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用書P255
(選擇題每小題3分)
1.(2024·廣東順德區(qū)適應性考試)利用以下裝置制取、凈化、收集Cl2,并進行尾氣吸收,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高錳酸鉀可以氧化濃鹽酸制備Cl2,反應不需要加熱,故將該裝置傾斜,使?jié)恹}酸從小試管中流出即可發(fā)生反應制取Cl2,A正確;制取的Cl2中含有揮發(fā)的HCl、水汽,應將氣體從插入飽和食鹽水的長導管通入洗氣瓶中除去HCl,從未插入飽和食鹽水的短導管導出,再通入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除去水汽,該凈化裝置氣體從短導管通入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B錯誤;相同條件下,Cl2密度大于空氣密度,能溶于水,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從長導管進,短導管出,C正確;Cl2有毒,用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吸收,D正確。
2.(2024·浙江溫州一模)下列裝置能用于相應實驗的是( )
答案:D
解析:過濾操作中漏斗末端應緊貼接液燒杯內(nèi)壁,A錯誤;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備氯氣時應該加熱,B錯誤;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溶液中能發(fā)生水解,收集時應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接收,C錯誤;在鐵制品表面鍍銅時應將鐵制品連接在電源的負極作為陰極,銅連接在電源的正極,電解質(zhì)溶液為可溶性銅鹽溶液,D正確。
3.(2024·甘肅二模)定量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下列所示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圖①: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
B.圖②:配制0.1 ml·L-1 NaOH溶液
C.圖③:測量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反應速率
D.圖④:中和熱的測定
答案:C
解析:A項,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應選用坩堝,不能選用蒸發(fā)皿;B項,用固體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時,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體;C項,用該裝置測定一定時間內(nèi)生成氫氣的體積,從而測量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反應速率;D項,缺少玻璃攪拌器;故選C。
4.(2023·海南卷)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答案:A
解析:檢驗1-氯丁烷中的氯元素,向1-氯丁烷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再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含有氯元素,故A錯誤;向上層清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SO42-已經(jīng)沉淀完全,故B正確;向2 mL 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5滴5%的硫酸銅溶液,制得新制氫氧化銅,且氫氧化鈉過量,檢驗醛基時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故C正確;硫酸四氨合銅在乙醇溶液中溶解度小,加入乙醇,析出硫酸四氨合銅晶體,故D正確。
5.(2024·浙江寧波十校二模聯(lián)考)某實驗小組為制備1-氯-2-甲基丙烷(沸點69 ℃),將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CH2Cl2中,加熱回流(伴有HCl氣體產(chǎn)生)。反應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殘余的POCl3,分液收集CH2Cl2層,再用無水MgSO4干燥,過濾、蒸餾后得到目標產(chǎn)物。上述過程中涉及的部分裝置(夾持及加熱裝置略)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裝置①在加熱回流時,需加入沸石或碎瓷片
B.裝置②與裝置①的冷凝管上端相連,因HCl氣體極易溶于水,需將尾氣處理裝置設計成防倒吸
C.裝置③在分液前無法區(qū)分水層與有機層時,可向分液漏斗中滴水,若上層無水滴通過軌跡,則上層為水層
D.CH2Cl2沸點為39.8 ℃,為增強冷凝效果,可使用裝置④的蒸餾裝置,對圓底燒瓶進行控制溫度的溫水浴加熱
答案:A
解析:裝置①中有攪拌棒,不需加入沸石或碎瓷片,A錯誤;裝置②與裝置①的冷凝管上端相連,用來收集反應生成的HCl,HCl氣體極易溶于水,所以要防止倒吸,B正確;裝置③:向兩層溶液中滴水,滴入水后如果先接觸有機層,滴入的水與有機層會有明顯的界限,如果滴入水層,就會消失不見,C正確;CH2Cl2沸點為39.8 ℃,1-氯-2-甲基丙烷沸點69 ℃,故可使用裝置④的蒸餾裝置,對圓底燒瓶進行控制溫度的溫水浴加熱,得到純凈的1-氯-2-甲基丙烷,D正確。
6.(2024·山東濰坊一模)完成下列實驗,選用儀器(非玻璃儀器任選)正確的是( )
A.由濃硫酸配制40%的稀硫酸:①②③④
B.測定CuSO4·5H2O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③⑤
C.Fe(OH)3膠體的制備:①④⑤
D.食鹽精制:①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由濃硫酸配制40%的稀硫酸需要計算、量取、稀釋等,需要用到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故選①②③④,A正確;測定CuSO4·5H2O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需要稱量、灼燒,需要用到坩堝、天平和酒精燈,不需要膠頭滴管,B錯誤;Fe(OH)3膠體的制備需要把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中,需要酒精燈和燒杯,不需要玻璃棒,C錯誤;食鹽精制需要除雜、過濾、蒸發(fā)結晶、洗滌、干燥,需要用到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酒精燈、蒸發(fā)皿、漏斗,D錯誤。
7.(2024·遼寧沈陽一模)下列實驗裝置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圖a測定醋酸的濃度
B.圖b由AlCl3溶液制取無水AlCl3
C.圖c探究壓強對平衡的影響
D.圖d驗證Zn保護了Fe
答案:A
