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 "1-3" \h \u \l "_Tc154257729" PAGEREF _Tc154257729 \h 2
\l "_Tc154257730" 題型01 力的作用效果 PAGEREF _Tc154257730 \h 2
\l "_Tc154257731" 題型02 力的示意圖 PAGEREF _Tc154257731 \h 4
\l "_Tc154257732" 題型03 力的作用相互性 PAGEREF _Tc154257732 \h 6
\l "_Tc154257733" 題型04 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 PAGEREF _Tc154257733 \h 8
\l "_Tc154257734" 題型05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PAGEREF _Tc154257734 \h 10
\l "_Tc154257735" 題型06 重力及其計算 PAGEREF _Tc154257735 \h 12
\l "_Tc154257736" 題型07 重力的示意圖 PAGEREF _Tc154257736 \h 15
\l "_Tc154257737" 題型08 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PAGEREF _Tc154257737 \h 16
\l "_Tc154257738" PAGEREF _Tc154257738 \h 19
\l "_Tc154257739" PAGEREF _Tc154257739 \h 25

題型01 力的作用效果
1.小華用礦泉水瓶做驗證實驗(如圖):他用水平力輕輕推動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wěn)地移動;當用水平力輕推瓶蓋時,瓶子翻了。他驗證的是力的作用效果與( )。
A.力的大小有關B.力的方向有關
C.力的作用點有關D.與以上三者都有關
【答案】C。
【解析】用水平力推動底部時,瓶子沿桌面平穩(wěn)地移動;當用水平力輕推瓶蓋時,瓶子翻了;兩種情況下,推力的作用點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如圖所示,用球拍擊球時,球拍變形,同時球被球拍反彈飛出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該現(xiàn)象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該現(xiàn)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球拍變形是由于球拍對球的作用力
【答案】D。
【解析】A.用球拍擊球時,球拍變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球被球拍反彈飛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用球拍擊球時,球拍變形,同時球被球拍反彈飛出去,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球拍變形是由于球對球拍的作用力,故D錯誤,符合題意。答案D。
3.王明同學用力提一桶水時,他對水桶施加一個提力,同時水桶對王明的手也施加一個拉力,則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點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D.作用點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答案】C。
【解析】手對桶的提力和桶對手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它們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所以作用點不同,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故選C。
4.小李同學用手拍桌面手會感到疼,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他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變扁了,這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他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他就能向前運動,這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
【答案】相互;形變;運動狀態(tài)。
【解析】[1]小李同學用手拍桌面,小李同學給桌面力的同時,桌面也會對小李施加力,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變扁了,易拉罐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了形變,說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起跑時用力向后蹬地,他就能向前運動,力讓他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5.人踢球時,對球施力的物體是 _____,同時 _____也受到球的作用力,這一事例說明 ________;用手拍桌子,手會感到疼,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變扁了,這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______;足球守門員可以把即將入門的足球抱住,這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_____。
【答案】腳;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形變;運動狀態(tài)。
【解析】[1][2][3]人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施力物體是腳,同時腳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施力物體是球,這一事例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手拍桌子的同時,桌子對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手會感到疼,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變扁了,易拉罐受力發(fā)生了形變,這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6]足球守門員可以把即將入門的足球抱住,足球由運動變?yōu)殪o止,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6.如圖甲所示的情景表示力能使物體的 ___________發(fā)生改變;如圖乙所示的情景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關,還跟力的 ___________有關。
【答案】運動狀態(tài);作用點。
【解析】[1]由圖甲可知,足球受力而改變運動狀態(tài),這一情景表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由圖乙可知,大人和小孩的力作用在門的不同位置,由此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關,還跟力的作用點有關。
題型02 力的示意圖
1.如圖所示,已知大小為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體上的A點,請在圖中畫出該力的示意圖。
【解析】從拉力的作用點A點開始,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并標明F=10N,如圖所示:
2.如圖甲所示,小紅用20N的力沿與水平面成30°角的方向拉行李箱行走。請在圖乙中畫出行李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圖。
【解析】拉力F的作用點在繩子與行李箱的接觸點上,大小是20N,方向與水平面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如圖所示
