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次讀一篇。2.帶著問題、有目的的進行閱讀。3.閱讀過程中不認識的字可忽略,大多不影響中心思想的抒發(fā)。
“春秋三傳”
第六
閱讀文章,思考以下問題:
1.梳理文章結構2.《春秋》是一本史書,為何以“春秋”命名?3.何謂“春秋三傳”?這里的“傳”什么意思?
1-2段:3-6段:7-9段:10段:
“春秋”的由來和孔子作《春秋》的傳說?!按呵铩钡匚缓妥饔谩洞呵铩返陌l(fā)展《左傳》的地位:文學和史學的權威
2.《春秋》是一本史書,為何以“春秋”命名?
“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古代朝廷大事,躲在春秋二季舉行,所以便用了這個名字。即這三家解《春秋》經(jīng)。各國有各國的“春秋”,但傳下來的只有一部《魯春秋》,所以《春秋》成了它的專名,也就是《春秋經(jīng)》?!?段
3.何謂“春秋三傳”?這里的“傳”什么意思?
古人以家傳書,公羊、轂(ɡǔ)梁、左氏(7段)都是傳《春秋》的,只是這幾家當時影響大,學的人多。春秋三傳指《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傳”的意思是:記述。
1.朱自清主要介紹了《春秋》哪些知識?2.《春秋》傳世,后人往往歸功于孔子,為什么?3.《春秋》大義指什么?4.為什么最后《左傳》最受推崇?請在文中找原因。
3段:書起于隱公元年,到哀公14年,公242年,后世稱這段時期為春秋時代。是一部信史(較為詳實可信的史書)、編年史、通史(記各國事)春秋有獎善懲惡的作用(4段)另:史書有勸懲和征實(田賦征收實物)的作用(4段)?!叭齻鳌弊⒅貏駪?。
2.《春秋》傳世,后人往往歸功于孔子,為什么?
4段——孔子是第一個開門授徒,拿經(jīng)典交給平民的人?!遏敶呵铩肥瞧浣淌谥械囊婚T。后世學者皆為其門。
3.《春秋》大義指什么?
一、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德義,從成敗里見教訓。二、夸揚霸業(yè),推尊周室,親愛中國,排斥夷狄,實現(xiàn)民族大一統(tǒng)。
4.為什么最后《左傳》最受推崇?請在文中找原因。
民間傳習的多,終于大行。(8段)僅存的一部古代編年通史(殘缺又少),用處自然大得多。(8段)《左傳》以外,還有《國語》,也稱《春秋外傳》,是《左傳》著者的重要史料之一。(8段)《左傳》文章美、材料多。史學性和文學性并重。(9段)
1.請用思維導圖形式呈現(xiàn)“春秋三傳”的發(fā)展。2.為什么《左傳》還是文學的權威?3.讀1-2段,說說傳說中孔子為什么作《春秋》?4.讀5-6段,理解“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1.請用思維導圖形式呈現(xiàn)“春秋三傳”的發(fā)展。
《相傳為漢代左丘明所作。
以敘事為主。史學權威,文學性(記述辭令和描寫戰(zhàn)爭上)強。左氏艷而富,其失也巫。成書比公、轂早。
解經(jīng)為主。經(jīng)秦朝焚書,多有殘缺。漢景帝時才得以被經(jīng)師重加整理,傳授與人。
2.為什么《左傳》還是文學的權威?
10段:杜預說《左傳》,“其文緩(委婉),其旨遠(含蓄)”。好史筆,好文筆。記述辭令和描寫戰(zhàn)爭生動準確,敘的頭頭是道,有聲有色。
3.讀1-2段,說說傳說中孔子為什么作《春秋》?
