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精準剖析歌曲《菊花臺》的音樂風格,深入理解其融合了中國古典音樂元素的優(yōu)美旋律,熟練辨別古箏、二胡等傳統(tǒng)民族樂器音色,提升流行音樂感知與鑒賞能力。
掌握歌曲演唱技巧,如細膩的發(fā)聲、婉轉(zhuǎn)的氣息控制,能夠深情、柔美地演唱該歌曲,展現(xiàn)古典韻味,通過舞臺表演實踐增強表現(xiàn)力。
了解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周杰倫的音樂風格及代表作品,知曉中國風流行音樂在當代文化中的獨特魅力與價值,拓寬音樂文化視野,豐富音樂知識儲備。
過程與方法目標
借助聆聽、哼唱、分析、模仿、表演等多元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批判性思維與合作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深度挖掘歌曲背后的情感內(nèi)涵與文化寓意。
組織小組討論、歌曲翻唱、詩詞配樂創(chuàng)作等合作學習形式,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協(xié)作,鍛煉團隊合作與溝通表達能力,讓學生在互動中共同成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感受中國風流行音樂的唯美與深情,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之情,培養(yǎng)學生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審美素養(yǎng)。
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師充分融入人文關懷,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營造溫馨、包容、鼓勵的學習氛圍,助力學生克服對情感細膩表達、古典韻味展現(xiàn)的畏難情緒,樹立積極參與音樂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意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音樂中找到觸動心靈、抒發(fā)情感的方式,收獲自信與成長。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刻體會《菊花臺》所蘊含的凄美、惆悵情感,通過細致的音樂分析,讓學生理解中國風流行音樂如何運用獨特的旋律、歌詞、編曲塑造詩意的情感意境,領略古典與流行融合的魅力。
幫助學生掌握歌曲中的演唱難點,如高音的輕柔處理、裝飾音的細膩演繹,能夠精準表現(xiàn),同時熟知中國風流行音樂相關文化知識,為進一步探索此類音樂奠定基礎。
教學難點
助力八年級學生跨越青春期的敏感與多思,將歌曲中的細膩情感內(nèi)化為自身對生活、情感的感悟,實現(xiàn)深度的情感共鳴與精神升華。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協(xié)調(diào)學生的不同觀點與思路,尤其是在涉及音樂創(chuàng)意表達、詩詞配樂環(huán)節(jié),確保小組討論高效有序進行,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欣賞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體驗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響設備、《菊花臺》的音頻及視頻資料(涵蓋不同現(xiàn)場演唱版本、MV)、古箏、二胡等民族樂器實物或高清圖片、歌曲曲譜、周杰倫音樂資料、小獎品(如中國風書簽、明信片等)、表演道具(如古風折扇、手帕等營造古典氛圍的飾品)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身著古典韻味的服裝,如素色旗袍、中式長衫,手持一把雅致的折扇,步伐輕盈、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溫婉地向同學們打招呼:“同學們,在音樂的浩瀚星空中,中國風流行音樂仿若一顆溫潤的明珠,散發(fā)著獨特的古韻今香。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江南水鄉(xiāng)的古老庭院,細雨紛飛,花瓣飄落,悠揚的絲竹聲在空氣中流淌,那是怎樣一番詩意的場景呢?”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分享心中浮現(xiàn)的畫面與感受,激發(fā)學生對中國風流行音樂及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興趣。
教師播放一段中國風音樂與古典美景融合的視頻,畫面中有西湖斷橋的煙雨朦朧、故宮紅墻的莊嚴肅穆、蘇州園林的精致典雅,背景音樂選用《菊花臺》的悠揚前奏片段,營造出濃郁的古典氛圍。播放結束后,教師提問:“同學們,剛才的畫面是不是讓你們沉醉其中、心馳神往?你們知道這首即將帶領我們走進中國風流行音樂奇妙世界的歌曲是什么嗎?” 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菊花臺》。
(二)歌曲及背景介紹