3.請在圖中畫出細線懸掛的小球擺動到圖示位置時受到的力的示意圖(不考慮空氣阻力)
【解析】不考慮空氣阻力.小球擺動過程中,受到重力和繩子拉力的作用.過球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繩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圖所示:
4.重10N的球沿著斜面向下滾動,用力的示意圖畫出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對斜面的壓力。
【解析】找出重心,畫一個豎直向下的線段,標上箭頭就是重力的示意圖,用G表示;壓力的作用點在斜面的表面上,方向是和斜面垂直的,用F表示。如圖所示:
5.作出下列各力的示意圖。
(1)如圖甲所示,小車A受到與水平面成45°角的斜向右上方、大小是25N的拉力,作用點在C點。
(2)用細繩系住小球B掛在墻上,如圖乙所示,球受到繩子的拉力是20N,試畫出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解析】(1)拉力的作用在C點,小車受到與水平面成45°角的斜向右上方、大小是25N的拉力,小車受到的拉力示意圖如下左所示:
(2)力的作用點在繩子與球的接觸點,方向沿繩子斜向上,大小為20N,繩子對小球的拉力的示意圖如下右所示:
題型03 力的作用相互性
1.有下列實例:①游泳;②走路;③手拍桌子,手感到疼;④飛機在空中加油,其中主要應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原理的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游泳時要向后劃水,人對水施加了一個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對人施加了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前進。
②走路時向后蹬地,人向前走,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手拍桌子,手對桌子施加了一個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子對手施加了一個反作用力,使手感到疼。
④飛機在空中加油時加油機和受油機相對靜止,是利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與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無關。
因此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①②③,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如圖所示,小榮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時,小榮和自己坐的小船卻向后移動。該現(xiàn)象說明了( )。
A.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B.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答案】C。
【解】人坐在一只小船上,用力推開另一只小船,對那只小船施加力的作用,自己做的小船同時也會受到另一只船的反作用力,因此自己所坐的船也會被推開向后運動,該現(xiàn)象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我們常用“雞蛋碰石頭”來形容對立雙方的勢力懸殊,雞蛋(弱者)很容易被碰得“頭破血流”,而石頭(強者)卻完好無損,對此現(xiàn)象的正確解釋是( )。
A.雞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雞蛋受到較大的力的作用,石頭受到較小的力的作用;
C.它們所受作用力大小一樣,只是石頭比雞蛋硬;
D.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沒有使石頭發(fā)生形變
【答案】C。
【解析】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兩個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雞蛋受力的同時,石頭也受到雞蛋對它的作用力,故A錯誤;
B.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雞蛋和石頭受的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
C.雞蛋和石頭受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雞蛋破是因為石頭比雞蛋硬,故C正確;
D.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使石頭發(fā)生形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精彩的賽龍舟比賽在全國各地舉行,如圖,用槳在水中劃龍舟時,使龍舟前進的力是( )。
A.水對槳的推力B.槳對水的推力
C.龍舟受到的浮力D.龍舟受到的重力
【答案】A。
【解析】運動員用槳向后劃水,對水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會對船槳產(chǎn)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龍舟前進,因此使龍舟前進的力是水對槳的推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如圖所示的裝置,當電風扇向左吹風時,與此同時小車將向__________運動,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右;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1][2]當電風扇向左吹風時,電風扇會給空氣一個向左的力,讓空氣由靜止向左流動起來,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與此同時空氣會給風扇一個向右的反作用力,小車將向右運動。
題型04 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
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零;
B.使用前應拉動幾次彈簧,看指針、掛鉤、彈簧等是否與外殼摩擦;
C.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D.使用時所測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
【答案】C。
【解析】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上;使用時,彈簧、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使用時,必須注意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以免損壞彈簧測力計。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讓拉力方向與彈簧伸長方向一致,而不是必須豎直放置,故C錯誤,C符合題意,ABD正確,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如圖所示是用手壓彈簧的示意圖,下列選項中是由于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是( )。
A.彈簧對手的作用力 B.手對彈簧的壓力 C.地面對彈簧的支持力 D.彈簧的重力
【答案】A。
【解析】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作用在手上,即由于彈簧形變產(chǎn)生的力是彈簧對手的作用力,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3.用橡皮筋、回形針、棉線、小瓶蓋、牙膏盒、鐵絲、鉤碼和刻度尺等,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橡皮筋測力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利用相同鉤碼拉伸橡皮筋標注刻度 B.此測力計的刻度值應該是上大下小
