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4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課文ppt課件,文件包含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x、05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西游記》里的唐僧和歷史上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玄奘西行求法(郵票)
631年(貞觀五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學問僧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到894年(乾寧元年)止,共派遣了十九次遣唐使……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團一般不超過二百人,從8世紀初起,人數(shù)倍增……遣唐使團組織完備,設有大使、副使、判官、錄事,成員有翻譯、醫(yī)師、陰陽師、畫師、史生、射手、船師、音樂長、音聲生、玉生、鍛生、鑄生、細工生、船匠、舵師、水手長、水手等,還有留學生、學問僧多人。——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
概括日本遣唐使團的特點。
日本派遣使節(jié)到中國,當時稱為“遣唐使”。
往來官方化;次數(shù)多;人數(shù)多;成員多樣化。
日本政府為什么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
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 ——《日本書紀》
為了學習唐朝先進的文化和制度。
唐文化對日本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
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quán)制的封建國家。
1.學習唐朝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
2.把唐朝先進建筑技術(shù)傳回日本。
唐招提寺是鑒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奈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是建筑藝術(shù)的杰作,至今被日本視為國寶。
3.參照漢字,創(chuàng)制日本文字。
日本文字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們的創(chuàng)制,與漢字有直接關系。
◎9世紀日本人的書法作品
4.參照中國貨幣,創(chuàng)制日本貨幣。
5.將中國的風俗習慣傳回日本。
遣唐使還將中國的風俗習慣傳回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陽)節(jié)”、七月初七的“七夕節(jié)”、七月十五的“中元節(jié)”、九月初九的“重陽節(jié)”等,就是那時從中國傳去的,有些節(jié)日一直流傳至今。
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鑒真。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內(nèi)的鑒真像
鑒真東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隨行的有36人獻出生命。鑒真雖失明,但百折不撓,到日本時已是66歲高齡。他在日本10年,極受尊敬和愛戴。763年,鑒真卒于唐招提寺。今天,鑒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內(nèi)的鑒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為一級國寶。
他在日本傳授佛經(jīng),還傳播中國的醫(y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
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往來頻繁。
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jīng)商,新羅物產(chǎn)居唐朝進口首位
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員
新羅引入了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不僅在唐朝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
派遣使節(jié)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秋夜雨中 崔致遠 秋風唯苦吟, 舉世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 燈前萬里心。
唐朝詩文、典籍等大量傳播到朝鮮。新羅人崔致遠12歲入唐求學,18歲考中進士。后來他在唐朝做官,寫下大量詩文。他的文集《桂苑筆耕》,流傳至今。
唐朝與天竺有頻繁的交往。貞觀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jīng),不畏艱險,歷經(jīng)磨難,經(jīng)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天竺。
在玄奘西行之前,國人稱印度為天竺。此外,印度還有“身毒”“賢豆”等叫法。玄奘在求法時發(fā)現(xiàn)這些稱呼都不準確,認為譯為“印度”比較合適。他回國后,這一譯法逐漸流行,沿用至今。
僧玄奘,姓陳氏,洛州偃師人。大業(yè)末出家,博涉經(jīng)論。嘗謂翻譯者多有訛謬,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酆髸x]劉昫等《舊唐書》
玄奘為何前往天竺取經(jīng)?
玄奘研究佛經(jīng)后,發(fā)現(xiàn)謬誤很多,于是決定親自前往西域,求取真經(jīng)。
山谷積雪……寒風慘烈……暴風奮發(fā),飛沙雨石,遇者喪沒,難以全生?!厶疲菪省洞筇莆饔蛴洝?br/> 自念我先發(fā)愿,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今何故來?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唐]慧立、[唐]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他遍訪天竺的名寺,研習佛法,曾在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游學,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
◎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
10多年后,玄奘攜帶大量佛經(jīng)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jīng)工作,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1)取經(jīng)、游學、譯經(jīng),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根據(jù)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都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他們是如何面對重重困難的?
鑒真東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難重重,但他百折不撓,矢志不渝,終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遙遠,他不畏艱險,歷盡磨難,為追求真理,堅忍不拔,意志堅定。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反映出唐朝與阿拉伯地區(qū)、歐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發(fā)展的原因有哪些?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示意圖
實行較為開放、兼容并蓄的對外政策
陸路和海陸交通比較發(fā)達
文化先進,對各國產(chǎn)生了強大的吸引力
啟示: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堅持對外開放,多向先進文化學習等。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7課 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課前預習ppt課件,文件包含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pptx、03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第6課 隋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授課課件ppt,文件包含第6課北宋的政治pptx、02第6課北宋的政治docx、01第2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3課 開元盛世說課ppt課件,文件包含第3課盛唐氣象pptx、04第3課盛唐氣象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