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說出地球的自轉方向、周期。
結合實例,說出地球自轉產生的主要自然現象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素養(yǎng)目標】
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日心說,學習哥白尼善于觀察,堅持真理和敢于質疑的品質。
綜合思維:理解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能解釋晝夜更替現象和時間差異現象。
區(qū)域認知:了解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會使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
地理實踐力: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實例,說明其與地球公轉的關系。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
地球自轉的特征及其地理現象。
學習難點
晝夜交替和地方時產生的緣由。
【自學導航】地球的運動(閱讀課本P21-23)
【自主探究任務1】
1、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都是由于地球的______ 造成的。
2、地球的自轉是指地球繞著______的旋轉運動。自轉方向是自_____向_____。自轉周期為_____小時,也就是_____。
【自主探究任務2】
演示地球的自轉,總結從南北極上空俯看,地球自轉方向的特點是什么?
觀察分析: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_______時針方向轉動;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是按 _______時針方向轉動。
2、請在下圖適當位置繪出地球自轉方向。
【合作探究任務1】
觀察下圖晝夜半球的分布,思考產生晝夜半球和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
1、在地球上,被太陽照亮的部分_______半球,未被照亮的部分稱_______半球。那么,晝半球占地球的_______,夜半球占地球的_______。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我們稱為_______。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轉,晝夜也就不斷 。平日我們看到的太陽東升西落正是地球自轉的反映。
【合作探究任務2】
觀察下圖晝夜半球的分布,思考產生時差的原因。
1、地球不停的地自西向東自轉, 也就不斷更替,而且總是自 方迎來黎明的曙光,由 方送走黃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也就出現了 的差異。
2、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著,一般說來,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說 邊的時刻要比 邊早。(填東或西)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位于同一緯度,三點中最晚進入白天的是 。
【拓展思考】
1、讀課本P23圖1.20,在同一時刻,林林和正在國外出差的媽媽互致問候時,為什么會有時間的差異?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一天中,人們通常的作息時間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歸納小結】
【課堂檢測】
一、單選題
地理學習離不開實踐。某地理興趣小組嘗試利用乒乓球和鐵絲制作地球儀并演示地球自轉。完成下面小題。
1.同學們經過反復調整制作好的地球儀,正確的是( )
A.B.C.D.
2.用制作好的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時,正確的操作是( )
A.地軸方向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B.從北極上空看,順時針撥動地球儀
C.面對赤道,從右向左撥動地球儀D.從南極上空看,逆時針撥動地球儀
3.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是( )
A.四季變化B.晝夜交替C.五帶形成D.晝夜現象
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下圖為“某時刻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4.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 )
A.自東向西B.自西向東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5.此時,a地的人面朝西方,最可能看到( )
A.旭日東升B.烈日當空C.晚霞滿天D.繁星閃爍
6.該日,北極附近( )
A.晝夜平分B.晝短夜長C.出現極晝D.出現極夜
7.“太陽大,地球小,地球繞著太陽跑;星兒移,月兒轉,地球自個兒也在轉?!备柚{中“地球自個兒也在轉”方向錯誤的是( )
A.B.C.D.
日晷是人類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晷針(表)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晷針與晷面垂直。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fā)明,沿用時間達幾千年之久。下圖為置于北京的日晷照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正午時分,北京學生看到晷針投影的方向( )
A.朝東B.朝西C.朝南D.朝北
9.一天中,晷針投影長度最短的時刻是( )
A.日出B.正午C.日落D.14時
10.從日出到日落,晷針投影方向和長度發(fā)生有規(guī)律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形狀B.地球公轉C.地球大小D.地球自轉
二、解答題
11.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暗室里,將手電筒的光照射到地球儀上,同時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觀察地球儀上形成的晝半球和夜半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是按 (順時針/逆時針)方向轉動。
(2)地球自轉一周的周期是
(3)撥動地球儀,該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的 現象。
(4)小明所在的位置此時正值 ,小山所在位置此時正值 。(白晝/黑夜)
(5)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將迎來白晝的是 地。
(6)若地球是個透明的球體,地球上可能 (有/沒有)晝夜之分。
自轉
旋轉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義
【答案解析】
【自主探究任務1】
1、自轉 2、地軸 西 東 24 1天
【自主探究任務2】
逆 順
【合作探究任務1】
晝 夜 一半 一半 晨昏線 2、更替
【合作探究任務2】
晝夜 東 西 時間 2、東 西 丁
【拓展思考】
1、讀課本P23圖1.20,在同一時刻,林林和正在國外出差的媽媽互致問候時,為什么會有時間的差異?
