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結(jié)合作者和寫作背景,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初步感悟本詞的愁情。 2.把握《虞美人》的詞意,理解其深遠意境和真摯情感。 3.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理解詞人的情感世界。
1.詞的起源: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發(fā)展到高峰。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所以又稱“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歌詞”等。
2.詞牌和標題: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diào)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主要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坝菝廊恕本褪窃~牌名。
單調(diào)、雙調(diào)、三疊、四疊
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等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鐘峰白蓮居士,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南唐末代君主、詩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作前期大多描寫宮廷享樂生活,后期則追懷故國,感嘆身世,寫出另一境界。語言清新洗練,感染力強,李煜由此被稱為“千古詞帝”。其詞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后人將其詞與李璟的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了:了結(jié),完結(jié)。2.砌:臺階。雕欄玉砌:指遠在金陵的南唐故宮。3.應(yīng)猶:一作“依然”。 4.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君:作者自稱。能:或作“都”、“那”、“還”、“卻”。
這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能了結(jié),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yīng)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相傳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xiàn)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1.這首詞作者運用了哪些意象,創(chuàng)設(shè)了哪幾幅生動形象的畫面?
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 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shè)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 ——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卻引發(fā)詞人對故國的哀愁。
2.“小樓昨夜又東風”:點明時間流逝,引發(fā)對故國的無限懷念。
3.“雕欄玉砌”:象征昔日的繁華,與現(xiàn)狀形成鮮明對比。
4.“朱顏改”:不僅指人的容顏衰老,更指國家的衰敗。
2.賞析“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明確: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么美好??晌疫@囚犯的苦難歲月,什么時候才能完結(jié)呢?“春花秋月何時了”表明詞人身為階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傷懷?;厥淄?,身為國君,過去許許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會弄到今天這步田地?
3.“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何希望它早點結(jié)束? 明確:李煜雖名為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人生已經(jīng)絕望之時,曾經(jīng)擁有的春花秋月對他來說,不過是一種“過去的美好已永遠失去”的感情折磨,不能不讓他悲痛。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4.“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又”點明他囚宋后又過了一年。季節(jié)的變化引起他無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著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fù)國之夢隨著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5.“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闭埓蠹殷w味“只是”二字,如果換成“可惜”行不行? 明確:不行。一、詩歌貴在含蓄,“可惜”太過直露。二、他遙望南國感嘆,“雕欄”“玉砌” 也許還在吧,只是當年曾在那里流連歡樂的有情之人,已不復(fù)當年的神韻風采了 ,“只是”含有即成事實無法改變之說,含蓄表達出這兩個字的嘆惋口氣,傳達出了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亡國之痛:全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不加掩飾地表達了對故國的深深懷念和亡國之痛。李煜作為亡國之君,其詞中流露出的愁思和哀怨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生感慨:詞中不僅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還包含了對人生無常、自然永恒的深刻感慨,抒發(fā)了生命落空的悲哀。
自然景物與情感交融:李煜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如春花秋月、小樓東風、明月等,與自身情感相結(jié)合,營造出一種深遠而凄美的意境。這些景物不僅觸發(fā)了他的愁思,也成為他表達情感的載體。 象征手法:詞中的“雕欄玉砌”、“朱顏”等詞語,不僅具有字面意義,更象征著過去的繁華和美好,與現(xiàn)實的凄涼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詞的意境深度。
三、語言凝練,修辭巧妙
語言特點:李煜在《虞美人》中運用了明凈、凝練、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使得詞句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 修辭手法:詞中運用了比喻、象征、對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春水比喻愁思,貼切而感人;又如“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通過對比過去和現(xiàn)在的景象,表達了詞人對故國的深深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四、結(jié)構(gòu)嚴謹,情感起伏
結(jié)構(gòu)安排:詞作經(jīng)過精心結(jié)構(gòu),通篇一氣盤旋,波濤起伏,又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結(jié)合成諧和協(xié)調(diào)的藝術(shù)整體。 情感變化:詞中情感起伏跌宕,從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到對往事的回憶,再到對現(xiàn)實的無奈和哀怨,情感層層遞進,使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詞人內(nèi)心的掙扎和痛苦。
作為南唐的末代皇帝,李煜親身經(jīng)歷了國家的滅亡和個人的屈辱,這種亡國之痛在《虞美人》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xiàn)。詞中的“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描繪了曾經(jīng)繁華的宮殿如今已物是人非,表達了詞人對國家滅亡的深深哀嘆和無奈。
李煜在詞中反復(fù)表達了對故國的深深懷念。他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回憶往事,如“春花秋月何時了”、“小樓昨夜又東風”等,寄托了對故國的無盡思念。這種故國之思不僅是對過去繁華生活的懷念,更是對故土和民族的深情眷戀。
《虞美人》中還蘊含了李煜對人生的深刻感慨。他通過對比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抒發(fā)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和對人生無常的無奈。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句,既形象地描繪了愁思的無窮無盡,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作為亡國之君,李煜在詞中也表達了對自身命運的悔恨和無奈。他深知自己作為國君的失敗,對國家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悔恨和無奈在詞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xiàn),如“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既表達了對故國的懷念,也暗示了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悔恨。
1、背誦《虞美人》。 2、完成《導(dǎo)學與同步訓(xùn)練》上的作業(y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項脊軒志完美版?zhèn)湔n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dǎo)入,學習目標,作家作品,作家生平,代表作品,字詞讀音,整體感知,課文翻譯,深入探究,漁歌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錦瑟優(yōu)秀備課課件ppt,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代表作品,詩歌體裁,創(chuàng)作背景,賞析詩歌,詩歌主旨,夜雨寄北,題小松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下冊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優(yōu)秀課件ppt,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任務(wù)情境,作者簡介,作為后主的李煜,作為文人的李煜,創(chuàng)作背景,吟詠詩韻千古絕唱,第一組對比,第二組對比,第三組對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