2段:孔子覺得生平說了很多教,當世的人君總不信他,可見空話不能打動人。他發(fā)愿修一部《春秋》,要讓人從具體的事例里,得道善惡的教訓,他相信這樣得來的教訓比抽象的議論深秋著明的多。
4.讀5-6段,理解“春秋筆法,微言大義”。
春秋筆法:解釋經(jīng)文的時候,往往一個字一個字的咬嚼,這樣咬嚼出來的意義,就是“褒貶”、“微言”。他們說孔子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一字之褒,比作王公榮耀,一字之貶,比把你當罪人殺了還恥辱。孟子也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即《春秋》有勸懲作用。
微言大義,即言簡意賅?!拔⒀浴笨梢晕⑿〉揭粋€詞,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大義”又可以大到為萬世垂法,主要的方式就是“褒貶”。
《春秋》的作者是孔子,它的內容涵蓋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歷史,它的結構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分為12本,每本12篇,共144篇。
1、《春秋》的作者是誰?它的內容涵蓋了哪個時期的歷史?它的結構是怎樣的?
2.《左傳》的作者是誰?它對《春秋》的內容有哪些補充和發(fā)揮?它的特點是什么?
《左傳》的作者是左丘明,它對《春秋》的內容有增加了許多歷史人物的言行和事跡,使《春秋》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生動,也更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文風貌。它的特點是史實可信,文筆優(yōu)美,語言生動,富有文學魅力。
3、《公羊傳》的主要作者是誰?它對《春秋》的內容有哪些分析和闡發(fā)?它的特點是什么?
《公羊傳》的主要作者是公羊高,它對《春秋》的內容有深入的分析和闡發(fā),揭示了《春秋》的隱含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標準,強調了孔子的“春秋大義”,它的特點是理論深刻,思想嚴謹,語言簡潔,富有哲學意味。
4、《谷梁傳》的主要作者是誰?它對《春秋》的內容有哪些說明和評價?它的特點是什么?
《谷梁傳》的主要作者是谷梁赤,它對《春秋》的內容有簡要的說明和評價,突出了《春秋》的隱含的禮儀規(guī)范和仁義觀念,強調了孔子的“春秋禮法”,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風格清新,語言優(yōu)雅,富有文化氣息。
5、《春秋三傳》中,哪一部傳是最早的?哪一部傳是最晚的?哪一部傳是最長的?哪一部傳是最短的?
《春秋三傳》中,最早的是《左傳》,最晚的是《谷梁傳》,最長的是《左傳》,最短的是《谷梁傳》。
1.梳理文章結構。2.“四書”指的是哪幾部經(jīng)典?學習它們在先后排序上有一定道理,你明白其中道理嗎?3.“四書”的學習順序和書本編排順序不一樣,為什么?
第一段:第2-3段:第4-5段:第6-7段:第8段:
“四書”乃從前學生必讀之書 “四書”的成名過程 四書是按照一定順序貫穿起來的 “四書”的編撰內容及注 朱子注“四書”的目的與意圖:排斥老、佛,建立道統(tǒng)
2.“四書”指的是哪幾部經(jīng)典?學習它們在先后排序上有一定道理,你明白其中道理嗎?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的學習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禮記》里的《大學》,本是一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jīng)一章,傳十章。
《大學》是初學者入德的門徑,是“垂世立教之大典”,所以是初學者第一部書?!墩摗贰睹稀肥恰皯獧C接物的微言”,是學習的第二步?!吨杏埂肥强组T的心法,初學者領會更難。
有了《大學》的提綱挈領,便能領會《論》《孟》里精微的分別去處。融貫了《論》《孟》的旨趣,也便能領會《中庸》里的心法。不能領會《中庸》里的心法,不能從大處著眼,讀天下的書、論天下的事。這也是其定位科舉用書的原因之一。
四書的學習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3.“四書”的學習順序和書本編排印刷順序不一樣,為什么?
