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網(wǎng)絡式”復習法:即采用章、節(jié)、標題、要點四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編織記憶網(wǎng)絡。
2.提高“回頭率”:為了防止遺忘,就要采用提高“回頭率”的方法。
3.“空想法”:所謂空想法就是不看課本回想看過的內容;或看課本的大綱填充細節(jié)。
4.樹形圖:復習時,選出較有代表性的參考書,通讀全書后,理出該領域研究的主要線索。
5.梳理錯題法:把綜合復習階段做過的所有習題重新瀏覽一遍。
6.“齊頭并進”法:在復習過程中,由于要復習的學科多,所以必須合理安排時間。
專題1 聲的產(chǎn)生和傳播 特性與應用
知識點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chǎn)生
1.聲源:物理學中,把正在振動發(fā)聲的物體叫聲源。只有正在發(fā)聲的物體才能叫聲源。一個能夠發(fā)聲但沒有發(fā)聲的物體不能稱為聲源。
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必須借助于介質,或者說聲音必須在介質中傳播。聲音無法在真空中傳播。
2.聲波: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我們把這種波叫做聲波。
3.聲速: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叫聲速。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介質的溫度有關。
(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傳播速度關系為固體>液體>氣體。
(2)聲速大小與介質、溫度有關,在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4.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人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
5.人耳能區(qū)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時,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聲和回聲(當聲速為340m/s時,障礙物距人耳至少為17m)。
6.回聲測距:當聲源靜止時,聲音從發(fā)出到碰到障礙物反射回聲源處所走過的距離,是聲源到障礙物距離的兩倍,即,其中t為從發(fā)聲到接收到回聲的時間,v聲為聲音的傳播速度。
7.回聲的防止:室內講話的回聲有時候會使人聽到多重聲音,產(chǎn)生重音,嚴重時會對人的聽覺系統(tǒng)造成傷害,所以要規(guī)避回聲帶來的不利影響。
知識點二:聲音的特性
一、音調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
(1)頻率: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用字母f表示。
(2)頻率的單位:赫茲,簡稱赫,用符號Hz表示。
2.音調與聲源振動頻率的關系: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的高低。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聲音聽起來越清脆;頻率越低,音調越低,聲音聽起來越低沉。
3.超聲波與次聲波
(1)人能感知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shù)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在20Hz—20000Hz之間。物理學中把人類能聽到的聲叫聲音
(2)把高于20000Hz的聲叫超聲波,把低于20Hz的聲叫次聲波。
(3)人和動物聽覺頻率范圍各不相同。
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fā)等一般會伴有次聲波產(chǎn)生,很多動物都能聽到。
海豚、蝙蝠等能發(fā)出超聲波。
二、響度
1.響度:物理學中,聲音的強度(大小)叫響度。
2.振幅:物理學中用振幅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
(1)聲音的響度與發(fā)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發(fā)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chǎn)生聲音的響度大;發(fā)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chǎn)生聲音的響度越小
(2)人聽到的聲音是否響亮,除了跟發(fā)聲體發(fā)聲時的振幅有關外,還跟人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三、音色
1.音色:音色又叫音品,反映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2.影響音色的因素:音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等因素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不相同。
知識點三:聲音的利用
一、聲音傳遞信息
1.回聲定位
(1)蝙蝠覓食:蝙蝠在飛行過程中,會發(fā)出超聲波,這些聲波遇到障礙物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jù)回事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
(2)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探測汽車后方障礙物的距離,告知駕駛員周圍障礙物的情況;
(3)聲吶設備: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廣泛用于魚群探測、船舶導航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2.醫(yī)用B超
(1)醫(y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超聲波遇到組織的分界面(不同內臟器官的分界處、內臟與骨骼分界處以及異物與組織的交界處)時會發(fā)生反射,根據(jù)反射波滯后于發(fā)射波的時間,可以知道分界面在體內的深度等信息,并轉換成影像,幫助醫(yī)生判斷人體內的組織器官是否正常。
(2)次聲波武器:由于次聲波傳播的距離遠、穿透能力強,且較低頻率的次聲波達到一定強度時可以致人死亡,因而次聲波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軍事上。
二、聲音傳遞能量
1.將音箱對準火焰,播放音樂。觀察到火焰隨音樂“舞動”。這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2.醫(yī)療:醫(yī)生利用超聲波碎石機去除病人體內的結石。
3.工業(yè)
(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
(2)超聲波去污:利用超聲波使清洗液劇烈振動,把物體上的污垢清洗下來而不損壞被清洗的物體,可以用來清洗機器零件、精密儀器、醫(yī)療設備等;
