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中的蠟燭為什么會不滅呢?
原來我們看到的是蠟燭在鏡中的“像”
反射面平整、光滑,并且能成像的反射面都可以看成平面鏡。
如:生活中的鏡子、平靜的水面、平滑的玻璃、光滑的金屬器具表面等。
在公元前2000年,我國已有銅鏡。但古代多以水照影,稱盛水的銅器為鑒,漢代改稱鑒為鏡。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明代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以后玻璃鏡逐漸普及。
在日常生活中,人站在平面鏡前,可以在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像。當(dāng)人 遠(yuǎn)離平面鏡時,人在平面鏡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如何變化?像的大小會發(fā)生變化嗎?
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請同學(xué)們觀察平面鏡中的像,思考下列問題:(1)像在平面鏡的什么位置?(2)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一樣嗎?(3)當(dāng)改變物與平面鏡的距離時,像的大小改變嗎?像到鏡面的距離是怎么變化的?
1、主要實驗器材及作用:
①用來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②較薄的玻璃板可以減少重影對實驗的影響。
(4)其他器材: 支架、白紙或方格紙一張、筆、火柴、光屏(或白紙)。
光屏(或白紙)的作用:檢驗成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2)兩支大小完全相同的蠟燭:
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測量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1)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2)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3)像和物對應(yīng)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平面鏡所成的虛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
①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時,用蠟燭B代替蠟燭A;
②探究像距與物距的關(guān)系時,用蠟燭B代替蠟燭A的像;
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4、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1)實驗應(yīng)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進(jìn)行,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
(2)玻璃板與水平桌面要怎么樣放置?
(3)、多次實驗?zāi)康氖牵?br/>使實驗結(jié)論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可以確保未點燃的蠟燭B和點燃的蠟燭A是像能完全重合;
1. 實驗器材的選擇:(1)實驗應(yīng)選用______的玻璃板,否則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差值較大且會出現(xiàn)兩個像。(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 ___________________(等效替代法)(4)刻度尺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光屏不能承接到像,說明成的是________。2. 實驗應(yīng)在_______的環(huán)境中進(jìn)行。3. 玻璃板與水平桌面___________,確保物與像重合。4. 多次測量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
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形成,所以叫虛像。眼睛能看到,但虛像是不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的。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由實際光線會聚所成的像。眼睛能看到,能呈現(xiàn)在光屏上。
如圖,MN 表示平面鏡,AB 表示鏡前的物體,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
1、作垂線2、取等距離3、畫虛像
1、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射向平面鏡,反射后經(jīng)過P 點,請畫出光路圖。
2、如圖兩條反射光線是點光源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請找出點光源的位置
哈哈鏡產(chǎn)生的影像變化
球面的外表面作為反射面
(2)物體在凸面鏡中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3)利用凸面鏡可以擴(kuò)大觀察視野
(1)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2)可以把平行的光會聚在一點上
(3)可以把焦點處發(fā)出的光變成平行光
(1)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1.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讓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______m,若視力表全長為0.8m,則視力表像的長度為 m。與不用平面鏡的方法相比,這樣做的好處是______.
2: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兩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靜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 A.山的影子 B.山的實像 C.山的倒立的虛像 D.山的正立的虛像
3:一個人從遠(yuǎn)處走向一塊豎直掛著的平面鏡,他在鏡內(nèi)的像的大小將:( )
4、一只小貓正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如圖所示: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應(yīng)是圖中的哪一個? ( )
A B C D
5.“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jìn)井水中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B.水中出現(xiàn)月亮屬于光的直線傳播C.水中出現(xiàn)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6.水里的“月亮”是真實的嗎?它 是怎么形成的? 7.月亮到地球的距離是3 .8×108m,井水水深5m,則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離是多少?
8.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_________放置一塊透明玻璃板。把蠟燭A點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該同學(xué)應(yīng)在玻璃板_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觀察蠟燭A經(jīng)玻璃板_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_________但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_________。(3)該同學(xué)體會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成像雖沒有平面鏡清晰,但能觀察到蠟燭___(填“A”或“B”),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8、 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13中畫出S所成的像。10、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14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實驗小組用蠟燭、玻璃板、直尺等器材進(jìn)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確定像的_______。(2)取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________的關(guān)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________________的關(guān)系。
(3)只點燃蠟燭A,移動蠟燭B使其與A的像完全重合,在B蠟燭的燭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被點燃。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_像,如果以5cm/s的速度勻速使蠟燭A遠(yuǎn)離玻璃板2m時,蠟燭B應(yīng)遠(yuǎn)離玻璃板________cm,才有可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
6.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 若小明同學(xué)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鏡前1.5m,他在鏡中的像高_(dá)____m;像與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漸遠(yuǎn)離穿衣鏡,那么鏡中的像大小將_______。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冊(2024)第三節(jié)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完美版教學(xué)ppt課件,文件包含4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同步教學(xué)課件北師大版2024pptx、4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練習(xí)含答案解析docx、4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練習(xí)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3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三節(jié)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課堂教學(xué)課件ppt,共1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程導(dǎo)入,復(fù)習(xí)回顧,課程講授,平面鏡的應(yīng)用,改變光路,交流討論,視力表的像,凹面鏡和凸面鏡,拓展閱讀,凹面鏡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北師大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四章 光現(xiàn)象第三節(jié)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教案配套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程導(dǎo)入,課程講授,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問題與猜想,制訂方案,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與交流,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