“四書”的學習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唐》書本手中變成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朱熹編排的理由:根據(jù)受教者的實際情況,先易后難,帶著培有人才的目的
書商編排的理山:《大學》《中庸》篇幅相對知小,將它們合印在一起比較經(jīng)濟便宜。(5段)而且由于通行時間長了,就被大家接受了。
1.“四書”名字的由來及“四書”是從什么時候定為科舉用書?2.讀6-7段,說說朱自清在文中講了“四書”的哪些內容?3.“二程”對《大學》《中庸》有何見解?
1.“四書”名字的由來
四書原本并不在一起!《大學》《中庸》都在《禮記》里,《論》《孟》是單行的。這些書原來只算是諸子書,朱熹原來稱他們?yōu)椤八淖印?。讓《學》《庸》《論》《孟》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書也是他便在一起的,“四書”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四書”是從什么時候定為科舉用書?
四書定為科舉用書,是從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年)起的。即是從元朝開始的。規(guī)定朱注,是因為朱注比舊注好用。不過朱子教人讀“四書”,為的成人,后來人讀“四書”,卻重在獵取功名;這是不合干他提倡的本心的。
2.讀6-7段,說說朱自清在文中講了“四書”的哪些內容?
6段:《禮記》里的《大學》,本是一篇東西,朱子給分成經(jīng)一章,傳(zhuàn)十章。傳是解釋經(jīng)的,稱《大學章句》 給《中庸》作注,稱《中庸章句》 《論》《孟》的注融合名家而成,稱為《論語集注》《孟子集注》
《中庸》是傳授心法的書,是子思記下來傳給孟子的,書中人生哲理意味深長?!墩撜Z》是孔子弟子們記述的。這部書不但顯示了一個偉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讓讀者學習許多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都是可以終身應用的?!睹献印窊?jù)說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孫丑、萬章等共同編定的。書中說“仁”兼說“義”,分辨“義”“利”甚嚴;而辯“性善”,影響更大。
3.“二程”對《大學》《中庸》有何見解?
《大學》是孔門的遺書,初學者入德的門徑。垂世立教之大典。學者必須從這里入手,才不會走錯路?!备裎?、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循序漸進的?!吨杏埂?,很推崇。他們認為,‘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正理?!吨杏埂肥强组T傳授心法的書,是子思記下來傳給孟子的。
1.朱熹編纂《四書集注》的目的。
主要是為了建立道統(tǒng),即確立儒學在社會上的地位,間接地使自己“封神”,成為傳儒家道統(tǒng)的大師?!詈笠欢?br/>《大學》原本是《周禮》的其中一篇,后來被朱子重新編纂,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朱子認為掌握《大學》是學習《論語》《孟子》的前提。說法與原文不符,原文中說《大學》出自《禮記》,并非《周禮》
《孟子》的作者主要是孟子及其弟子公孫丑、萬章等人,孟子性格中帶有英氣,不同于孔子的溫文爾雅,所以次孔子一等,被稱為“亞圣”。
《中庸》的核心是儒家的心法,講的是人生哲理,對于初學者而言有一定難度,因此朱自清認為,只有先領悟《論語》和《孟子》的精髓,才能進入關于《中庸》的學習。中國古代的教育有小學和大學之分,小學教灑掃進退的規(guī)矩以及“六藝;大學里教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今天的學習很精彩 期待下次 同學們的 通關表現(xiàn)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名著導讀 《傅雷家書》:選擇性閱讀課堂教學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傅雷和兒子談論藝術,母親的關心,主要人物,人物特征,要點批注,精彩片段,《傅雷家書》讀書報告,專題二父子情深,兩地書父子情,我給傅雷寫回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名著導讀 《傅雷家書》:選擇性閱讀習題ppt課件,共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填空題,如何做人,傅雷家書,兒子傅聰和傅敏,名著閱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名著導讀 《傅雷家書》:選擇性閱讀備課ppt課件,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名著預覽,作者簡介,寫作背景,主要內容,主要人物,篇目例析,藝術特色,專題探究,專題二父子情深,自主閱讀推薦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