C.所制作的測力計只能測量物體重力 D.不同橡皮筋做的測力計量程都相同
【答案】A。
【解析】A.鉤碼上標有質量的數(shù)值,且每個鉤碼的質量相同,故可以用鉤碼拉伸皮筋標注刻度,故A正確;
B.在彈性限度內,橡皮筋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測力計的刻度值應該是上小下大,故B錯誤;
C.所制作的測力計可以測量重力,也可以測量其它力,例如拉力,故C錯誤;
D.橡皮筋的長短、粗細都影響著測力計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測力計量程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A。
4.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在彈簧下端懸掛不同質量的鉤碼,記錄彈簧在不同拉力F作用下的長度L,作出F—L圖像如圖乙所示。忽略彈簧的自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甲中使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的重力;
B.彈簧所受的拉力F與彈簧的長度L成正比;
C.彈簧所受拉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的比值為2N/cm;
D.彈簧所受拉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的比值為1.6N/cm
【答案】C。
【解析】A.使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對彈簧的拉力,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彈簧所受的拉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成正比,故B錯誤;
CD.由圖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的長度為10cm,當拉力為80N時,彈簧的長度為50cm,所以彈簧所受拉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的比值為;
故C正確,D錯誤。故選C。
5.某同學做“研究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關系”的實驗,如表所示是一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
(1)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彈簧受到的拉力增加1N,彈簧伸長________cm;
(2)當彈簧受到的壓力為1N時,彈簧的長度為________;
(3)若彈簧的下端受到的拉力增加到4N,則彈簧的長度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18cm,理由是________。
【答案】2;8;不一定;有可能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
【解析】(1)[1]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彈簧不受力時,彈簧的長度為10cm,即彈簧的原長為10cm;當拉力為1N時,彈簧的長度為12cm,所以,彈簧受到的拉力增加1N,彈簧伸長的長度為
(2)[2]當彈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或壓力時,彈簧的伸長量或者縮短量是相同的,當彈簧受到的壓力為1N時,彈簧的長度為;
(3)[3][4]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若彈簧受到4N拉力時,仍在其彈性限度內,根據(jù)題中數(shù)據(jù)可算出,彈簧的長度為18cm;但是,若彈簧受到4N拉力時,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則彈簧的長度不是18cm。
題型05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如圖所示,將彈簧測力計A、B的掛鉤掛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彈簧測力計的圓環(huán)使其保持靜止狀態(tài),當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為3N時,則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及右手對彈簧測力計B的拉力大小分別是( )。
A.3N、3NB.3N、6NC.0N、6ND.6N、3N
【答案】A。
【解析】彈簧測力計A的讀數(shù)為3N時,說明彈簧測力計A的彈簧受力為3N,由于彈簧測力計A處于靜止,受平衡力作用,則左側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3N;
彈簧測力計A的彈簧受力大小為3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彈簧對B彈簧的拉力等于彈簧測力計A的彈簧受力大小,也是3N,即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為3N;
而兩個彈簧測力計整體要處于平衡狀態(tài),右手對彈簧測力計B的拉力等于左側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也是3N。
故選:A。
2.在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把它的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
A.判斷彈簧是否容易伸長 B.試試彈簧的彈性
C.為了避免彈簧被卡殼 D.看看能測多大的拉力,以便確定量程
【答案】C。
【解析】在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不僅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還要把它的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防止彈簧卡殼,從而影響正常的測量,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某同學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物體的重力時,錯將物體掛在了拉環(huán)上,如圖所示。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N,則物體的重力為( )。
A.一定等于8N B.一定小于8N C.一定大于8N D.以上情況部有可能
【答案】B。
【解析】當將彈簧測力計倒置過來后,把物體掛在拉環(huán)上,因為彈簧測力計本身有重力,掛鉤顯示的示數(shù)等于彈簧測力計自身的重力和物體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時物體的重力要小于測力計示數(shù)8N。
故選B。
4.(多選)關于“彈力與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力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
B.只要物體發(fā)生形變就會一定產(chǎn)生彈力;
C.當拉伸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如圖A、B兩只完好無損的彈簧測力計相互對拉時,A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B的示數(shù)也是4N
【答案】AD。
【解析】A.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是彈力,故A正確;
B.只有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才能產(chǎn)生彈力,故B錯誤;
C.在一定范圍內拉彈簧時,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jù)這一性質制成的,故C錯誤;
D.由圖可知,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4N,A、B兩只完好無損的彈簧測力計相互對拉時,它們之間的拉力屬于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故D正確。