地球的自轉引起的時間差異,紐約和北京的經度相差很大,此時的紐約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線東邊的晝半球。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一天中,人們通常的作息時間與地球自轉的關系。
我國古人很早就總結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白天活動。晚上休息。反映出人們在順應與遵循著地球自轉運動的規(guī)律。現實中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都與地球的自轉現象息息相關。
【歸納小結】
【課堂檢測】
1.D 2.A 3.B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地軸北端與地球儀表面的交點為北極(N),AB錯誤;地軸方向始終是傾斜的,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C錯誤,D正確。排除ABC,故選D。
2.根據所學知識,地軸方向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A正確;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南極看是順時針,所以演示地球自轉面對赤道應從左向右撥動,北極應逆時針撥動,南極應順時針撥動,BCD錯誤,排除BCD,故選A。
3.根據所學知識,地球自轉產生了時差和晝夜交替現象,B正確;四季變化、五帶形成是有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AC錯誤;晝夜現象是因為地球本身不發(fā)光也不透明形成的,與地球自轉無關,D錯誤;排除ACD,故選B。
4.B 5.C 6.D
【解析】4.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為逆時針方向,在南極上空看為順時針方向,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讀圖和根據所學可知,地球自轉造成晝夜交替,a地是昏線處,根據地球的自轉方向,a地最可能看到日落,C正確,ABD錯誤。故選C。
6.讀圖可知,該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南極附近出現極晝,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此時北極附近出現極夜現象,D正確,ABC錯誤。故選D。
7.C
【解析】“地球自個兒也在轉”是指地球自西向東繞著地軸自轉,周期是一天,約為24小時,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轉動,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轉動,依題意選C。故選C。
8.D 9.B 10.D
【解析】8.北京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時分太陽位于正南方向,此時晷針投影朝向正北,D正確,ABC錯誤。故選D。
9.根據材料可知,日晷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一天的時刻,從日出到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投影長度在不斷變短,從正午到日落,太陽高度角不斷減小,投影長度在變長。因此,一天中晷針投影長度最短的時刻是正午。所以,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一天中從日出到日落,晷針投影朝向自西向東不斷變化,其長度也隨著太陽高度角的不斷變化,先變短后變長。因此,從日出到日落,晷針投影方向和長度發(fā)生有規(guī)律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轉,D正確;與地球形狀、地球公轉和地球大小無關,ABC錯誤。故選D。
11.(1)逆時針
(2)一天(或約24小時)
(3)晝夜更替
(4) 黑夜 白晝
(5)④
(6)沒有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繞地軸不停轉動叫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從南極上空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公轉周期是一年。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是白晝,未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斷地自西向東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撥動地球儀,該實驗演示的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
(4)讀圖可知,小明地處夜半球,正值黑夜;小山地處晝半球,正值白晝。
(5)讀圖可知,圖中①②③④四地,①②③地正處于白晝,④位于晨線上,由黑夜到白晝,即將迎來白晝。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晝夜現象是由于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造成的,若地球是個透明的球體,地球上可能沒有晝夜之分。
1.3.2地球的運動(第2課時)
【課標要求】
運用模型或軟件,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說出地球的公轉方向、周期。
結合實例,說出地球公轉產生的主要自然現象及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素養(yǎng)目標】
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能樹立正確的宇宙觀、環(huán)境觀、科學價值觀。
綜合思維:理解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例如四季變化、晝夜長短變化、五帶等問題。
區(qū)域認知:了解公轉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
地理實踐力: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實例,說明其與地球公轉的關系。
【學習重難點】
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太陽高度的變化產生四季變化和五帶。
【自學導航】地球的運動(閱讀課本P123-26)
【自主探究任務】
閱讀課本P23-25,獨立完成以下問題并在課本中畫出主要知識點。
1、地球圍繞著______公轉,公轉方向是自_____向_____,公轉周期是_______。
2、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 的,而且它的 保持不變,即北極總是指向 。
3、地球在公轉軌道位置的變化,使得地表同一緯度地帶接受的太陽照射情況也在變化,便產生了的 變化,即 、 、 、 。
4、以北半球為例,夏季晝長夜短,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 ;冬季晝短夜長,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 ;春秋季地面獲得的太陽光熱比夏季 比冬季 。
5、一年之中,同一時間緯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陽照射情況不同,產生了地球上的 ,即 、 、 、 和 。
6、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是 ;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是 。
7、熱帶地區(qū)氣候 ,溫帶地區(qū)四季 ,寒帶地區(qū)氣候 。
【合作探究任務1】
1、閱讀課本P24的圖1.21“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表:
北半球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位置的關系表
北半球四季的劃分:春季:_______三個月; ____:6、7、8三個月;秋季:________三個月; ____:12、1、2三個月。南半球的季節(jié)與北半球 。
將公轉示意圖轉繪成平面圖。
【合作探究任務2】
閱讀課本P25的圖1.23“地球上的五帶”,完成下面小題:
