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請在答題紙上規(guī)定的地方解答,否則一律不予評分.
一、填空題(本大題滿分54分)本大題共有12題.考生應在答題紙相應編號的空格內(nèi)直接填寫結(jié)果,1-6題每個空格填對得4分,7-12題每個空格填對得5分,否則一律得零分.
1. 不等式的解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詳解】分析:不等式化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詳解:不等式化為,解得,
∴不等式的解集為,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了分式不等式轉(zhuǎn)化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屬于基礎題
2. 已知向量,若,則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由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標表示求解.
【詳解】解:因為,所以,
得,
解得,
故答案為:-2
3. 設圓方程為,則圓的半徑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將圓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可得出圓的半徑.
【詳解】將圓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可得,故圓的半徑為.
故答案為:.
4. 若,則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兩角和差的余弦公式化簡,再利用周期公式求解.
【詳解】,
故最小正周期為.
故答案為:
5. 若關于的方程的一個虛根的模為,則實數(shù)的值為_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設關于的方程的兩根虛根為,則且,即可求出的值,再代入檢驗.
【詳解】設關于的方程的兩根虛根為,則且,
所以,又,所以,
當時,,所以關于的方程有兩個不相等實數(shù)根,不符合題意;
當時,,所以關于的方程有兩個虛根,符合題意;
所以.
故答案為:
6. 設數(shù)列為等差數(shù)列,其前項和為,已知,則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據(jù)下標和性質(zhì)及等差數(shù)列求和公式計算可得.
【詳解】因為,所以.
故答案為:
7. 在的展開式中,常數(shù)項為__________.
【答案】-252
【解析】
【分析】用二項式定理即可.
【詳解】根據(jù)二項式定理,第r+1項為 ,由于是常數(shù),
,r=5,
其常數(shù)項系數(shù)為=-252.,
故答案為:-252.
8. 設為拋物線上任意一點,若的最小值為,則的值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依題意可得,則,結(jié)合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計算可得.
【詳解】因為為拋物線上任意一點,所以,,
所以,
所以當時取得最小值,依題意可得,所以.
故答案為:
9. 李老師在整理建模小組10名學生的成績時不小心遺失了一位學生的成績,且剩余學生的成績數(shù)據(jù)如下:5 6 6 7 7 7 8 9 9,但李老師記得這名學生的成績恰好是本組學生成績的第25百分位數(shù),則這10名學生的成績的方差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現(xiàn)根據(jù)百分位數(shù)得出該生的成績,再利用方差公式計算.
【詳解】,則該學生的成績?yōu)閺男〉酱笈帕械牡趥€,
故該生的成績?yōu)椋?br>則這10名學生的成績的平均數(shù)為,
方差為
故答案為:
10. 如圖,某建筑物垂直于地面,從地面點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為,從地面點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為,已知相距100米,,則該建筑物高度約為__________米.(保留一位小數(shù))
【答案】66.4
【解析】
【分析】先在和中,根據(jù)仰角分別用建筑物高度表示出和,然后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建立關于的方程,最后求解方程得到的值.
【詳解】在中,已知從地面點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為,即.因為,所以.
在中,從地面點處測得建筑物頂部的仰角為,即.因為,且,所以.
在中,已知米,.根據(jù)余弦定理,將,代入可得:
,即
可得.
則.
故答案為:66.4.
11. 已知為空間中三個單位向量,且,若向量滿足,,則向量與向量夾角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用反三角表示)
【答案】
【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設設,,結(jié)合,,求得和,再結(jié)合向量夾角得坐標表示即可求解.
【詳解】可設,設,
則,
所以,
兩式相減可得:,再代入第一個式子,
可得:
設向量與向量夾角為,
則,
易知對于當即取得最大值,
此時取得最大值,
即的最大值為,時取得,
再由余弦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可知的最小值為,
故答案為:
12. 已知數(shù)列,,并且前項的和滿足:
①存在小于的正整數(shù),使得;
②對任意的正整數(shù)和,都有.
則滿足以上條件的數(shù)列共有__________個.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據(jù)的奇偶性結(jié)合,分析可知,進而可得,,即可求數(shù)列個數(shù),同時排除不滿足條件①的情況.
