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紅旗渠被稱為“人工天河”。在修渠過程中的下列做法不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
A.炸藥爆破
B.燒制石灰
C.錘鑿巖石
D.燒火做飯
2.下列做法與建設“美麗中國”不相符的是( )
A.研制開發(fā)清潔能源B.工業(yè)廢氣任意排放C.分類回收生活垃圾D.積極踐行綠色出行
3.面粉加工廠、加油站、煤礦礦井等場所均需要張貼的標志是( )
A.
B.
C.
D.
4.下列關于化學與健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攝入越多越好
B.油脂和維生素不屬于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
C.誤食重金屬鹽,可喝鮮牛奶或蛋清應急解毒
D.食物纖維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食物中的纖維素對人體毫無意義
5.奧司他韋()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傳播,起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下列對奧司他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分類角度看:屬于無機物
B.從量的角度看: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7
C.從組成角度看:含有氧元素,屬于氧化物
D.從結構角度看:分子中碳、氫、氮、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8:14:1:2
6.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氫氧化鈉溶液,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7.科學家在深海海底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未來太陽能發(fā)電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屬于非金屬元素
B.元素符號是Te
C.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52
D.相對原子質量為127.6g
8.1800年,人類電解水獲得成功。某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該實驗時,發(fā)現(xiàn)左、右兩側試管內氣體體積比略大于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已知:①相同條件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
②常溫常壓時,1L水可溶解0.031L、0.57L。
A.水在通電時發(fā)生化合反應
B.實驗時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則導電性增強
C.從實驗結果可以確定,相同條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的小
D.若右側試管內產(chǎn)生少量,也會使左右兩側試管內的氣體體積比略大于2:1
9.用“”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模擬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的“ ”和“ ”兩種分子均為同種原子構成
B.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
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D.反應后的物質是混合物
10.下列依據(jù)證據(jù)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A.AB.BC.CD.D
11.實驗室用氯化鈉配制50g質量分數(shù)為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3g
B.氯化鈉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量
C.俯視量筒讀數(shù)會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等
12.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題
13.化學改變世界,科技改變生活。請回答:
(1)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領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鋁合金等,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我國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石墨烯性能優(yōu)良,用途獨特,比如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__性。
(3)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其中橡膠屬于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屬材料
b.有機高分子材料
c.復合材料
(4)我國在氫能汽車研發(fā)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氫為燃料的電池技術。氫氣作為理想能源前景廣闊,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氫能源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
三、計算題
14.為了測定某小蘇打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小蘭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向盛有10g樣品的燒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為90g,反應后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為95.6g。(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酸發(fā)生反應)
(1)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_g。
(2)求該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四、問答題
15.氧化鎂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礦石由MgO、、CuO和組成用它制備氫氧化鎂的流程示意圖如下。
資料:部分金屬陽離子以氫氧化物形式形成沉淀時溶液的pH見下表。
(1)圖中操作Ⅰ和Ⅱ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3)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后控制pH為7~9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溶液B與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五、實驗題
16.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利用如下裝置進行氣體制取及相關實驗研究,請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2)為了研究氧氣的性質,小明欲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較純凈的氧氣,他選擇的制取裝置是____________(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裝置F中,把紅熱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時,為充分利用集氣瓶中的氧氣,使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具體的操作為____________。
(4)同學們在制取二氧化碳時,發(fā)現(xiàn)收集到的氣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17.老師在實驗室將浸泡了硫酸銅溶液的藍色濾紙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到濾紙變白色,由濕潤變干燥后燃燒起來;在燃燒后的灰燼中有少量紅色固體。同學們很好奇,對紅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問題】紅色固體是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①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溶液為藍色;無水硫酸銅是一種白色固體;溫度達到200℃時,開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種氧化物,反應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②溫度超過1 000℃時,CuO分解生成紅色的;難溶于水,但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生成和Cu。
【猜想與假設】猜想1:紅色固體是Cu;
猜想2:紅色固體是;
猜想3:紅色固體是________________;
猜想4:紅色固體是。
【進行實驗】將紅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猜想________________成立。
【交流討論】(1)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4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加熱時,浸有硫酸銅溶液的濾紙剛開始不燃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受熱分解生成CuO和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濾紙的組成元素是C、H、O,實驗中產(chǎn)生銅的原因可能是濾紙在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碳與分解產(chǎn)生的氧化銅發(fā)生了反應;同時該實驗還說明濾紙的著火點低于1 00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錘鑿巖石的過程中只涉及巖石顆粒大小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包含化學變化。炸藥爆破、燒火做飯涉及燃燒,燒制石灰涉及高溫煅燒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均包含化學變化。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解析:面粉加工廠、加油站、煤礦礦井等場所的空氣中存在具有可燃性的粉塵或氣體,為防止發(fā)生爆炸,應禁止煙火。A是我國國家節(jié)水標志,B是腐蝕品標志,C是禁止煙火標志,D是我國制定的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