1、五帶劃分的依據:人們根據各地獲得 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
分為五個溫度帶。
2、把下圖補充完整。
【歸納小結】
【課堂檢測】
一、單選題
地理課上,學生自制模型演示地球公轉。橢圓形紙板代表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燈泡代表太陽,鉛筆代表太陽直射光線。演示時,手持地球儀沿橢圓紙板邊緣轉動。下圖為地球公轉演示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學生們演示地球公轉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旋轉方向是順時針B.地軸是旋轉中心
C.地軸指向不斷變化D.邊公轉邊自轉
2.學生手持地球儀轉到①位置時,山西省正值( )
A.晝長夜短B.晝短夜長C.晝夜平分D.極晝時期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圖示意地球公轉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當日,地球大致運行至公轉軌道的( )
A.a處B.b處C.c處D.d處
4.這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是( )
A.自北回歸線向赤道B.自赤道向北回歸線
C.自南回歸線向赤道D.自赤道向南回歸線
地球上絕大部分地區(qū)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有些地區(qū)夜晚“日不落”,影響人們的生活作息。下圖為拍攝于南極地區(qū)的“新年日不落”景觀,完成下面小題。
5.一天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為( )
A.地球自轉B.地球公轉C.板塊運動D.大陸漂移
6.一年中,能拍攝到“日不落”景觀的國家是( )
A.巴西B.印度C.俄羅斯D.日本
下圖為地球某日某時刻的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陰影部分表示白天。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7.圖示的日期和北半球的節(jié)氣分別是( )
A.3月21日前后,春分日B.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C.9月23日前后,秋分日D.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8.下列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敘述,你認為可信的是( )
A.①地日出最早B.②地位于熱帶
C.③地正好日落D.④地白晝最長
二十四節(jié)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淀。圖為二十四節(jié)氣對應地球公轉軌道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判斷,處暑過后的下一個節(jié)氣是( )
A.立秋B.白露C.小雪D.芒種
10.我國(北半球)白晝時間長于黑夜的節(jié)氣是( )
A.霜降B.雨水C.小雪D.大暑
11.二十四節(jié)氣的制定是依據( )
A.地球自轉B.地球公轉C.地球形狀D.地球大小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并成功與中國天宮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2.神舟十七號發(fā)射當天,地球繞日公轉運行在圖中的( )
A.①—②之間B.②—③之間C.③—④之間D.④—①之間
13.若航天員乘神舟十七號經過南極點上空,他觀察到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A.逆時針方向B.順時針方向C.自北向南方向D.自西北向東南方向
14.神舟十七號發(fā)射當天,寶雞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
A.晝長夜短B.晝短夜長C.晝夜等長D.無法確定
15.當地球公轉到①處時,寶雞當地( )
A.柳樹發(fā)芽變綠了B.小朋友剛過完兒童節(jié)
C.秋雨連綿D.荷花正在開放
二、解答題
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圭表,是我國古人發(fā)明的一種天文儀器?!肮纭笔撬椒胖糜诘孛婵逃锌潭纫詼y量影長的標尺,“表”是垂直于地面的直桿。甘肅某地理社團利用圭表開展測量日影的實踐活動。
材料二二分二至日正午圭表日影長度(圖1)和地球運動軌道圖(圖2)。
(1)日影長度為圖1中a時,影子長度較 (長/短),說明正午太陽升得較 (高/低),此季節(jié)地球最可能位于圖2中的 (甲/乙/丙/丁)處。
(2)據圖2推斷,由于地球圍繞太陽進行 (自轉/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位置在 (緯線名稱)之間來回移動,從而引起了正午日影長短的變化。
(3)寒假(大概1月20日—2月18日)期間,地球運行軌跡在 (甲/乙/丙/?。┑? (甲/乙/丙/丁)階段,太陽直射點在 (南/北)半球,此時甘肅的白晝時間 (長于/短于)夜晚時間。
(4)甘肅位于五帶中的 帶,買房時考慮房屋采光,可以參考 (季節(jié))的光照情況,原因是 。
【答案解析】
太陽 西 東 1年
傾斜 方向 北極星
季節(jié)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多 少 少 多
五帶 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回歸線 極圈
終年炎熱 變化明顯 終年寒冷
【合作探究任務1】
1、閱讀課本P13的圖1.18“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表:
北半球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位置的關系表
2、3、4、5 夏季 9、10、11 冬季 相反
3、
【合作探究任務2】
1、太陽光熱
2、把下圖補充完整。
【歸納小結】
【課堂檢測】
1.D 2.A
【解析】1.由題意可知,學生們演示地球公轉時,旋轉方向是逆時針旋轉,太陽是旋轉中心,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在公轉的同時自轉,D對,ABC錯。故選D。
2.由圖可知,當地球儀轉到①位置時,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山西省晝長夜短,無極晝現象,A對,BCD錯。故選A。
3.A 4.B
【解析】3. 4月25日這一天,地球運行在北半球3月21日前后的春分日與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位置之間即圖中的a處,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故選A。
4.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是在2024年4月25日,往后幾天,太陽直射點在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且太陽直射點正往北移,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到北回歸線,故選B。
5.A 6.C
【解析】5.一天中,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為地球自轉。地球自轉導致了晝夜交替,所以人們會根據日出和日落來安排活動;A正確,BCD錯誤,故選A。
6.俄羅斯位于中高緯度地區(qū),部分領土位于北極圈以內,北極圈及其以內地區(qū)在夏至時會出現極晝現象,即太陽在一天24小時內都不會落下,因此可以拍攝到“日不落”的景觀,C正確;巴西、印度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日本主要位于中緯度地區(qū),這三個國家都不會有極晝現象,無法拍攝到“日不落”景觀,ABD錯誤。故選C。
7.B 8.A
【解析】7.讀圖可知,此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極晝現象,則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夏至日,時間為6月22日前后,B正確,ACD錯誤。故選B。
