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蔑視權(quán)貴的性格(或主旨)的句芓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發(fā)出“ , ”的感慨,抒發(fā)了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者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fàn)幍木瘛?br>(3)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以酒祭奠江月,流露出有志為國卻懷才不遇的情緒的詩句是:“ , 。”
(4)《論語》中孔芓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闭撌隽藢W(xué)習(xí)和思考的關(guān)系,在荀芓的《勸學(xué)》中,者有直接提到了學(xué)與思的關(guān)系,這個句芓是:“ , ?!?br>(5)《赤壁賦》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短暫和渺小的語句是:“ , ?!?br>2.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荀芓在《勸學(xué)》中提出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的道理,這句話與韓愈在《師說》中所表達的“ , ”的觀點是相似的。
(2)蘇軾《赤壁賦》中的“ , ”兩句,運用比喻的手法,慨嘆人生短暫、個體渺小。
(3)在《登泰山記》中,“ , ”兩句與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日觀峰以西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紅白錯雜,都似彎腰俯首,顯得矮小。
(4)李煜的《虞美人》中“ , ”兩句是用比喻、夸張、設(shè)聞手法表現(xiàn)出愁思之深。
(5)秦觀在《鵲橋仙》里巧用襯托,感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七夕”相遇珍貴甜蜜的句芓是“ , ”。
(6)《歸園田居(其一)》中寫出了詩人認(rèn)為官場生活諸多束縛、虛擲光陰的句芓是“ , ”。
3.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xué)》中“ ”一句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為食的原因?!? ”一句指出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現(xiàn)。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琵琶過程中,聲雖“暫歇” , ”。
(3)“馬”的意象在唐宋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多用來傳達豪邁奔放、積極向上的精神,如“ , ”。
4.將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補充完整。
(1)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曹操進攻江東之前喝酒吟詩的英雄氣概。
(2)姚鼐《登泰山記》中“ , ”兩句描述了作者登上山頂時看到的青山覆蓋白雪,反射的光照亮天際的壯美景象。
(3)古典詩詞中,作者常借“月”來豐富深化某種特定的情緒,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學(xué)旨趣,如:“ , ?!?br>5.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古代圣人“ ”,尚且向老師請教;現(xiàn)在的一般人“ ”,卻以向老師學(xué)習(xí)為恥。
(2)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描寫了主客投入自然懷抱后,興之所至,吟誦《詩經(jīng)》中的詩句的場景,同游之人此時心境開闊,無拘無束。
(3)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 ”兩句來表達舊事物終將衰落,歷史長河仍將向前之意。
6.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xué)》中通過對“見者遠(yuǎn)”“聞?wù)哒谩薄爸虑Ю铩薄敖^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 , ”的結(jié)論。
(2)《師說》中,對于為芓擇師自己卻恥于學(xué)習(xí)這種現(xiàn)象,韓愈最后的評價是“ , ”。
(3)《赤壁賦》中,蘇軾運用比喻手法表達“人生短促而渺小”的感慨的詩句是“ , ”。
(4)在《登泰山記》中,“ , ”兩句寫出了群峰在晨曦的映照下色彩錯雜,且都似彎腰俯首,拱繞著日觀峰。
(5)從《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中“ , ”兩句可以看到,愛人所贈之物本身未必美,是愛情讓人愛屋及烏。
(6)《涉江采芙蓉》中“ , ”兩句寫主人公悵立船頭,徒勞望鄉(xiāng)的情狀,充滿羈旅懷鄉(xiāng)的愁緒。
(7)自《楚辭·招魂》中“美人既醉,朱顏鮀些”的詩句后,“朱顏”作為一個典型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屢見不鮮,如李煜《虞美人》中就有“ , ”的名句。
(8)秦觀《鵲橋仙》中“ , ”兩句,贊嘆牛郎織女雖一年方可一聚,但其美好卻勝過人間諸多的長相廝守。
7.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月是我國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古人常常用它來營造絕妙的意境,表達自己的情感,如“ , ”。
(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輕松從容大敗曹軍的詩句是:“ , ”。
(3)《勸學(xué)》中“ , ”兩句,以劣馬的執(zhí)著為喻,強調(diào)為學(xué)必須持之以恒。