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講述:“同學們,《菊花臺》由周杰倫創(chuàng)作并演唱,他是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的音樂人,將流行音樂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巧妙融合,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音樂風格。這首歌作為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片尾曲,以其深沉的情感、精美的編曲,為影片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歌詞中充滿了詩意的意象,如‘菊花’‘霜’‘雨’等,訴說著一段凄美、婉轉(zhuǎn)的故事,仿佛將聽眾帶入了一個古韻悠悠的世界?!?br>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周杰倫的音樂歷程、代表作品,介紹中國風流行音樂的起源、發(fā)展、風格特點,以及《菊花臺》的創(chuàng)作背景、歌曲內(nèi)涵等資料,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歌曲誕生的文化土壤,為后續(xù)學習筑牢根基。同時,播放歌曲音頻,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整體風格、速度、旋律走向,為深入學習做鋪墊。
(三)初聽歌曲
教師播放《菊花臺》的完整音頻,同時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動態(tài)的、以古代宮廷庭院為背景,一位身著古裝的佳人獨倚欄桿,望著滿園凋零的菊花,月光灑在她身上,畫面色調(diào)清冷、凄美,引導學生閉上眼睛,靜心聆聽,感受歌曲的婉轉(zhuǎn)悠揚、情感基調(diào)以及所描繪的意境。
聽完歌曲后,教師輕輕走到學生中間,蹲下身子,輕聲詢問:“同學們,聽完這首歌曲,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有沒有被那種如潺潺溪流般的柔情所打動,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清冷的庭院,與佳人一同感受著思念的惆悵?誰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初聽感受?” 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分享感受,教師認真傾聽,用贊許的眼神、點頭等方式給予肯定與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視。
(四)分段聆聽與分析
再次播放歌曲,按照歌曲結構,分段深入聆聽。
第一段:愁緒初起
引導:“現(xiàn)在,讓我們聚焦歌曲開篇那輕柔舒緩的起調(diào),聆聽旋律是如何引出這滿心的愁緒。” 播放第一段,同時在大屏幕上展示庭院中,秋風乍起,菊花微微顫動,佳人眉頭輕蹙,眼中滿是落寞。
講解:“同學們,這段旋律起始便以悠揚的古箏彈奏引入,節(jié)奏緩慢,音域適中,如同秋風的輕吟,撩動人心。聽,這里的古箏音色,是不是像月光下的流水,清冷而澄澈?” 教師現(xiàn)場用古箏彈奏一段相似旋律,示范音色特點,“大家注意聽,這種空靈的演奏方式是不是讓歌曲宛如愁緒的初綻,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感受一下這種靜謐、惆悵的意境?!?br>讓學生再次聆聽第一段,教師關注學生反應,對沉浸其中、面露感傷之色的學生投以贊許的目光,對不太理解的學生,輕輕走到身邊,小聲引導其關注旋律特點和樂器音色,比如:“你聽,這古箏的聲音,是不是像露珠滑落花瓣,勾起了你心底的愁思?你可以試著閉上眼睛,專注于這聲音,找到那種輕柔的感覺?!?br>第二段:深情眷戀
過渡:“隨著歌曲的推進,佳人心中的眷戀愈發(fā)深沉,進入一段飽含深情的篇章,我們來看看旋律如何體現(xiàn)。” 播放第二段,畫面切換至佳人拿起一支菊花,輕輕撫摸,眼中淚光閃爍,回憶著往昔的美好時光。
講解:“此時,旋律節(jié)奏稍有加快,音域有所拓寬,音符的起伏變化增多,如同內(nèi)心澎湃的情感。大家注意聽,演唱中的顫音、滑音等技巧運用,是不是像她心底的眷戀,千回百轉(zhuǎn)?” 教師哼唱示范,展示技巧效果,“體會一下這種深情、纏綿的氛圍,感受歌曲旋律對人物心境的精妙塑造?!?br>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這一段與上一段的旋律變化,每組安排一名善于溝通、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組長,負責協(xié)調(diào)討論并記錄小組成員觀點。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傾聽他們的想法,適時給予引導和啟發(fā),幫助小組解決討論中出現(xiàn)的分歧或困惑,如:“對比一下愁緒初起和深情眷戀,旋律的節(jié)奏、音域走向有什么不同之處,又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大家可以結合畫面來思考?!?br>第三段:凄美決絕
引導:“然而,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佳人最終不得不面對離別,歌曲最后轉(zhuǎn)入一段略帶悲愴的尾聲,讓我們用心感受這份凄美與無奈?!?播放第三段,畫面聚焦在佳人放下菊花,轉(zhuǎn)身離去,背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孤寂,庭院愈發(fā)冷清。
講解:“在這一段,旋律變得更為緩慢深沉,音高起伏減小,仿佛是佳人的輕聲嘆息。氣息的悠長控制,讓這份凄美更顯綿長。同學們,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這份凄美而又執(zhí)著的氛圍,是不是能體會到中國風流行音樂中那份對情感的細膩洞察?”
