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滬科版(2024)|八年級全冊整理與復(fù)習第七章 力與運動本章學業(yè)要求1.能認識牛頓第一定律,了解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知道二力平衡條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釋自然界的相關(guān)現(xiàn)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有關(guān)問題。2. 了解伽利略的思想實驗,嘗試通過思想實驗進行推理;知道科學推理與論證的作用;能體會質(zhì)疑和創(chuàng)新在科學探索中的重要性。學習要點本章學業(yè)要求3.能基于觀察和實驗,提出與運動和力相關(guān)的問題;能根據(jù)收集的證據(jù)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 4.知道物理學研究是不斷完善的;能欣賞力與平衡之美,能為我國精湛的建筑技術(shù)而自豪;能體會物理學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學習要點學習目標 學列思維導圖快速翻看本章,回憶每節(jié)內(nèi)容,列出思維導圖。導入新課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實驗?zāi)康模禾骄孔枇ξ矬w運動情況的的影響。 (2)實驗器材:小車、長木板、斜面、棉布、毛巾、玻璃板、刻度尺等。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設(shè)計實驗: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頂端由靜止向下運動,分別運動到表面粗糙、比較粗糙和平滑的水平面上。觀察并比較這三種情況下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 (4)進行實驗:(如下圖)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5)實驗表格: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6)分析論證: 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反映物體所受阻力的大小。 ②小車速度減小最終停下來的原因:因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③小車受的阻力越小,小車滑行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結(jié)論: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 距離就越大。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7)實驗推理: 假如小車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則小車將一直運動下去。 由此可以說明伽利略的說法是正確的,即“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8)實驗方法: ①控制變量法:“三個同一” 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釋放,目的使小車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②實驗推理法:若運動小車不受阻力作用,小車的速度將不會減小,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8)實驗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 (1)定律內(nèi)容: 一切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定律得出過程(了解): ①伽利略:如果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就不會減小,它將永遠運動下去。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 (2)定律得出過程(了解): ②笛卡爾: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將永遠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運動。 ③ 牛頓:1687年物理學家牛頓分析類似實驗,總結(jié)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牛頓第一定律。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 (3)對定律的理解: ①適用范圍:自然界中所有物體。 ②成立條件:沒有受到外力作用。 包含兩層含義: A.確實沒有受到外力作用。 B.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 (3)對定律的理解: ③結(jié)果運動狀態(tài): 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二者必具其一) ④定律實質(zhì)說明了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 ⑤定律的得出:通過大量實驗,推理抽象概括而來。 (理想實驗法)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1)概念: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物理學上把物體的這種性質(zhì)稱為慣性。 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2)對慣性的理解: ①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2)對慣性的理解: ②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guān)。 ③慣性不是力,應(yīng)該說“有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3)用慣性解釋生活現(xiàn)象: 跑動中的人,腳被絆住,為什么會向前倒? 跑動中的人整個身體向前運動,當腳被絆住后停止運動,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人向前摔倒。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3)用慣性解釋生活現(xiàn)象: 拍打衣服時,衣服上的灰塵為什么會掉落? 衣服和灰塵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拍打衣服時,衣服向前運動,而灰塵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所以會和衣服分開,在重力作用下而掉落。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3)用慣性解釋生活現(xiàn)象: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4)慣性的利用: 使錘頭變緊、跳遠助跑、拍打灰塵等。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5)慣性的防治: 為了防止汽車緊急剎車或突然碰撞時車內(nèi)人員由于慣性而被撞傷,駕駛員和乘客必須按規(guī)定使用安全帶。 新課學習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 3.慣性: (5)慣性的防治: 為了防止汽車追尾,車輛行駛要限載限速;車輛行駛要保持距離。新課學習考點小練 【例題1】 人類對“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曲折漫長的探索過程.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推測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開創(chuàng)了實驗和 相結(jié)合的科學研究方法; 總結(jié)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著名的慣性定律,揭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析】[1][2] 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觀點,開創(chuàng)了實驗和推理相結(jié)合的科學研究方法。[3]牛頓總結(jié)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揭示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2】羽毛球公開賽中羽毛球能被球拍擊飛,說明 被斜向打出的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若其所受力全部消失,羽毛球?qū)⑻幱? 