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觀念:知道滑輪的概念,能區(qū)分不同滑輪的工作特點。
科學思維:經(jīng)歷滑輪概念的建立過程,提升從復雜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簡單物理規(guī)律的思維。
科學探究:通過實驗探究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
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通過對生活實例進行分析計算,感悟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養(yǎng)成交流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教學難點: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鐵架臺、滑輪、鉤碼、刻度尺、彈簧測力計、細線等。
學生準備:細線、刻度尺、滑輪、鐵架臺、鉤碼。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第3節(jié) 滑輪
1.定滑輪
(1)定義:軸不隨物體移動的滑輪。
(2)特點: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F=G,s=h。
(3)實質:等臂杠桿
2.動滑輪
(1)定義:軸隨著物體移動的滑輪。
(2)特點:省力,但費距離,不能改變力的方向。F=12G,s=2h。
(3)實質: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
(1)定義: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
(2)特點: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F=1nG,s=nh。
作業(yè)設計
必做題:教材第116頁“練習與應用”的1~4題。
選做題:當動力作用在動滑輪時[如圖(甲)],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如圖(乙),當動力作用在軸上,動滑輪有什么特點,請你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升國旗引入課題,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現(xiàn)象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聯(lián)系社會生活,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幫助學生產(chǎn)生不斷前進、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強烈渴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變演示實驗為學生實驗,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集體意識,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帶領學生學習滑輪的本質。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去學習。
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每周一早上我們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你知道國旗是怎么升到旗桿頂端的嗎?播放“升國旗視頻”,旗桿有一個重要的機械,它是什么機械?
學生:滑輪。
教師:除了杠桿之外,滑輪也是一種常見的簡單機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生活中哪些場所應用了滑輪呢?
學生:起重機、健身器材、電動晾衣架、電梯等。
課件展示相關圖片。
起重機上的滑輪 健身房器材上的滑輪
電動晾衣架上的滑輪 電梯上的滑輪
滑輪在生活中很多應用,那么使用滑輪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3節(jié) 滑輪”。
用生動形象的畫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列舉生活中的滑輪,從生活走向物理
二、新課講解 探究新知
探究點一 定滑輪和動滑輪
(一)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定義
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單位組裝定滑輪和動滑輪,然后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起鉤碼。觀察并歸納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小組上臺演示定滑輪和動滑輪提起鉤碼。
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軸隨重物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在學生演示組裝滑輪的基礎上,通過對比觀察,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兩種提升方法的不同點,使學生認識什么是定滑輪,什么是動滑輪
(二)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閱讀課本P114“演示”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所需要的實驗器材。
2.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3.實驗步驟。
小組代表進行回答:
學生:實驗器材:鐵架臺、定滑輪、動滑輪、細線、鉤碼、刻度尺、彈簧測力計。
學生:拉力F、鉤碼重力G、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鉤碼移動的距離h。
學生:把定滑輪(動滑輪)固定在鐵架臺上,鉤碼掛在細線的一端;彈簧測力計掛在細線的另一端,用力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向下勻速運動。記錄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彈簧測力計和鉤碼移動的距離。
小組做好分工,進行實驗,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并歸納實驗結論。
鉤碼重G/N
鉤碼移動方向
鉤碼移動距離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動距離s/m
教師巡視指導,并拍照,發(fā)現(xiàn)完成情況較好的小組,展示實驗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分析:
1.拉力與物體重力有什么關系?省力嗎?
2.拉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的方向有什么關系?
3.拉力與物體移動的距離有什么關系?省距離嗎?
師生共同分析:
定滑輪的特點:
1.拉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F=G,使用定滑輪不省力。
2.拉力的方向: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3.拉力(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與鉤碼上升高度h的關系:s=h。
動滑輪的特點:
1.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F=12G。
2.拉力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同。
3.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2h。
歸納(課件展示):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F=G,s=h。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且費距離。F=12G,s=2h。
拓展:定滑輪的實質(課件展示)
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動滑輪和定滑輪工作時的特點,培養(yǎng)物理觀念和科學探究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培養(yǎng)動手實驗能力和分析總結的能力
培養(yǎng)總結歸納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支點在軸心O處,拉力F1是動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兩個力臂l1、l2都等于輪的半徑。
動滑輪實質(課件展示)
動滑輪的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支點在繩和輪相切的A處,拉力F1是動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動力臂l1是輪直徑、阻力臂l2是輪半徑。
例題 一輛汽車陷進了泥潭,司機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式安裝滑輪,均能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甲)方式中滑輪的作用是 改變力的方向 ;設兩種方式將汽車拉出的最小力分別是F1、F2,則F1 > (選填“>”“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4節(jié) 機械效率教學設計,共11頁。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1節(jié) 杠桿教案及反思,共1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新課講解 探究新知,歸納概括 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2024)第3節(jié) 重力教案,共10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新課講解 探究新知,歸納概括 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