邀請幾位學生站起來,用簡單的身段動作模仿佳人的姿態(tài),如拂袖、低頭、輕移蓮步等,其他學生在座位上用輕柔的拍手、深呼吸等方式為其伴奏,讓學生親身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變化。教師在一旁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對于有些害羞的學生,給予溫暖的笑容和鼓勵的話語,讓他們放下顧慮,參與其中,如:“別害怕,用你的行動把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出來,大家一起體會這份婉約的情感。”
(五)整體演唱與鞏固
教師引導學生將三段歌詞連貫起來演唱,鋼琴伴奏,同時加入一些簡單的民族樂器如古箏的演奏,增強歌曲的古典韻味。在演唱過程中,教師注意傾聽學生的聲音,及時糾正演唱技巧、發(fā)聲、節(jié)奏等方面的問題,提醒學生用柔美、細膩、富有韻味的聲音演唱,展現(xiàn)古典氣質(zhì)。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聲音生硬或韻味不足,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想象自己就是那溫婉多情的佳人,心中滿是思念與眷戀,咱們的聲音要像歌曲中的旋律一樣婉轉(zhuǎn)輕柔,再試試……”
組織學生進行合唱練習,分為男女聲部,引導學生傾聽對方聲部,配合默契。對于聲部配合不默契的小組,教師不急于批評,而是耐心分析原因,引導他們相互傾聽、調(diào)整,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大家別灰心,聲部配合需要一點時間磨合,咱們再來一次,注意聽旁邊同學的的聲音,一起唱出中國風的典雅與柔美……”
開展 “中國風小唱將” 評選活動,邀請幾組學生上臺演唱,其他學生當評委,教師從旁引導評委從演唱技巧、表演、團隊配合等方面進行評價,給予每一組上臺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讓他們在展示中獲得成就感。教師可以在學生演唱后說:“看這組同學,個個儀態(tài)萬方,唱腔純正,配合默契,把《菊花臺》的神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家為他們鼓掌……”
(六)拓展與文化交流
教師播放其他周杰倫的中國風歌曲片段,如《青花瓷》,引導學生對比聆聽,感受不同歌曲如何用獨特的藝術手段詮釋古典詩詞、歷史故事,拓展音樂視野。
開展 “中國風音樂與傳統(tǒng)文化” 主題交流活動,教師先分享自己對一些中國風音樂作品與傳統(tǒng)文化元素結合的深入理解,如《東風破》中的古辭賦運用,然后鼓勵學生分享自己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以及課外了解到的相關內(nèi)容,促進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分享,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多元意識。
(六)課堂總結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包括《菊花臺》的歌曲結構、旋律特點、創(chuàng)作背景、中國風文化內(nèi)涵等,強化學生的學習記憶。
教師對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的表現(xiàn)給予充分肯定,表揚學生的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團隊協(xié)作以及對中國風音樂探索的熱情,特別提及那些在理解歌曲意境、創(chuàng)意表達上有閃光點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同時,也委婉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如個別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參與度不夠高等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最后,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話語鼓勵學生:“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菊花臺》領略了中國風流行音樂的無窮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xù)用音樂去探尋更多民族文化的瑰寶,用心靈去感受它們的力量,更要以實際行動傳承中國風這一充滿韻味的音樂形式,讓自己成為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生力軍,為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努力?!?br>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始終秉持人文關懷的理念,從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特色裝扮與熱情互動,到分段聆聽時對學生個體感受的關注,再到拓展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分享文化見解,以及課堂總結時的暖心鼓勵,都致力于讓學生在學習演唱《菊花臺》的同時,收獲知識、提升能力、滋養(yǎng)情感。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持續(xù)關注學生需求,讓人文關懷在音樂課堂上綻放更絢爛的光彩,助力學生在音樂藝術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級上冊鴻雁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過程,歌曲學唱,實踐表演,課堂小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音樂人音版八年級上冊鴻雁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課堂,導入課件展示,主題呈現(xiàn),走進音樂,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音版音樂7下 隨心唱響1 國家 教案,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