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時目標
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作用。
2.正確使用單目顯微鏡和雙目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3.認同顯微鏡的重要作用,愛護顯微鏡;明確科學與技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學習重點:1.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作用。
2.正確使用單目顯微鏡和雙目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學習難點:正確使用單目顯微鏡和雙目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課時活動設計
通過多媒體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簡單介紹顯微鏡的發(fā)展歷程,沒有顯微鏡,就不可能發(fā)現細胞。顯微鏡發(fā)明至今,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改進。1665年,胡克出版的《顯微圖譜》中記錄了他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的軟木細胞。提出問題:顯微鏡的哪些部件可以將觀察材料放大?被觀察的材料應該放在哪里?顯微鏡下的細胞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并簡單了解顯微鏡的發(fā)展歷程,認同科技的進步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以此為情境引入顯微鏡的學習。
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①使用放大鏡(凸透鏡)可以看到放大幾倍的物像,如果觀察的對象為特別微小的物體怎么辦?②如果把兩個放大鏡相隔一定距離放到一個硬殼紙筒中,能看到放大倍數更大的物像,這就是顯微鏡的制作原理。這兩個放大鏡分別對應顯微鏡的什么結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出示單目顯微鏡和雙目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并幫助學生認識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帶學生觀察兩種顯微鏡的實物,并讓學生指認每個結構的名稱。播放顯微鏡的結構的視頻。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能力,讓學生認識顯微鏡的種類和構造。通過實操或觀看視頻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顯微鏡。
教師按照顯微鏡的支持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調節(jié)部分、光學部分的順序指出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介紹各部分結構的基本功能。
支持部分:鏡座、鏡柱、鏡臂。
機械部分:轉換器(安放和轉換物鏡鏡頭)、載物臺(承載玻片)、壓片夾(固定玻片)。
照明部分:反光鏡(反射光線,有平面鏡和凹面鏡)、遮光器(調節(jié)穿過通光孔的光線,有不同的光圈)。
調節(jié)部分:粗準焦螺旋(用于粗調)、細準焦螺旋(用于微調)。
光學部分:目鏡、鏡筒、物鏡(目鏡和物鏡能放大物像,鏡頭上標有放大倍數,有低倍鏡和高倍鏡)
簡單補充介紹顯微鏡的光學原理和顯微鏡中的光路路程(出示顯微鏡中的光路路程圖解)。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顯微鏡的構造和功能。
請學生閱讀課本第18~19頁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思考下列問題:
1.規(guī)范使用顯微鏡有哪幾個步驟?
2.每個規(guī)范操作中注意事項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操作?
學生總結單目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教師點評講解。也可以讓學生嘗試操作,教師指導。重點講解對光調光和調焦觀察兩個步驟。
第一步:取鏡和安放。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邊緣約10厘米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第二步:對光調光。對光步驟可簡單概括為“三轉”,順序從上往下。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用拇指和食指轉動轉換器,注意手指不能碰物鏡,以防物鏡松動掉下來,損壞物鏡)。②調節(jié)遮光器,選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③轉動反光鏡,直到通過目鏡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
第三步:調焦觀察。①將玻片標本正面朝上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將玻片固定。②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將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③一只眼向目鏡內看,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若物像不在視野中央,可移動玻片將物像移到中央)。④最后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第四步:收鏡。實驗完畢,提升鏡筒,將玻片標本取下來,將壓片夾歸位;用紗布將顯微鏡外表擦拭干凈,并用擦鏡紙擦拭目鏡和物鏡;轉動轉換器,使兩個物鏡伸向前方,將反光鏡直立,并將鏡筒緩慢下降至最低處,最后將顯微鏡輕輕放回鏡箱。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使學生學會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步驟。
讓學生閱讀課本第19頁雙目顯微鏡的操作提示,分組討論雙目顯微鏡與單目顯微鏡的操作有哪些不同點,并簡單了解數碼液晶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雙目顯微鏡與單目顯微鏡操作的不同之處:①需打開電源開關并用光源調節(jié)旋鈕調節(jié)視野亮度;②需調節(jié)兩個目鏡間的距離以適應瞳距;③通過調整移動手輪來移動玻片標本至通光孔中心;④轉動粗準焦螺旋時是使載物臺的位置改變。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閱讀、討論,并學會比較分析兩種顯微鏡操作的差異,明確雙目顯微鏡使用時的不同之處。
以練習的形式講解顯微鏡的成像規(guī)律、放大倍數的計算、目鏡和物鏡的鏡頭長度與放大倍數的關系、污點位置的判斷和視野亮度的調節(jié)等。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第一節(jié) 學習使用顯微鏡
一、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
二、單目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取鏡安放→對光調光→調焦觀察→收放。
三、雙目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四、顯微鏡的成像規(guī)律和放大倍數的計算
1.顯微鏡呈倒立、放大的像。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鞏固性作業(yè):本節(jié)知識鞏固、基礎通關。綜合性作業(yè):本節(jié)能力突破、素養(yǎng)達標。
教學反思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學習使用顯微鏡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顯微鏡的結構,練習使用顯微鏡,顯微鏡成像特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學習使用顯微鏡教學設計,共5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第一節(jié) 學習使用顯微鏡表格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