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學情分析
七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經(jīng)過上學期一學期的學習,對新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基本適應,老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已經(jīng)掌握。在上學期學習中,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要求與方法已基本了解,本學期旨在夯實學生基礎,并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人文教育,其實質是“成人”的教育,其核心是培養(yǎng)人文精神。人文教育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和豐富的知識基礎。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用純粹的人文知識來灌輸,學生理解起來也有很大難度。因此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以文化人、以身作則,講解和滲透相結合,讓學生細細領會、生發(fā)、沉淀。
(二)課標分析
新課標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要求為:理解中華民族孝悌忠信、禮義康恥的榮辱觀念,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理想追求,錘煉高尚人格。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做人文精神的弘揚者,做中華美德的踐行者。豐富其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從而樹立文化自信。
(三)教材分析
2025年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由原四個單元十課增加至四個單元十一課,知識容量更豐富,學習難度更大。與之前的教材相比有幾點變化。第三單元為新增單元,圍繞“核心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三大主題展開,引領學生思考在今天如何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本課從人文精神“是什么”“有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幾個方面明確概念、列舉表現(xiàn)來指導行動。本框“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主要探討了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內涵、表現(xiàn)形式及意義。結合中華人文精神的表現(xiàn),熟悉認知經(jīng)典的人文內容,從而深化人文精神的概念和表現(xiàn)形式的理解,加深學生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理解,從而進一步踐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人文精神具體展現(xiàn)和學生的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讓學生感知中華人文精神體現(xiàn)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中。(健全人格)
2.通過探討并分析論語的《論語——里仁篇》,《論語——雍也篇》,《論語》經(jīng)典句子。讓同學們進一步理解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內容及意義,感受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奧秘,通過師生之間的共同探討從文化中發(fā)現(xiàn)人文精神的魅力。在結合當代人文示例,如:“六尺巷”“孔子”舞臺劇等,讓學生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政治認同)
3.通過對前文的知識總結和課的序言部分,再次探討中華人文精神有什么重要價值和歷史意義。領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從而增強責任意識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責任意識、政治認同)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xiàn)
難點: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內涵及其對現(xiàn)代生活意義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課堂導入
老師:視頻導入
學生:觀看視頻
老師: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核心思想“仁”“義”“禮”“智”“信”。在當代的價值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包括教育公平,人格典范,人文主義精神,德治理念以及社會文化理想等。其中的人文精神的思想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當今社會具有深遠的啟示和教育意義,更是現(xiàn)代社會的精神財富。
老師:人文精神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有哪些豐富的內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孔子的步伐,打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篇章,一探究竟。
新課講授與深化
老師:請同學們先在本課內容中自主預習以下問題:
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xiàn)(P59)
2.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內涵及意義(P59-61)
3.中華人文精神有什么重要價值和歷史意義?(P58)
老師:本節(jié)課我們的總議題是以人文為本——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
分為兩個子議題,分別是“探——人文之謎”和“解——人文之意”。要學習本節(jié)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文精神。青春期一般是人文精神是對人類文化、價值觀和經(jīng)驗的重視,強調創(chuàng)造力、智慧、情感和共同體感,倡導關注人類尊嚴和核心價值,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與和諧共處。
議題一:“探——人文之謎”
老師:
1.生活中的人文精神有什么?(展示材料,①他是,深藏于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之中;②他是,留于各種影視經(jīng)典之中;③他也可以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2.找一找,還體現(xiàn)在何處?
學生回答(適當討論)
老師:3.結合以上材料,請你給人文精神下一個定義。
師生共同總結:展示議學小結一:1.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xiàn)(P59)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xiàn)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yǎng)。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
議題二:“解——人文之意”
1.老師:展示材料一,論語賞析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何禮?《論語——里仁篇》
學生:嘗試解釋意思,共同總結(如果能以禮治國,那還有什么困難呢?若不能以禮讓治國,還要那個徒有形式的禮有何用?)
老師:展示材料二,六尺巷的故事“窄”與“寬”。
說一說六尺巷的“寬”和“窄”體現(xiàn)哪種中華人文精神,有何意義?
學生:鄰里之間的禮讓,為人處世之間的禮貌
老師:體現(xiàn)了人文精神中的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事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
2.老師:展示材料二,論語賞析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篇》
學生:嘗試解釋意思,共同總結(顏回多么有修養(yǎng)呀,一竹筐飯,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顏回多么有修養(yǎng)呀!”)
老師:孔子對弟子顏回的評價,談談你從中感受到的生活理念。有何意義?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老師:孔子的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豐盈。正是體現(xiàn)出其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人文精神。有了這種人文精神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xiàn)人的價值。
3.老師(過渡):學習了這么多,那大家還熟知孔子的哪些名言名句呢?(學生回答,教師展示ppt內容)結合書本P59探究與分享,探析《論語》的深遠影響還體現(xiàn)在什么方面?中華人文精神哪一方面?有何意義?
學生思考
老師: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語句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或是學會與人交往。那這正是體現(xiàn)出人文精神中“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豐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
4.教師:感受到文字中人文精神的魅力,現(xiàn)在讓我們來放松下,共同欣賞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孔子》。播放視頻。提問:這時的人文精神體現(xiàn)之何處?有何意義?
學生欣賞,并回答。
教師:正是這些藝術者對中華美學的追求和重現(xiàn),體現(xiàn)出人文精神的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出獨特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人文獨有的美。
你還知道哪些賦有中華極致美學的人文代表作品?
學生回答
展示議學小結二:中華人文精神的主要內涵及意義(P59-61)
老師:到這里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大家都已經(jīng)熟悉,但是我們還有一個議學任務沒有解決。中華人文精神有什么重要價值和歷史意義?為什么值得我們如此重視和傳承?
學生思考
教師總結:(1)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xiàn)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yǎng)(2)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造中,發(fā)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三)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探究——連一連P58
六、作業(yè)設計
課前:預習本課知識。
課后:辯一辯:科學更重要,還是人文更重要?
選擇題。
1.下列最能體現(xiàn)“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美學追求的是( )
A. 只注重作品的形式而忽視內涵
B. 作品既有美妙形態(tài)又富有獨特神韻
C. 只追求作品表達的思想而不顧及表現(xiàn)形式
D. 作品只注重寫實而缺乏意境營造
2.列屬于中華民族人文精神內涵的處世方法的是( )
A. 針鋒相對,絕不妥協(xié)
B.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C. 人云亦云,盲目跟從
D. 只強調自我,不顧他人
3.材料:在學校的文化節(jié)上,同學們展示了各種作品,有書法作品體現(xiàn)了筆走龍蛇的神韻,有繪畫作品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意境,還有詩歌朗誦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中華人文精神中的哪種思想?
(2)請談談這種人文精神思想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答案:B B,(1)體現(xiàn)了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2)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能夠增強校園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促進校園文化的和諧發(fā)展等。
體現(xiàn):處事方法 教化思想
美學追求 生活理念
美學追求 生活理念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
七、板書設計
內容: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
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3.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4.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教學反思
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與孔子的思想相結合,實現(xiàn)跨學科的交流。讓學生從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中自主探索人文精神的內涵及意義。同時借用當代典型素材,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從書本中來,走向社會走向人文的現(xiàn)實中,課堂氛圍節(jié)奏把握較好。
不足之處是教學資源的拓展不夠充足,且對學生的自主性開發(fā)較弱,未能很好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沒有過多的學生活動和探究,之后應該對這一點多加注意。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教案設計,共1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具體課時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資源與工具,方法與策略,教學內容設計,作業(yè)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教學設計及反思,共7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