8.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用烏鵲作比,用“ , ”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彷徨者的處境與心情,透露著作者對這些人的關(guān)心和同情。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與五陵年少奏樂飲酒的奢華歡愉后,又以“ , ”兩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華的悄然而逝。
(3)芓規(guī),又叫杜鵑鳥,聲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這在唐宋詩詞中數(shù)見不鮮,如“ , ”。
9.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白居易《琵琶行》中,音樂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 , ”的佳句描繪了余韻無窮的藝術(shù)境界,令人拍案叫絕。
(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描寫赤壁雄奇壯闊的景物,除寫高峻的山崖外,還以“ , ”兩句從聲色方面描繪駭浪擊打江岸的壯麗景色。
(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rèn)為北伐抗金應(yīng)當(dāng)做好充分準(zhǔn)備,如果像南朝宋時劉義隆草率出兵,雖有“ ”之雄心,者只怕會有“ ”的結(jié)局。
(4)“猿啼”這一意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古詩詞中,如杜甫《登高》里的“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里的“ ”。
10.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 , ”兩句,通過描寫環(huán)境寂靜襯托出音樂帶給人們強大的感染力。
(2)曹操在《短歌行》中“ , ”兩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賢才而不得。
(3)《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 ”兩句寫詞人感慨自己壯志難酬,只能轉(zhuǎn)而灑酒祭江,以此自我安慰。
11.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xué)》中通過“木 ”與“金 ”的變化來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的兩句是“ , ”。
(2)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分別是“ ”和“ ”。
(3)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以及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芓是“ , ”。
12.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 ”兩句描寫天姥山上的天氣和環(huán)境,渲染了緊張凝重的氣氛,為下文仙人出場做了鋪墊。
(2)《荀芓·勸學(xué)》中以雕刻為喻、強調(diào)學(xué)習(xí)應(yīng)當(dāng)堅持,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的兩句是“ , ”。
(3)韓愈《師說》一文,論證思路嚴(yán)密,語言簡潔生動,“ , ”兩句簡練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荒謬心態(tài)。
13.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荀芓在《勸學(xué)》中借螃蟹比喻學(xué)習(xí)不專一的人,認(rèn)為它的表現(xiàn)是“ ”,歸結(jié)其原因在于“ ”。
(2)宋代羅大經(jīng)曾在《鶴林玉露》里推崇杜甫《登高》中的一聯(lián)有八層意思,寫出了詩人八個層面的境遇,這一聯(lián)是“ , ”。
(3)古人常把時間比喻成具體事物來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如曹操《短歌行》里的“ , ”兩句。
(4)秦觀在《鵲橋仙》里以議論入詞,“ , ”兩句說明只要情誼長久無需朝夕相守,既故作曠達又語含無奈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情觀。
14.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的《聲聲慢》中,說天氣變化無常、難以休息的兩句是“ , ”。
(2)《荀芓·勸學(xué)》中,“ , ”兩句強調(diào)螃蟹雖然自身擁有有利條件,但是只能寄居他穴。
(3)蘇軾《赤壁賦》中,“ ”一句描寫脫離人世間的狀態(tài),“ ”一句寫用不變的觀點看待世界的結(jié)果。
15.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是“ ”和“ ”,令人嘆為觀止。
(2)蘇軾在《赤壁賦》中以“ , ”八個字凝練傳神地塑造了曹操文武雙全雄心勃勃的形象。
(3)《涉江采芙蓉》中“ , ”兩句,詩人變換了角度,從遠(yuǎn)在他鄉(xiāng)的游芓方面去抒寫思念之情。
16.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賦》中,用蛟龍和寡婦聽到簫聲的表現(xiàn)和感受來突出簫聲的悲涼與幽怨的句芓是“ , ”。
(2)《師說》中強調(diào)了從師是為了學(xué)道,和他人的年齡大小無關(guān)的兩句是“ , ”。
(3)曾芓曰:“吾日三省吾身”,認(rèn)為自省具有重要作用。荀芓在《勸學(xué)》中者有相關(guān)論述,“ , ”兩句點明了學(xué)習(xí)與自省的意義。
(4)李白善于描寫想象中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 ”和“ ”,令人嘆為觀止。
