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是杜甫的一篇名作。 這首詩的內(nèi)容很簡單,是人通過寫登高遠眺江面秋景來抒發(fā)自身身世飄零、年老多病的悲愁之情。 詩的首聯(lián)就以一系列的意象“風”“天”“猿”“渚”“沙”“鳥”來極力渲染秋季蕭條之悲景, 秋風急高猿啼悲切,小沙灘上只有鳥不斷地飛回,生動形象的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秋景蕭瑟圖,同時也暗示詩人的處境悲涼。
二、字音
嘯(xià)渚(zhǔ)潦(liá)
三、詞語解釋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小洲。
〔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
〔落木〕落葉。
〔蕭蕭〕草木搖落的聲音。
〔萬里〕指遠離故鄉(xiāng)。
〔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xiāng)。
〔百年〕這里借指晚年。
〔艱難苦恨繁霜鬢〕意思是,一生艱難,深深抱憾于志業(yè)無成而身已衰老。艱難,指自己生活多艱,又指國家多難??嗪?,深深地遺憾。繁霜鬢,像濃霜一樣的鬢發(fā)。
〔潦倒〕衰頹,失意。
〔新?!硠倓偼V埂6鸥ν砟暌虿〗渚?,所以說“新停”。
四、文學常識
1.《登高》七言律詩杜甫(唐朝)
2.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備受顛沛流離之苦,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唐代宗大歷五年,詩人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中。
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絕句二首》《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天末懷李白》《月夜憶舍弟》《兵車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書懷》, “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五、主題思想
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詩人通過無邊無際的秋色、悲壯雄渾的氣勢,觸情生情,情景交融,抒發(fā)了詩人對自然之秋的悲涼,人生之秋的感傷和家國之秋的憂思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傷感和憂國憂時的情懷。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項脊軒志精品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字音,詞語解釋,文學常識,主題思想,文章結(jié)構(gòu)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項鏈優(yōu)秀學案設(shè)計,共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讀,詞語解釋,文學常識,主題思想,文章結(jié)構(gòu)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項脊軒志學案,共10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引導,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后記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