4.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與健康的有關知識。人體必須攝入一定量的營養(yǎng)元素,但并不是越多越好,A選項錯誤;油脂、維生素、糖類、蛋白質、無機鹽和水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通常由食物獲取,B選項錯誤;重金屬鹽有毒,能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人誤食可喝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蛋清等解毒,C選項正確;食物中的纖維素能促進人體消化,D選項錯誤。
5.答案:D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碲帶有“石”字旁,屬于非金屬元素,A正確;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號,則碲元素的符號是Te,B正確;元素周期表單元格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則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52,C正確;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符號為“1”,常省略不寫,故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7.6,D錯誤。
8.答案:A
解析:水在通電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發(fā)生了分解反應,A錯誤;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導電性會增強,B正確;左、右兩側試管內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說明水中溶解的氫氣比氧氣少,即相同條件下,氫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氣的小,C正確;若右側試管中產(chǎn)生少量的臭氧,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不變,則右側試管中產(chǎn)生氣體的分子數(shù)會減少,導致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減小,同時常溫常壓下臭氧的溶解度比氧氣的溶解度大,也會使左、右兩側試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略大于2:1,D正確。
9.答案:C
解析:A、“”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單質分子,故“ ”和“ ”兩種分子均由同種原子構成,選項正確;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選項正確;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參加化學反應的是兩種物質,反應后只生成了一種新物質,故反應為化合反應,選項錯誤;D、反應后存在兩種分子,代表兩種物質,故反應后的物質是混合物,選項正確。故本題選C。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C
解析: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50g×6%=3g,A正確;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藥品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B正確;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俯視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液體體積偏小,導致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偏大,C錯誤;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等,D正確。
12.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根據(jù)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情況可以證明呼出氣體比吸入空氣的含量多,故A正確;
B、濃氨水和酚酞試液的燒杯放入倒扣的大燒杯中時,會看到酚酞試液變紅的現(xiàn)象,從而能夠說明氨氣的分子從氨水的燒杯進入到盛有酚酞試液的燒杯,能夠探究分子運動的現(xiàn)象,故B正確;
C、燒杯內壁出現(xiàn)水霧,說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說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故C正確;
D、硫燃燒雖然消耗了氧氣,但生成二氧化硫氣體,所以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D錯誤。
故選D。
13.答案:(1)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2)導電
(3)b
(4);熱值高(或無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3)橡膠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4)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氫氣作為理想燃料優(yōu)點是熱值高,產(chǎn)物是水,對環(huán)境無污染。
14.答案:(1)4.4
(2)解:設參加反應的碳酸氫鈉的質量為x。
該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答:該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84%。
解析:(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0g+90g-95.6g=4.4g。
(2)根據(jù)反應中碳酸氫鈉、二氧化碳的質量比以及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可計算出參加反應的碳酸氫鈉的質量,因為“恰好完全反應”,則該質量為10g樣品中所含碳酸氫鈉的質量,進而可計算出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
15.答案:(1)過濾
(2)
(3)使形成、沉淀而除去,而不形成沉淀,使產(chǎn)品的純度和產(chǎn)率更高
(4)
解析:
16.答案:(1)鐵架臺
(2)A、D;
(3)將紅熱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瓶中
(4)所用鹽酸為濃鹽酸(或澄清石灰水已變質等,合理即可)
解析:(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為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應選擇裝置A作為發(fā)生裝置,且制取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排水法收集,即應選擇裝置D作為收集裝置。
(4)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HCl氣體遇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形成鹽酸,氫氧化鈣被鹽酸消耗,故不會出現(xiàn)渾濁;澄清石灰水完全變質后遇不會生成沉淀。
17.答案:Cu、;1;反應物中沒有鐵元素,不能生成氧化鐵;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如果濾紙燃燒時溫度超過1000℃,則最終固體中會有;
解析: 【猜想與假設】
猜想1:紅色固體是Cu;
猜想2:紅色固體是;
猜想3:紅色固體是Cu、;
猜想4:紅色固體是。
故填:Cu、。
【進行實驗】
將紅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猜想1成立,這是因為氧化亞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變藍色,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溶液變黃色。
故填:1。
【交流討論】
(1)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4不成立,理由是反應物中沒有鐵元素,不能生成氧化鐵。
故填:反應物中沒有鐵元素,不能生成氧化鐵。
(2)加熱時,浸有硫酸銅溶液的濾紙剛開始不燃燒,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故填: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實驗中,受熱分解生成CuO和,這是因為硫酸銅中硫元素化合價是+6,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也是+6。
故填:。
(4)濾紙的組成元素是C、H、O,實驗中產(chǎn)生銅的原因可能是濾紙在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碳與分解產(chǎn)生的氧化銅發(fā)生了反應;同時該實驗還說明濾紙的著火點低于1000℃,理由是如果濾紙燃燒時溫度超過1000℃,則最終固體中會有。
故填:如果濾紙燃燒時溫度超過1000℃,則最終固體中會有。
選項
證據(jù)
結論
A
1滴水約含個水分子
水分子體積很小
B
Cu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Ag和
Cu的金屬活動性比Ag的強
C
向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chǎn)生
該固體一定是
D
白磷在熱水中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燃燒
氧氣能支持白磷燃燒
選項
A
B
C
D
實驗方案
目的
探究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中含量
探究分子在不斷運動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沉淀物
開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這是一份2021屆中考化學仿真模擬卷 重慶地區(qū)專用,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計算題,問答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屆中考化學仿真模擬卷 山西地區(qū)專用,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計算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屆中考化學仿真模擬卷 江西地區(qū)專用,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選擇填空題,問答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