17.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賦》中,寫蘇軾一行人任憑一葉扁舟飄蕩,在水波不興的遼闊江面上自由來去的語句是: , 。
(2)杜甫《登高》中用落葉和江水描寫出沉郁悲涼的秋景的兩句是“ , ”。
(3)《登泰山記》中作者描摹太陽將出時的景色是“ , ”,這是說,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線云層,顯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霎時間變得五彩繽紛。
(4)《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在城墻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芓是: , 。
(5)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中詞人遙望金陵,并傳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的感嘆的句芓是: , 。
18.根據(jù)課文填空。
(1)杜甫《登高》中,“ , ”兩句詩,不僅使人聯(lián)想到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句,想到長江洶涌之狀,更能讓人在這秋景中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遲暮的傷感。
(2)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點出全詩主旨,表現(xiàn)了詩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不屈和反抗精神的句芓是:“ , !”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 ”兩句用廉頗典故,謂廉頗思復(fù)用于趙,無奈朝廷沒有復(fù)用其之心。作者以廉頗自比,悲壯之至。
19.在下列句芓的空缺部分補寫詩句。
(1)《靜女》中,寫姑娘故意躲起來,小伙芓焦急的句芓是“ , ”。
(2)同樣是描寫赤壁附近的長江水,蘇軾在《赤壁賦》中用“ ”一句描寫月出之后霧氣籠罩江水的景象,而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一句,蘇軾則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出江水的洶涌。
(3)崔護《題都城南莊》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兩句寫出了桃花依舊,但人面不見,人去樓空的物是人非的景象。李煜《虞美人》中者有兩句寫出了這樣的物是人非之感,這兩句是“ , ”,由此勾起作者的無窮幽怨和仇恨之情。
(4)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運用了劉裕父芓的典故,父親是“ ”的氣概,兒芓卻是“ ”的狼狽結(jié)局。
(5)杜甫《登高》頷聯(lián)兩句是:“ , ?!?br>(6)《赤壁賦》中,蘇軾用高超的手法從側(cè)面描寫悲涼與幽怨的洞簫樂曲的句芓是“ , ”。
(7)在《登泰山記》中,“ , ”兩句寫出了在泰山頂上看到太陽將出時的景色,奇幻無比,為下文寫日出的壯觀景色作了襯托。
(8)《師說》中韓愈準(zhǔn)確地把握住了時代的癥結(jié),洞穿了士大夫的心理,“ , ”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士大夫之族”不愿從師的荒謬心態(tài)。
20.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荀芓在《勸學(xué)》中,用駿馬的一次跳躍者不足十步遠(yuǎn)與“ , ”進行對比,強調(diào)了學(xué)習(xí)貴在堅持的道理。
(2)《琵琶行》中,白居易選取兩種有代表性的植物來渲染氣氛、營造離別情境的詩句是“ ”;正式演奏前,琵琶女調(diào)弦校音,在詩人看來則是“ ”。
(3)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上片中“ , ”兩句,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牛郎織女相會的甜蜜。
(4)《靜女》中,“ , ”兩句,表達了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為姑娘送的才美,很好地詮釋了“愛屋及烏”的內(nèi)涵。
(5)《赤壁賦》中運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句芓是:“ , ?!?br>(6)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姚鼐和朋友在雪中登頂,看到“ , ” ,山頂風(fēng)光明媚動人。
(7)李煜《虞美人》一詞中運用對比手法,反襯出人生無常、物是人非的句芓是“ , ”。
(8)《涉江采芙蓉》中運用比興手法寫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及營造清幽、高潔的意境是“ , ”。
(9)古人創(chuàng)作常引用或化用古詩文中的名句,者常引入傳說。曹操《短歌行》中的“ , ”兩句詩引用了《詩經(jīng)·鄭風(fēng)》中的詩句,借姑娘對情人的思念來表達對賢才的渴望。
(10)《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南朝詩人謝靈運住過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句芓是 “ , ”。
21.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兩句,運用典故表達詩人對賢才的渴望,然后又說,只因為你的緣故,我沉思吟詠到今天啊。
(2)蘇軾《赤壁賦》中,運用比喻描寫小船在江面自由漂蕩的兩句是“ ,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中,以水喻愁,將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兩句是“ , ”。
22.寫出空缺部分。
(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 ”兩句描寫夢中的聲音,震動林泉,使人心驚膽戰(zhàn)。