故選AD。
5.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 (選填“質量”或“力”)的大小,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 N,彈簧測力計對物體A的拉力為 N。
【答案】力;0.2;2.2。
【解析】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
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每一個大格為1N,分成5個小格,則每一個小格為0.2N,即分度值是0.2N,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2N,即彈簧測力計受到物體A的拉力為2.2N。
故答案為:力;0.2;2.2。
題型06 重力及其計算
1.估測是我們要掌握的能力之一,有一物體重490N,估計該物體可能是( )。
A.一只兔子B.一名中學生C.一頭大象D.一艘輪船
【答案】B。
【解析】物體重490N,物體的質量為;
A.一只兔子的質量約為5kg,故A不符合題意;
B.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故B符合題意;
C.一頭大象的質量約為5t,故C不符合題意;
D.一艘輪船的質量可達上萬噸,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下列關于地球附近物體受到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C.,表示D.懸浮在高空中的熱氣球不受地球的重力
【答案】B。
【解析】A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故A錯誤,B正確;
C.表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10N,故C錯誤;
D.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懸浮在高空中的熱氣球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B。
3.物理實踐活動中,小聰利用鉛垂線制作了一個“水平儀”,檢驗課桌是否水平。當把“水平儀”放在課桌面上時,鉛垂線的方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平儀”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被檢驗的課桌桌面左高右低;
C.被檢驗的課桌桌面是水平的;
D.被檢驗的課桌桌面右高左低
【答案】B。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如果桌面是水平的,鉛垂線應該指著正下方,現(xiàn)在鉛垂線向右偏,說明桌面的左面高,即被檢驗的課桌桌面左高右低,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4.如圖,重力和質量的關系圖應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據(jù)G=mg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正比,重力G和質量m的關系圖象為過原點的直線。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用如圖所示的器材判斷重力的方向是否豎直,緩慢改變木板的傾角,可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_______(選填“不變”或“改變”)。若要進一步驗證重力方向向下的結論,還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答案】不變;用剪刀剪斷繩子,觀察小球下落方向。
【解析】[1]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緩慢改變木板的傾角,可觀察到懸線OA的方向是不變的。
[2]用此裝置進一步驗證重力方向向下的結論,可以剪段細線OA,發(fā)現(xiàn)球沿豎直方向下落,即可說明結論。
6.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從圖中信息可推斷出,一只質量為4kg的小狗在甲星球上所受重力的大小為____________N;若小南在地球上質量為50kg,則他到乙星球上質量為____________kg。
【答案】60;50。
【解析】[1]由圖可以看出當質量時,在甲星球的重力為。
[2]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所處的地理位置而改變, 所以小南到乙星球的質量依然是50kg。
7. 如圖所示一個用金屬制成的卡通小人,它是實心體,小王很想知道它究竟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于是設法測得了它的質量1.78kg,體積為2×10-4m3(g取10N/kg)
(1)通過計算和查表判斷卡通人可能是由何種物質制成的?
(2)卡通小人的重力是多少N?
(3)若改用鋼來做一個2倍高的卡通小人,其質量為多少kg?
【答案】(1)銅;(2)17.8N;(3)12.48kg。
【解析】(1)制成卡通人材料的密度;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卡通人可能是由銅制成的。
(2)卡通小人的重力G=mg=1.78kg×10N/kg=17.8N
(3)若改用鋼來做一個2倍高的卡通小人,則長和寬也是原來的兩倍,此時卡通小人的體積就是原來體積的23倍,即8倍,則V鋼=8V=8×2×10-4m3=1.6×10-3m3
其質量為m鋼=ρ鋼V鋼=7.8×103kg/m3×1.6×10-3m3=12.48kg。
答:(1)卡通人可能是銅制成的;(2)卡通小人的重力是17.8N;(3)其質量為12.48kg。
題型07 重力的示意圖
1.2022年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跳躍式滑雪運動員也在積極備賽訓練,下圖正確表示滑雪運動員在空中滑翔時所受重力示意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AC.運動員受到的重力,作用點應在運動員的重心處,方向豎直向下,故A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B.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B不符合題意;
D.運動員在空中滑翔時所受重力的作用點是運動員的重心,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下列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
A.木箱沿光滑斜面下滑 B.沿斜面向上推木箱
C.空中下落的鉛球D.從斜面到達光滑水平面的小車
【答案】C。
【解析】A.木箱沿光滑斜面下滑,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故A錯誤;
B.沿斜面向上推木箱,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推力,重力方向錯誤,故B錯誤;
C.空中下落的鉛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故C正確;
D.從斜面到達光滑水平面的小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沒有向前的力,故D錯誤。故選C。
3.請在圖中畫出蘋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解析】蘋果所受的重力豎直向下,從重力的作用點—蘋果的重心豎直向下畫有向線段,即可畫出蘋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4.圖中,是一個重力為G的足球正在空中飛行,請在圖中畫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過足球的重心(球心)畫一條帶箭頭的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