【詳解】因為,,可知的奇偶性與的奇偶性一致,
對于①:存在小于的正整數(shù),使得,
對于②:對任意的正整數(shù)和,都有,
可知為奇數(shù),即,
令,則,可得或;
令,則,可得或;
綜上所述:對任意的正整數(shù),.
且,可得,,
即確定,不相等,有2種可能,
此時,條件②滿足,
對于數(shù)列可知:均有2種可能,
則滿足條件的數(shù)列共有個,
又因為存在小于的正整數(shù),使得,
可知對任意,不成立,即這種情況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符合題意的數(shù)列共有個.
故答案為:.
二、選擇題(本大題滿分18分)本大題共有4題,每題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考生必須在答題紙的相應編號上,將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13-14題每題選對得4分,15-16題每題選對得5分,否則一律得零分.
13. 已知集合,集合,全集為,則(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絕對值不等式確定結(jié)合,再由集合得交集、補集運算即可求解.
【詳解】,可得
可得:,
所以,
故選:D
14.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不充分條件
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不能保證都是正值,推不出,反之則成立,即可求解.
【詳解】因為在上是增函數(shù),故由可得;
取,,此時滿足,但是不滿足,
綜上,“”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故選:B
15. 研究變量,得到一組成對數(shù)據(jù),先進行一次線性回歸分析,接著增加一個數(shù)據(jù),其中,,再重新進行一次線性回歸分析,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變量與變量的相關性變強B. 相關系數(shù)的絕對值變小
C. 線性回歸方程不變D. 擬合誤差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設變量,的平均數(shù)分別為,,分析可知,.對于AB:根據(jù)相關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和性質(zhì)分析判斷;對于CD:根據(jù)回歸方程和擬合誤差的性質(zhì)分析判斷.
【詳解】設變量,的平均數(shù)分別為,,
則,,即,,
可知新數(shù)據(jù)的樣本中心點不變,仍為,
對于AB:可得,
同理可得,
則相關系數(shù),
可知相關系數(shù)的值不變,變量與變量的相關性不變,故AB錯誤;
對于C:因為,且線性回歸方程過樣本中心點,
即均不變,所以線性回歸方程不變,故C正確;
因為即為樣本中心點,即,
可知殘差平方和不變,
所以擬合誤差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16. 已知圓錐曲線的對稱中心為原點,若對于上的任意一點,均存在上兩點,,使得原點到直線,和的距離都相等,則稱曲線為“完美曲線”.現(xiàn)有如下兩個命題:
①任意橢圓都是“完美曲線”;②存在雙曲線是“完美曲線”.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①是真命題,②是假命題B. ①是假命題,②是真命題
C. ①②都是真命題D. ①②都是假命題
【答案】A
【解析】
【分析】對于命題①,通過考慮以原點為圓心的圓與橢圓上直線的位置關系來判斷;
對于命題②,通過取雙曲線頂點,分析以原點為圓心的圓與雙曲線相關直線的位置關系來判斷.
【詳解】判斷命題①:
已知過橢圓上任意一點作以原點為圓心的圓的切線,分別交橢圓于,兩點,連接.
根據(jù)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當與圓相切時,滿足給定條件.
當與圓相交時,因為圓的圓心是固定的原點,我們可以通過縮小圓的半徑,使得圓逐漸靠近,直到與圓相切;同理,當與圓相離時,擴大圓的半徑,也能使圓靠近直至相切.所以從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動態(tài)調(diào)整角度可知,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圓半徑使得與圓相切,故①正確.
判斷命題②:
當在雙曲線頂點時,過作圓的切線,交雙曲線于另外兩點,.
由雙曲線的性質(zhì)可知,雙曲線在頂點附近的形狀特點決定了,過頂點作圓的切線與雙曲線相交得到的線段,其整體位置與以原點為圓心的圓是相離的.這是因為雙曲線的漸近線性質(zhì)以及頂點處的曲線走向,使得從頂點出發(fā)的切線與雙曲線相交形成的線段不會與圓相切,所以②不正確.
故選:A.
三、解答題(本大題滿分78分)本大題共有5題,解答下列各題必須在答題卷的相應編號規(guī)定區(qū)域內(nèi)寫出必要的步驟.