8.由圖可知,根據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規(guī)律,此時①地出現極晝現象,日出最早,故A正確。②位于北回歸線上,處在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上,故B錯誤。③地正處于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晨線上,正好日出,故C錯誤。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的白晝最短,故D錯誤。故選A。
9.B 10.D 11.B
【解析】9.地球公轉方向為自西向東,根據地球公轉方向判斷,處暑過后的下一個節(jié)氣是白露,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當太陽地球公轉軌跡位于春分-夏至-秋分之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下面節(jié)氣中大暑位于春分-夏至-秋分之間,我國(北半球)白晝時間長于黑夜,D正確;霜降、雨水、小雪我國晝短夜長,ABC錯誤,故選D。
11.二十四節(jié)氣,是指中國農歷中表示季節(jié)變遷的24個特定節(jié)令,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分為24等分為24個節(jié)氣,B正確,與地球自轉、形狀和大小無關,ACD錯誤,故選B。
12.C 13.B 14.B 15.A
【解析】12.讀圖可知,①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②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③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④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神舟十七號發(fā)射當天為2023年10月26日,地球繞日公轉運行在圖中的③秋分日至④冬至日之間。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3.若航天員乘神舟十七號經過南極點上空,他觀察到地球的自轉方向是順時針方向,北極上空為逆時針方向。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4.由上題可知,神舟十七號發(fā)射當天,地球繞日公轉運行在圖中的③秋分日至④冬至日之間。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寶雞市晝短夜長。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5.讀圖可知,①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當地球公轉到①處時,為春季,此時柳樹發(fā)芽變綠了,A正確;兒童節(jié)為6月1日,B錯誤;秋雨連綿為秋季、荷花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到9月之間開放,CD錯誤。故選A。
16.(1) 短 高 乙
(2) 公轉 南北回歸線(或23.5°S與23.5°N緯線)
(3) 丁 甲 南 短于
(4) 北溫 冬季 冬季太陽正午高度角低,影子長
【解析】(1)由圖可知,如日影長度為a(圖1),影子較短,說明正午太陽高度大、太陽升得高,此季節(jié)可能是圖2中的乙夏至日。
(2) 由右圖推斷,由于地球傾斜著身體圍繞太陽進行公轉運動,所以太陽直射位置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從而引起了正午日影長短的變化。
(3)寒假(大概1月20日—2月18日)期間,地球運行在從丁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甲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階段,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的南半球,位于北溫帶的甘肅來說,白晝時間比晚上時間短,此時北極點附近會有極夜現象。
(4)甘肅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北溫帶,太陽直射點永遠在南方,買房時考慮采光問題,可以參考冬季時的光照情況,因為冬季時正午太陽高度小、物體影子長。
自轉
旋轉中心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周期
1天(約24小時)
地理意義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以北半球為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所屬季節(jié)
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地球公轉
旋轉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理意義
以北半球為例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
前后
6月22日
前后
9月23日
前后
12月22日
前后
所屬季節(jié)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直射點位置
赤道
北回歸線
赤道
南回歸線
晝夜長短
全球晝夜
等長
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內有極晝。南半球反之。
全球晝夜
等長
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內有極夜。南半球反之。
地球公轉
旋轉中心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周期
1年
地理意義
季節(jié)變化、五帶

相關學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精品導學案: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精品導學案,共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特別提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課標)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優(yōu)秀學案: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課標)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優(yōu)秀學案,共1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特別提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2024)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學案及答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學案及答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課前知識梳理,課后鞏固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地理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學案設計

地理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學案設計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學案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學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學案及答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學案及答案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導學案及答案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導學案及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第三節(jié) 地球的運動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