(3)超聲波焊接:利用超聲波的熱效應,人們研制了超聲波焊接機,利用這種焊接機可以焊接塑料制品、縫制化纖紡織品等;
(4)超聲波除塵:單反相機中的超聲波濾鏡,安置在快門之后,能夠通過每秒萬次的高速振動,將吸附在感光器上的灰塵碎屑震落,達到除塵的目的;
(5)日常生活:利用超聲波清洗牙齒、利用超聲波出去人體內結石等
知識點四:噪聲及其控制
1.樂音:人們把物體有規(guī)律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聽起來感覺非常舒服的聲音叫樂音。
2.噪聲
(1)從物理學角度:噪聲通常是指哪些難聽刺耳、令人厭煩的聲音,是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產(chǎn)生的。
(2)從環(huán)保的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3.控制噪聲
噪聲一些人們的身心健康,是當今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因此控制噪聲非常重要??刂圃肼曇话銖姆乐乖肼暤漠a(chǎn)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這三個方面著手。
(2023?沈陽)小明同學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圖所示,并用小木棒敲擊瓶口,為同學們演奏美妙樂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敲擊水瓶琴發(fā)出的樂曲聲是由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B.敲擊時最左側瓶子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最高
C.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瓶子口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
D.同學們聽到的樂曲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2023?寧夏)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真空中的聲速是340m/s
B.教室安裝雙層玻璃可以減弱噪聲
C.超聲波清洗儀是利用聲傳遞信息
D.小提琴和二胡能發(fā)出音色相同的聲音
(2023?內蒙古)下列詩句或俗語中蘊含的聲學知識正確的是( )
A.“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B.“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色進行判別的
C.“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物體振動頻率越高,響度越大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聲”指的是聲音的音調高
(2020?甘孜州)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若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則聽到的聲音( )
A.頻率不變,音調變高B.頻率變高,音調變低
C.頻率變低,音調變高D.頻率變低,音調變低
(2023?廣東)用古琴彈奏名曲《高山流水》時,琴聲是由琴弦的 產(chǎn)生,經(jīng) 傳播到聆聽者耳中。演奏者不斷撥動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來越大,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響度變 。
(2024?邵東市模擬)賽龍舟不僅是一項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傳承。如圖所示為某比賽場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
B.鼓聲震耳欲聾,說明此時鼓聲的響度大
C.選手能辨別出鼓聲,主要是通過音色來辨別的
D.鼓手敲擊鼓面越快,鼓聲在空氣中傳播速度越快
(2024?重慶二模)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超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只要物體振動就能聽到聲音
C.敲鼓時越用力,所發(fā)聲音的音調越高
D.優(yōu)美動聽的交響樂有時也會成為噪聲
(2023?岳陽二模)央視《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的賈湖骨笛是以鶴治理類鳥的翅膀骨頭制成的,如圖所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樂器,比古埃及出現(xiàn)的笛子要早2000年,關于骨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吹奏的笛聲是由笛子振動發(fā)出的
B.悠揚的笛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按住不同的笛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不同
D.為了不影響鄰居,吹奏骨笛時將房間的窗戶關閉,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2023?聊城模擬)關于如圖中現(xiàn)象,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發(fā)聲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彈開,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B.乙圖所示抽出真空罩內空氣,聽到鬧鐘的聲音變小,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C.丙圖所示道路兩旁設置隔音墻,是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車發(fā)出噪聲
D.丁圖所示超聲波清洗器清洗眼鏡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2023?泗洪縣校級模擬)每年看春晚都會有一段痛苦難熬的時間,振耳欲聾的鞭炮聲讓人聽不見電視聲。下列方法中屬于從噪聲的傳播環(huán)節(jié)進行防治的是( )
A.小區(qū)內嚴禁燃放鞭炮
B.緊閉裝上雙層玻璃的窗戶
C.將電視音量調到最大
D.帶上防噪聲耳機看電視
(2023?喀喇沁旗一模)如圖所示,是博物館珍藏的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用雙手搓把手,會發(fā)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眾多“魚洗”聲能匯集成千軍萬馬之勢,曾嚇退數(shù)十里外的敵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魚洗”發(fā)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水傳入人耳