題型08 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10N,實驗得到如表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只能用質量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
B.實驗中當鉤碼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鉤碼所受的重力;
C.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kg時,它受到的重力為6.86N;
D.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9.8N/kg,表示1kg=9.8N
【答案】C。
【解析】A.為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實驗要用質量不相等的鉤碼進行實驗,故A錯誤;
B.鉤碼靜止時,鉤碼受到重力與測力計對其的拉力為一對平衡,大小相等;由力的相互性,鉤碼對測力計的拉力與測力計對其的拉力大小相等,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故B錯誤;
D.分析數(shù)據(jù)前6組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比值是
9.8N/kg表示質量是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是9.8N,1kg表示物體質量的多少,9.8N表示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兩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等,故D錯誤;
C.當質量是0.7kg時,所受重力的大小應是,故C正確。
故選C。
2.如圖所示是“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得到下表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本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天平和彈簧測力計;
B.本實驗中當鉤碼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鉤碼所受的重力大??;
C.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D.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質量為時,它受到的重力為6.86N
【答案】C。
【解析】A.分析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中需要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重力,所以實驗中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是天平和彈簧測力計,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當鉤碼靜止時,鉤碼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鉤碼的重力大小相等,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鉤碼所受的重力,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重力無關,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為正比例函數(shù),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當物體的質量為時,它受到的重力為,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3.下表是小華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
(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
(3)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fā)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上應該是貨物的___________。
【答案】托盤天平;彈簧測力計;重力與質量成正比;質量。
【解析】(1)[1][2]實驗目的是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因此需要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重力,測量質量需要托盤天平,測重力需要彈簧測力計。
(2)[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相應的增大幾倍,但是重力和質量的比值是不變的,比值的大小是一定值。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的重力和質量成正比。
(3)[4]物體的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形狀、位置、狀態(tài)及溫度而變化;雖然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但由于g值會隨地理緯度的變化而變化,為保證交易的公平,國際貿(mào)易中應按質量進行。
4.地球附近物體都要受到重力,小強同學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他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進行了探究。
(1)如圖甲所示,是他第2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請將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填入表格空白處;
(2)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重力隨質量變化的圖像______;
(3)由圖像可知:物體的重力跟物體的質量成______;
(4)若干年后,小強在我國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時,你認為他用同樣的器材 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
(5)小亮取了質量不同的蘋果、小木塊、小鐵球各一個,并分別測出它們的質量和重力,來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你認為小亮的做法______(選填字母)。
A.不合理,因為他沒有用同種物質的物體做實驗
B.不合理,因為他沒有使物體的質量成整數(shù)倍變化
C.合理,因為他同樣可以得到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
D.合理,因為他的操作比小強更簡便
【答案】2;如圖;正比;不能;C。
【解析】(1)[1]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讀圖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N。
(2)[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先描點,然后用平滑曲線連接作出重力﹣質量的圖像,我們得到過原點的一條直線,如圖所示,
(3)[3]由圖像可知,G-m的圖像時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物體的重力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4)[4]太空處于失重狀態(tài)故與重力有關的實驗不能完成。
(5)[5]為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要用不同質量不同材料的物體多次測量,小亮同學的做法合理,因為他同樣可以得到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1. (2023·常德)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chǎn)生力;