解析:氫氧化鈉溶液不會腐蝕聚四氟乙烯,故該滴定管可以裝氫氧化鈉溶液,待測醋酸在錐形瓶內(nèi),中和產(chǎn)物醋酸鈉水解呈堿性,故選用酚酞做指示劑,則圖a可測定醋酸的濃度,A正確;氯化鋁溶液水解得到氫氧化鋁和鹽酸:Al3++3H2OAl(OH)3(膠體)+3H+,加熱和鹽酸揮發(fā),均促進水解,蒸干氯化鋁溶液得到氫氧化鋁,若進一步灼燒可得到氧化鋁,圖b不能由AlCl3溶液制取無水AlCl3,B錯誤;反應H2(g)+I2(g)2HI(g)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不變,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故不能由圖c探究壓強對平衡的影響,C錯誤;未告知實驗現(xiàn)象是什么,理論上可能有藍色沉淀產(chǎn)生,有其他實驗顯示,d中實驗的現(xiàn)象為:在Fe附近加入K3[Fe(CN)6]溶液,在Fe表面生成藍色沉淀,說明在Fe表面產(chǎn)生了Fe2+,可能是K3[Fe(CN)6]在電極上發(fā)生電極反應,這就不符合預設目的,即圖d不能驗證Zn保護了Fe,若要驗證Zn保護了Fe,實驗方案為:鋅、鐵、酸化的食鹽水構成原電池,原電池反應一段時間后,取出鐵附近的溶液到試管內(nèi),再向試管內(nèi)滴加K3[Fe(CN)6]溶液,由于原電池裝置中Fe作正極,取少量Fe附近的溶液,加入K3[Fe(CN)6]溶液一段時間后無明顯變化,說明鐵附近溶液中無Fe2+,則可證明Zn保護了Fe,D錯誤。
8.(2024·廣東順德區(qū)適應性考試)乙炔的制取及性質(zhì)檢驗裝置如圖。開始實驗時,應關閉活塞b,再慢慢打開活塞a。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飽和食鹽水可降低反應速率
B.硫酸銅溶液可除掉H2S,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S2-CuS↓
C.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炔具有還原性
D.打開活塞b,酚酞溶液變紅
答案:B
解析:飽和食鹽水減少了水與電石的接觸面積,從而可以減小反應速率,A正確;H2S為弱酸,應寫化學式,離子方程式為Cu2++H2SCuS↓+2H+,B錯誤;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KMnO4被還原,乙炔具有還原性,C正確;電石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使溶液呈堿性,因此打開活塞b后,酚酞溶液變紅色,D正確。
9.(2024·陜西商洛尖子生學情診斷)焦亞硫酸鈉(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之一,久置于空氣中易被氧化,其溶于水生成NaHSO3。某研究小組采用如圖所示裝置(實驗前已除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制取Na2S2O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裝置Ⅰ中的濃硫酸在反應中體現(xiàn)了強氧化性
B.可以用鹽酸和氯化鋇溶液來檢驗Na2S2O5晶體是否氧化變質(zhì)
C.制備Na2S2O5的反應原理是SO2+Na2SO3Na2S2O5
D.Na2S2O5與H2O反應生成NaHSO3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A
解析:裝置Ⅰ中是發(fā)生Na2SO3+H2SO4(濃)Na2SO4+H2O+SO2↑反應,該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體現(xiàn)的不是濃硫酸的強氧化性,而是濃硫酸的酸性,A錯誤;Na2S2O5晶體在空氣中變質(zhì)生成硫酸鈉,通過檢驗硫酸根離子可判斷是否變質(zhì),實驗方案是取少量Na2S2O5晶體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的鹽酸,振蕩,再滴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變質(zhì),B正確;裝置Ⅰ中生成的SO2進入Ⅱ中Na2SO3飽和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Na2S2O5,反應方程式為SO2+Na2SO3Na2S2O5,C正確;在Na2S2O5+H2O2NaHSO3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為非氧化還原反應,D正確。
10.(2024·山東青島二模)下列除雜試劑、分離方法選用正確且除雜過程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答案:C
解析:A項,NO(NO2)通過水時,NO2與水發(fā)生反應3NO2+H2ONO+2HNO3,可以除去NO中的NO2雜質(zhì),但是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B項,MgSO4與NaOH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鎂會被稀鹽酸溶解,鎂又轉(zhuǎn)化為離子,無法除去;C項,飽和碳酸鈉溶液可與乙酸反應從而除去乙酸,還可減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除去乙酸后,乙酸乙酯與水相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即可分離,所有反應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項,Br2與NaOH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NaBr和NaBrO,故可除去溴苯中溶解的溴,溴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法與水層分離,但Br2與NaOH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選C。A.制取
B.凈化
C.收集
D.尾氣吸收
A.粗鹽水的過濾
B.制備Cl2
C.乙酸乙酯的制備與收集
D.鐵制鍍件鍍銅
①
②
③
④
選項
A
B
目的
檢驗1-氯丁烷中氯元素
檢驗SO42-是否沉淀完全
操作
選項
C
D
目的
制備檢驗醛基用的Cu(OH)2
制備晶體[Cu(NH3)4]SO4·H2O
操作
選項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
分離方法
A
NO(NO2)
H2O
洗氣
B
NaCl溶液
(MgSO4)
NaOH溶液、BaCl2溶液、稀鹽酸
過濾
C
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Na2CO3溶液
分液
D
溴苯(Br2)
NaOH溶液
分液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通用版)選擇題熱點練8 新型化學電源及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5頁。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通用版)選擇題熱點練11 反應機理圖像及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95 eV,CO2制甲醇的反應歷程如圖,49 kcal·ml-1,8 kJ·ml-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5年高考二輪復習化學(通用版)選擇題熱點練12 滴定過程圖像及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常溫下,向20,某小組同學用0,19,結合pKa2=7,常溫下,向20 mL 0,常溫下,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