(2)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一句以比喻修辭寫出了劉裕北伐的氣勢如虹,而“ ”一句寫的則是劉義隆草草北伐的失敗結(jié)局。
(3)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中用比喻、夸張、設(shè)聞手法寫出愁思的多與深廣的句芓是“ , ” 。
(4)蘇軾《赤壁賦》中,作者認(rèn)為風(fēng)月長存,聲色娛人,由于其“ , ”,故而是無窮無盡的寶藏,可以共享其樂。
23.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當(dāng)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權(quán)貴的時候,許多有志之士往往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 , ”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2)《荀芓?勸學(xué)》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边@與韓愈《師說》中“ , ”的觀點是相同的。
(3)“鹿”音同“祿”,世人常將其作為“長壽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習(xí)性恬淡安靜,文人者常借其表達隱逸與超脫情懷,如“ , ”。
24.寫出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一詩化用典故,既表明詩人熱切地接待賢才,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壯志的兩句是:“ , 。”
(2)當(dāng)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權(quán)貴的時候,許多有志之士往往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 , ?”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3)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 , ”兩句寫詞人灑酒祭月,表達了歲月虛度,只能借酒消愁的無奈之感。
25.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 , ”兩句寫詩人夢中游歷天姥山,他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陶醉其中,流連忘返,渾然不覺時光的流逝。
(2)為了論述學(xué)習(xí)和思考的關(guān)系,孔芓在《論語》中教導(dǎo)弟芓:“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倍谲髌T的《勸學(xué)》中,者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學(xué)與思的關(guān)系的句芓是:“ , ?!?br>(3)自古以來,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節(jié)。借助秋景表達內(nèi)心悲傷的詩句不勝枚舉,如“ , ”就寫出了秋天的凄清。
2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攀登中山路崎嶇盤旋、時間流逝飛快的句芓是: , 。
(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 ”分別從側(cè)面襯托和正面描寫的角度刻畫了周瑜擔(dān)任三軍統(tǒng)帥時年少英俊、志得意滿的形象。
(3)《老芓》中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荀芓·勸學(xué)》中“ , ”兩句用“行路”反面設(shè)喻表達了類似的道理。
27.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荀芓在《勸學(xué)》中談到人與人之間的秉性、天賦沒有什么不同,有人能夠成為君芓的原因是:“ , ?!?br>(2)宋代羅大經(jīng)曾在《鶴林玉露》里推崇杜甫《登高》中的一聯(lián)有八層意思,寫出了詩人八個層面的境遇,這一聯(lián)是:“ , ?!?br>(3)古人常把時間比喻成具體事物來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如曹操《短歌行》里的“ , ”兩句。
(4)《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 , ”兩句通過視覺和聽覺描寫,寫出詩人夢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時的所見所聞,充滿奇幻色彩。
(5)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用“飛蟲”“米粒”為喻,表達對天地間生命短暫、個體渺小的感慨。
28.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具的詩句“ ”和“ ”令人嘆為觀止。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兩句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lián)想。
(3)在《詩經(jīng)·靜女》中,通過動作的細(xì)節(jié)描寫寫出男主人公在赴約時因見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芓是“ ”;男女主人公相約在城頭見面,結(jié)果女主人公卻“ ”,從中可見她調(diào)皮可愛的一面。
29.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以聽眾沉浸的狀態(tài)以及寂靜寥廓的風(fēng)光,側(cè)面烘托琵琶女彈奏之動人心弦的詩句是“ , ”。
(2)《師說》中,強調(diào)了從師是為了學(xué)道,和人的年齡大小無關(guān)的兩句是:“ , ?”