B. “卵與石斗,麋碎無疑”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石頭受到的力;
C. “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D. “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
【答案】B。
【解析】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卵投石時,雞蛋和石頭都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B錯誤,符合題意;
C.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飛流直下”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 (2023·益陽)冬至打年糕是中國傳統(tǒng)習俗之一。打年糕時,需要用木制榔頭反復捶打石槽中蒸熟的糯米。如圖所示,用木制榔頭捶打年糕的過程中,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石槽始終未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向下砸榔頭時,榔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榔頭打擊年糕時,人對年糕有力的作用;
C. 年糕凹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 年糕凹陷,說明榔頭對年糕有打擊力,而年糕對榔頭沒有作用力
【答案】C。
【解析】A.向下砸榔頭時,榔頭受到重力和糯米的支持力,故A錯誤;
B.榔頭打擊年糕時,榔頭對年糕有力的作用,人與年糕不接觸,人對年糕沒有力的作用,故B錯誤;
C.榔頭的打擊力使年糕凹陷,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C正確;
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榔頭對年糕有打擊力,年糕對椰頭也有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C。
3. (2023·株洲)如圖是一件靜置在水平展臺上用橡皮泥制成的藝術品,則藝術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
A. 大小相等B. 支持力較大C. 重力較大D. 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藝術品靜止在水平展臺上,此時藝術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4. (2023·荊州)2023年5月21日,中國羽毛球隊發(fā)揚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的團隊精神,第十三次捧起蘇迪曼杯,如圖所示。在比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為球拍發(fā)生了形變;
B. 羽毛球被擊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C. 在空中飛行的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只受重力的作用;
D. 靜止在場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與它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球拍由于發(fā)生了彈性形變,要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而對羽毛球產(chǎn)生彈力。所以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為球拍發(fā)生了形變。故A正確;
B.羽毛球被擊飛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錯誤;
C.在空中飛行的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仍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因此除了受到重力的作用外,還會受到空氣的阻力。故C錯誤;
D.靜止在場地上的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與它對地面的壓力,這兩個力的受力物體不同,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
5. (2023·株洲)以一定量的橡皮泥為研究對象,借助其他器材,不能完成的探究實驗是( )。
A. 探究質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B. 探究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C. 探究浮力與物體形狀的關系D. 探究彈力的大小與形變大小的關系
【答案】D。
【解析】A.可以把相同質量的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狀,把不同質量的橡皮泥捏成相同形狀,可以以此完成探究質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故A不符合題意;
B.準備幾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分別測出它們的質量和重力,收集并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可以完成探究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
C.把相同體積的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狀,用彈簧測力計掛著浸沒在水里,用稱重法測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可以完成探究浮力與物體形狀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
D.橡皮泥發(fā)生形變后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所以橡皮泥沒有彈性,不能用來探究彈力的大小與形變大小的關系,故D符合題意。故選D。
6. (2023·北京)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N。
【答案】2.2。
【解析】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每個大格分5份,分度值為0.2N,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2N。
7. (2023·武威)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返回艙著陸的最后1米,反推發(fā)動機向下噴出高速氣流,以達到減小返回艙下降速度的目的,減速下降過程中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宇航員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答案】①運動狀態(tài);②不變。
【解析】[1]返回艙受到反推力作用,速度降低,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減速下降過程中,宇航員的質量不變,受到的重力也不變。
8. (2023·哈爾濱)我國最新殲-20飛機在飛行時向后噴出高溫燃氣,使飛機獲得向前的動力,這是因為物體間______,機翼做成上凸下凹形狀的目的是使飛機獲得向上的______。
【答案】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升力。
【解析】[1]飛機飛行時向后噴出高溫燃氣,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會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使得飛機向前飛行。
[2]機翼做成上凸下凹形狀,飛行時機翼上表面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機翼下表面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在壓強差的作用下從而使飛機獲得向上的升力。