狀態(tài)。 【解析】[1]球拍擊球,羽毛球被球拍擊飛,羽毛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被斜向打出的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羽毛球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若其所受力全部消失,羽毛球會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3】2023年杭州亞運會,中國運動員包攬蹦床比賽全部金牌。如圖是運動員從最低點C豎直上升至最高點A的簡化圖。運動員在重力作用下減速上升說明力是 (填“改變”或“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若運動員上升到最高點時,重力突然消失,運動員將處于 狀態(tài)。 【解析】[1]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當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其速度或方向可能會發(fā)生變化;在運動員減速上升的例子中,雖然運動員的初始運動方向是向上,但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他的速度在減小,即他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2]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我們知道,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tài);當運動員運動到最高點時,運動員靜止,若此時所受的所有的力全部消失,他會處于靜止狀態(tài)。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4】 (2024·湖南)如圖,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保持同一小車每次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只改變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過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B.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相同C.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該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時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該實驗?zāi)苤苯域炞C當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時,物體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A.不計空氣阻力,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過程中,在豎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錯誤;B.小車在粗糙程度越大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時,受到的阻力越大,運動速度減小的越快,小車滑行的距離越小,故B錯誤;C.小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時,對水平木板的壓力一定,因此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故C正確;D.由于絕對光滑的水平面是不存在的,因此該實驗不能直接驗證當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時,物體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而是根據(jù)科學推理得出的,故D錯誤。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5】如圖所示,這是火箭發(fā)射升空后,助推器分離瞬間的情景。分離后助推器會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它具有 ,然后會落回地球,這是因為助推器受到 的作用。 【解析】[1][2]助推器與火箭一起運動后分離,分離開助推器由于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飛行;助推器最終會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是重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tài)。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6】 用洗衣機給濕衣服脫水時,是利用 (選填“衣服”或“水”)具有慣性;貨車超載時貨車的慣性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請寫出一個減小慣性危害的事例 。 【解析】[1]洗衣機中衣服脫水時,水與衣服高速轉(zhuǎn)動,衣服被滾桶擋住,而水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離開了衣服。故洗衣機中衣服脫水時,是利用水具有慣性。[2]慣性大小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貨車超載時火車質(zhì)量變大,慣性變大。[3]急停時,由于人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前運動,安全帶可以阻止人向前運動,減少由此帶來的危害。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7】 坐在轎車后排的市民也應(yīng)自覺系上安全帶。系安全帶可減小下列哪種情況發(fā)生時對乘客的傷害( ?。〢.快速啟動 B.勻速行駛 C.緊急剎車 D.緩慢加速 【解析】乘客和轎車一起向前運動過程中,當車輛突然減速或緊急剎車時,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有可能由于撞到車身而受傷,系上安全帶可以阻止人的身體繼續(xù)向前運動,減小當車輛突然減速或緊急剎車時對乘客的傷害,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8】 如題圖所示,公交車上的乘客都站穩(wěn)扶好了扶手,當車的運動狀態(tài)突然發(fā)生改變時,乘客都向前傾,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〢.車由靜止突然向前啟動 B.車勻速前行時突然加速C.車勻速前行時突然剎車 D.車勻速前行時突然拐彎 【解析】由圖知,當車的運動狀態(tài)突然發(fā)生改變時,乘客都向前傾,A.如果原來是靜止,車由靜止突然向前啟動,乘客由于慣性則向后傾倒,故A不符合題意;B.如果車勻速前行時突然加速,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速度運動,出現(xiàn)向后傾,故B不符合題意;C.如果車勻速前行時突然減速,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出現(xiàn)向前傾,故C符合題意;D.如果車勻速前行時突然拐彎,乘客的身體會由于具有慣性向相反的方向傾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9】 (2024·四川)同學們在討論“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下列同學的觀點,正確的是( ?。〢.甲同學:足球只有受力才能運動B.乙同學:汽車轉(zhuǎn)彎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C.丙同學:跳遠要助跑,因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D.丁同學:牛頓第一定律是由實驗直接得出來的 【解析】A.力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一定條件下,足球不受力時也能運動,故A錯誤;B.汽車轉(zhuǎn)彎過程中,運動的方向在不斷改變,則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故B正確;C.慣性的大小只跟質(zhì)量有關(guān),跳遠要助跑,是利用物體的慣性,其慣性大小不變,故C錯誤;D.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科學推理論證得出的,故D錯誤。故選B。課堂練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1.