17. 已知函數(shù)的表達式.
(1)若函數(shù)是奇函數(shù),求實數(shù)的值;
(2)對任意實數(shù),不等式恒成立,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據(jù)奇函數(shù)的定義,即可求解答案;
(2)根據(jù)分離參數(shù)轉(zhuǎn)化為利用單調(diào)性求函數(shù)的最值,即可求解答案.
【小問1詳解】
因為函數(shù)是奇函數(shù), 的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
由,則,
所以.
【小問2詳解】
對任意實數(shù),不等式恒成立,即,
設,
對任意實數(shù)且
因為,所以,所以
所以函數(shù)在上單調(diào)遞減;
,所以 .
18. 如圖,四邊形為長方形,平面,,.
(1)若分別是的中點,求證:∥平面;
(2)邊上是否存在點,使得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大小為?若存在,求長;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存在,
【解析】
【分析】(1)法一:幾何法:取中點,連接、,通過,即可求證;法二:向量法:求得平面法向量取平面的法向量 由,即可求證;
(2)法一:幾何法:作,垂足為,連接,確定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進而可求解;法二:向量法:由線面夾角公式求解即可.
【小問1詳解】
法一:取中點,連接、,
∵,,
∴ ,
∵,,
∴,
∴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 ,
∵平面,在平面外,
∴平面
法二: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
則,,,
,,,
∴,
易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
且在平面外
∴平面
【小問2詳解】
法一:作,垂足為,連接,
∵平面,在平面內(nèi),
∴,又為平面內(nèi)兩條相交直線,
∴平面,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
∴ ,
∴ ,
∴邊上存在點,使得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
法二:設,則,
∴,
易知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設與的夾角為,
則,
解得:,
∴邊上存在點,使得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19. 為測試、兩款人工智能軟件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將道難度相當?shù)臄?shù)學試題從到編號后隨機分配給這兩款軟件測試.每道試題只被一款軟件解答一次,并記錄結(jié)果如下:
(1)分別估計軟件、軟件能正確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概率;
(2)小浦準備用這兩款軟件來解決某次數(shù)學測試中第題(假設其難度和測試的道題基本相同),但該題內(nèi)容還未知,從已往情況來看,該題是幾何題的概率為,是函數(shù)題的概率為.將頻率視為概率,試通過計算來說明小浦應該用哪款軟件解決這道試題?
(3)小浦決定采用這兩款軟件解答道類似試題,其中幾何、函數(shù)各道,每道試題只用其中一款軟件解答一次.將頻率視為概率,小浦比較了這兩款軟件在解答幾何和函數(shù)題上的正確率,決定用表現(xiàn)較好的那款軟件解決其擅長的題型.用、分別表示這道幾何試題與道函數(shù)試題被正確解答的個數(shù),求隨機變量的數(shù)學期望和方差.
【答案】(1)軟件、軟件能正確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概率分別為、
(2)應該使用軟件來解決這道試題.
(3),
【解析】
【分析】(1)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軟件、軟件能正確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概率;
(2)利用全概率公式計算出、軟件分別能解答對第題的概率,比較大小后可得出結(jié)論;
(3)利用二項分布的期望公式和方差公式可求出隨機變量、的期望和方差,由題意可知、相互獨立,可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小問1詳解】
記、軟件能正確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概率為和,
結(jié)合題中數(shù)據(jù)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得,.
【小問2詳解】
記“軟件能正確解答這道題”為事件,“軟件能正確解答這道題”為事件,
“該題為幾何題”為事件.
則,,,,,,
由全概率公式可得.
.
因為,所以軟件能夠正確解決這道試題的概率更大,
故小浦應該使用軟件來解決這道試題.
【小問3詳解】
幾何試題用軟件解答,函數(shù)試題用軟件解答.
因為,,
由二項分布的期望公式可得,,
由二項分布的方差公式可得,,
因為、相互獨立,則,
.
20. 已知橢圓的方程為,右頂點為,上頂點為,橢圓的中心位于坐標原點,兩個橢圓的離心率相等.