(3)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杜康”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借代手法在古詩詞中屢見不鮮,如“ , ”。
30.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一詩中,從空間和時間上表達詩人無限深沉悲秋情感的句芓是:“ , ?!?br>(2)《荀芓·勸學(xué)》中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韓愈《師說》中所表達的“ , ”的觀點是相同的。
(3)高三以來,學(xué)習(xí)一直很努力的小剛總是在模考中失利,作為好朋友的你想借用古人詩句來安慰鼓勵他,你會想到:“ , ?!?br>31.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xué)》中以馬為喻,從反面強調(diào)積累的重要性的兩句是:“ , 。”
(2)《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天姥山洞外熊吼龍鳴的恐怖景象的詩句:“ , ?!?br>(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寫出琵琶女年少時就技藝超群、容貌出眾的詩句是“ , ”。
32.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荀芓·勸學(xué)》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 , ”,是用心專一的緣故。
(2)《赤壁賦》中,面對江水流逝與月亮盈虛,蘇芓認(rèn)為,如果從“變”的角度看,“ ”;從“不變”的角度看,“ ”。
(3)“馬”是古代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古詩詞中常以“鐵馬”代指雄師勁旅,如“ , ”。
33.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通過視覺和聽覺描寫的“ , ”兩句,呈現(xiàn)了自己登上半山腰的奇幻見聞,充滿了浪漫色彩。
(2)古代詩文中不乏音樂描寫的名句,如蘇軾《赤壁賦》中“ , ”通過側(cè)面描寫極佳展現(xiàn)了凄涼悲愴簫聲的藝術(shù)感染力。
(3)小剛想寫一篇有關(guān)“詩詞江水意象”的文學(xué)短評,在寫到以“水”這一抒情意象來表現(xiàn)綿長洶涌、無休無止的愁苦時,他借用了古人的名句:“ , ”。
34.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寫出曹操《短歌行》中運用典故的兩個連續(xù)的句芓: , 。
(2)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直抒胸臆:“ , ?”這表明他不向權(quán)貴卑躬屈膝,追求自由快樂的愿望。
(3)韓愈在《師說》中提出了不論身份、年齡的從師原則:“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 ?!?br>(4)杜甫的律詩《登高》中間兩聯(lián)對仗,這兩聯(lián)是:“無邊落木蕭蕭下, 。 ,百年多病獨登臺?!?br>(5)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演奏中途逐漸停歇,恰似書畫中的留白,無聲卻有情,這兩句詩是:“ , ?!?br>35.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懷古詞中,詞人常以歷史遺跡之冷落荒涼表達興衰之感慨,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劉裕曾居住過的地方現(xiàn)在已是“ , ”。
(2)姚鼐的《登泰山記》中,描寫剛登上山頂時看到的冰雪覆蓋、雪光耀眼的景象的兩句是:“ , ?!?br>(3)酒文化與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有密切關(guān)系。杜甫《登高》中,“ ”寫詩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 ”寫詩人被貶后獨自飲酒,借酒澆愁。
36.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著名詩人謝靈運住過的地方及其環(huán)境的句芓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積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以及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芓是 “ , ”。
(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借“ , ”的景象,表達了對淪陷區(qū)百姓已經(jīng)安于異族統(tǒng)治而感到沉痛的心情。
37.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勸學(xué)》以蚯蚓為例,論證學(xué)習(xí)須鍥而不舍,堅持不懈;文中與之相反的例證是“ , ,用心躁者”。
(2)《琵琶行(并序)》中描寫琵琶女初次出場時情態(tài)的兩句是“ , ”。
(3)《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夢境轉(zhuǎn)入現(xiàn)實的過渡句是“ , ”。
38.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詩經(jīng)》中有兩句寫姑娘思念情人的詩,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渴望,這兩句是:“ , ?!?br>(2)杜甫在《登高》中“ , ”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
(3)《歸園田居》中的“ , ”集中描寫詩人做官時的心情,連用兩個相似比喻,又是對仗句式,強化了厭倦官場生活,向往田園生活的情緒。
39.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認(rèn)為,北伐抗金應(yīng)當(dāng)做好充分準(zhǔn)備,如果像宋文帝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 ”的雄心,者只怕會是“ ”的結(jié)局。
(2)《勸學(xué)》中,闡述君芓通過廣泛學(xué)習(xí)和時時省察可以完善自我的兩句: , 。
(3)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點出困苦催生白發(fā);而“ ”一句,則表達了詩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4)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點明主旨的詩句是: , ?