9. (2023·泰州)小華利用飲料瓶、氣球、瓶蓋、吸管等制作了一個簡易噴氣小車,如圖所示,拔掉吸管口的塞子,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會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
【答案】①相互的;②運動狀態(tài);③噴出的氣體。
【解析】[1][2][3]氣球向左噴氣,同時小車受到氣體的反作用力,從而向右運動,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小車向右運動,同時也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小車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噴出的氣體。
10. (2023·赤峰)小明在科技博覽閱讀中,查閱了不同星球上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通過圖像可知,在甲、乙兩個星球上,重力與質量都成________。一物體質量為10kg,它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為________N。
【答案】①正比;②150。
【解析】[1]由圖分析可知,物體的質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大; 在甲、乙兩個星球上,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的比值都不變, 所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2]由圖可知,當質量為8kg時,在甲星球上受到的重力為120N,由于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所以當物體質量為10kg時,重力為。
11. (2023·廣東)如題圖所示,書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請在O點畫出書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圖。
【解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物體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保持靜止狀態(tài),重力從重心豎直向下畫,標出符號G,支持力從重心豎直向上畫,標出符號F,注意兩個力大小相等,所畫線段的長度要相等,如圖所示
12. (2023·大慶)如圖,為某同學在進行立定跳遠測試過程中的某一瞬間(不計空氣阻力), O點為重心,請畫出該同學的受力示意圖。
【解析】由于不計空氣阻力,故某同學在進行立定跳遠測試過程中的某一瞬間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如圖所示:
13. (2023·長沙)小明用家里的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如圖甲、乙所示,小明用布袋裝著質量不同的米,用電子秤測其質量,用液晶屏拉力器測其重力,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1)在圖乙中,當米袋靜止時,拉力器的示數(shù)與這袋米所受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得: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量成___________,下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可以得到此結論的是___________。
A. 計算每一次實驗中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比值
B. 計算每一次實驗中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乘積
【答案】①相等;②正比;③A。
【解析】(1)[1]當米袋靜止時,拉力器對米袋的拉力和米袋的重力是平衡力,二力相等,米袋對拉力器的拉力(等于拉力器的示數(shù))與拉力器對米袋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二力相等,故拉力器示數(shù)等于米袋的重力。
(2)[2][3]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得,計算每一次實驗中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比值
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的比值是定值,則結論為: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故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故選A。
1. (2023·蘇州)如圖,將質量均勻木棒切割并組裝成兩個形狀相同、質量均為m的木模,用三根豎直細線a、b、c連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型靜置,上方木模呈現(xiàn)懸浮效果,這是利用了建筑學中的“張拉整體”結構原理。則( )。
A. a的拉力等于mg;
B. 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
C. 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線仍豎直,線上拉力會改變;
D. 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線仍豎直,地面受到的壓力會改變
【答案】C。
【解析】AB.上方木模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mg,兩根長線分別向下的拉力和短線a向上的拉力,兩根長線的拉力相等,由受力平衡
則 Fa>mg,F(xiàn)a>Fb,故AB不符合題意;
C.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上方木模仍受力平衡,則線仍豎直,但力的作用點改變,方向不變,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力的大小會改變。故C符合題意;
D.將兩個木??闯梢粋€整體,整體靜止在地面上,受豎直向下的總重力、地面對它豎直向上的支持力,沿左右方向平移三根細線在上方木模的接線點,整體還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地面受到的壓力還是木模的總重力,即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 (2023·隨州)生活中常用“磁塊”這種小物件,把它吸在鐵質板上可以固定圖紙或卡片等。如圖一個磁塊吸在水平放置的鐵板下表面,已知鐵板對磁塊的吸引力大約是磁塊重力的3倍。請畫出磁塊受力的示意圖并用漢字標出各力的名稱(O點為各力的作用點)。
【解析】磁塊吸附在鐵板上時,受到豎直向上的吸引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鐵板對磁塊的支持力作用,如圖所示:
3.閱讀材料并完成問題。
胡克定律
彈力的大小和形變的大小有關系,形變越大,彈力也越大,形變消失,彈力就隨著消失。對于拉伸(或壓縮)形變來說,伸長(或縮短)的長度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把一個物體掛在彈簧上,物體越重,把彈簧拉得越長,彈簧的拉力也越大。物體發(fā)生彎曲時產(chǎn)生的形變叫做彎曲形變。對于彎曲形變來說,彎曲得越厲害,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滿,箭就射得越遠;把物體放在支持物上,物體越重,支持物彎曲得越厲害,支持力就越大。在金屬絲的下面掛一個橫桿,用力扭這個橫桿,金屬絲就發(fā)生形變,這種形變叫扭轉形變。放開手,發(fā)生扭轉形變的金屬絲產(chǎn)生的彈力會把橫桿扭回來。金屬絲扭轉角度越大,彈力就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種形變中彈力和形變的關系比較復雜,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是彈簧的拉伸(或壓縮)形變。實驗表明:彈簧彈力的大小F和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x成正比、寫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數(shù),叫做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勁度系數(shù)跟彈簧的長度、材料、粗細等都有關系。彈簧絲粗的硬彈簧比彈簧絲細的軟彈簧勁度系數(shù)大。對于直桿和線的拉伸(或壓縮)形變,也有上述比例關系。這個規(guī)律是英國科學家胡克發(fā)現(xiàn)的,叫做胡克定律。
