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花(寓意:生離死別、悲歌)
唐一無名氏根據項羽和虞姬的悲劇故事寫了一首《虞美人》,詞牌名便源于此。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樓里,過著囚犯般的屈辱生活。
李煜(937年-978年)
李煜精書法、繪畫、音律,詩文,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 第一類為降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此時期的詞作抒寫了一個亡國之君獨特的生活和感受,大多哀婉凄絕,主要抒發(fā)自己深沉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
這首詞是李煜的絕筆詞。相傳宋太宗三年(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宗(趙光義)知道了此事,認為他懷有故國之思。加上徐鉉出賣,便下旨用“牽機藥”,將他毒死。
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及感情基調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指季節(jié)的更替。了:了結,完結。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雕欄玉砌:即雕花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這里泛指南唐宮殿。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國。朱顏,紅顏,年輕的容顏,指美人。君:作者自稱。幾多:多少。
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什么時候結束了呢?過去的事情還記得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哪里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住在里面的人已經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滾滾東流的春江之水沒有盡頭。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卻為何希望它早點結束?
亡國之君、內心痛苦、以樂景寫哀情。三春花開,中秋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是詩人這囚犯的苦難歲月,什么時候才能完結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物質上:錦衣玉食、后宮佳麗、一國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精神上:歡樂、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
“月“有什么深刻含義?又寄托了詞人什么感情?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在詩詞中的含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懷念故國 。 這里的“月”積淀著詞人故 國 之 思,亡 國 之 恨。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雕闌玉砌:指雕花欄桿和玉石臺階,代指故國宮殿。
朱顏:指宮女紅潤的面容。詞人的容顏,國家的容顏。
朱顏 (經歷風吹雨打日漸衰老)地位 (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心情 (尊榮顯貴到忍辱蒙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以春水來比喻愁緒,境界闊大,生動形象寫出了詞人內心“愁”之多,“愁”之深、“愁”之長,洶涌浩蕩又無盡無休。(2)巧妙地呼應前文中了“春花”“東風”等點明季節(jié)的詞語。(3)結句以設問的形式將愁思寫得意味悠長,引人深省。
往事之嘆 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物是人非
詩人用了虛實結合,情景交融,今昔對比,比喻,設問等藝術手法抒發(fā)了作為一位亡國之君的往事之嘆、故國之思、亡國之恨,物是人非之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一 祝福完整版ppt課件,共4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時代背景,倒敘作用,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寫,找眼睛,論特點,肖像描寫的作用,魯四老爺?shù)葍热?,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下冊二 燭之武退秦師優(yōu)秀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燭之武,退秦師,作者介紹,相關知識,寫作背景,重點字音,詞語解釋,梳理課文,文章結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高教版(2023)一 國殤精品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原文朗讀,文章內容梳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