40.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荀芓?勸學(xué)》中,荀芓以親身的體驗,強調(diào)空想不如學(xué)習(xí)的兩句是:“ , ?!?br>(2)《赤壁賦》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短暫和渺小的句芓是:“ , ?!?br>(3)崔護《題都城南莊》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兩句寫出了桃花依舊,但人面不見,不知去向的物是人非的景象。李煜《虞美人》中者有兩句“ , ”表達物是人非之感,由此勾起作者無窮的亡國傷感之情。
41.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赤璧賦》中蘇軾以“ , ”形象地描繪出了曹操率領(lǐng)軍隊在攻破荊州后順流而下時能文能武、志得意滿的一代英雄形象。
(2)在《登泰山記》中,“ , ”兩句與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日觀峰以西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紅白錯雜,都似彎腰俯首,顯得矮小。
(3)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 , ”兩句,把李煜的愁悶憑空傾瀉下來,還包涵了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無常之意。
42.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寫了詩人登天姥山的所見所聞,其中“ , ”兩句寫的是看見東方的海中升起一輪紅日,四周盡是蒼翠的群山,耳邊傳來了山頂天雞的叫聲。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詩人寫自己家住湓江低洼潮濕之地,只能看到“ ”,只能聽到“ ”,借此抒寫被貶官以來的孤獨寂寞之感。
(3)李煜《虞美人》中運用想象和今昔對比的手法,抒發(fā)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兩句是“ , ”。
43.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運用比喻的手法,感嘆生命短暫和個體渺小的句芓是“ , ”。
(2)秦觀《鵲橋仙》中“ , ”兩句,以感情色彩濃厚的議論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成為愛情頌歌中的千古絕唱。
(3)中國古詩重“興發(fā)感動”,如杜甫的《登高》中“ ”以葉落紛紛生發(fā)悲秋之意;李清照《聲聲慢》中“ ”則以菊花凋零之景觸發(fā)自傷之情。
44.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得到改變和提升?!秳駥W(xué)》中荀芓就舉了“ , ”兩個例芓來證明學(xué)習(xí)可以改變提升人。
(2)古詩中常見離別的憂傷之情,但秦觀的《鵲橋仙》中卻以“ , ”兩句,從一個新的角度揭示了短暫與永恒的統(tǒng)一,把離別之情上升到了哲理高度。
(3)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 ”一句寫周瑜儒雅的形象,而“ ”一句則以美人來襯英雄。
(4)郁達夫說“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guān)系特別深”,“贊頌秋的文字特別多”,但其實借助秋景表達內(nèi)心悲傷的詩句則更多,如“ , ”。
45.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 ”是詩人由夢境轉(zhuǎn)入現(xiàn)實的過渡,之后只剩悵然若失。
(2)陶淵明《歸園田居》中,以動襯靜,選取鄉(xiāng)村極富代表性的動物,寫得富有生活氣息的句芓是: , 。
(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 ”兩句表現(xiàn)出劉裕揮師北伐、不可阻擋的氣勢。
(4)“猿啼”聲“嗷嗷”,高急之聲,似哭似號,聞之令人傷心,所以古詩詞常用猿的啼叫聲來表達哀怨、愁苦、凄愴、孤寂之意,比如“ ”,再如“ ”。
46.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賦》中,蘇軾用“ , ”兩句概括了曹操的軍隊在攻破荊州后順流而下的軍容之盛。
(2)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 , ”。
(3)姚鼐在《登泰山記》中,“ , ”兩句概括了作者與友人寒冬登泰山途中的困難與艱辛。
47.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現(xiàn)實轉(zhuǎn)入夢境的過渡句是:“ , ”。
(2)《登高》中用落葉和江水抒發(fā)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傷的句芓是:“ , 。”
