā)還耿況印綬的請求,指責他威脅自己。
C. 寇恂指出使者的行為會毀掉國家信義,將無法再號令其他郡國。
D. 經(jīng)過寇恂的勸說,使者下令召來耿況,以新帝的名義任命了他。
11. 將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為使君計,莫若復之以安百姓。
五、(26分)
閱讀《水滸傳》的節(jié)選部分,完成下面小題。
張教頭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管待兩個公人。酒至數(shù)杯,只見張教頭將出銀兩,赍發(fā)他兩個防送公人已了,林沖執(zhí)手對丈人說道:“泰山在上,年災月厄,撞了高衙內(nèi),吃了一場屈官司,今日有句話說,上稟泰山: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已至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面紅耳赤,半點相爭,今小人遭這場橫事,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wěn),誠恐高衙內(nèi)威逼這頭親事,況兼青春年少,休為林沖誤了前程,卻是林沖自行主張,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鄰在此,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并無爭執(zhí)。如此林沖去的心穩(wěn),免得高衙內(nèi)陷害?!睆埥填^道:“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yǎng)贍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內(nèi)便要見,也不能夠。休要憂心,都在老漢身上。你在滄州牢城,我自頻頻寄書并衣服與你,休得要胡思亂想,只顧放心去,”林沖道:“感謝泰山厚意,只是林沖放心不下,枉自兩相耽誤,泰山可憐見林沖,依允小人,便死也暝目,”張教頭那里肯應承。眾鄰居亦說行不得。
12. “情義”是《水滸傳》要表現(xiàn)的主旨之一,選段中林沖做了什么有情有義的事?請簡要概括。
13. 選段中,林沖除了有情有義之外,還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用兩個詞語分別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光榮的父輩
①近來屢被問及,兒子出生,你有何變化?
②我想了想,說,兒子到來,我的憂愁成倍增加。這不完美的生活環(huán)境,這不及格的現(xiàn)實世界,這群不稱職的父輩,為新生命埋伏了太多的敵人。而嬰兒卻被蒙在鼓里,他們從完美的大自然母腹中,從最柔軟的烏托邦里,滿心歡喜地跑來,嘴角掛著幸福的微笑。
③嬰兒,那么“小”又那么“新”,這讓他們有了一抹無辜和神圣,足以讓天下人心生愛憐并自慚形穢。在赤裸的嬰兒身上,你看不到年份,時代和社會的蛛絲馬跡,今天“哇哇”大哭的這個嬰兒,和一千年前的那個嬰兒是同一個,并無二致,博客上,有網(wǎng)友留言,說:“你頭像的娃娃照片和我家娃姓特像!”我激動地回復:“嬰兒都非常像,我覺得,嬰兒是天下人共同的孩子……”生命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都非常像,他故意讓你分不清誰是誰家的,這很好,這樣,孩子就能輕易繳獲天下人的愛憐。是的,自從兒子降生,我看每個嬰兒的目光都是一樣的,心里的柔軟都是一樣的。那微小的體重,會激起你心里巨大的水花,你會有一種甜蜜的沉重和責任感;那汪從未滑過陰影的眸子,會增添你奮斗的沖動和正義感,你會陡然覺得,作為“父輩”,自己就像一棵樹,高大而正直,身披霞光。
④兒童節(jié)前,一家報紙約我寫點話,給初來乍到的小人兒,其實,我對孩子沒啥可說的,我想的是自己的同類——為人父母者。
⑤在家庭單元內(nèi),在一對成人和親子之間,愛,顯得崇高而結實,每個人都愛懷里的孩子,孜孜以求他的前途和未來,皆甘愿含己哺子,以自己的虧損來滋補孩子。但若換個角度,跳出血緣和家族,論及所有父母和所有孩子,一代人和下代人之間的全盤關系時,荒謬來了,這群父輩竟是最自私、冷漠、貪婪和不可理喻的。睜眼看看吧,他們決心把一個怎樣的世界交付給后代呢?瘋狂地采掘、吞噬、排泄、揮霍,毀壞、透支,江河、土壤、森林、礦產(chǎn)、能源、海洋乃至大氣……除了億萬噸垃圾,他們可曾想給后代留下什么?可居住土地銳減,大量淡水被污染,也許將來,連新鮮空氣都要像牛奶一樣裝進袋子里了,誰有錢誰就多吸幾口。難道我們今天對孩子的期許,對其學業(yè)和智力的督促,就是指望在未來的生存大戰(zhàn)中,自家孩子能優(yōu)先享受那袋空氣嗎?
⑥是時候了,我們該超越血緣和家族對“愛”的觀念的限制,換一種大視野和大邏輯,用“家園”替代“家庭”,用“家國”替代“家族”,讓“愛”在天下父母和天下孩子之間重新鋪開,這才是父母能給孩子的大愛。
⑦我們能給孩子的最貴重的禮物是什么?不是存折、股權、房產(chǎn)、門第,是尚能提取的藍天、凈水、森林、祖宗家底!是一個被健康的制度、法律、契約、美德所扶正的社會!你以為他躲得過貧困即能躲過毒大米、毒豆芽、毒牛奶、毒空氣嗎?后人可重復我們的愛,但不應重復我們的恨,不應重復我們的憤怒和冒煙的心情。
⑧當現(xiàn)在的生活在很多方面不及格時,我想,我們必須奮斗,必須投身于改變,有些任務應在我們這代人身上完成,否則在未來人的眼里,我們將不是讓人尊敬的老人,我們將配不上歲月的愛戴。懷抱決心、共識和緊迫感行動起來,為天下孩子盡一項集體義務。這樣的一代父輩,才能分娩出下一梯隊的美好人生,我們對子孫的祝福才誠實有效,我們才是懷揣真愛的父輩,才是光榮的一代父輩。
(原文/王開嶺,基于命題需要改寫)
14. 第②段中,作者面對新生命的降臨卻說“我的憂愁成倍增加”,請簡要概括其原因。
15. 第③段中,作者強調(diào)嬰兒的相同相似,其意圖是什么?
16. 第⑤段中,作者說“荒謬來了”,這里的“荒謬”指的是“父輩”什么樣的行為?請簡要概括。
17. 作者認為,“父輩”該怎么做才算是“光榮的父輩”?請結合⑥~⑧段內(nèi)容分條概括。
六、(8分)
根據(jù)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人們的一些觀念和習慣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許多新的生活方式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
學校決定開展以“與時俱進,健康生活”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8. 請根據(jù)你對疫情期間人們生活觀念的了解和生活習慣的觀察,總結出三個不同方面的新的生活方式。
19. 在班會上,同學們圍繞“疫情期間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否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請就此話題表達你的觀點和理由。100~120字。
七、(50分)
20.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7歲的小睿在小區(qū)騎車時撞倒了一個3歲的小朋友,既沒有道歉,也沒有留下聯(lián)系方式。媽媽了解情況后認為:小睿應該正視錯誤,承擔過失;父母也應該擔起責任,加強教育,于是他們寫了一份特殊的“尋人啟事”尋找被撞的孩子及其家長。啟事上,媽媽寫下了一段文字表達歉意,表示愿意支付檢查和治療的全部費用;小睿也親手寫下了道歉的話。小睿剛上小學,有些不會寫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媽媽也沒有代筆。
擔當,無論年齡;擔當,不分身份,事無巨細都顯擔當,大事難事更須擔當。
勇于擔當,才能有所作為。
請你根據(jù)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jīng)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文章。
要求:依據(jù)材料的整體語意立意,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
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真題(原卷版),共7頁。
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真題(原卷版),共7頁。
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語文真題(原卷版),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