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2.知道速度的定義、物理意義和公式,并能進行簡單的計算。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學會用圖像描述直線運動。4.粗略研究變速直線運動,能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
運動會上,短跑比賽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圖1.3-1)。在比賽過程中,觀眾是如何判斷誰跑得快的?運動員跑完全程后,裁判員又是怎樣計算成績的?觀眾與裁判員所用的方法一樣嗎?你認為應該怎樣比較運動的快慢?
觀看賽跑的某一瞬間,運動員跑過的 相同,如果要比較誰跑得快,就要看誰跑過的 長,也就是誰跑在前面。運動員到達終點時,他們都跑過了相同的 ,那么所用時間最 的運動員跑得最快。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運動的物體,有的運動得快,有的運動得慢。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1)相同的 內,比較物體經過的路程,經過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 ;
百米賽跑時觀眾比較運動員快慢的方法
(2)是在物體運動相同 的情況下,比較它們所花的時間,所花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得快??梢姡硎具\動快慢必須考慮 和 兩個因素。
百米賽跑時裁判比較運動員快慢的方法
例題1.如圖所示,是“森林動物運動會”中龜兔賽跑的情景。比賽開始后,“觀眾”在時間相同時通過比較 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快,由于兔子麻痹輕敵,中途睡了一覺,“裁判員”在路程相同時通過比較 判定最先達到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物理學中采用 (選填“裁判員”或“觀眾”)的方法表示物體運動快慢。
【詳解】[1]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比較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運動路程的長短,判斷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快。[2]裁判員通過比較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所用時間的長短,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3]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即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來比較快慢的,所以物理學中采用觀眾的方法表示物體運動快慢。
答:比較甲、乙兩同學在單位時間內(1s)所跑的路程,所跑路程長的跑得快。
2.速度在物理學中,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采用“ ”的方法,也就是用物體運動的路程 所用的時間。這樣,在不同情況下,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保證 相同。(1)定義:我們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作 。
(2)公式: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那么有: 。(3)變形式:s= .t= .(4)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 內通過的路程,這個數值越大,表明物體運動得越 ;這個數值越小,表明物體運動得越 。
①速度公式中的v、s 、t這三個物理量必須是同一個運動物體在同一運動過程中的速度、路程、時間。②速度的大小由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決定,不能說“速度與路程成正比”或“速度與時間成反比”。③利用公式計算速度大小時,既要代入數字,也要代入單位,要汪意單位的對應搭配,“千米”和“時”搭配,“米”和“秒”搭配。
(5)單位:速度的單位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 而成。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 ,符號是 或 ,這種單位叫作組合單位。在交通運輸中,速度的單位也常用 ,符號是 或 。這兩個單位的關系是l m/s= km/h或1 km/h= m/s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表可以直接顯示出速度(圖1.3-2 )。
1.機械運動的分類物體所做的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路線的曲直可分為 運動和 運動。直線運動,按照速度是否變化,又分為 直線運動和 直線運動
答:圖甲中的汽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它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是不變的。圖乙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它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是變化的。
2.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如果它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那么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就 。(1)定義:我們把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 。(2)特點①物體的運動路線是 。②物體運動的速度 。③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 一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在任何時刻、任何一段路程內,速度都是 的。
如果知道某一時刻的運動速度,就知道了它在任意時間段內或任意運動點上的速度。
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它是研究其他復雜運動的基礎。3.變速直線運動(1)定義:物體做直線運動時,其速度的大小是變化的,即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如圖1.3-3乙中汽車的運動,這種運動叫作 直線運動。(2)平均速度:變速直線運動比勻速直線運動復雜,如果只作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來描述運動的快慢,這樣算出來的速度叫作 速度。
公式中的“s”是指通過的路程,“t”是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包括停留的時間),“v”是在這段時間內(或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人們平時說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速度或通過某段路程的速度,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描述一段路程或一段時間內運動的快慢,這段路程或時間內某一時刻的速度可能比平均速度大,也可能比平均速度小。龜兔賽跑,龜獲勝是指烏龜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例題3.如圖所示,記錄了一輛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情況,該小汽車做的是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4.運動圖像研究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時,在物理中常采用數學圖像,把物理現象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這種方法稱為 。常見的描述物體運動的圖像有 圖像和 圖像。
由圖甲知A的速度為 ;
直線的傾斜程度表示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同一圖像中,直線的傾斜程度越大,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
②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時間(v-t)圖像如圖乙所示,圖線是一條 的直線。該直線與縱軸交點的縱坐標表示物體運動的 。
由圖乙知B的速度為 m/s
(2)常見的“s一t”“v-t”圖像表示的運動狀態(tài)
例題4.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東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ǘ噙x)A.2~4s內,乙處于靜止狀態(tài)B.0~4s內,乙的平均速度為4m/sC.4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D.前2s內,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
5.速度、路程、時間的計算解計算題的基本步驟:(1)認真審題,找出各運動階段的已知條件、待求的物理量,用準確的字母符號及角標表示,同時應有必要的文字說明。(2)統(tǒng)一單位。(3)選用適當的公式。(4)代入數據進行計算,求出答案,數字的后面要寫上正確的單位。
例題5.汽車安裝有速度計,它可以指示汽車的行駛速度。如果速度計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求:(1)速度計的讀數是多少?(2)汽車用這個速度行駛30 min通過的路程是多少公里?(3)昆明到文山的公路里程約為315km,那么汽車從文山出發(fā),以這個速度行駛,多少小時可到達昆明?
答:“車程”指汽車行駛的路程,后面應接長度單位而不應該接時間單位,所以“兩地車程1小時"的說法不妥。
這是一份初中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12運動的描述-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同步教學課件人教版2024pptx、12運動的描述同步練習含答案解析docx、12運動的描述同步練習docx、12運動的描述導學案含答案解析docx、12運動的描述導學案docx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1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同步教學課件人教版2024pptx、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同步練習含答案解析docx、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同步練習docx、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導學案含答案解析docx、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導學案docx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3節(jié) 運動的快慢圖片課件ppt,文件包含13運動的快慢課件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人教版2024pptx、13運動的快慢分層練習原卷版docx、13運動的快慢分層練習解析版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