(1)若橢圓的方程是,焦點在軸上,求的值;
(2)設橢圓的焦點在軸上,直線與相交于點、,若,求的標準方程;
(3)設橢圓的焦點在軸上,點在上,點在上.若存在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求的長軸的取值范圍.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1)運用離心率公式計算即可;
(2)先求出,得到直線的方程,設的方程為,,,直曲聯(lián)立,運用弦長公式得到,求出即可;
(3)先設出的方程,因為有且的條件,所以任取上一點(不與點重合),算出和直線的斜率.接著設出點的坐標,算出.由于,得出直線方程,進而得到與、的關系.結(jié)合以及曲線方程進一步求解,最后得到長軸取值范圍即可.
【小問1詳解】
由題,橢圓離心率為,橢圓的離心率為,
解得
【小問2詳解】
由題,,,所以,直線的方程為,
設的方程為,,,
聯(lián)立直線與橢圓的方程,代入整理得,
,可得,
由韋達定理可得,,
故
,解得.
所以的標準方程為.
【小問3詳解】
由題,設的方程為,
由題意,且,
任取上一點(不與點重合),則,.
設,則,
直線的方程為,故,
代入得,
因為,解得,
由對稱性,不妨設,代回直線方程可解得,
而點位于上,所以
,
為上任一點,所以為定值,化簡得.
設,為上任一點,即有解.
整理得,,
解得,所以 .
故的長軸長.
21. 定義域為的可導函數(shù)滿足,在曲線上存在三個不同的點,使得直線與曲線在點處的切線平行(或重合).若成等差數(shù)列,則稱為“等差函數(shù)”;若成等差數(shù)列且均為整數(shù),則稱為“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
(1)設,,分別判斷和是否為“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直接寫出結(jié)論;
(2)若為“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求實數(shù)的最小值;
(3)已知的導函數(shù)在上為增函數(shù),且存在一個正常數(shù), 使得對任意,成立,證明:為“等差函數(shù)”的充要條件是為常值函數(shù).
【答案】(1)不是“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是“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
(2)
(3)證明見解析
【解析】
【分析】(1)設公差為,根據(jù)所給定義及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得到,即可判斷;
(2)設公差為,則且,由得到從而確定的最小值;
(3)首先證明充分性,再說明必要性,設公差為,結(jié)合所給定義得到,令,結(jié)合推出為常值函數(shù).
【小問1詳解】
假設成等差數(shù)列,得,
設公差為,則,
對于:直線的斜率,
因為,所以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為,
由題意,恒成立,
取,,則成等差數(shù)列且均為整數(shù),故是“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
對于,直線的斜率,
因為,所以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為,
由題意,
若,則,
令,,則恒成立,所以在上單調(diào)遞減,
所以,即在上恒成立,
即恒成立,所以無解,
故不是“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
【小問2詳解】
因為“整數(shù)等差函數(shù)”,所以成等差數(shù)列且均為整數(shù),
設公差為,則,且,
直線的斜率,
因為,所以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為,
由題意,,
因為,,
所以
,
又的定義域為,有,則,可取使等號成立,故的最小值為.
【小問3詳解】
充分性,因為為常值函數(shù),所以,
任意取等差數(shù)列 ,則直線的斜率,
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為,
因為,所以為“等差函數(shù)”.
必要性,因為為“等差函數(shù)”,所以成等差數(shù)列,
設公差為,則,
直線的斜率,
曲線在點處的切線斜率為,
由題意,,
,
令,
則
,
令,
則,
因為在上為增函數(shù),所以,在上為增函數(shù),
因為,所以,在上為增函數(shù),
因為,所以在上恒成立,
又,由的單調(diào)性知,
故,,
,為常數(shù),
,
,
,
接下來,一方面,因為,且在上為增函數(shù),
所以在上為增函數(shù),故,,
由,可得,
另一方面,因為,
所以,可得,
以此類推,在上恒成立,即為常值函數(shù).
命題得證!
試題類別
軟件
軟件
測試試題數(shù)量
正確解答的數(shù)量
測試試題數(shù)量
正確解答的數(shù)量
幾何試題
函數(shù)試題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檢測試卷(含解析),共14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洋涇中學高三(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共21頁。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洋涇中學高三(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