合力與分力: (1)定義:如果一個力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則稱為這個力的分力。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1.合力與分力: (2)力的合成:求幾個分力的合力的過程叫做力的合成。初中階段只研究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1.合力與分力: 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2.等效替代法: 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復(fù)雜問題轉(zhuǎn)換成易處理的問題一種方法。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3.實驗: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實驗裝置圖: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3.實驗: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2)實驗步驟: ①用方向相同的二力F1和F2同時拉伸橡皮筋至AE′ (a); ②用方向相反的二力F1和F2同時拉伸橡皮筋至AE′(b); ③用一個力F拉伸橡皮筋至AE′?(c)。 ●加油站●當鉤碼保持靜止時,懸掛鉤碼的細線經(jīng)過輕質(zhì)定滑輪拉橡皮 筋,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所懸掛鉤碼的重力大小。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3.實驗: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3)分析論證: 在三次實驗中,橡皮筋都被拉伸到AE′,每次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因此,力F就是力F1和F2的合力。分析實驗中獲得的信息,就可以確定合力與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之間的關(guān)系。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3.實驗: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4)實驗結(jié)論: ①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與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 + F2; ②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與較大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 - F2。新課學習考點二 力的合成 3.實驗: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新課學習考點小練 【例題1】 如圖所示,被提的同一水桶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a)中提起水桶的力有 個,這些力和圖(b)中大人提起水桶力可以相互 。 【解析】[1][2]被提的同一水桶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圖(a)中提起水桶的力有2個,這些力和圖(b)中大人提起水桶力效果相同,因此可以相互代替。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2】某同學在超市購物時,用10N的水平力推著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突然他發(fā)現(xiàn)前面有位老人,于是馬上用15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車,使小車減速,在減速運動過程中,小車所受的合力為 ,方向 。 【解析】[1][2]某同學在超市購物時,用10N的水平力推著購物車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購物車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為10N,方向水平向左;他用15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車,使小車減速,在減速運動過程中,小車所受的合力為F合=f+F=10N+15N=25N方向與兩力的方向相同,水平向左。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3】 一個物體受到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的作用,它們的合力大小等于50牛,已知其中一個力的大小是30牛,那么另一個力的大?。ā 。〢.一定是20牛 B.可能是70牛 C.一定是80牛 D.可能是80牛 【解析】一個物體受到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的作用,已知其中一個力和合力的大小,且合力大小大于這個力,求另一個力時要考慮到兩種情況:一種是兩個力的方向相同時,根據(jù)合力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和可求出另一個力;另一種情況是兩個力的方向相反時,根據(jù)合力等于兩個力的大小之差可求出另一個力。當兩個力的方向相同時,則另一個力的大小當兩個力的方向相反時,則另一個力的大小由于不知道兩個力的方向是否相同,所以另一力的大小可能為20N也可能為80N,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4】 下列有關(guān)合力的說法錯誤的是(????)A.兩個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小于一個分力的大小B.合力的作用效果和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樣的C.考慮合力時,就不要考慮分力了 D.合力和分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 【解析】當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力的共同作用時,我們常常可以求出這樣一個力,這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和原來幾個力的共同作用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原來的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A.平衡力的合力為零,故兩個分力的合力大小,可能小于一個分力的大小,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其兩個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一樣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因合力與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關(guān)系,故分析合力時,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合力與分力是等效替代關(guān)系,合力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與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因而合力與分力不是同時作用在物體上,故D錯誤,符合題意。課堂練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1.平衡狀態(tài)及平衡力: (1)定義:物理學中,把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稱為平衡狀態(tài)。 物體如果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這兩個力就互稱為平衡力。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1.平衡狀態(tài)及平衡力: (2)受平衡力的物體保持平衡狀態(tài)的原因: 靜止的杯子和汽車雖然都受到了力,但所受力是平衡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因而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平衡狀態(tài)。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1.平衡狀態(tài)及平衡力: (3)判斷物體是否受到平衡力的方法: 看物體是否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例如,棲息在枝條上的小鳥靜止時,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實驗:二力平衡條件 兩個力平衡時,這兩個力的大小、方向有什么關(guān)系? 