B.“魚洗”發(fā)出嗡嗡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C.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傳播速度
D.“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
(2023?沾益區(qū)模擬)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人機對話得以實現(xiàn)。顧客與迎賓機器人進行交流以了解商品放置的區(qū)域,關于機器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
B.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機器人的聲音與顧客的聲音音色不同
D.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2023?南寧一模)如圖是磁懸浮藍牙音箱,可懸浮在空中邊旋轉邊播放歌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悠揚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B.根據(jù)音色可判斷出是哪位歌手的歌聲
C.音箱發(fā)出悠揚的歌聲,一定不屬于噪聲
D.音箱具有聲控功能,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2023?福州模擬)通過對“聲現(xiàn)象”的學習,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隔墻有耳”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
C.“禁止鳴笛”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傳播
D.月球上兩名宇航員可以面對面直接交流
(2023?雁塔區(qū)校級模擬)2022年4月7日,北京地鐵大興機場草橋站新“員工”——首批車站智能服務機器人正式上崗,如圖所示。乘客可通過“您好,白鯨號”喚醒智能服務機器人語音的交互功能,在乘客與機器人對話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器人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chǎn)生的
B.機器人發(fā)出的聲音不需要介質就可傳到人耳
C.機器人和乘客發(fā)出的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
D.能區(qū)分乘客和機器人的聲音主要依據(jù)聲音的音色不同
(2023?東營區(qū)校級模擬)“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描寫的是琵琶的聲音,從詩文中可以看出琵琶聲是由琴弦 產(chǎn)生,轉軸可以改變琴弦的松緊度,進而改變聲音的 (“音調”、“響度”和“音色”)。
(2023?金安區(qū)校級二模)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別敲擊頻率256Hz和440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其中圖 (選填“甲”或“乙”)是敲擊頻率256Hz的音叉得到的波形。
(2023?惠來縣校級模擬)智能手機的“智慧語音”功能,可以通過聲音識別實現(xiàn)對手機解鎖,該系統(tǒng)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 (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這一特征來工作的,“抖音”App是一款社交類的軟件,“抖音”的本質是將正常錄制的音頻和視頻通過App軟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達到“短”的目的,此時聲波的頻率也為正常聲音的3倍,則“抖音”的音調比正常聲音的音調 ,聲波傳播速度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23?九龍坡區(qū)模擬)2021年10月17日,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載著三名航天員進入我國空間站?;鸺l(fā)射過程中,巨大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巨大”形容的是聲音的 這一特性,如果離得近,會感覺耳膜有脹痛感,這是因為聲音能夠傳遞 。
(2023?東洲區(qū)模擬)2018年4月22日,遼寧男籃成為中國男子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歷史上第七支總冠軍球隊。當球員扣籃時,現(xiàn)場觀眾發(fā)出“震耳欲聾”的喝彩聲,喝彩聲是由聲帶的 產(chǎn)生的,“震耳欲聾”是形容聲音的 (填“音調高”或“響度大”)。喝彩聲是通過 傳到球員耳中,使球員們士氣大振。
(2023?西青區(qū)校級模擬)在學習二胡演奏過程中,小雅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決定對此進行探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和同學們找到了表中所列4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編號 兩種序號的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編號 兩種序號的琴弦進行實驗。
(3)在驗證猜想三時,小明發(fā)現(xiàn)粗心的同學沒有把表中的數(shù)據(jù)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數(shù)據(jù)是 。
(4)小雅在這個探究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023?永善縣二模)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超聲波及其應用
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
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①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chǎn)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chǎn)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②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jù)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yī)學診斷等。
(1)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 ;
(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 ;
(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超聲波還應用在哪些領域 ;
(4)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4s,那么該處海洋的深度為 m。
