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點1 定滑輪和動滑輪1.如圖所示,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提起物體A,不考慮摩擦,三個力的大小關系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2.如圖所示,用一個動滑輪將重120 N的物體勻速提起(動滑輪重、摩擦忽略不計),所用拉力為( )A.120 N B.60 N C.240 N D.30 N
3.觀察如圖所示的人們利用簡單機械的情景。其中,甲的目的是________,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物體重1 000 N,如果用一個定滑輪提起它,要用________N的力;如果用一個動滑輪提起它,要用________N的力。(不計摩擦及滑輪自重)
4.(2017·上海)如圖(a)、(b)所示,分別用力F1、F2勻速提升重為10牛的物體,圖________中的滑輪可以看作省力杠桿;圖(a)中,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力F1的大小為________牛,物體受到合力的大小為________牛。
5.(教材改編題)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來提升一個物體,拉力F豎直向上。動滑輪其實就是一個變形的杠桿。請在圖中標出它的支點O,并畫出F的力臂l。
知識點2 滑輪組6.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升600 N的重物時,人手實際需要提供的拉力應該是( )A.小于200 N B.等于200 N C.大于200 N D.大于300 N
7.在圖中用線代表繩子,將兩個滑輪連成省力的滑輪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繩使重物升起。
8.(原創(chuàng)題)如圖為家庭手搖升降晾衣架結構圖,當順時針搖動手柄時,橫梁上升。下列滑輪屬于動滑輪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如圖所示,健身員向下擺動腳踝使細繩拉著物體緩慢提升時,圖中的滑輪是( )
A.定滑輪,可省力B.動滑輪,可省力C.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D.動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10.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 )
11.同一物體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勻速移動。如圖所示,拉力分別為F甲、F乙、F丙,不計滑輪與輕繩間的摩擦,比較它們的大小,則有(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12.如圖是小聰為拉船靠岸而設計的甲、乙兩種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則應選用______(選填“甲”或“乙”)方案,因為采用這種方案可以________。(不計機械的自重及摩擦)
13.(原創(chuàng)題)如圖所示,是一小女孩利用滑輪組吊起一頭牛。若牛的重力為3000 N,每個滑輪的重力均為2.5 N,忽略繩子和木棒重力及摩擦,則小女孩所用的拉力為________N,若牛距離地面的高度為1 m,現(xiàn)在想把牛放下來,則小女孩需放掉________m長的繩子。
14.一位同學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 000 N,而繩子最多只能承受400 N的拉力。請你在圖中畫出符合要求的繩子繞法。
15.如圖所示是小海同學“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的實驗裝置。他按如圖所示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2)比較測力計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3)把鉤碼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較乙和丙實驗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如果要同時兼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則應選擇________。
費距離(或移動更多的距離)
16.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60 kg的人,站在質(zhì)量為30 kg的吊籃內(nèi),他至少用________N的拉力拉住繩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籃在空中保持靜止。(g取10 N/kg)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十章 機械與人第二節(jié) 滑輪及其應用習題ppt課件
這是一份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十章 機械與人第二節(jié) 滑輪及其應用習題課件ppt
這是一份滬科版八年級全冊第二節(jié) 滑輪及其應用課文ppt課件,共3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定滑輪,動滑輪,尋找支點,L12L2,小組討論,Snh,例題反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