下面,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實驗:二力平衡條件 設(shè)計實驗: 如圖,向質(zhì)量相等的兩個托盤中分別加入適量砝碼,使紙板 M在水平方向上受兩個力的作用。 分別改變這兩個力的大小、方向、是否一線(通過扭轉(zhuǎn)紙板實現(xiàn))和是否同體(把紙板剪開)觀察紙板在什么條件下會保持靜止狀態(tài)不變。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實驗:二力平衡條件 實驗步驟: (1)在兩邊的托盤里分別放上質(zhì)量相等和不等的砝碼,觀察紙板的運動情況怎樣的? (2)把紙板轉(zhuǎn)動一小角度,此時作用在紙板上的兩個力是否還在一條直線上?松手后,紙板怎樣運動?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實驗:二力平衡條件 實驗步驟: (3)將連接紙板右側(cè)托盤的細線掛于掛在紙板左側(cè)掛鉤處,使二力的方向同時向左,觀察紙板的運動情況。 (4)把紙板用剪刀從中間剪開后,觀察紙板會怎樣運動?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實驗:二力平衡條件 分析論證: 大量研究表明: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同體、等大、反向、一線)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實驗:二力平衡條件 交流評估: (1)該方案以紙板為研究對象,是為了減小摩擦給實驗帶來的誤差。 (2)定滑輪的作用:改變力的方向。 (3)用紙板的不利方面:紙板受重力作用,因此對實驗結(jié)論也有影響,所以紙板越輕越好。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應(yīng)用 (1)求力的大小和判斷力的方向: 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已知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我們可以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以求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測滑動摩擦力 測物體重力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可以二力平衡條件,來判定物體是否受平衡力,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1)以在水平木板上運動的木塊為例: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2)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以在水平木板上運動的木塊為例: 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和木板對它的摩擦力f。 ①若拉力等于阻力,則二力平衡,木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若拉力大于阻力,二力不平衡,木塊向右做加速直線運動 ; ③若拉力小于阻力,二力不平衡,木塊向右做減速直線運動。 新課學習考點三 二力平衡 (3)確定物體重心 利用二力平衡特點,可以找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新課學習考點小練 【例題1】 (2024·江西)贛劇是江西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如圖所示,某贛劇演員在水平舞臺上站立不動時,她受到的重力與舞臺對她的支持力是一對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 【解析】[1][2]演員站立不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舞臺對她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2】 (2024·甘肅)“無人機”送快遞是低空經(jīng)濟的一種重要形式.無人機起飛時,吹向下方的風量增加,使無人機上升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若無人機下方用一根繩子懸掛快遞,不考慮空氣阻力,則在無人機斜向右上方勻速直線飛行過程中,懸掛重物的繩子 (選填“會”或“不會”)偏離豎直方向。 【解析】[1]無人機上升時向下吹風,無人機對空氣的力向下,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無人機受到向上的空氣的作用力,所以使無人機上升的力的施力物體是空氣。[2]無人機斜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下方的重物和無人機相對靜止,則下方的重物同樣做勻速直線運動,可知重物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平衡力的作用,重物受重力和細線的拉力,由二力平衡可知,細線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因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可知細線不會偏離豎直方向。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3】 (2024·上海)物理王坐電梯回家時,電梯勻速上升。若他對電梯的壓為F1,電梯對他的支持力為F2,他受到的重力為G,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〢.F1>G B.F2>GC.F1和F2是平衡力 D.F2和G是平衡力 【解析】電梯勻速上升,小明也隨電梯一起勻速上升,小明處于平衡狀態(tài),小明受到的重力與電梯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F2和G是平衡力,;小明對電梯的壓力和電梯對他的支持力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4】 (2024·江蘇鹽城)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紙片還能保持平衡的是( ?。? 【解析】A.紙片兩端通過細線繞過定滑輪各放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紙片兩端受到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紙片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故A符合題意;B.紙片兩端通過細線繞過定滑輪各放兩個和一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紙片兩端受到的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即兩個力的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紙片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故B不符合題意;C.紙片兩端通過細線繞過定滑輪各放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但紙片扭轉(zhuǎn)一個角度,紙片兩端受到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不是一對平衡力,紙片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故C不符合題意;D.紙片兩端通過細線繞過定滑輪各放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但用剪刀把紙片剪成兩段,紙片兩端受到的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紙片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課堂練習考點小練 【例題5】 (2024·甘肅臨夏)某科技興趣小組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用鉤碼讓菱形輕質(zhì)泡沫板(重力不計)保持靜止狀態(tài)。請在圖中畫出菱形輕質(zhì)泡沫板的受力示意圖(重心O已標出)。 【解析】由題可知,菱形輕質(zhì)泡沫板的重力不計。菱形輕質(zhì)泡沫板在左右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可知兩邊的拉力大小相等,并且兩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如圖:課堂練習謝謝觀看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