(2023?澧縣模擬)表中是某些介質的聲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聲速的大小跟 有關(答一種即可)。
(2)設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過4s后收到回波,海水的深度是 m。
(3)如圖甲,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該現(xiàn)象說明 。
(4)如圖乙,用小錘去敲打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fā)聲,并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聲波可以傳遞 。
(5)如圖丙所示是把音叉發(fā)出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其中音調相同的是 ,響度相同的是 。(均填寫丙圖中的序號)
(2023?臺山市一模)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蝙蝠與測速儀
蝙蝠是利用超聲波的高手,它長有一雙眼睛,視覺很差,被認為是動物界的“盲人”。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蟲,17世紀末,意大利科學家將蝙蝠和貓頭鷹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發(fā)現(xiàn),蝙蝠能輕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礙物,而貓頭鷹會撞上障礙物。后來科學家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如果將蝙蝠的耳朵堵住,它就會喪失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礙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學的一位大學生才利用儀器探測到蝙蝠發(fā)出的是超聲波,從而揭開了蝙蝠捕食之謎。原來,黑暗中飛行的蝙蝠通過鼻腔每秒發(fā)射10﹣20次超聲波,這種聲波可以探索到很小的障礙物,聲波遇到障礙物后便會發(fā)生反射。蝙蝠根據(jù)接受到反射回來聲音的方向和時間間隔,就能了解周圍環(huán)境,辨別位置和捕食昆蟲。這種利用聲波在傳播過程中有反射現(xiàn)象的原理探測物體方位和距離的方式叫回聲定位。
科學家受到蝙蝠回聲定位的啟發(fā),發(fā)明了超聲波測速儀。如圖所示是公路旁的超聲波測速儀,它向行駛的車輛發(fā)射頻率(一般為30kHz~100kHz)的超聲波信號,當車輛向它靠近時,車輛反射回來的超聲波頻率增大;當車輛遠離時,反射回來的超聲波頻率減小。
測速儀每隔一定的時間發(fā)射一次超聲波信號,并能接收到被測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根據(jù)發(fā)射和接收到超聲波信號的時間間隔,測速儀就可以測算出被測汽車的速度。
(1)科學家將蝙蝠和貓頭鷹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發(fā)現(xiàn)蝙蝠能輕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礙物。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猜想假設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
(2)黑暗中飛行的蝙蝠通過鼻腔每秒發(fā)射10﹣20次超聲波,人 (能/不能)聽到這種聲音。
(3)蝙蝠用來接收反射回來超聲波的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腔 D、嘴巴
(4)當車輛靠近超聲波測速儀時,反射回來的超聲波頻率 (大于/等于/小于)測速儀的發(fā)射頻率。
(5)如果測速儀發(fā)射一次超聲波信號時,正前方180m處剛好有一輛汽車迎面行駛過來,此超聲波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的時間間隔是1s,則汽車行駛的速度為 m/s。
(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2022?泰來縣校級三模)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超聲波及其應用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可用于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
超聲波加濕器(如圖)在干燥的冬季比較常用,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白霧”,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濕度。
聲吶被稱為潛艇的“耳目”。聲吶能夠向水中發(fā)射超聲波,超聲波在水中傳播時,如果遇到潛艇、水雷、魚群等目標,就會被反射回來,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被聲吶接收,根據(jù)聲信號往返時間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此外利用聲吶裝置還可以測繪海底的地形。
(1)一般情況下,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
(2)超聲波能夠引起“劇烈的振動”,是因為超聲波頻率高,具有較高的 。水破碎成“白霧”的過程是否屬于物態(tài)變化? (選填“是”或“否”)
(3)宇航員無法利用聲吶測繪月球表面的地形,是由于 ;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某潛艇的聲吶從向魚群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到回聲所用時間為2s,則魚群距潛艇的距離約為 m。
編號
規(guī)格
材料
長度/cm
橫截面積/mm2
A
尼龍
80
1
B
尼龍
80
0.5
C
尼龍
55
1
D
鎳合金
①
0.5
介質
v/(m?s﹣1)
介質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軟橡膠(常溫)
40至50
水(20℃)
1480
軟木
500
海水(25℃)
1531
鐵(棒)
5200
這是一份專題16 電學計算問題--最新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考點講解與題型專練,文件包含專題16電學計算問題原卷版docx、專題16電學計算問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3 電路故障分析--最新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考點講解與題型專練,文件包含專題13電路故障分析原卷版docx、專題13電路故障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8 浮力應用:測量物體的密度--最新中考物理二輪復習考點講解與題型專練,文件包含專題8浮力應用測量物體的密度原卷版docx、專題8浮力應用測量物體的密度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