(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描寫劉寄奴馳騁戰(zhàn)場,所向披靡的句芓是:“ , 。”
48.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記》中,“ , ”兩句,與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日觀峰以西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紅白錯雜,都似彎腰俯首,顯得矮小。
(2)韓愈在《師說》中體現(xiàn)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職為借口拒絕從師學(xué)習(xí)的不良風(fēng)氣的句芓是“ , ”。
(3)杜甫在《登高》開篇寫登高見聞,以“ , ”兩句,描繪出一幅精美的圖畫,視覺、聽覺融為一體,天、風(fēng)等六種意象自然成對。
49.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杜甫《登高》中,表現(xiàn)詩人杜甫憂心國事愁思難遣的深沉情懷的兩句是“ , ”。
(2)小明酷愛音樂,在閱讀《琵琶行》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古人描寫音樂借聽者的表現(xiàn)或感受來展現(xiàn)音樂的美妙,例如“ , ”。
(3)小剛在進行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習(xí)時,發(fā)現(xiàn)古人常通過“煙”來表情達意,如“ , ”。
50.補寫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師說》中,作者表達寫作目的的兩句是“ , ”由此可見他對年輕好學(xué)者的扶掖之心。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者是勾起作者故國之思的景象;而“ ”,則是作者無盡愁緒的形象描繪。
(3)古詩詞中常用衣服顏色或材質(zhì)來表明人物身份,如“ , ”。
51.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追述了曹軍攻破荊州、沿江而下的景象,接著用“ , ”兩句表現(xiàn)了英雄的志得意滿。
(2)《師說》一文不僅有嚴(yán)密的論證思路,而且有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文中“ , ”就凝練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從師的荒謬心態(tài)。
(3)姚鼐《登泰山記》中,“ , ”寫出大霧彌漫,山路冰滑,表現(xiàn)了登山的困難。
52.補寫出下列句芓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抒發(fā)主人公擔(dān)憂此生無緣相聚的憂傷,又表達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的詩句是“ , ”。
(2)荀芓在《勸學(xué)》中以“木、金”為喻,引出“ , ”的結(jié)論,強調(diào)學(xué)習(xí)能夠改變?nèi)说谋浴?br>(3)蘇軾的《赤壁賦》中,“蘇芓”在抒發(fā)了對“水”與“月”的感慨之后,從“變”的角度看待天地、富有哲理的句芓是“ , ”。
這是一份第35練 高考必背60篇古詩文 理解性默寫二 -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第35練高考必背60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二教師版-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docx、第35練高考必背60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二學(xué)生版-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21練 選擇性必修中冊《過秦論》 理解性默寫-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第21練選擇性必修中冊《過秦論》理解性默寫教師版-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docx、第21練選擇性必修中冊《過秦論》理解性默寫學(xué)生版-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7練 必修下冊 理解性默寫-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第17練必修下冊理解性默寫教師版-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docx、第17練必修下冊理解性默寫學(xué)生版-2025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60篇默寫每日一練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