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課時
教學內容
加減混合
教材第67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五。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
2.掌握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
3.初步學習用加減混合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重點難點
掌握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
教具學具
課件(或投影),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 學前準備
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后說一說計算順序。
3+2+1= 5+3+2=
8-2-3=10-5-3=
二 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1)先出示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的畫面。
啟發(fā):這幅圖反映了什么內容,你能提出一個什么數(shù)學問題?
引導說出: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這個問題。
提問:怎樣求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4+3
(2)再顯示從7只天鵝里飛走2只的場面。
提問:湖里的天鵝只數(sh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現(xiàn)在還有幾只天鵝?
老師配合學生說的在4+3后面板書“-2”,把算式寫完整:4+3-2。
提問: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減2?
引導說出:因為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3只后又飛走2只,只有從原來的4只和又飛來的3只這兩部分合起來的總數(shù)里減去飛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數(shù)。
(3)引導學生結合畫面,說一說算式4+3-2所表示的意義。(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求現(xiàn)在有天鵝的只數(shù))
(4)學習4+3-2的計算順序和方法。
引導學生討論:結合圖上的天鵝只數(shù)的變化過程,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組織匯報、交流計算方法。
根據(jù)學生說的出示:4+3-2并標明計算順序:
提問:第二步是幾減2,為什么呢?
引導回答:第二步是7減2,因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兩個數(shù)相加的得數(shù)減去2,也就是從7只里又飛走2只,所以用7減2。
2.學習例2。
(1)出示“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后,又飛來3只”連續(xù)變化的畫面。
(2)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說圖意,寫出算式。
結合學生說的板書:4-2+3=
啟發(fā)思考:上面的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導說出:先算4-2=2,再算2+3=5,配合學生說的出示思維線。
提問:為什么要先算減法?
引出:因為只有用減法先算出從4只天鵝中飛走2只還剩下幾只,才能再算出又飛來3只后,湖里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提問:算第二步時是把哪兩個數(shù)相加?
引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數(shù)2和3相加,然后填空。
(3)引導學生總結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計算加減混合算式,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三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 教材第67頁的“做一做”。
(1)引導學生擺小棒,先在桌子上擺6根小棒,然后再擺3根,最后又拿走4根。
(2)讓學生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準確地把算式6○ ○ = 填寫完整,并在最后的 里填上得數(shù)。
(3)讓學生結合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算式6+3-4=5所表示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練習十五的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插圖,明確要求,然后用線把算式和得數(shù)連起來。
3.練習十五的第2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檢查,指導學生寫算式的格式。
4.練習十五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最后交流計算方法。
5.練習十五的第4題。
老師先明確要求,然后由學生獨立完成。
6.練習十五的第5題。
這是一道游戲性質的習題,練習時可設計成一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際感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四 思維訓練
1.練習十五的第6題。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3+2+( )=9 2+( )+4=8
5-0-( )=3 9-4-( )=0
參考答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 6+3-4=5
2.略
3. 4+5-7=2 3+7-2=8 抄寫略
4. 10 2 9 6 4 1
5.橫行:8 豎列:8 橫行相加:10 8 9 豎列相加:8 9 10
6. 6 10 5 8 9 6 2
思維訓練
1.4 3 1 2 5 0
2. 4 2 2 5
板書設計
加 減 混 合
加減混合運算,無論是先加后減,還是先減后加,都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
計算。先算第一步,然后用第一步的結果和第三個數(shù)相加(減)。
備課參考
教材與學情分析
加減混合在編排上與連加、連減基本相同,也是配合例題各安排了一幅情景圖,用圖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和計算順序,同時還在算式中用線標明計算順序和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例1是先加后減的混合計算,教材先用圖表明湖里有4只天鵝,飛來3只,一會兒又飛走了2只,然后根據(jù)畫面所反映的天鵝只數(shù)的變化過程引出算式4+3-2。這一方面直觀地反映了先加后減的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另一方面又表明計算順序。例2采用了同樣的編排方式,所不同的是第一步計算的得數(shù)教材沒有標明,留給學生自己去填寫。這樣處理,有利于學生從看著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計算第二步逐步過渡到將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記憶在頭腦里去完成第二步計算,以此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課堂設計說明
教學例1時,用動態(tài)的畫面生動地反映出湖里天鵝只數(shù)先增加后減少的變化過程,然后引導學生抽象出加減混合算式:4+3-2。得出算式后不要急于計算,讓學生再對照畫面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學生對加減混合算式的認識。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確定的計算順序先算出“4+3”的得數(shù)“7”,進一步感受計算的順序和第一步計算的得數(shù)。算第二步時,要注意提醒學生思考:用哪個數(shù)減去2,使學生更明確地認識到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shù)“7”減去“2”,從而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增強對計算過程的感受。教學例2時,讓學生對照情景圖先說出“4-2+3”的意義,再說一說計算的順序,最后由學生獨立進行計算。計算后讓學生說一說第二步是用哪個數(shù)跟3相加的,這個數(shù)是怎么來的,以此加深學生對其計算過程的理解和感受。
練習第67頁“做一做”時,要重視學生擺小棒的操作過程,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對加減混合計算意義的理解,感受計算順序及過程。
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案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導入.,指導探索,鞏固練習.,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