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化前:紙變化后:灰燼、二氧化碳和水
從變化前、后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以及變化過程中有無新物質生成的角度,觀察這些實驗。
產生大量氣泡,試管口有水霧產生。
產生藍色絮狀沉淀,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
產生大量氣泡,燒杯中的澄清石灰變渾濁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如:蠟燭受熱熔化;水沸騰;樹枝、木條折斷;紙張、玻璃、陶瓷破碎等。
如:動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食物的腐爛、冶煉金屬等。
區(qū)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鍵: 看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實驗是認識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的一種基本方法
重點觀察實驗前后試劑:顏色 狀態(tài) 氣味觀察時要: 全面 細致語言和文字描述:客觀 全面 準確
化學變化常伴隨著一些現(xiàn)象 物理變化中也可能常伴隨這些現(xiàn)象
A.用黏土燒制陶瓷 B.火藥爆炸C.用糧食釀醋 D.活字印刷E.碘升華 F.天然氣燃燒G.食醋揮發(fā) H.水結成冰 I.大理石遇到稀鹽酸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判斷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lián)系:
在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會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
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爆炸一定是化學變化嗎?
火藥爆炸 燃氣爆炸
氣球爆炸 鍋爐爆炸
1.《天工開物》中描述以竹為原料造紙的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① B.②⑤ C.③ D.④
2.下列四季游中涉及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春游——山水間冰雪融化 B.夏游——處處花香四溢C.秋游——公園里風卷落葉 D.冬游——圍著柴火取暖3.2023年12月18日在甘肅臨夏州積石縣發(fā)生6.2級地震,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質迅速向災區(qū)聚集,以保障災區(qū)人民的正常生活。下列救援過程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空投物資B.搭建帳篷C.燒火取暖D.開山修路
課題1(第1課時)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學完本課你知道了什么?
本質區(qū)別:看有無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級上冊(2024)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等獎ppt課件,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新課導入,有無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探究新知,物質的性質,揮發(fā)性,點燃能否燃燒,有特殊香味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課件ppt,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基礎過關全練,不一定,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①②④,能力提升全練,用作治療疥瘡的藥物,素養(yǎng)探究全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作業(yè)ppt課件,共4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