(1)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遵從胡克定律,當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時彈簧的形變主要是_____(選填“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或“扭轉形變”);
(2)彈箭的勁度系數(shù)與所受彈力大小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3)M、N分別是底面積相同,高度不同的兩個實心長方體,把它們放在已調好平衡的天平上,如圖1所示,把不計質量的兩根不同材質、原長相同的彈簧甲、乙同時豎直懸掛在鐵架臺上,分別掛上M、N后靜止,此時甲彈簧比乙彈簧長(如圖2所示):
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選填序號)
a.M的質量比N的質量大 b.彈簧甲受到的拉力與彈簧乙受到的拉力相等
c.彈簧甲施加給M的彈力小于M受到的重力 d.M受到重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②胡克定律F=kx中的x即為圖中的彈簧伸長量,上述圖2中的甲彈簧和乙彈簧,勁度系數(shù)更大的是_____(選填“甲”或“乙”);
(4)甲、乙、丙三條完全相同的彈簧懸掛在一根水平橫桿上,甲彈簧無懸掛物品,乙彈簧懸掛重量為W1的砝碼,丙彈簧懸掛重量為W1及W2的砝碼,靜止平衡時,三者的長度關系如圖3所示,若三條彈簧質量均很小忽略不計,且乙、丙兩彈簧在取下砝碼后,均可恢復原長,由上述信息判斷W1∶W2應為( )
A.1∶2 B.2∶1 C.2∶3 D.3∶2
【答案】拉伸形變;無關;b、d;乙;B。
【解析】(1)[1]當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時,物體的重力使得彈簧被拉長,發(fā)生的是拉伸形變。
(2)[2]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跟彈簧的長度、材料、粗細等都有關系,與彈簧所受彈力大小無關。
(3)①[3]a.由圖1可知,當M、N分別放在天平的左右兩盤時,天平剛好平衡,說明兩長方體質量相等,故a錯誤;
b.兩長方體質量相等,其重力,所以兩長方體的重力大小也相等。當把長方體M、N掛在彈簧下端時,對彈簧的拉力就由兩物體的重力產(chǎn)生,所以對彈簧的拉力大小相等,故b正確;
c.物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處于靜止狀態(tài),受力平衡,所以這兩個力的大小相等,彈簧甲施加給M的彈力即M所受拉力,故彈簧甲施加給M的彈力等于M受到的重力,故c錯誤;
d.重力是地球對其表面物體的吸引力,M受到重力,是地球對M的吸引力,施力物體是地球,故d正確。故選bd。
②[4]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在數(shù)值上等于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對比圖2中的甲彈簧和乙彈簧,受到的拉力相同時,甲彈簧伸長得更長,即伸長相同長度,甲彈簧所受拉力更小,其勁度系數(shù)更小,所以勁度系數(shù)更大的是乙彈簧。
(4)[5]分析圖3可知,彈簧乙在W1的拉力作用下伸長了2cm,由于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
彈簧丙在W1和W2的共同作用下伸長的長度
所以
由于彈簧完全相同,所以其勁度系數(shù)k也相同,則
解得;故選B。彈簧受到的力/N
0
1
2
3
彈簧的長度/cm
10
12
14
16
物質
密度ρ/kg/m3

19.3×103

8.9×103

7.8×103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測量對象
質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體1
0.1
0.98
9.8
物體2
0.2
1.96
9.8
物體3
0.3
2.94
9.8
次數(shù)
1
2
3
4
質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______
3
4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電子秤的示數(shù)/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拉力器的示數(shù)/N
098
1.96
2.94
3.92
4.90

相關試卷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一8 電學微專題二(7題型)(電學重點實驗)(練習)(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一8 電學微專題二(7題型)(電學重點實驗)(練習)(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8電學微專題二7題型電學重點實驗練習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8電學微專題二7題型電學重點實驗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4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6 歐姆定律(5題型)(練習)(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6 歐姆定律(5題型)(練習)(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6歐姆定律5題型練習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6歐姆定律5題型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1 浮力(7題型)(練習)(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1 浮力(7題型)(練習)(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1浮力7題型練習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1浮力7題型練習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0  壓強(8題型)(練習)(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10 壓強(8題型)(練習)(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09  運動和力(8題型)(練習)(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09 運動和力(8題型)(練習)(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06  機械運動(8題型)(練習)(解析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練與測專題06 機械運動(8題型)(練習)(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專題08  力(8題型)(練習) (全國通用)

2024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專題08 力(8題型)(練習) (全國通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